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专题汇集贴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专题汇集贴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成果演示会举办

   时间:2014年02月28日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张志勇 高晴 单鸣



  2月28日,中国民协在京举办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演示会,展示了该工程一期建设成果。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2月28日,中国民协在京举办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演示会,展示了该工程一期建设成果。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陶立璠、杨亮才、贺嘉等获颁“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贡献奖”。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万建中、刘晔原、安德明等获颁“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贡献奖”。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赵实(右)、冯骥才共同启动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成果演示按钮。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冯骥才作主旨发言。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万建中(右)与工程师进行数据库的效果演示。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与会民间文艺学者兴致勃勃地现场操作试用口头文学数据库。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图书档案被严密函装进行保护。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数据库还收录了周作人的口头文学手稿。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大量的口头文学资料本被纳入此次数字化工程,总计8.878亿字的资料实现了数字化。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侵润着无数民间文艺工作者辛勤汗水的手抄本尤其弥足珍贵。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2月28日,中国民协在京举办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演示会,展示了该工程一期建设成果。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2月28日,中国民协在京举办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演示会,展示了该工程一期建设成果。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2月28日,中国民协在京举办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演示会,展示了该工程一期建设成果。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陶立璠、杨亮才、贺嘉等获颁“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贡献奖”。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万建中、刘晔原、安德明等获颁“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贡献奖”。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赵实(右)、冯骥才共同启动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成果演示按钮。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冯骥才作主旨发言。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万建中(右)与工程师进行数据库的效果演示。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与会民间文艺学者兴致勃勃地现场操作试用口头文学数据库。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图书档案被严密函装进行保护。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数据库还收录了周作人的口头文学手稿。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大量的口头文学资料本被纳入此次数字化工程,总计8.878亿字的资料实现了数字化。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侵润着无数民间文艺工作者辛勤汗水的手抄本尤其弥足珍贵。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 摄

   
   
   
  点击查看视频报道

  本报讯(记者 张志勇)2月28日,中国民协在京举办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演示会,展示了该工程一期建设成果。该工程在中国文联、文化部的支持下,历经三年艰辛,录入我国口头文学遗产资料4905本,总计8.878亿字,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增添了新亮点,该口头文学资料也启动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的工作。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汇集了近百年来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数字化工程实施以来,他们迅速转换角色,从乡村田野走到电脑桌前,使得该数据库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得到了可靠的保证。演示会上,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以及李屹、冯骥才、姜昆、马盛德、白轶民等为在数字化工程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陶立璠、杨亮才、刘锡诚、万建中、刘晔原、安德明等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颁发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贡献奖”奖牌、证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文字都活起来。演示会上所展示的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成果,正是中国民协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慧和优势,与有关科技人员紧密合作,把口头文学遗产和当代科技有机结合的成功尝试。

  对此,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评价说,数据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实现了口头文学遗产的永久储存,不仅会赋予其新的生命,还将为广大文艺家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和素材,同时还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让全人类共同拥有文化遗产的愿望,为更多的人了解民间文学、热爱民间文学,并成为民间文学的传承者、传播者搭建起现代化的交流平台。

  口头文学是民间集体口头创作、口口相传的文学,与个人用文字创作、以书面传播的文学共同支撑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具有先觉意识的民间文学工作者便已开始了口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据了解,中国民协的口头文学资料库里还保存着上世纪早期周作人、刘半农等进行口头文学调查的手稿。

