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繁简之争是一场闹剧吗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9年3月25日   

别再折腾简体字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议“用10年时间废除简体字”,一语激起千层浪,使得由来已久的简体字存废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潘庆林委员提出废除简体字的理由有三点:1、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2、以前
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3、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地区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还要为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

  然而,对于上述说法,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汉字的本质是一种书写工具,它最讲求的是实用性,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从小篆到隶书,再发展到后来的楷行草,汉字演变的过程遵循着从简从俗的规律,“废简用繁”违背了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次,当年简化汉字是以民国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为基础,经过大批文字专家的共同努力,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前提下才形成了《汉字简化方案》,在简化字推广过程中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事实证明当年推广简化字时并不“粗糙”。再次,现阶段电脑在老百姓生活中的普及率并不高,同时,在输入汉字时人们更愿意采用简体字,简体字已经深入人心,轻易废除难度巨大并且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外,两岸统一的保证是祖国大陆综合实力的提高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采用恢复繁体字的方式来促使两岸统一的理由显得比较牵强。最后,2000年12月通过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要对方言、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也就是说我们在推广简体字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废除繁体字,而且作为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了有效保护,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台湾地区依然使用繁体字和为其申遗而感到压力,甚至是“弃简入繁 ”,让每一个人都学繁体字。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简体字的推行是符合汉字发展规律的,它提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效率,有其存在的生命力。繁体字作为研究传统文化、丰富传统艺术的书写识别工具应当加以保护,但不能因为繁体字的这些作用而轻易废除简体字,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们别再折腾简体字,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浙江省平湖市 袁武康 

TOP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9年3月25日   

汉字繁简并存不是长久之计

■丁启阵(学者)

  最近两年,网络上几次出现关于繁简字的大规模论战。几天前,某门户网站的一位编辑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加汉字繁简的争论呢?文字不就是个书写工具吗?”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值得大家都来认真思考一下。

  汉字不是一个缜密封闭的符号系统。实际上,作为一个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存在着许多缺点:字无定数,字无定形,字无定音,字无定义。字无定数,谁也不知道汉字究竟有多少个,谁也不可能认识、掌握全部汉字;字无定形,谁都可以对它评头论足,谁都可以对它进行改良,谁都可以反对改良;字无定音,不同方言区、不同时代的人,都可能写别字,是非混淆,在所难免。字无定义,同一个汉字,认识水平、掌握程度可以千差万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汉字不是一种精练、高效的书写符号系统,可以看出优点,也不难发现缺点。毫无疑问,汉字的这些特点,给没完没了的争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繁简字体的选择关系到每一个人。只要是使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或多或少使用汉语的外国人,无论是居住在中国境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居住在大陆地区还是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无论是研究文字学的还是不研究文字学的,不论文化高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民族党派,使用汉语幅员最广大、人口最众多的大陆地区在繁简字上的任何选择,都可能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触及所有人的“私心杂念”,牵动所有人的情感神经。

  “汉字人口”存在着三大分野。一是政治分野,二是文化分野,三是习惯分野。虽然文字只是书写符号,跟政治不是一回事。但是,政治利益分歧,往往会以文字作为借口、突破口进行交锋。文化分野,就目前而言,主要指继续学习西方科技和自尊自信国粹兴国的价值观念的分化。习惯分野,一目了然:从小使用简化字、对繁体字不熟悉的人支持简化字,从小使用繁体字、对简化字不熟悉的人支持繁体字,都是习惯使然,无可厚非。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原因之外,也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原因。例如:争论门槛低,文字人人皆用,利弊优劣,谁都可以慷慨激昂地说出自己的一两点意见;汉字一开始创造出来的时候就是用软(毛)笔书写的,笔画有轻重、粗细、疾徐等各种变化,汉字的艺术性,使得无法统一的审美趣味在这里交会;如此之类,不一而足。

  汉字的繁简之争还将继续下去,繁简并存绝非长久之计。

丁启阵博客:http://blog.sina.com.cn/dingqizhen

TOP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9年4月15日   


中国社科院回应“恢复繁体字”
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

记者 张隽

--------------------------------------------------------------------------------



  本报讯 针对近两年来少数人在网络上和其他场合提出“恢复繁体字”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在近日举办的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上首次作出了回应。专家表示,目前社会上“复繁”和“进一步简化”两种思潮的主张都有一些偏颇,因而是不可取的。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目前有关方面已开展工作,将要对汉字的规范进行新的调整。

  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认为,尽管简化字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失误,但是,它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记载的工具,必须保持稳定。改革开放以后,到20—21世纪之交,汉字再一次经受了时代的考验。面对来势迅猛的信息革命,解决汉字进入计算机中的各种问题,也即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目前有关方面已开展工作,将要对汉字的规范进行新的调整。就“内地使用简化字不利于两岸文化交流”的说法,王宁指出,两岸的简繁用字差异,完全可以通过国际编码、计算机简繁字自动转换等方式予以解决。“与台湾将来要做的,是坐下来考虑简繁字‘优选’的问题,绝非完全舍此即彼。”另据她透露,台湾现已公布200多个简化字,“连‘台’字,使用的都几乎是简化字”。而联合国把简化字作为规范用字,已成国际规律。“目前,国际编码字符集中已经有了76000多个汉字,全是简化字。”王宁认为,为更好传承繁体字中的文化信息,可提倡“识繁用简”,即“认繁体字,书写现代文本时用简化字”。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认为,无论从字体还是字形结构来看,简化是汉字演变的主要倾向。任何一种文字符号系统,都要取得简易度与区别度的最佳协调。他对简化字存在的若干不足之处进行了评析,认为简化字在简易度和区别度的协调方面总体上来说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简化字推行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准,成效巨大;而且泽及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现在也为许多国际友人所研习。对于简化汉字的未来,目前社会上存在“复繁”和“进一步简化”两种思潮;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两岸四地来往交流的现状以及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两种思潮的主张都有一些偏颇,因而是不可取的。就网络用语问题,董琨表示,不必急于对网络用语言“规范”。“语言工作者不做‘警察’。对网络用语一味指责,不是宽容的态度。”董琨说,语言是要发展的,语言的革新、个性化,正是汉语健康发展的动力。

  另据王宁透露,新的《规范汉字表》即将发布,“全是简体字”;将在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基础上,对汉字规范进行修订和扩充。“类推将要严格限制。异体字将要采用认同的概念,不采用取消的概念,不恰当的也可以恢复一批。通用字以外的字形将不再随便改动,保持历史通用原形,便于历史传承。姓氏、地名、科技缺字问题要补充,其中本来列入异体字的惯用字也要恢复一批。”

TOP

中文输入到底是简体字快还是繁体字强?

