打印

果里苗族洞葬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果里苗族洞葬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苗族青年网)今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里县湾滩河镇果里苗族岩洞葬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果里苗族岩洞葬位于湾滩河镇果里村西约500米一个叫煤洞”(苗语直译)的洞穴里。海拔1300多米,洞口朝北,洞宽40至65米,深600余米,洞内地势内斜平缓,洞中干燥,能见度好。岩洞是当地果里、摆琴、新庄、谷梦等村吴姓苗民在明清时期安葬亡者的处所,约有400余具棺木,部分保存完好。棺木分为平型棺和雄头棺两种,一律头向洞口,存放在“井”字木架上。果里岩洞葬1989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杨玉玺)




《生死之间——贵州的岩洞葬》

  摘 要:岩洞葬是一种将死者遗骸置于天然溶洞内的特殊葬俗,广泛流行于黔贵山地。贵州是岩洞葬与悬棺葬的分野之地。贵州岩洞葬主要时代为唐代以降,迄今已发现近百处。岩洞葬是环境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祖灵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代贵州岩洞葬是研究这一古老葬俗的“活化石”。

     关键词:贵州;岩洞葬;唐代;木棺



(摘选部分,全文在附件奉上n(*≧▽≦*)n)
  岩洞葬是将死者葬在天然溶洞中的一类葬俗,广泛分布于黔桂山地,东南亚地区也有发现。因洞内尽是棺材,触目惊心贵州的少数民族多形象地称这类洞穴为“棺材洞”。根据目前的发现,其年代早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晚至今当地少数民族仍在沿用。一般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岩洞葬称为“先秦岩洞葬”,而将六朝以降的岩洞葬称为“晚期岩洞葬”。早期岩洞葬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已发现近20处;滇东南地区也有早期岩洞葬的线索。贵州迄未发现早期岩洞葬遗迹,大量分布的是唐代以降的晚期岩洞葬,迄已发现近百处,广泛分布在贵阳以南的黔南、黔西南地区。荔波的“青瑶”、平坝桃花的“歪梳苗”至今仍在使用岩洞葬,并保存有较为完整的葬仪,是我们研究这类奇特葬俗珍贵的“活化
石”。
    早、晚期岩洞葬虽均是将死者置于溶洞中,但仍有一些差别,学者们尚不能完全肯定二者间存有关联。如早期岩洞葬是在洞中土葬,复用大石遮蔽洞口,这类
洞穴一般较小;而晚期岩洞葬是葬而不埋,将尸体陈于棺床上或棺木内,径置于地表,不加掩埋,这类洞穴一般较大,洞内所置棺木少则数具,多则数百具,数十具者尤为常见。后者因将尸首置在空气中,任其风干,部分洞穴(如花溪甲定)还考虑到洞内通风,以使洞内保持干燥和排除淤积的异味,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其为“风葬”之属。早晚期岩洞葬之间的关系,我们理解应为承袭关系。而为何汉晋时期似未见岩洞葬之俗?合理的解释是:秦汉开西南夷后,汉风南渐,至东汉时甚至出现了北越朝鲜、南跨越南、西抵大漠、东至大海广泛地域内文化趋同的现象(汉文化在两汉时期强劲的、空前绝后的扩张,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西南之人也随汉人采用了土葬的习俗,渐弃葬在崖上的“陋习”。魏晋以来,随汉文化阵营在西南逐渐萎缩,土著文化开始回流,岩洞葬之俗再度流行。这一现象在贵州汉晋时期的文化格局中显露至明
许多民族口口相传的所谓“神话传说”中,都认为人类的祖先是从山洞中走出来。一些民俗活动,亦反映了人们对祖先穴居时代的缅怀。苗族的“跳月”,现已是一种纯粹的青年谈情说爱的娱乐活动,有些地方甚至被称为“找哥哥”。但高坡苗族孟春的“跳月”,是在洞中开始的,那些举行跳月活动的溶洞被称为“跳洞”,有些“跳洞”与葬有死者的“棺材洞”相隔不远,两两相望。王亚新对高坡苗族生活的《原始记录》显示,“不管人数如何多、场面如何拥挤,人们仍然按照传统习惯在岩洞中举行活动,即便已经拥挤不堪,人们仍然坚持按传统习惯在洞中跳上一阵,再易地到宽阔的场坝继续进行。当问及为何一定要去岩洞中举行活动时,高坡苗族的解释是“老一代传下来的规矩,不能随便更改,否则得不到老祖宗的保佑”,“他们甚而强调
说现在之所以要过跳洞节,就是为了缅怀祖先过去的生活。”我们在龙里摆省一处接近高坡的棺材洞调查时,发现“死洞”(棺材洞)前正好有一处“生洞”(跳洞),隔着田坝两两相望,春节后果里苗族要在此“跳月”。对此他们解释说,“开春后三寨八乡的苗族在这里跳洞,是希望求得一年风调雨顺,并求亡灵安息,年轻人趁机交情结友”。亦反映了祭祖的内容。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有证据表明“跳月”确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而祭祀的主体正是祖先。如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所记的宋代瑶人每年十月的“踏摇”活动,开始前先“举峒祭都贝大王”,而后进入男女交情结友“找哥哥”的环节,与苗族“跳月”同。明田汝成《炎徼纪闻》记贵州苗人的“跳月”说:“仲春刻木为马,祭以牛酒,老人并马箕踞,未婚男女吹芦笙以和歌,淫词谑浪,谓之跳月。”“尨家”(或作“龙家”)之俗同此。以上记载清楚地表明,宋明之际的“跳月”或“踏摇”由两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祭祖,第二个环节是男女嬉戏。人们祈望通过这种方式,求得祖先护佑后人兴旺、富足。高坡及其周边苗族的跳月,从洞中开始,更加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跳洞和岩洞葬之间因此是存有关联的。祖灵崇拜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贵州东部的苗族为了取悦祖先,不惜在“牯脏节”祭祖时,一次性屠杀大量牯牛,而给其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这一节日每13年方过一次。现代苗、瑶、彝、壮等民族均认为,人死之后,灵魂要回到祖先生活的地方,并在此再生。因此要举行开路仪式,在本族巫师的保护下,将死者的灵魂一程一程送回祖居地。这种“开
路”的习俗可能至迟在隋唐时已有。而期望死者回到祖居地,并再生的观念,在中国西南地区至迟可上溯至两汉时期,甚至更早。四川地区汉墓中的伏羲女娲及其交尾图,即是这一观念的反映。赫章可乐“套头葬”使用铜鼓或铜釜套头(有的还套脚),其宗教寓意向有争议,我们认为正是时人祈望亡灵回归祖地并再生观念的反映。用鼓或用釜,反映了人们意念中祖灵住在火塘或住在鼓心的细微差异,这在现代民族志中均可找到大量实例。无论是鼓或釜,这两种器物在形制上极为相似,均深腹大口,在最初的宗教寓意上,它们可能都是祖先居住的洞穴的借代物。回到祖先曾经居住的洞穴中,即可再生。德江傩仪式中还保留有类似的环节。灾后生还的男孩在还愿仪式中,要将身体穿过一只用纸蒙住两端的木甑。当木甑的两端被纸蒙住,它不再是一只木甑,而在形式上演变为一具木鼓。作为炊具的木甑可与釜对应,而“木鼓”则可与铜鼓对应,二者何其相近?更为关键的是,人们相信,当男孩的身体穿越木甑,他就获得了新生,而成为宗教意义上的新人。当死者的身体穿越象征祖居世界的铜鼓或铜釜,他一样将因此而获得新生,这正是人们对逝者能死而再生的美好祈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