  “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座文学大山——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巍巍的文学大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将遍布在山川大地上的口头文学一篇篇采集来,筑垒起这样一座八亿八千七百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学大山,使它屹立于世界东方,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可以永存,可供后世永享。”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表示,中国民协成立六十多年来,先后组织200万人次在全国2800多个县进行口头文学的普查、搜集、记录工作,积累了近百年的成果,获得了40亿字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为手抄本、油印本、铅印本,都是原始记录,附有讲述人情况、记录人与记录情况,符合记录民间文学的国际惯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鉴于数据库对这一遗产能够提供更为安全的保存和更为便捷的使用,中国民协于2010年12月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2011年3月,数字化工程刚启动不久,冯骥才在“两会”期间再次呼吁加强史诗、叙事诗、神话、传统歌谣等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力争在五年内完成总规模超过八亿字的“口头文学”资料库建设,确保濒危民间文化的存留与传承。如今,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预定目标已经圆满完成,录入口头文学资料4905本,8.878亿字,形成TIF、PDF、TXT三种数据格式;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史诗、民间长诗、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11类口头文学作品进行了一级分类,总计1165000篇(条);并完成了检索发布系统软件和数据库文档多种形式的备份。

  该数字化工程对口头文学资料的处理包括技术加工和知识加工两个方面。汉王科技公司工程师在演示数据库效果时说:“技术加工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为了保证处理后的书籍保持原来的样子,汉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设计了40道大大小小的工序,每本书都经过这套完整的流程处理后封装,并进行大量的抽检,也会有很多返工再处理,最终达到了差错率万分之一。”

  “这些文字文本转化为数字文本之后,不能堆在一起,必须要进行分类,即知识加工,什么作品应该放在什么分类里面,这是民间文学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一个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说,民间文学研究不是研究单篇作品,而是研究类型,现在一级分类已经结束,二级分类完成了100本,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刘锡诚、叶舒宪、刘晔原等学者在演示会上发言,对该工程的历史意义做出了充分肯定,认为补足了中国文化半壁江山,这对我们的文化观、知识观将带来巨大的颠覆作用,它的价值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还无法充分估量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对数据库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什么时候上线使用”成为他们最为关切的问题,并进行了现场操作体验。

  演示会结束后,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两会”召开在即,他还有一个梦想,希望把这部巨型的口头文学印刷出来,总计约4000册,希望能得到国家的支持,能有贤达人士予以响应,伸出援手。“这样伟大和举世罕见的文明遗产,理应以图书方式面世,使这五千年来一直无形存在的口头文学,看得见摸得着,登堂入室,真正进入中华文明的殿堂。”

TOP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建数据库

和讯 2014年03月01日02:1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洋

  本报讯(记者 李洋)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昨天正式亮相。该数据库包含116.5万篇(条)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总字数达8.878亿字,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口头文学收集的原始资料,堪称一部“民间四库全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协分别在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组织过三次大规模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这三次搜集活动耗时三四十年,先后组织了200万人次在全国2800多个县进行口头文学的普查、记录工作,获得了巨量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记录都按照国际惯例在记录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同时,还附有讲述人情况、记录人与记录情况,十分讲究科学性。不过,这几次搜集行动最终只出版了省级口头文学集成著作,绝大多数县级传说、故事等虽然被采集回来,却没有机会公开出版。未能出版的原始记录,大部分还以手抄本、油印本、铅印本等非常原始的方式保存着。

  为了将这部分沉睡的资源唤醒,2010年12月30日,在作家、民间文艺家冯骥才的倡议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了中国口头文学数字化工程。该工程由中国民协与汉王公司合作,将这些原始资料中的图片、文字全部数字化,并扫描每一页记录的原始页面,汇成一个数据库。数据还提供按地区、按故事主题等多种检索方式,方便使用者利用这些资源。例如输入“女娲补天”会得到1160多篇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它的不同讲述。

  在民间文学搜集、编辑、研究领域耕耘了60年的“老兵”、数据库专家刘锡诚介绍,数据库的主体是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20年间搜集到的口头文学资料。“20世纪最后20年是随时处在流变之中的,民间口头文学也像滔滔逝水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嬗变。以数字化方式较完整全面地保存这20年的中国民间口头文学,就留下了这一风云激荡的时间段里民间文化的活态样相。”刘锡诚说。

  目前,数据库完成了一期建设,未来将继续数据库的知识加工工作,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此外,该数据库目前还只有光盘版,不能无偿在互联网上供人查询和下载,工程领导小组未来将以一个合适的方式让该数据库为研究者提供服务。