搜狐文化 2009年05月06日08:22  来源:京报网

  最近,有个别政协委员提议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其理由是信息时代中文输入已经不是问题,手写比例日益下降。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除了打印墨盒商暗笑外,似乎支持者极少。央视还专门做一期节目来讨论此事,网上声讨文章也很多。

      但遗憾的是,大家都从方便和文化民主方向来鞭挞,竟然没有人挑战他的信息时代输入法理论。作为一个主持和参与设计过多种中文输入法的设计师,中国式键盘的发明人,我可以正告那些繁体字拥护者,简繁在信息时代没区别,此大谬矣!原因如下:

  1.繁体字的主流输入法有注音(类似日语假名的另一种拼音体系)、仓颉(港版五笔)和手写等,简体字的主流输入法有拼音、手写、五笔、笔画输入等。但是,多年的可用性测试表明,没有哪一种繁体字输入法在速度,易用和易学性上能跟简体字相比。手写最明显,一个字繁体要多写好多笔。仓颉由于繁体字形复杂,需要花两个月记忆键盘词根,至于简化的笔画输入,根本在繁体字上很难使用,因为简体字只需要输入3-4笔就可以在候选字里找到,繁体平均需要输入6笔以上。

  2.至于拼音和注音,很多人认为输入简繁无所谓?其实不然,繁体字大五码字符集有1万多个字符,简体字的GB2312字符集只有6000多个字符,比如输入“后”,你可以打hou,立刻找到“后”,但繁体字就多了“後來”的“後”和“皇后”的“后”的选项。候选字变得更多更烦。

  根据多年来的用户研究经验,简体字的输入速度比繁体字平均要快15%,全国14亿人,如果复古需要浪费多少时间?还有油墨?

  来源:中华读书报

TOP

汉字的历史选择:简化字难免有缺点 繁体也不完美

中新网  2009年07月01日 08:44 来源:光明日报


  汉字的历史选择

  汉字繁简问题的论争,实际是关于语言文字的功能、性质的论争。考察语言文字的性质,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认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的工具,包括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或可称之为“工具性质定位”;第二条线索认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文字展现了不同族群的思维方式、认知视角、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或可称之为“文化性质定位”。第一条线索驱使语言文字朝着大众化、全民化、世俗化、通用化的方向变革,第二条线索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语言文字的相对稳定,反过来也可以促进语言文字更好地发挥工具作用。

  第一条线索的驱动力要远胜于第二条线索的制衡力。当人们发现原有的语言文字系统无法准确表达新生的社会现象和无法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时,就会产生变革的强烈愿望。而新技术的出现,为语言文字变革铺垫了物质基础。汉字演变与冶金技术、造纸技术、书写工具等的出现与发展如影随形,其发展轨迹是,字量扩大,字形逐渐摆脱了繁复、具象的图画性质,越来越抽象和简约,书写、认读越来越便捷。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推行的汉字简化政策,是一种适应性调整,一方面仍是来自“工具性质定位”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现实环境的使然。

  当时,面对书写工具的变革已经全面进入硬笔时代,以及数亿人口社会交际、脱贫脱盲的刚性需求,汉语言文字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言文一致”的变革后,仍在不断追求大众化、平民化和通用化,汉字也仍有进一步简化的空间以及动力。实际上,汉字自隶变以来,民间在草书、行书中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手写简化字体(民间称为“俗体字”)。这一轮文字改革,从技术手段的角度看,应是沿着汉语言文字自身发展逻辑路径的顺势而为。简化所涉及的2000多汉字,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对民间俗体字的整理和认可,采用了“草书楷化”“符号代替”等方式进行的简化,并进一步通过俗体字的部件、偏旁等类推出相当数量的类推简化字,这使得来源于本已长时间存在于民间的俗体字成了简化字的主体。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普及文化教育迫在眉睫,文字繁难成为制约因素。因此改革文字、推行通用语,克服社会交际障碍,普及文化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当然地被列为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轮文字改革而言,“现实(历史)环境的强制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确对待当下汉字繁简之争,负责任的态度应当是摒除浮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认真思考语言文字变革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持文化独特性的关系。实际上,简化字在所难免有缺点。而这些缺点绝非在“字形构义”方面不同的文化解读,绝非“爱”有没有“心”、 “亲”需不需要“见”,乃至“陆”是否有阶级斗争的影子(含“击”)等等,这种解读实在太过随意和牵强。繁体字在构形、表音等方面也同样不是完美无缺。至于进一步引导社会将“肤浅的图解”当作“深刻的批判”,将民族的复兴、“天下秩序的恢复”系于汉字一身(或者说以汉字为象征),实在于国家、于民族皆有害而无益。严肃对待、正视汉字的缺点,并想方设法采取技术和变通手段解决应用中的问题,才是一种务实的和负责任的态度。语言文字的强弱一方面依赖于国力的强弱,一方面也能反作用于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所以,应当谋求汉语言文字功能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语言处理方面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汉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和人群,不断丰富现代信息网络中汉语言文字的信息量、知识量,不断满足汉语信息、知识和文化方面的社会需求(包括国际需求)。

  张日培

  (作者系上海市语文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TOP

中华日报:从两岸交往务实层面看繁简体字问题

2009年06月25日 1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5日电台湾《中华日报》日前发表社论说,马英九对汉字繁简体差异问题,最近连续发表谈话、写成文章,引起广泛注意并讨论。两岸形势和缓,加强交流又是两岸官方和人民的共识,这就需要面对、处理文字议题。两岸可以对此展开讨论,在文化认知上或许一时得不出结论,但在两岸交往的“实务性文字”,有必要先形成共识。

  文章摘录如下:

