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二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民俗资源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专场讨论

第二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民俗资源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专场讨论

主办方按:感谢今日三位直播志愿者,他(她)们是:
上海大学  胡玉福
云南大学  朱  卿
北京联合大学    王鑫






一、民俗变迁专场  主持人: 雷伟平(上外贤达学院助教、博士)
点评讨论  评议人:蔡丰明(上海民协副主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1、高艳芳(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博士)
题目:当代七夕情人节取向的动因研究

传统节日的演化与流变,既与内在的起源意义有关,也与后起的文化理想相连,二者的互动影响,成为传统节日不断变迁的动力结构。七夕节在当代的演变,最为重要的取向是情人节形态越来越典型。这种取向,与节日的起源意义和时代的文化理想都密切关联,尤其在文化交流深度开展的背景下,强势西方文化中的情人节观念巩固了这种取向。其主要动因在于,节日传统固有的爱情因素;崇尚个性情感的时代因素;西方情人节的文化交流因素;高度技术化的穿透性的大众传媒因素;商业资本因素;政府制度因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2、王鑫(北京联合大学社会史硕士)
题目:北京节日建构、重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目前的节日发展具有明显建构性。在政府主导下建构出了许多新兴节日,而传统节日的发展也进入了重建阶段。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提出,节日的建构、重建与非遗保护有机结合。本文旨在探讨新兴节日的建构与非遗保护的关系,为新兴节日的良性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3、苏长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水库移民中的权力博弈及其话语变迁——基于 X 县文化保育运动的思考


水电开发与生态移民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语境中,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水电开发更是遭遇了多重话语的矛盾。首先,水电开发是一个国家行为,而非单纯的商业案例;二、水电开发的真正矛盾不是利益集团之争,而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趋势与人口压力、资源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三、反坝运动从单纯的生态抗争到强调原住民权力与社会公平,从保护自然多样性到保护文化多样性,正是基于前两者所作出的回应。从关注能源本身到关注能源争夺、开发、分配行为背后的权力关系,及其涉及到的社区、族群与人,此乃社会进步的趋势,且为“发展”之真正要义所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4、刘资颖(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国内民俗学研究范式的源起及发展

中国的民俗学自 1918 年北大的歌谣运动发轫以来,借鉴外国的研究经验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研究范式。中国民俗学范式的发展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借鉴西方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法, 以澄明历史演化路线为目标的人文学科研究方法,一条是借鉴西方 19 世纪人类学研究传统,以追本溯源为目标的人类学研究方法。现如今中国民俗学更多吸取了西方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更看重语境中的民俗研究,但在不断适应主流学术话语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蔡丰明研究员对报告同学论文进行点评(以下为发言的部分整理)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节日是现代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节日是多元的民俗,怎么看待民俗研究的变异情况。王鑫同学这篇文章从北京地方节日入手,对其发展趋向进行了论述,如何看待新兴节日,提出的新兴节日怎么看,其更多的是泛民俗,与在民间自然而然产生的新民俗不同。既然是在传统节日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传统内核要存在,但传统节日也应发展。第二个问题是节日的传播主体问题,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商家,还有一个是民众自发的主体,其起决定作用的本应是民众本身。政府、商家作为新兴节日推动的主体,是大陆与台湾等民众主体推动的不同,这与传统的民间节日不同。第三个问题,现代节日与传统节日的关系问题,现代节日的发展部分借助了传统节日,同时也与传统节日的发展有矛盾的地方。传统的七夕节更多的是对现代情人节的价值观是不同的。现代节日对传统节日的改造是可以的。

苏长鸿同学的论文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做到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关注到了政府和民众在诉求不同而形成的博弈,但是无论是政府和民众都关心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区的问题,不仅是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文化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生态也是文化生态,民俗学的介入是有价值的。物权与非物权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非物权的问题。

创建与传承的问题,刘同学的文章为大家梳理了民俗学发展的路径,这篇文章要提出两个问题,现在对于民俗学的定义及研究方法与一百年前有了较大的区别,如何找到现代意义上的民俗学意义、内涵、定向等是值得思考的,而不是简单的对前代学者的搬来。在民俗创建过程中,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研究道路是值得研究的,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如何来对当代民俗学进行定性,
民俗志是资料学
乡土情感的问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二、民俗资源专场 主持人: 柳倩月(湖北民族学院教授、博士)

点评讨论  评议人:蒋明智(《文化遗产》编辑部主任、中山大学教授)

1、颜慧珍/王晔(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硕士)
题目:都市化背景下“肘阁戏”艺术的活态传承及思考