TOP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被誉民间文学四库全书

2014年03月01日 09: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成果演示会”28日在京举行,现已完成录入中国口头文学遗产资料4905本,达8.878亿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被誉为“民间文学四库全书”。点击进入下一页点击进入下一页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近百年来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田野普查的结晶。中国民协在60年间,先后组织了200万人次在全国2800多个县进行口头文学的普查、搜集、记录工作,并积累了近百年的成果,获得了巨量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为手抄本、油印本、铅印本,都是原始记录,附有讲述人情况(身份、年龄、性别等)、记录人与记录情况(记录人身份,记录时间、地点等),符合记录民间文学的国际惯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鉴于传统纸质图书出版工程大、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传播共享,以及这批记录文本无比珍贵的价值,中国民协于2010年12月在冯骥才主席的倡议下启动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历经三年艰辛,圆满完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第一期)预定目标:1.录入中国口头文学遗产资料4905本,8.878亿字,形成TIF、PDF、TXT三种数据格式,文字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2.制作了检索发布系统软件;3.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史诗、民间长诗、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11类口头文学作品进行了一级分类,计神话8085篇,传说111666篇,民间故事160373篇,民间歌谣272917篇,史诗1424篇,民间长诗2248篇,谚语518660条,谜语21331条,歇后语64555条,民间小戏850篇,民间说唱2891篇,总计1165000篇(条);4.用Flash动画形式概括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百年来对口头文学遗产挖掘、整理的历程;5.完成了数据库文档多种形式的备份;6.按照国家图书馆标准对4905册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7.对数字化工程一期建设过程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

  冯骥才表示,民间文化的本质是自生自灭的。尤其在当下,由于现代经济高速发展,固有的城乡形态正在解体,生活方式骤变,致使民间文化遗产全面濒危,其中口头文学最易消失。如果没有这几次全国性口头文学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大量民间文学一定无迹可寻了。他透露,在数字化之余还将尽量把这部巨型的口头文学印刷出来,预估大约4000册。(完)

TOP

冯骥才:我们拥有了一座文学大山

2014-02-28 17:20:00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今天我们要举起酒杯,为中华民族一件巨型的文化遗产——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成果数据化的完成而表示庆贺。这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时代双重意义的、超大规模的文化工程。

  这一工程的所有作品都从民间采集而来,经过专业整理,分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歇后语、谜语、说唱和小戏共十一类。其中神话、故事、传说等为篇,歌谣、谚语、歇后语等为条,统称为件。现入数据库者,包括神话等共28万7千余篇;歌谣等87万7千余条;总计116万5000件。字数88700余万字。

  这个字数超过四库全书的字数,堪称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学数据库。可以说,现在我们已拥有一座文学大山——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巍巍的文学大山。

  任何民族的文学都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个人用文字创作的、以书面传播的文学,一是民间集体口头创作的、口口相传的文学。后一部分文学是前一部分文学的源头,是根性的文学。就像西方文学始于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部作品是上古时期民间文学的选集《诗经》;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两部分文学一直同根并存,相互滋育,各自发展,共同构成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极为重要的支撑。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古国,口头文学的历史去之遥远。我们民族有着巨大文学想象力和原创力。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口头文学做为自己精神理想和生活情感最喜爱和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创作出海量和样式纷繁的民间文学。大量史诗保存着许多民族珍贵的生命史,无数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述说着亘古不变的人间的梦,口口相传的故事传递着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海量的歌谣谚语既蕴含着人们无穷的生活智慧,也包藏着极其丰富的生产经验。在中华大地上,口头文学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学。

  因此,民间文学是我们民族的心灵形象,文化的身份证,自我教化的工具,审美的载体,节日的核心内容,其它各种艺术之源之本;它另一半意义则是它高超的文学价值。

TOP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实现数字化 借助高科技手段构建民间文化长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3日第566期 作者:记者 朱高磊