  马“总统”对正(繁体)简(简体)字差异问题,最近连续发表谈话、写成文章,引起两岸人民和全球华人广泛注意并讨论。

  正简体字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关于文化的,主张使用正体字的人,认为简体字破坏了汉字特具的优点,例如书法,是从汉字所衍生出来的一门艺术,毕加索就曾对着张大千的面,赞叹中国书法的意象之美。现今沉醉于书法艺术的人,包括大陆人士在内,都拒绝用简体字写书法,大陆重要学者陈寅恪、作家钱钟书,终身不用简体字。

  第二个层面,是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扰,特别是在公文书及其它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字上,麻烦正逐渐浮现,如个人姓名,身份证上的文字是不能更动的,少一点、缺一撇,在签名、背书、具保等事项,就会产生争议。这种状况随着两岸交往密集,商业活动频繁,而越发严重。

  有人认为,计算机一个指令,正简体字就可随时转换,使用上并无障碍。但大陆使用的简体字,若是单纯的笔画减少,如“於”与“于”,自无辨识问题,困扰的是,简体字中有许多文字在正体字中也有,如“面”,正体字的解释是“面孔”、“面子”等,简体字除了仍维持正体字原意外,又为“麵”之简体字;再如“餘”、“余”、“後”、“后”、“幹”、“干”等等,以致“吃麵”成为“吃面”、“餘生”成为“余生”,个人姓名若有这些字,如何确定其为正体字或是简体字?这可是“对照”不出来的。

  根据统计,现在使用简体字的地区,以大陆、新加坡为主,估计使用者约有十三亿余人,台湾、港、澳则用正体字,总计约三千余万人。两岸形势和缓,加强交流又是两岸官方和人民的共识,文字议题不解决,这条路怎么走下去?

  大陆要求恢复使用正体字的声音时起,如五十年前为“文字改革委员会”之一的学者季羡林,也倡议使用正体字。大陆“搜狐网”所做的民调显示,赞成废止简化字者高达百分之四十,反对者为百分之五十四。这个数字显示,使用简体字的大陆人民,已跳脱“方便”、“ 习惯”思维来看待汉字。

  我们赞成两岸针对正、简体字展开讨论,在文化认知上或许一时得不出结论,但在两岸交往的“实务性文字”,需要先形成共识。

TOP

亚洲周刊:日本汉字镜子映照两岸繁简之争

2009年06月23日 1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3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25期发文说,日本汉字镜子映照台海两岸繁简之争。日本推广简化汉字,也包容繁体汉字,文字改革成绩斐然,“汉字热”近年更大为升温,成功经验已成为两岸文字改革的参照系。

  文章摘录如下:

  全球化一日千里,计算机日新月异,也焕发了五千年历史汉字的最新生命力。最近,马英九提出对汉字要“ 识正书简”,引发风波;北京年初推出大型系列电视片《汉字五千年》受到欢迎的同时,民间与学界也就恢复繁体字的呼吁而引发激烈的繁简之争。所有这一切,都显示汉字正面临重大改革的“拐点”。

  而值得两岸和全球华人注意的是,日本文字改革成绩斐然,近年“汉字热”拜科技进步所赐而大为升温,计算机﹑手机等成为普及汉字最有力的推手。这与日本一贯积极提倡鼓励使用“常用汉字”的文化基础有关,即使用简化汉字的同时,也包容繁体汉字。日本文字改革成功是一面镜子,映照了中国汉字改革路上的繁简之争。

  六月二日,日本政府把新增加的一百九十一个常用汉字的“新常用汉字表”交给公众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择日推广施行,以顺应日本社会更多汉字被经常使用的时代潮流。

  日本汉字在新世纪展示了令人惊羡的生命力。连年来,超过两百五十万日本民众踊跃参加汉字能力检定考试,热情之高、报名人数之众史无前例,甚至超过了英语托福考试人数。“汉字检定”也意外变成了一棵逐年茁壮的“摇钱树”。

  目前,日本有四百九十二所大学或短期大学的一千多个院系以及三百九十九所高中在入学考试中为“汉检”合格者加分。国家公务员招聘和众多大企业挑选人才也把掌握汉字能力的强弱列入录取的参考分。

  在拥有八千多万部手机的日本现代社会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青年人喜爱用手机汉字发送短信或查询汉字写法。而一般的日本计算机字库均搭载六千以上汉字,更有助于日语汉字被广泛使用。

  更有甚者,东京大学知名计算机教授村健以及该大学的东洋文化研究所还共同研发了世界上汉字容量最大之一的软件,收纳汉字十二万。该软件除了容纳日本及中国汉字词典中的八万多汉字外,还成功输入了明朝﹑宋朝的古汉字三万五千个,以方便越来越盛行自行印刷贺年卡的日本国民印制拥有复古味道的汉字贺年卡。

  日本一本题为《看似会读实则不会读的易错汉字》的自修补课书籍目前销量已突破一百万册并连续登上畅销书排行榜首。出版商更于五月下旬编印发行续篇,为提升民众掌握汉字的热情鼓劲加油。另外,以《全新彻底汉字头脑》为题的常用汉字词典及四字熟语(成语)词典去年至今的累计销量也已超过了三十多万册,而以娱乐形式开发的多种汉字猜谜游戏光盘更是深受日本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热销不衰。

  日本把每年十二月十五日定为“汉字日”,京都清水寺住持都会当众书写由民众投票选出的社会世相的年度汉字。去年的“变”字,把寓意时事特征、世态万象浓缩到一个表意丰富的汉字上,以收触目惊心的视觉效果和发人深省的心灵触动。

  当然,此举也令民众从学习理解汉字言简意赅的热情上升到普世的社会价值、社会关怀。这一年一度“世相汉字”评选活动已被“引进”到台湾和大陆,令汉字再现无穷的魅力。

  其实,日本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感人故事。汉字自唐朝传入日本后,曾被奉为“正政之始”、“经艺之本”并一直以汉书作为官方语言。即使作为日本文体的“平假名”,也是由汉字草书衍变而成。但明治维新之后,在“脱亚入欧”的思潮下,汉字“繁杂不便”﹑“落后废止”之论潮起潮落,几度濒临被扼杀的境地。

  日本文字改革运动始自明治时代。它以前岛密提出“汉字废止之议”为发端,提倡模仿西洋各国采用表音文字,制定新文法,但未获政府采纳。一九二三年日本公布了一千九百六十二字的“常用汉字表”和一百五十四字的“简体字表”,试图通过限制并在以后逐步减少以达到用假名替代汉字的目的。

