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郝平:曼德拉在中国的最后一次演讲

郝平:曼德拉在中国的最后一次演讲

[img]http://wa1.[/img]
11.12.2013 -

曼德拉在中国的最后一次演讲--郝平

© China Youth Daily -Nelson Mandela
本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郝平先生撰写的一篇怀念曼德拉的文章节选,该文章于12月7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郝平,笔者11月18日在巴黎会见了该组织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南非人木瓦尔先生。我们一起回忆了彼此与曼德拉交往的片段。

       曼德拉曾两次访问中国,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这两次访问期间,曼德拉都访问了北京大学,接受了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了重要演讲。当时笔者在北大工作,他的刚强、慈祥和睿智,他的伟人的高大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1992年访华期间,他于10月6日访问了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讲,他说:“我是在南非历史非常关键的时刻对中国进行这次访问的。我要向中国人民表示感谢,因为新中国自从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一直同我们在反对压迫、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的斗争中并肩战斗。”他高度赞扬了爆发在北大的五四运动所掀起的全国革命浪潮,赞扬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和丰富历史的文明国家,“我们希望从贵国的成就中能够吸取力量,这力量将使我们能够继续进行长征,攀登自由和民主的高峰。”曼德拉的演讲,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北京大学授予曼德拉法学名誉博士学位。曼德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接待,他深为感动,铭记在心。

       1999年5月6日,曼德拉总统再次来到了北京大学。曼德拉总统的演讲会安排在北大图书馆的北配殿报告厅。报告厅和图书馆之间有一个连廊,同学们早早放下书包,从图书馆的自习室来到报告厅,要一睹这一伟人的风采。

       笔者有幸参与了安排这次曼德拉总统对北大的访问。虽然高高个子的曼德拉步履有些缓慢,但依然精神矍铄,可爱可亲,与他握手时,能感觉到他很大的手掌把你的手握得紧紧的。

       曼德拉总统这次演讲的题目是“国际形势和南非面临的挑战”。他开门见山地说:“1992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贵校授予我的荣誉学位;今天作为贵校的一位荣誉校友,我又来到这里,向贵校师生发表演说。我感到独一无二的荣幸。”接着,曼德拉总统特别强调了民生问题,介绍了在实现民主之后,南非人民最基本的需求,特别是那些最贫困人民的困难,得到了解决。“如果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像现在一样,处于无家可归、饥饿和文盲的状态,自由将是非常脆弱的,我们的文明将成为一句空话。虽然我们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要完成这个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曼德拉深刻地指出了全球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是挑战之一。他指出,经济全球化不应仅有利于强国,也必须有利于那些饱受贫穷之苦的人民。国际贸易和投资机构也需要调整,以更好地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他说:“今天,你们,亚洲正在崛起,非洲也在复兴。非洲和亚洲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为此要有一个新的国际秩序来促进公平、维护和平。”

       曼德拉在北大的那次演讲是非同寻常的,那是他离任前发表“政治遗嘱”的时刻。这份遗嘱、这份遗产,将永远留在美丽的未名湖畔,并被载入史册。

       曼德拉在国际舞台上为平等、和平和正义而战斗的一生,他为消除种族隔离制度而不懈奋斗的经历和作出的贡献,使他在世界各国都具有崇高的威望,并获得了“全球总统”的美誉。

       我们将记住这位巨人,是他将种族隔离的罪恶展示给了全世界。他说:“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半个多世纪以来,曼德拉这个伟大的名字,也始终响彻中国的大江南北,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和爱戴。今天,南非人民与世界各族人民都在哀悼他的逝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