本报讯(记者 朱高磊)“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国民间文学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血脉是当代文化、文学研究的基础,针对学界对其式微的担心,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应运而生,经过三年的努力,一期工程初步筑起了‘数字化的民间文化长城’。”2月28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成果演示会”上,中国民协书记、常务副主席,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院长罗杨向记者表示。

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介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田野普查的结晶。中国民协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对各民族口头文学遗产的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60多年间,先后组织了200万人次在全国2800多个县进行口头文学的普查、搜集、记录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为手抄本、油印本、铅印本等原始记录,附有讲述人、记录人相关信息,符合记录民间文学的国际惯例,具有严谨的学术规范。

罗杨表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传统民间文化向当代科学技术成就转换的新成果。鉴于传统纸质图书出版工程大、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传播共享,以及这批记录文本无比珍贵的价值,中国民协于2010年12月启动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并得到文化部、中国文联的大力支持,中国民协数字化工作组与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历时三年,圆满完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预定目标。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也是借助当代高科技手段构建的民间文化长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协副主席叶舒宪表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建成的数据库,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是一个蕴含民间灵气、智慧和大美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和矿藏。口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等。由于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口头文学比作家文学在民间的社会功用特别是教化作用更大一些。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给人们讲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感情、团结精神;许多描写劳动人民反抗斗争的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时期地、广泛地教育着人民,培养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为国家和民族保存了一份精彩而珍贵的人类记忆遗产,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是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资料最丰富的民间文学数字图书馆。由于实现了数字化,检索方便,被有关学者称为“数字化的民间文化长城”。

TOP

数千年来百姓口头文学创作的数字化定格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纪实


作者:刘洋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年3月19日


出席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成果演示会人员合影


  本刊讯  2月28日,由中国民协主办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成果演示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以及民间文艺界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会议。李屹、冯骥才、叶舒宪、刘锡诚、刘晔原在会上致辞,对此项工程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作了充分肯定。会议由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主持。

  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60年间,中国民协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活动。采集者不仅按照国际惯例对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做了详实记录,还将讲述人情况、记录人与记录情况一并附上,其原始性、原真性、文献性、整体性、资源性十分珍贵,无可比拟,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田野普查的结晶。遗憾的是,囿于各种因素,绝大多数县级传说、故事等没有机会公开出版,大部分原始资料还以手抄本、油印本、铅印本等落后的方式保存着。

  为了将这些休眠的资源唤醒,使其充分发挥传承文明、砥砺文化的作用,中国民协与汉王公司从2010年底开始合作,组织有关专家将这些原始资料中的图片、文字全部数字化。经过三年的努力,数据库一期工程收录的内容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收集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民间文学原始资料,收书品种与总字数上已远超《四库全书》 ,堪称一部“民间文学四库全书” ,一座“数字化的民间文化长城” 。该数据库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录入原始资料,提供了按地区、按故事主题等多种检索方式,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口头文学遗产据此焕发生机、整体呈现,必将逐渐改变固有的文化观和知识观,其学术研究价值将惠及千秋万代,其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的潜力未可限量,其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在即将到来的大数据时代必将日益凸显。冯骥才高兴地将其比作“我们拥有了一座文化大山” 。

  演示会上,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领导为在数字化工程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颁发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贡献奖”奖牌,与会嘉宾观看了数据库效果演示并进行了现场体验。

(刘  洋)