  一九四六年日本政府颁布《常用汉字表》和《现代假名用法》,试图限制汉字的使用。但汉字已深植于日本文化之中,终使“废除汉字论”偃旗息鼓。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使汉字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日本由于率先解决了方块字编码基准﹑输入难题与开发应用,促使了汉字编码标准字数的不断增加,也反证了汉字其实是世界上最为实用、最有效力和方便的一种文字。

  一九九六年,日本颁布了除《常用汉字表》之外的《表外汉字字体表》的试行方案,并声明“这是法令、公用文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表外汉字的依据”。

  该表收纳了明治以来传统的印刷字体共三万四千一百三十八字,事实上意味着除常用汉字外,日本已为使用全部汉字开放“绿灯”。

  日本汉字的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遥想当年,日本汉字曾受到各种限制,更遭到废除威胁。汉字受到的批评主要是笔画繁多、难认难写,不利于普及教育和使用不方便。

  但是,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日本先后解决了一系列汉字形成、输入、储存、显示打印等技术问题,使汉字应用不但不成问题,而且更显示较日本假名更快速﹑便捷﹑高效的优越性。

  从计算机到手机常用汉字软件的完善与操作之便利大幅提升了日本民众使用汉字的热情。据日本内阁府调查显示,目前几乎无人不利用计算机或手机中储存的汉字进行写作及信息交流,汉字的使用率和认知度不断上升。

  首相麻生太郎在公开场合频频读错写错汉字也刺激民众反思,唯恐自己读错汉字被人取笑而暗暗“补课”。二零零八年十一月,麻生在一次讲话中把“中日两国首脑往来频繁”读成了“中日两国首脑往来‘繁杂’”,闹出大笑话。

  在一次有关日本战争责任的国会答辩中,麻生又把政府“踏袭村山谈话”中的“踏袭(沿袭、继承)”读成了“腐臭”,被媒体嘲笑为“首相似乎在说政府的政策发臭”。

  今年二月,在一次电视直播国会讨论中,在野民主党首席副代表石井一突然举起了一张写有十几个汉字的纸板向首相麻生发问:“你会读吗?”

  麻生当场拒绝了在野党发起的这次汉字“突击”,但石井仍不依不饶表示说:“现在不会读汉字的人会被大家所嘲笑,所以国民纷纷去买汉字学习教材。或许你应该为提高这些的销量而骄傲。”

  汉字能力检定成绩日益被社会广泛认可,不但激发起更多阶层人士学习汉语的兴趣,而且也成为民众提高掌握汉字的“催化剂”。

  中日文字改革历程

  文字学者回顾中日两国汉字改革历程时,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以说,中日文字改革有一部“爱恨交缠”的百年史,但却因各自文化背景差异而走得迥然相异。

  汉字改革运动潮起潮落,中国最终为汉语拼音和简化字推广作了铺垫,日本则为其出台简化字和限制汉字范围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九四六年美国占领军主导日本时,汉字进一步受到了限制,规定除了一千八百五十字的“常用汉字”外,其它只能用假名表记或同音同义字代替。随着大量美军撤离日本,汉字使用限制开始慢慢放松,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日本终于终止了汉字拉丁化改革。

  一九八一年,日本内阁公布非强制性的“常用汉字”,进一步对汉字简化和限制汉字政策做出调整。一九九三年事实上对汉字使用全面解禁。政府提倡使用“常用汉字”,也容许使用其它繁体字。随着时代之发展,汉字使用越来越多,乃至出现了近期的“汉字热”,既突显了东西方文明在近代日本交集的印记,也显示汉字在日本有着坚韧的延续性。

  日本知识界有一批人长年不放弃废除汉字的主张和努力,形成了旨在取代汉字的日语假名化、拉丁化转而英语化、法语化等五花八门的文字改革风潮,但最后仍只能在限制汉字论上找到落脚之处。

  而中国的语文改革百年中经历了三次大论争。第一次关于汉字的论争,在“五四”前后、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的背景下展开。这场争论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随之而来的是推行国语,创制和完善汉字的表音系统,其中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生活中的大量近代汉语都源自于日本汉字。如法律、社会、哲学、文化、政治等等。

  第二次论争发生在三十年代,是在大众语论争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场论争导致了最初在国民党统治区、其后在共产党统治区进行大规模的群众性汉语拉丁化实验。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在全面开展文字改革的背景下发生了第三次论争。

  在毛泽东“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指示下,围绕汉语拼音是采用拉丁字母或音节文字,或是俄文字母、全盘“斯拉夫化”以及主张民族形式的拼音文字等主张上存在争议。结果毛泽东一锤定音,“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

  另外一个大争议是毛泽东有意废除汉字﹑走世界文字共同拼音之路,而周恩来认为对汉字的前途不急于下结论,这就形成了新中国文字改革“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完成当时文字改革的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三项任务;第二步实现拼音化。

  在使用繁体字的台湾,简化字曾是政治符号,甚至被贴上了“投共附匪”、“忘本卖国”等标签。但鲜为人知的是,蒋介石历史上曾两次大力推动简化汉字,时间上也早于中共推行的汉字简化运动。一九三五年,蒋介石觉得汉字简化是必行方向,责成时任教育部长的王世杰负责。在文字学家黎锦熙等不遗余力的帮助下,同年八月以教育部名义颁布了第一批 《简体字表》。但这次汉字改革受到强烈阻挠和反对。

  国民党退守台湾后,蒋介石有意再度推动简化汉字,此意图与当时兼任“中央党史编纂会”主任的罗家伦不谋而合。罗也向蒋立下军令状,由他来为简化汉字游说和造势。

  国民党中央委员、学者胡秋原一方面利用“立法院”这个讲台,猛烈抨击提倡汉字简化的罗家伦等人,另一方面另辟阵地撰文,激起反对声浪。结果,胡秋原的主张不仅得到台湾文史界大部分人支持,甚至一些海外华人学者作家也联合起来,共同在报刊上撰文批驳简化汉字。蒋介石深感此事阻力甚大,便不再提简化汉字了。蒋的文字简化计划再次夭折,而早前的简化汉字方案在台湾遂被长久搁置至今。

  今天,两岸的汉字“繁简之争”已出现相互排斥、非我莫属的对立,而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汉字文化圈内各国人民的共同文化财产。他们主张互补汉字新天地,避免沦于新一轮意识形态的爱恨情仇之中。

