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七夕”需要打上中国情人节标签吗?

“七夕”需要打上中国情人节标签吗?

四川新闻网 2013-08-10 08:58 朱永华

  8月7日上午,在京举行的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上,是否有必要将“七夕乞巧节”改造成为“中国情人节”,再度成为与会者聚焦的话题。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专家明确表示,这样的改造欠妥当(据8月9日《光明日报》)。

  这几年,在我们中国的城市里,实可谓“洋节横行”,无论是西方的圣诞节、母亲节,还是让年轻人热捧的“情人节”,都让都市里的人们乐此不彼,也让商家们赚个盆满钵满,如果作为都市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倒也无可厚非,但从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来看,不只是小县城跟着大都市效仿,甚至连农村集镇都兴起了这些洋节风尚,看发展趋势,极有可能成为社会大众所默认的“公众节日”。或许正因为如此,几乎每年一临近农历7月7,牛郎织女流传千年的委婉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让不少人为之动容,呼吁尽快确立自己的“中国情人节”。

  在看到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受到热捧,有专家就提议,把我们农历的每年七月初七定为“中国情人节”,虽然其文化内涵比西方“情人节”丰富许多,又有“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做支撑,但不仅响应者寥寥,更不能与西方情人节的影响所能及,人们还是把每年的2月14日作为“正宗”的情人节来度过和消费,特别是今年的2月14日的“情人节”,又赶上农历的“破五”,在春节长假之内,不仅城市大街小巷商家处处打起了“情人节”的促销战,媒体、网络更把情人节的氛围营造的分外浓郁,今年如此,明年后年可想而知,风力只能说越来越猛。

  实际上,西方某些“洋节”的本身并不包含多么深奥的文化价值,但却充满着普世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就比如“情人节”和“母亲节”,一个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一个是体现着母亲的伟大,美好的爱情是世界年轻人的共同追求,母亲的伟大,子女对母亲的尊重和关爱,也是我们人类所应当恪守和倡导的基本伦理,之所以这两个节日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年轻人追捧,确实是因为节日所倡导的价值内涵具有普世共识。

  从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的话语里也能听出,将中国流传千年七夕节确立为“中国情人节”并非妥当,当下在国家级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过程中,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被胡乱歪曲贬损的情况最为严重,特别是以打造所谓“东方情人节”的名号、以与时俱进迎合现代化为借口,故意篡改七夕节牛郎织女夫妻恩爱坚贞不屈的人文主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实际上,就从文化内涵来看,中国传统爱情的含蓄与坚贞同西方人爱情的浪漫与“开放”也远不能同日而语,而“情人”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并不体现坚贞的爱情,暧昧色彩远超爱情的纯洁。用我们的“中国情人节”或“东方情人节”来取代西洋的“情人节”,商业意图也远大于文化含义,笔者认为,此举既没必要,成为现实恐怕更是遥遥无期。

  其实,无论追求爱情的方式如何千差万别,无论给“情人节”注入如何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们追求爱情,向往美满幸福生活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地球都已经成了一个“村”,再加上我们社会的开放,爱情早已失去了国界之分,这也是西方情人节得以风靡华夏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真的没有必要把“情人节”打上中国制造标签,况且,牛郎织女夫妻恩爱坚贞不屈的人文主题也与“情人”的内涵差距甚远,在如今“地球村”的年代,很多国家受到华人的影响纷纷过起了中国春节,也没见哪个国家一定要确定自己的“春节”,与其效仿别人的节日,不如多研究一下我们自己的传统历史,创新推出国人都能接受,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节日,以此来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才是需要研究和动脑筋的地方。(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七夕”需要打上中国情人节标签吗?

  8月7日上午,在京举行的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上,是否有必要将“七夕乞巧节”改造成为“中国情人节”,再度成为与会者聚焦的话题。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专家明确表示,这样的改造欠妥当(据8月9日《光明日报》)。

  这几年,在我们中国的城市里,实可谓“洋节横行”,无论是西方的圣诞节、母亲节,还是让年轻人热捧的“情人节”,都让都市里的人们乐此不彼,也让商家们赚个盆满钵满,如果作为都市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倒也无可厚非,但从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来看,不只是小县城跟着大都市效仿,甚至连农村集镇都兴起了这些洋节风尚,看发展趋势,极有可能成为社会大众所默认的“公众节日”。或许正因为如此,几乎每年一临近农历7月7,牛郎织女流传千年的委婉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让不少人为之动容,呼吁尽快确立自己的“中国情人节”。