TOP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四大事件

作者:大民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年3月19日


    一、 1956年至1966年以大规模收集民歌为中心的采风运动

  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前身) ,主动承担社会和文化使命,进行拉网式田野普查,摸清文化家底,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多次全国性的发掘整理民族民间艺术遗产的运动。高潮部分出现在1956年至1966年,大约持续了10年时间。这次民间文化的普查运动是在文化部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具体组织落实的。
  钟敬文先生1950年发表的《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财产》被誉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开风气之作,对后来整个民间文化事业都发生了重大影响。 《红旗》杂志1958年1月号刊登了周扬同志《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 ,是对已经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新民歌运动的“鼓舞”之作。1958年4月14日, 《人民日报》社论《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 ,同一天,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文学》编辑部访问了郭沫若同志,向他提出关于民歌——民间文学的价值、作用及收集、整理等方面的问题。郭沫若认为,民歌对于鼓舞、教育、组织群众的作用是伟大的,它又是很优美的文学作品。他要求用多快好省的方法来采集和推广民歌民谣,不允许“踌躇” ,一定要鼓足干劲。
  这种“举国体制”下的采风运动,当时即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也形成了及至今天依然行之有效的普查模式。从各地出版的诗集、报纸杂志发表的新民歌及由郭沫若、周扬合编的《红旗歌谣》 ,何其芳、张松如主编的《陕北民歌选》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中国各地歌谣》等可以看出。这种来自民间、异彩纷呈的口头艺术,通过发掘、整理和提高呈现出迥异的美学风格,对新中国的新文化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 1984年至2009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辑与出版
  “文革”结束以后,具有强烈文化责任和学术敏感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宏阔的战略眼光,启动了大规模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与编纂工作。
  1984年5月28日,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研会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中国歌谣集成》 《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标志着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的启动。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出版规划》中明确提出:“它是在全国范围内普查、搜集的基础上,由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参与搜集、编选,由专家审阅和编定的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总集。 ”这“三性”的核心是科学性。能否达到这一要求,关键在于要在全国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开展这一次普查活动,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科学规格去采集和记录。通过普查,力求把那些濒于失传的民间口头作品抢救出来。
  1984年3月10日召开的主编会议,讨论了集成的指导思想、要求体例和组织工作等问题。自此民间文学集成工作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进入全面的普查阶段,全国有近200万人直接参加了各地民间文学的普查和采录工作,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至1990年,全国各地共搜集民间故事183万篇,民间歌谣302万首,民间谚语248万条,还有大量其它门类的民间文学作品,总字数达40亿字以上,编辑出版县卷本4000余册。
  1987年,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开始省卷审稿;及至2009年,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省卷本90卷,圆满出齐。

  三、 2003年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从2003年开始,中国民协策划发起了更大规模的文化普查活动,包括30多个单项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盛大开工,成效显著。
  鉴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与传统农业文明相适应的中国民间文化面临冲击,急剧消亡,中国民协呼吁、倡议、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得到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2003年2月18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标志着这一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综合性文化工程正式启动。
  2007年6月3日,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其中获得命名的166位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涉及156个门类,其中包括民间故事、说唱、史诗、山歌等民间文学传承人21人。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县卷本)则是比《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更全面详尽的以县区为单位搜集整理出版的民间故事宝库。这套大型丛书拟出版2800余册, 2005年11月13日上午,云南大理市各区县的民间故事作为第一批“民间故事全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成果发布会。作为民间文学抢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的苗族史诗《亚鲁王》 (第一部)历时3年,于2012年初隆重面世, 2月21日,由中国民协主办的《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亚鲁王》的发现是本世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一个奇迹,为中国文化多元化增添了新的元素,为已有的世界史诗谱系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

  四、 2010年至2013年“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竣工
  利用高科技手段,在此前几代人辛勤搜集整理出来的、卷帙浩繁的纸质资料基础上,建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为国家和民族保存一份精彩而珍贵的人类记忆遗产。
  为了进一步适应今后文化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方便快捷的阅读、研究与利用的实际需要,中国民协与汉王科技股份就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项目通力合作,打造民间文化的数字长城。2010年12月30日,中国民协在人民大会堂启动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经过三年艰苦努力, 2014年2月18日,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工程(一期)在北京进行了竣工演示活动。第一期工程共录入中国口头文学遗产资料4905本, 8 . 878亿字,形成TIF、 PDF、TXT三种数据格式,文字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制作了检索发布系统软件;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史诗、民间长诗、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11类口头文学作品进行了一级分类,计神话8085篇,传说111666篇,民间故事160373篇,民间歌谣272917篇,史诗1424篇,民间长诗2248篇,谚语518660条,谜语21331条,歇后语64555条,民间小戏850篇,民间说唱2891篇,总计1165000篇(条) 。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汇集了近百年来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和广大民间文化爱好者的心血和汗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伟业,它为国家和民族保存了一份精彩而珍贵的人类记忆遗产。