  汉字与民族魂根基

  目前,日本文字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成就,已经成为两岸汉字改革的一种参照系,也引起全球华人深刻的思考:为何大和民族可以成功改革汉字,推广简化汉字,也包容繁体汉字,而海峡两岸为何不能走出意识形态“怪圈”,做不到繁简“共存互补”,即大陆推广使用“ 识繁书简”而台湾推广使用“识简书繁”呢?全球华人应牢记:汉字已深深根植于两岸文化土壤中,它是民族之魂的伟大根基所在,不容怠慢和忽视。(毛峰)

TOP

新华侨报:不应折腾汉字的繁简

2009年04月10日 1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0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9日刊发署名杨林的评论文章《汉字该繁还是简的讨论应该尽早收场》说,汉字该繁还是简用流行的语言讲,是一场“雷”人的讨论,或者说是一场“伪科学”命题的讨论,应该在一定阶段内“不折腾”这个话题。

  文章摘录如下:

  正当中国政府倾注巨资在海外大力兴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育、在海外侨胞子女中实施“留根工程”推广华文教育的时刻,国内围绕着“汉字该繁还是该简”问题的讨论,不仅再次成为舆论的热点,也对海外的华文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了解,一些华文学校的老师就为自己今后是教繁体字还是教简化字而犹豫,担心未来国内如果调整汉字相关政策,会让学生指责自己“误人子弟”;一些华童家长也不知让自己的孩子是学繁体字还是学简体字,同样对孩子将来识字和辨字的水准有所担心。

  作为在海外的华文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当前国内这场关于“汉字该繁还是简”的讨论,用流行的语言讲,是一场“雷”人的讨论,或者说是一场“伪科学”命题的讨论。

  稍微熟悉中国文化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汉字本身就在不断地简化中发展。在先秦时代,汉字由篆转隶,经历了一个解散篆体、偏旁分化、偏旁混同、结构简省等的简化过程。近代中国的汉字简化,也并不始于新中国建国以后。

  早在1909年,也就是清朝宣统元年,推介简体字的《教育杂志》就创刊了。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的创办人陆费逵曾在上面发表《普通教育应该采用俗体字》的文章,因为当时把简化字称为“俗体字”。1920年2月,中国著名的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两年后更提出8种汉字简化策略。现在,许多人都说台湾仍在使用繁体字,似乎是迁到台湾的政府当局是繁体字的维系者。其实,早在 1935年8月21日,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就颁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目前,在这场“汉字该繁还是简”的讨论中,有人将将简化汉字列为新中国建国后的文化之“罪”,这或者是一种对历史的无知,或者是别有企念。

  主张汉字该繁者认为一些汉字简化后损失了其表意的形象性,汉字的部件、笔画也变得简单,书写上难免单调,腾挪变化减少,削弱了艺术性。简言之,汉字笔画由繁到简就没有书法艺术可言了。但是,看看日本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同样是在使用汉字,同样是在简化汉字,把汉字的草书简化成为平假名,把汉字的偏旁部首简化成为片假名,但这并没有妨碍书法在日本的发展,反而助其由书法发展成为“书道”。

  此外,日语文字可以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四种书写方法、七种组合方法来表达,也没有影响其书法的发展。美国总统布什夫妇访问日本时,劳拉夫人在京都金阁寺是用他们看来的日本书法写下汉字“永”的。因此,如果说中国书法出现了什么问题,罪过不应该是简体字。

  更应该认识到,汉字不仅仅供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更大意义上,它是信息传播工具。在信息化时代,汉字要更广泛地交流、使用,必须解决汉字录入电脑、手机等各种问题,也即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上世纪50年代对汉字的规范,就没有70年代GB2312字符集的顺利产生,没有GB13000也就是CJK标准字符集,汉字也无法顺利进入计算机。

  最为关键的是,习惯成自然,尽管当前通用简化字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工具,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本”。它不仅培育出了几代中国人,也在世界上培育出了几代中文爱好者。如果我们愿意把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记载的工具,就应该在一定阶段内“不折腾”,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

  当日本在考虑如何运用动漫等等充满时尚元素的“软实力”文化影响世界的时候,中国却在讨论汉字该繁还是简,即是不是应该“复古”的问题,这实在是不应该的。这样的讨论,还是及早收场为好,至少,不希望这样的讨论影响海外的华文教育。

TOP

从维熙谈简化汉字:恢复使用甲骨文如何

2009年08月05日 10:29 来源:文汇报



  恢复使用甲骨文如何

  -从维熙

  今年春日,在全国政协会上,一位政协委员提出了一个文字改革提案。在简体汉字用了几十年之后,这位委员竟然提出逐渐恢复繁体字的使用,让简体字退出文化舞台。其理由是:繁体汉字中深藏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而简化了汉字之后,这部分文化精髓便遗失了。

  不知国人如何评断这个提案,反正我读了这则新闻之后,最初被吓了一跳:我的天哪!都到了什么时代了,还有政协委员提出这样的议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似又找到了此类提案出笼的依据:几年前,浙江横店不是提出在该地再造一个圆明园吗?其理由也是重现中华文化之精髓,不惜动用财力物力大兴土木,直到近日才被国家一纸停建的通告,彻底“吹灯拔蜡”。与此相映成趣的,也是以弘扬中华文化底蕴为题的动议: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山东一位人大代表面向全国媒体,抛出一个在山东某城筹建“中华文明城”的新闻,声言在该城要再现浓缩了的中华重点历史文明景观,并说此举已然获得一些科学院院士的有力支撑,并举出科学院院士的名字,现在只待国家批复云云……嗣后,《南方周末》派记者去科学院进行了采访,那些用来当作建筑“中华文明城”“地基”的一个个院士,不是声言“子虚乌有”,便是声言自己受到了戏弄。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那位政协委员回归繁体汉字的动议,与上述两件不得不偃旗息鼓的事件,其精神十分近似,都声言为了弘扬(包括消失了的)中华文明,真可谓是异曲同工。笔者是过来人,亲历了文字改革的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国家曾组织了一个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动了一些文字专家,先讨论繁改简的利弊并权衡其得失,随后步入简化繁体汉字的繁琐过程。当时,虽然有一些老者,提出类似于今天这位政协委员的意见,但人单势孤寡不敌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举利国利民,是一个推动文化发展、与世界文化逐步接轨之举。我之所以对此举记忆清晰如初,因为我当时已经在稿纸上开始涂鸦文字,那些繁体变简体的文字,每天在我头脑里“过筛”多次,以免文稿邮到刊物和报纸,给文字编辑增加劳动负担。