“肘阁戏”是皖北地区民间较为流行的装扮型表演艺术,它以惊险独特的表演方式、亮丽惹眼的民间服饰、神秘浓郁的民俗韵味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然而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艺术形式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宣扬和继承“肘阁戏”艺术对于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肘阁戏”为对象,首先从历史学、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了“肘阁戏”的历史演变、艺术类别和表演特点,梳理并解析“肘阁戏”的美学元素。其次笔者提出“肘阁戏”艺术活态传承的策略及方法,以此寻找公众对民俗艺术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对都市化背景下的民俗艺术的构建与保护提出些许建议。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2、王蕾(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硕士)
题目:隐秘而伟大:台湾布袋戏的“霹雳化”探索

台湾霹雳布袋戏的发展利用新兴材料、影视表达和视觉技术,加上导演、编剧和后期处理,实现了布袋戏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华丽转身,用“霹雳化”这一概念描述台湾布袋戏的传承与发展模式,能很好地为民俗艺术和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提供理论借鉴,通过对其经营者黄氏家族的个案研究,力图从一个侧面展现台湾布袋戏流变的现代性谱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3、张玥(云南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少数民族神话的政府保护和开发——以拉祜族《牡帕密帕》为例

在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热的情况下,与其交集的少数民族神话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保护”与“开发”是非遗活动中相互交融的两大板块。本文试图以政府对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的相关工作为例,试析政府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及其对少数民族神话的存在状态产生的影响,以及作为活形态神话的少数民族神话其自己的生命力体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4、王婷婷(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
题目:作为旅游资源的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驱使人们过多关注于产业化和开发问题,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传承,使民众对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有所了解,普及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增加民族自豪感等等,导致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问题、精神价值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蒋明智教授点评发言(以下为部分整理)
四篇论文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转换的思考,四篇论文较缺少在场感。张玥同学,对内的开发和对外的开发不一样,对内是一种文化之根,对外是一种文化资源,两种开发态度的平衡的探讨是有价值的。王蕾同学的论文很有价值,非遗在现代化转换过程中,如何实现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等问题探讨是有价值的,应重点探讨差异化如何占领市场的。文章视角很敏锐,站的比较高。王晔同学论文从艺术学角度研究展演,从美学角度去分析有其价值。王婷婷的同学论文对于细节关注过多,而对旅游开发的内涵关注而不足。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民间信仰专场 主持人:杨旭东( 《中原文化研究》编辑、博士)

点评讨论  评议人: 唐忠毛(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副教授)

1、刘慧(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神格化的人:台湾蒋公信仰探究
台湾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的地方,共分为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门教、回教、一贯教、统一教、印度教等。而在传统宗教方面,主要有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依据汉人宗教信仰的泛灵化传统,台湾的民间信仰以多神崇拜为基础。这些英灵神明大多是民间自然形成的,基本都是神格化的人。本文择取台湾民间信仰“封神榜”中的蒋公,拟通过蒋公的神格特征分析,展示台湾民间造神的历史与现实,进一步洞悉台湾社会变迁发展概貌。



[ 本帖最后由 朱卿 于 2014-7-20 09:0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2、雷伟平(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助教、博士)
题目:城市化背景下三官文化传统的变迁——以上海民间三官俗信为例

论文以传统的发明理论为基础,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旨在以上海民间三官俗信为例,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三官崇拜传统的变迁,这个变迁主要表现在供奉空点、供奉时间、三官诞辰活动模式三个方面。最终得出结论:三官文化传统随着现实而变化,这些变化是三官文化传统在城市化背景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3、胡玉福(上海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城镇化——以山东省后道口村贴门钱习俗为例

受政治导向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十八大以来,民俗学界对城镇化中乡土传统的变迁予以热切关注。文章以正在经历城镇化的山东省后道口村为例,通过对该村城镇化前后春节期间贴挂门钱习俗的描述,揭示城镇化所引起的民俗变容现象,进而借用巴斯夏“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工具来分析政府推行的和民众实践的两种城镇化形式,在实践中更应该关注城镇化后民众“看不见的”多样化实践。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4、张迪(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题目:城市化与民俗变迁——以甘肃天水市区社火为例

城市化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此消彼长,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都发生巨大变化。民俗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民间艺术更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变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也随之发生转化,其表现方式、组织方式、性别组成,以及利益诉求都发生了变革。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意识的水平影响和引导周边村镇民间文化的发展方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5、朱卿(云南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都市散居景颇族群体的文化认同——以昆明“目瑙纵歌”为例

昆明作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其都市空间中聚集了较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群体。节庆活动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综合形态,构成了文化认同表达的契合点。本文以笔者参加的昆明景颇族的目瑙纵歌为个案,从仪式场域的构建、地缘关系的重塑以及都市多元文化生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说明节庆活动在都市散居族群文化认同表达中的作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