  (大  民)

TOP

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世纪梦

作者:刘锡诚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年3月19日

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世纪梦

刘锡诚(数字化工程专家组成员)


  中国民协主办、以冯骥才和罗杨先生为课题组负责人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于2010年12曰30日,迄今过去三年了。在数字化专家和民间文学专家的共同参与下,经过中国民协工作组和汉王公司的不懈努力,于2013年12曰2日通过了验收,“工程一期”宣告基本结束。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一期)的最终成果“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 ,库容为8 . 88亿汉字(据统计,约为120万条数据) ,成为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华文民间文学数据库的翘楚。作为一个在民间文学的搜集、编辑、研究领域里耕耘了60年的老兵,我对“工程” (一期)的如期结项,对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前人没有做过、也没有条件做的这项伟大业绩,感到骄傲和自豪,特表示热烈祝贺!也借此向参与数据库建设的所有同志表达我个人由衷的赞美和诚挚的感谢。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的数据资源,主要由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为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而开展的全国民间文学普查中所搜集记录的中国各民族口头文学的民间文学口述作品的汉字文本所构成,以数字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完整地保存下了中国民间口头文学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存在和流传形态。大家知道,文化是随时处在流变之中的,民间口头文学像滔滔的逝水,是流动不居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时间节点上,而是随着时代的、社会的变迁脚步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嬗变。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一期)所留住的民间口头文学资源,不是已经逝去的时代的民间文学的样相,而是20世纪最后20年这一风云激荡的时间段里的“活态”样相。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文化传统(地域和族群)多样,通过如此丰富而多样的民众的口述作品的文本,保存并永远留给我们的后代子孙们承载着各民族广大民众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民间文学作品,何其珍贵!何其难得!当然“一期”工程是阶段性的,未能穷尽我们民族的一切民间口头文学资源。比如“三套集成”只是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民间谚语,而没有民族史诗的完整记录。“二期”如能顺利启动,必将把我国各民族现在还在口头上流传的民族史诗和叙事诗实现数字化,也必将有秩序有步骤地拓展,上承20世纪初年,下延21世纪的今天,逐渐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口头文学数据库” ,把中华民族的有悠久传统而又有时代特点的口头文学宝库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毋庸讳言,这是我们今天还健在的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世纪梦!

  记得三年前,我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启动的口头文学记录资料数字化工程,将把以往几十年间积累起来的各种形态的口头文学资料,用数字化的手段保存起来,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的诺言:来自人民,还给人民! ”“资源共享”是我们建设数据库的初衷。人民,广大民众,是民间口头文学的持有者。

TOP

“知识加工”的价值与贡献

作者:万建中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3-19

“知识加工”的价值与贡献

万建中(数字化工程传说组负责人)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技术加工,即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县卷本(书面文本)转化成数字文本,这其中包括解决书面文本中的疑难字、方言字、异体字、缺漏子和错别字等文字处理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知识加工。这8 . 8亿多字的数字文本不能堆在一起,需要按照民间文学分类学和这些数字文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只有对数字化了的所有作品合理分类,才能有效阅读和使用这些数字文本。分类为两级,即一级和二级。一级有神话、史诗、歌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谚语、民间小戏、民间说唱11类,每个一级又分为若干个二级。二级目录设立及设立的标准,学者们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最后构建了符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县卷本实际的二级分类体系。