  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回首文字简化之举,不妨视此为中国文化改革先声。说得通俗一些,虽然长袍马褂内含祖宗文化,但在今天眼花缭乱的世界竞争之中,我们不能总穿着长袍马褂上班;难以割舍的“辫子情结”,不仅不能为中国的腾飞助燃,反而会让历史倒退。我觉得这位政协委员,在提出简体字回归繁体字时,至少忘记了两点:一,中国今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大发展,而文字改革的繁改简,也符合科学发展的原理,此为其一。其二,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要发展,文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不能鼾声如雷地老躺在古老的土炕上。今天的世界,已然进入电子时代,一按键盘上的鼠标,整个世界都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了,我们不能舍弃康庄大道和时代立体交叉桥的快捷,而重走那弯弯绕的历史古道——那儿是演绎历史剧的剧组的去处,是工作之余旅游者休闲的去处。而我们前进的路标,是“嫦娥”奔月和“神七”飞天。

  挺有意思的是,在近日的报刊和电视传媒上,看到台湾的马英九先生力挺繁体汉字简体化的报导。我想只要是积极进取的中国人,不分地域、民族以及志趣、信仰,都会对汉字简化举双手赞成。我在访问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期间,曾接触过一些汉学家和华语教授,虽然简化了的汉字,给他们的工作一度带来困难,但当他们适应了之后,都认为汉字简化方便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记得,墨尔本汉语教授张再贤先生(他是从台湾大学去澳洲的)前两年飞回北京探亲,我们见面时,他说了一句深深触动我的话:“文化人中的低能弱智,常以弘扬老祖宗的文化为名,而不思进取;只有(他是从台湾大学去澳洲的)前两年飞回北京探亲,我们见面时,他说了一句深深触动我的话:“文化人中的低能弱智,常以弘扬老祖宗的文化为名,而不思进取;只有真正的文化精英,才具有才能和智商,在中华的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用于开拓中国的未来。”我也向他说了我的内心感悟:“国粹疯狂日,历史倒退时。”

  更具有幽默色彩的是,在笔者即将写完这篇文章时,正好有两位青年作家光临寒舍。他们问我在写什么,我把文章内容说给两位青年人听,他俩笑了好一阵子,吐出这样几句黑色幽默:“都说我们这一代人中有‘啃老族’,这是我们的耻辱;但是国人中的‘啃老老族’,还在前人的辫子上打秋千,是不是另一种耻辱呢!年轻人‘啃老’应当批评;那些‘啃老老族’两只脚可是原地踏步。更有甚者是向后走的——那叫复古!”

  我的心被年轻人点燃了,便以幽默回答幽默:“人家说简体字回归繁体,是找回失落的中华文明。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何不恢复甲骨文的使用,岂不更有中华文化底蕴?甲骨文字,由一个个龟形和弓形的笔画组成,内藏阴阳八卦和中国风水,实在美不胜收呢!”

  两位青年作家哈哈大笑:“那么一来,中国人要沿着时间隧道倒退,有的怕要成为电子时代返古的木乃伊了……”

  笔者对辛勤的考古工作者,对真正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人,内心充满了敬意。但是目前有一种以传承中华文明为由,实则背离了科学发展的人,笔者不能视而不见,故写此一纸短文。期待读者评说。

  2009年7月于书斋

TOP

专家呼吁:增强对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2009年08月06日 10:58 来源:光明日报


  新中国古汉字学及汉字科技文化成就学术研讨会呼吁

  增强对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为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古汉字学和汉字科技文化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由中国秦文研究会和曲阜孔子书院主办,中国社科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等协办的“新中国古汉字学及汉字科技文化成就学术研讨会”,今天在京举行。会上,专家们提出,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威胁与冲击和我国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废除汉字论、汉字落后论等观点,必须大力增强国民对弘扬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会议由曲阜孔子书院院长、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李敏生主持,中国秦文研究会会长贾雪阳致开幕词。来自全国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就新中国汉字发展的历程及以郭沫若、胡厚宣等为代表的对汉字、汉字文化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了回顾。接着,专家们指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诸如“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必须废除汉字,汉字要走拼音化道路”等观点,值得关注与重视。专家们说,20年前如提汉字要走拼音化道路,主要是缘于汉字难以输入电脑,而时至今日,汉字在电脑上早已畅通无阻,如果仍坚持“汉字拙劣,必得用拼音文字代替”等观点定会犯方向性错误。  

  专家们强调,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线。就汉字的“书同文”而论,同一文字的共同的历史记录、共同的文化传承、共同的语言交流、共同的礼仪规制,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同一性和统一性。汉字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最深层的文化基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将汉字和汉字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绝不能对汉字日复一日地被销蚀听之任之。

  专家们建议:一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汉字和汉字文化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要宣传我国在数字化革命如王选的激光照排的系列发明,使汉字告别了铅与火,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汉字印刷科技;王永民等人创造的汉字输入法,证明汉字进入不了电脑的观点是错误的;二是尽早推出为广大用户喜学爱用的汉字形码技术并形成我国汉字技术特别是汉字输入技术的统一标准;三是实现手机输入技术国产化;四是把符合规范、科学的形码汉字输入技术纳入中小学教育中。

  本报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李瑞英

TOP

新汉字表引四大追问:“氾喆”等异体字为何恢复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13日 09:12 来源:人民日报


  历时8年完成,收录8300字,《通用规范汉字表》昨起公示

  汉字表引出四大追问

  一问

  新增1335个字怎么来的


  根据使用频率来挑选

  8300字——这是《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的字数。与1986年的通用规范汉字相比,增加了1335个字。

  这也是继1956年、1986年规范汉字之后,新中国第三次规范汉字。新增的1335个字主要是一些姓氏、人名、地名、科技术语和中小学的文言文用字。

  新汉字表将8300字按通用程度划分为三级: 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二级字与一级字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 三级字表收字1800个,是一些专门领域使用的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与大众生活和文化普及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据了解,能够入选一、二级字表的汉字,是根据其使用频率来确定的。专家们采用了9个信息庞大的“语料库”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语料库是“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新闻媒体动态流通语料库”,收录的汉字量分别为9100万和3.5亿。