  在看到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受到热捧,有专家就提议,把我们农历的每年七月初七定为“中国情人节”,虽然其文化内涵比西方“情人节”丰富许多,又有“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做支撑,但不仅响应者寥寥,更不能与西方情人节的影响所能及,人们还是把每年的2月14日作为“正宗”的情人节来度过和消费,特别是今年的2月14日的“情人节”,又赶上农历的“破五”,在春节长假之内,不仅城市大街小巷商家处处打起了“情人节”的促销战,媒体、网络更把情人节的氛围营造的分外浓郁,今年如此,明年后年可想而知,风力只能说越来越猛。

  实际上,西方某些“洋节”的本身并不包含多么深奥的文化价值,但却充满着普世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就比如“情人节”和“母亲节”,一个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一个是体现着母亲的伟大,美好的爱情是世界年轻人的共同追求,母亲的伟大,子女对母亲的尊重和关爱,也是我们人类所应当恪守和倡导的基本伦理,之所以这两个节日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年轻人追捧,确实是因为节日所倡导的价值内涵具有普世共识。

  从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的话语里也能听出,将中国流传千年七夕节确立为“中国情人节”并非妥当,当下在国家级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过程中,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被胡乱歪曲贬损的情况最为严重,特别是以打造所谓“东方情人节”的名号、以与时俱进迎合现代化为借口,故意篡改七夕节牛郎织女夫妻恩爱坚贞不屈的人文主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实际上,就从文化内涵来看,中国传统爱情的含蓄与坚贞同西方人爱情的浪漫与“开放”也远不能同日而语,而“情人”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并不体现坚贞的爱情,暧昧色彩远超爱情的纯洁。用我们的“中国情人节”或“东方情人节”来取代西洋的“情人节”,商业意图也远大于文化含义,笔者认为,此举既没必要,成为现实恐怕更是遥遥无期。

  其实,无论追求爱情的方式如何千差万别,无论给“情人节”注入如何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们追求爱情,向往美满幸福生活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地球都已经成了一个“村”,再加上我们社会的开放,爱情早已失去了国界之分,这也是西方情人节得以风靡华夏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真的没有必要把“情人节”打上中国制造标签,况且,牛郎织女夫妻恩爱坚贞不屈的人文主题也与“情人”的内涵差距甚远,在如今“地球村”的年代,很多国家受到华人的影响纷纷过起了中国春节,也没见哪个国家一定要确定自己的“春节”,与其效仿别人的节日,不如多研究一下我们自己的传统历史,创新推出国人都能接受,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节日,以此来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才是需要研究和动脑筋的地方。(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TOP

“七夕”改造成“中国情人节”:文化内涵被贬损

2013-08-09 10:20:17  来源:光明日报

  7日上午,在京举行的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上,是否有必要将“七夕乞巧节”改造成为“中国情人节”,再度成为与会者聚焦的话题。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专家明确表示,这样的改造欠妥当。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柯杨认为,传统的七夕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之间不能轻易地画上等号。他说,乞巧节和牛郎织女传说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进行了明确的区分。甘肃西和县、浙江温岭西塘镇和广州天河区珠村被命名为七夕节(乞巧节)文化保护地;而山东沂源县燕崖乡、山西和顺县松烟镇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则被命名为牛郎织女传说保护地,“前者的性质是传统节日文化,后者则属于民间口头文学;前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女儿节,后者是一个凄婉的爱情传说。无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各地活动内容,还是从学术研究层面来看,两者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西和县开展田野调查时,他发现,在当地的乞巧节活动期间,几乎村村都要供奉“巧娘娘”的纸扎像,却没有牛郎的位置,而且男孩子也不参与其中,是一个以未婚少女为主题的真正的“女儿节”。

  “如果对各地的乞巧节仔细加以观察,就会发现其发展脉络不尽相同,在内涵和形式上也是有差别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有其各地的地域性特征,应当让它们百花齐放,没有必要统一化,更不能在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下,将其改造成什么‘中国的情人节’。”柯杨如是说。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表示,当下在国家级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过程中,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被胡乱歪曲贬损的情况最为严重,特别是以打造所谓“东方情人节”的名号、以与时俱进迎合现代化为借口,故意篡改七夕节牛郎织女夫妻恩爱坚贞不屈的人文主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王国平 宋喜群)

TOP

“七夕”需要打上中国情人节标签吗?完完全全没有必要,不要瞎参乎。外国的情人节,也不必刻意提倡,听之任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