  有了二级分类, 8 . 8亿余字数字文本变得条理清晰起来。譬如,民间传说由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也就是说,民间传说可以分为三个筐,可以将所有的民间传说数字文本分别装在这三个筐里面。这样,就为我们查找、阅读和使用数字文本提供了极大便利。这种分类工作属于知识加工。哪篇作品应放在哪个筐里面,汉王科技的技术员工是无从知晓的。这一工作只有民间文学的专业人士才能完成。将116 . 5万篇作品分别放入相应的二级目录的“筐”里,工作量极为浩大。因为只有阅读了作品,才能确定这一篇作品应该归在哪一类,也就是放进哪个框里面。数字文本的二级分类已完成了1000本,余下待二期完成。二级分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作品都可以源源不断地、有条不紊地放入其中。

  通过二级分类,可以了解每一种类型的民间文学作品的具体状况和丰富程度,也为检索、查找具体作品和作品类型给予了科学化的程序。譬如,要查找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可以在人物传说中查找;要查找关于长城抗战的传说,可以进入史事传说中查找。如果有数篇关于长城抗战的传说,这些传说之间就构成了异文关系,组合为“长城抗战类型”的传说。这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因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往往不是单篇作品,而是一个类型。另外,民间文学分类体系在国际上都是通用的。在全世界流传一些同一类型的神话、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通过类型比较分析,可以认识到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在世界民间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TOP

他们的名字将刻在“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长城上

作者:吕军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3-19

他们的名字将刻在“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长城上

吕 军(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自2010年12月启动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历经三年,一期录入4905册资料,取得了8 . 878亿字、三种文档格式的数据加工等七项成果。在与各位专家学者接触的三年中,我深感民间文化之博大,深知工作之纷繁,深感其意义之重大。

  将数十年采集积累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口头文学田野资料以数字化的方式与社会共享,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是众多专家学者的夙愿,也是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多年的共同期盼。当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之际,我们不能不感念那些为之付出心血的耕耘者。三年里,专家团队召开了百余次论证会、验收会。在没有任何参照和经验的情况下,专家们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学术素养,相继完成了资料本筛选、数据加工专业标准制定、检索系统软件方案确定、数据库框架结构搭建、神话等十一个类别标准制作、项目工作人员培训、 4905册资料的分类整理、阶段性工作审核与验收、为二期数据库征集资料共计九项工作,累积投入了1000多个工作日,其工作量之大,耗费精力之多可想而知。正是专家的全程参与和具体指导,使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成为目前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数据内容最丰富的口头文学数据库。

  在这支队伍中,既有年过八旬的学者,也有年逾古稀的专家,更有年轻的后起之秀。他们往返于数字化工程的现场,常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度过了无数个忙碌的日日夜夜,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民间文学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数据库建设中,见证了数据库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吧。他们是:万建中、巴莫曲布嫫、毛忠、王锦强、叶舒宪、冯骥才、朱芹勤、刘祯、关艳茹、刘晔原、刘锡诚、安德明、苏永前、李耀宗、陈泳超、陈炳光、杨利慧、杨亮才、郎樱、贺嘉、陶立璠、常祥霖。

TOP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出版

作者:黄莺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3-19

  本刊讯 近日,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担任主编。本书共分为五编,详细介绍了数字化工程的来龙去脉,追溯其历史、记录其现状、展望其未来。书中多处引用众多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话语,并附有工程大事记,处处闪耀着中国民协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诉求。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于2010年12月30日正式启动,该工程将中国民协成立60年来组织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采集、记录的海量民间文学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录,是迄今为止我国最为系统的口头文学资料数据库。目前数字化工程一期已完工,共收录资料4905册,计8 . 878亿字。

  据悉,数字化工程将致力于在虚拟空间里将口头文学资料固定并实现集中管理和便捷调用,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口头文学数字航母” ,而该书的出版发行则将成为“数字航母”启航过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黄莺)

TOP

该数据库目前还只有光盘版??
不知光盘版什么时候有得卖?在哪里可以买到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