  “《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每个字,都有明确的来历。”制字表研制专家工作组组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王宁说,汉字中有大量的异体字存在,为了确保字表中收录汉字的规范性,研制工作组的专家学者们对每个汉字的出处、正异对应关系都进行了检索和考证。

  二问

  “氾喆”等异体字为何恢复

  是为了尊重民众心理与民俗

  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字表研制过程中,对繁体字恢复和类推简化问题,曾进行过反复的研讨。研制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

  不过,在这次新汉字表中,仍恢复了51个异体字,调整了6个繁体字。

  “氾”、“仝”、“谿”、“缐”、“甯”,这些字曾被视为“泛”、“同”、“溪”、“线”、“宁”的异体字或繁体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其实原本也是姓氏。出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在此次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这些汉字首次以姓氏用字的身份,被保留在三级字表中。

  王宁以“缐”字举例说,以前我们把它简化成“线”,有群众说:“我就愿意用这个姓,我这个姓是泉,泉水是流动的,多吉利。”还有“哲”,有些人名字中不愿意用这个字,因为此字有折断的意思,有人说:“哲学的哲有一个异体字‘喆’,两个吉多吉利。” 再比如“淼”,现在老百姓有时说五行缺水,来三个水不好吗?这牵扯到民众用字的心理和民俗。

  不过这些异体字和繁体字并不能任意使用。王宁解释说,字表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字只能限用于特定的地名或姓氏、人名用字;在一般意义上使用文字时,还不能随便写异体字和繁体字。

  三问

  44个微调字“调”什么

  只针对印刷汉字

  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44个微调字立即引起了人们不解。

  乍一看,那些“琴、瑟、琵、琶”等字,与现在使用的没什么两样啊?

  许多人是拿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睁大了眼细细对照,才终于发现了难以察觉的“奥秘”:原来,像“琵、琴、琶、瑟”四字左上“王”的末笔,原来是横形,新汉字表中,横变形,像“球”的“王”字旁一样往上提了。

  这样微小的调整,究竟有必要规范吗?

  “这个调整,应该不会对当前社会用字产生多少冲击,因为它不会改变每一个字形所提供的供认读用的富有个性的区别特征,对百姓生活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 研制组成员解释。

  原来,目前我国规范汉字的标准字形,采用的是1965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少量字形的笔画形状、笔画组合和整字结构尚有改进的余地。这些微量的不足,在前电脑时代,由于各印刷厂的铅字都是用统一的铜模浇铸出来的,用字部门光凭视觉对这些微小的差异不易察觉;而进入电脑时代以后,用电脑造字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字形的不规范情况也就“暴露”出来了。

  四问

  字表外的字还能用吗

  起名字最好不要超出字表范围

  当汉字表公示后,网上留言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8300字以外的汉字,还能用吗?

  对此,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特别解释了“通用”与“规范”的区别,强调规范汉字的“通用”性,即领域通用,使用频率高。

  而《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先擢教授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使用得好,就要有规范。规范带来方便,我们要珍惜这个方便,如果老是强调自己,人家不认识,起不了效果。

  汉字表不具备法律强制效力,但是,有关专家建议,起名字最好不要用字表以外的字,将给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入户口、银行储蓄、坐飞机、申报保险等,计算机很可能打印不出名字的用字。

  据介绍,考虑到汉字在内地、台港澳及国际上的使用情况,《简繁汉字对照表》已经编制完毕,以利沟通。有关方面将要出版一个通用规范汉字字典来解释这个字表。专家建议,作为规范汉字的两个很重要的字典,《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要遵循这个规范。

  本报记者 董洪亮

TOP

新编《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 收字8300个

2009年08月12日 22: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二日电 由中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历时八年组织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自八月十二日至三十一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中国在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同时也编制了《简繁汉字对照表》,以照顾汉字在两岸四地的使用情况和国际化的需求。

  据新华社报道,针对繁体字恢复和类推简化问题,研制组也进行过反复的研讨。最终确定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将类推简化的范围严格限定在字表以内,允许字表以外的字有条件使用,但不类推简化。此外,中国在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同时编制了《简繁汉字对照表》。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配套规范,《通用规范汉字表》采用计算机统计技术,从海内外几十个语料库进行海量收集和筛选,最终收字八千三百个,按照字的通用程度划分为三级。字表发布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通用汉字,原则上应使用表内字。  


  李宇明指出,根据统计,中国民众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字比较集中,能够覆盖书面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仅为约五千二百个字。

  在此次《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中,人们取名时常用的一些异体字的存废十分引人关注。在征求意见的汉字表中,曾被废除但人们仍在大量使用、禁而不止的五十一个异体字被“释放”并恢复使用。

  “恢复使用这些异体字表明我国在语言文字政策上的人文关怀。”李宇明说,“今后我们对异体字不再简单地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仍然有明确要求。”

  李宇明强调,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国家文字政策的体现,关系到国家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从二00一年开始,有关部门已先后召开各类会议八十余次,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三千多人次对字表修改了九十余稿。

TOP

连说话也是简体字的了

沈宏非


东方早报 2009-11-29 3:19:26




  几乎每一次都是这样——当阿拉伯数字被过度关注之后,为了放松一下,调剂一下,汉字的简繁之争,就要被拿出来聒噪一番。发言的,围观的,拿义正词严腔的,做痛心疾首状的,志士仁人,聚讼不休。今年出场的新人,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他的建议是:两岸可采取“书正识简”方式,即“应该要认识代表中华文化特色的正体字,在书写上可写简体字,但印刷体应尽量使用正体汉字”。马英九希望,两岸未来能在这方面达成协议。

  这个,两岸的网民大概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以火星文达成超文本协议(貌似早已达成了),但在真实的世界——比如正式的公文,大概还有相当的难度。还不仅是简繁之争,而是有的时候,每个字明明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每个字的意思,彼此却都懵懵懂懂,相见不相认,隔海睁眼瞎。

  近一年多来,台湾地区的司法部门频频就陈水扁和吴淑珍案发布各种规格之公文,行文中屡屡出现“大肆干政,搜括财物,紊乱体制,败坏官箴”、“知法犯法,实无可逭”以及“褫夺公权”等字眼。为了读懂其中的“官箴”、“逭”和“褫”,我专门查过字典,解惑之外,另有一个发现,即此三字均无简体。究竟是汉字简化的先驱们当初觉得这些字无法简化、无需简化,还是相信咱们今后大概用不着它们了,干脆就不简了?无论如何,在热烈探讨简体为好还是繁体更佳的同时,能不能也正视一下“同体字”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以上是繁体字或简繁同体的公文,以下是纯简体字的。2009年也不知是怎么了,简体字公文中不断出现“操”和“狗日的”。先是深圳一陈姓男子因不服一审判决而提出上诉,并且在上诉书之“事实和理由”一栏中只写了一个“操”字。接着,又有广西钦北区法院的一名副庭长,在一起劳动纠纷案件的诉状上批注了“狗日的”三字。近期,湖南省石门县委宣传部在公函中,又以“狗日的”、“疯狗”等一系列生猛字眼来抨击《中国妇女报》驻湖南记者站的某工作人员,据说援引的乃是当地人民群众的语言。

  技术上,因“操”和“狗日的”这四个字碰巧也没有繁体,因而我相信,台湾人民在“狗”、“日”、“的”这三个字的读、写、听三方面均无障碍,在两岸文字交流上应该是双向的,畅通的,但是,当这三个字一旦被组成一个词组,沟通成本可能就会陡然提高。带着这种疑虑,我又特地上网去查了台湾版的《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结果发现,第一声的“操”字共找到解释一百零七则,竟无一则能充分解释深圳陈姓男子在上诉书里写下的同一个“操”字。好在该辞典还负责任地单独列出了第四声的“操”,却又极不专业地不加任何注解,只说这是前列“操”字之“又音”。不死心,怀着和马英九同样美好的愿望,接着去查“狗日的” ——好家伙!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七百八十五则注解中,头一个跳将出来的,哈哈哈不是别人,偏偏就是更猛的“王八日”!不过,还没来得及拍案而起,定睛再看时,原来分明是“八王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称为‘八王日’。大藏法数:‘春秋八王日者,是天地阴阳交代日也。’法苑珠林.卷三十八:‘于八王日舆巡邑里。’”

  接下来,这本权威的繁体字“正字”辞典就更让我大失所望了,别说“狗日的”,就连单个的“日”字,也是前不见“我日”,后不见“你日”,人且如此,狗何以堪?真是无聊啊,“狗日的”难道不就是“大肆干政,搜括财物,紊乱体制,败坏官箴”以及“知法犯法,实无可逭”者的简体缩略语吗?你们这些“八王日”的!

  因此,在汉字的简繁之争中,我个人并没有(也不可能有)多坚定的立场和多明确的看法。我口道我心,我手写我口。说什么,就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我估计,在甲骨文时代,中国话听起来应该是很骨感的;而金文时代的语言,发音上大抵也该以“铿锵有力”为主旋律吧。写了大半辈子简体字,就别指望能说什么繁体的话来,反之亦然。所以,问题并不是什么简体繁体之争,“书”、“识” 之别,更扯不上什么“体用之争” 与“道器之辩”。每一个初小文化程度(含以上)的心口如一的正人君子,都会诚实地写他会说的,说他能写的。

  多音字容易让人犯错,那些简繁同体的字更容易让人搓火,而简繁既不同体又不同声的字们,则令人彻底崩溃。比如,碰上“幹”这个讨厌的繁体字以及 “干”这个变态的简繁同体字或简体字,又比如,究竟是“幹杯”还是“干杯”?到底是“幹部”还是“干部”?若是这些“幹部”们各干各的还则罢了,一旦聚到一个局上“干”起杯来,能不喝他个昏天黑地、五脊六兽么?不论是“书正识简”还是“书简识正”,临床结果都只能是精神分裂——你看,每次一碰到这种不三不四、恶形恶状的词,还都是狗日的简繁同体,真是活见鬼。

  既然我们已经习惯了“说”简体字,习惯了书写这种“天雨酸,鬼夜笑”的现代汉语,简繁之争,可以到此打住了,各自洗洗睡吧——“逭”,huàn,逃避。“逭,逃也”(《说文》);“行相避逃谓之逭”(《尔雅·释言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太甲》)。

TOP

简体字繁体字均可传承文明

光明日报   发表于2013-07-18 11:52

  不论是作为文明载体,还是作为表达工具,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只是载体和工具状貌的变化,并不会构成对文明内涵的损害与削减。

  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发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他所说的中文正体字即指繁体字,此言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热议。

  部分地区民众以及部分海外同胞,至今仍在使用繁体字;研究文字学的学者以及部分书法爱好者,对繁体字也有较深的文化情结。不过,这不能说明繁体字和简体字有“正”“偏”之分,对大多数国人来说,简体字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交流表达的熟练工具,上了年纪的人或许还认识一些繁体字,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绝大多数不识繁体字,也没有谁觉得不正常。

  繁体字只是简体字过去的形态。单就字体形式来说,繁体字身上确实部分承载着简体字所不具备的文化元素,但是从甲骨文、金文开始,汉字的嬗变、演进总是不可避免地失掉一些文字学、历史学等意义上的好东西,繁体字演变到简体字,同样如此。

  然而换个角度看,简体字身上亦承载着繁体字所不具备的文化元素。从本质与功用上看,繁体字、简体字都属于人际、社会交流工具,是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使用简体字与使用繁体字,都能够传承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包括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演变到今天,其实都有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人们都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喜欢被繁文缛节束缚,简洁的价值观与人类追求单纯明净的趣味也非常契合。可以说,简洁是生活的高境界,也是文明所追求的很高的境界。

  不仅如此,较繁体字而言,简体字更容易识记学习与书写运用。作为易学好用的工具,简体字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与熟悉中华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与普及华夏文明。不论是作为文明载体,还是作为表达工具,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只是载体和工具状貌的变化,并不会构成对文明内涵的损害与削减。

  黄秋生因过半人不识繁体字而得出“华夏文明已死”结论,大概是一种调侃、戏说,我们不妨一听,然后一笑而过。真正传承华夏文明,我们要做的是多一些虔诚的敬意,无需在交流工具、文明载体上厚此薄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