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彝家春晚

彝家春晚

大年初二,当人们回味着央视春晚的精彩,相互登门拜访时,生活在广南安王村的彝族同胞竟别开生面地办起了自己的春晚,这是一台特别的春晚,没有导演,也没有媒体报道。一切在村主任和文艺队长与全体村民的团结下有序进行,演员就是村里的村民,几乎每家都有人参与演出,有几家还是全家总动员。观众就是自己家里的亲人和邻村的亲朋好友。经过六十多个夜晚的精心准备,彝家的春晚终于拉开了帷幕。夜幕降临,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聚到广场上,一串串礼花腾空而起,在空中炫丽绽放,燃起了人们的热情。
    在热闹的锣鼓声中,类似汉族舞狮的节目开始了,一个演员抬着一个像动物的道具,两个演员紧随其后。这个道具头像牛,身子有一人长,身上画着鳞片。彝语称“若”是龙的意思,舞“若”称作“若尅”,“尅”是“舞蹈”之意。村里多数人又把“若”叫做狮子。一演员抬着“若”,和着鼓点,作摆头、爬、翻、滚等动作。另外两个演员在一旁逗“若”,逗观众,一张一弛,还做提裤、酒醉、跌倒等动作,诙谐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接下来是中年男女自编自导的民族舞蹈,场面热闹欢乐,很多舞蹈动都改编自日常生产生活动作,比如:挖地、薅秧、赶苍蝇、抖娃娃等,生动有趣。最欢乐的是《弦子舞》,一起跳舞的有很多都是夫妻,他们相互搀着,跳得好不欢乐,那得意的表情引来台下的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声。最令人震撼的是《穿灯舞》,四十多位演员在台上抬着花灯,唱一段又穿梭着跳一段,男人们提着花灯,边跳边让花灯绕过头顶,左右手交换旋转。节奏越来越快,穿梭的队形也越来越复杂,在紧密的锣鼓声中,只见队伍变成两个互通的圆形,演员们不停地穿梭,就像一个运动的八卦图,渐渐地,男女演员分别穿成了两个圆,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整个《穿灯舞》持续了近十分钟,精彩绝伦。这个舞蹈是安王文艺队的招牌舞蹈,曾经多次到外地参加演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欣赏着精彩的歌舞,我由衷感叹:安王人简直就是就是为歌舞而生。身为彝族的他们天生就能歌善舞,加上村里几十年以来良好的文艺表演传统,这里的人打从小就生活在在歌山舞海中。呀呀学语的孩子们在妈妈怀里听着歌,小孩童趴在舞台边看表演,时尚的男孩们秀上一段街舞,当兵的男儿露一手武术,孝顺的儿女唱一首《父亲》,可爱的小娃娃跳一支《花儿》,幽默的孩子们合演一个小品。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民族风与流行风交相辉映,把男女老少都看得饱饱的,逗得乐乐的,这就是彝家人自己的春晚,自己的欢乐吉祥年!

补充:

   安王村彝族属花倮支系,自称“嘎叟”,有研究者认为这支彝族是“叟人”。主要节日是“禳毕”即“竹笋节”又叫“祭龙”,每年四月的第一个属马日过,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节日过三天,期间不许上山干活,不许戴帽、撑伞过寨子,否则村里来年会干旱,这又与壮族的“祭竜”类似。
至于文中提到的那个像牛像龙又像狮的道具,村里人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彝话称“若”就是“龙”。一位老师说它与“娅汪”的制作工艺长得像,村里的文艺队又叫它“娅汪”。它由村里的一家“龙主”何家保管,这家人用汉语时称它为狮子。关于这个“若”的来历。何家人说是他们的老祖曾经是寨帅,村里有人说他私吞了百姓的钱财,他觉得自己被冤枉,就到木腊做上门女婿,在木腊时那家人让他挑水、砍柴、杀鸡,做苦力,他受不了了就想回安王。他做了一个(有人说是买的)“若”从木腊跳着回来,说“我没有吃百姓的(钱),我跳这个)“若”给天看给地看”。从那以后安王就有了)“若”。现在村里过年和白事时会跳“若”。跳三年歇三年,请“若”时要献祭祖宗,过年跳的话还有花灯队跟着唱“俳歌”,俳歌有五十来首,每首十二调,每调由一月到十二月的月份开头,因此又叫“十二月歌”,每调四句,每句七字,句末押韵。俳歌内容主要有爱情歌、劳动歌、拐卖歌、劝赌歌等。跳狮时还要念“吉令”,拿着马刀、三叉、齐头棍,每年跳完都要选正月里一个属龙的日子将“若”送至村尾的水池边,将花灯烧在水池边。“若”可能是融合了壮族、汉族和彝族文化的产物。具体的还望各路高人指点。

TOP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地处云桂黔交界地带,也是壮侗族群、藏缅族群、中原族群、苗瑶族群的杂居融合区域。你那天在空间放的花倮照片,我和张卓第一眼都看着有点壮族、苗族的影子,这一带彝族族群受壮族苗族文化影响也是于理可解的。我想关注一下广南彝族族群的迁徙路线,也许能找到线索。

TOP

好的,谢谢啦

嗯,这个主要和民族融合有关系,我问过文化馆的老师,他说这个“若”是从汉族中传过去的

TOP

关于“若”

跳狮时还要念“吉令”,拿着马刀、三叉、齐头棍,每年跳完都要选正月里一个属龙的日子将“若”送至村尾的水池边,将花灯烧在水池边。“若”可能是融合了壮族、汉族和彝族文化的产物。具体的还望各路高人指点。

“若”和“箬”同音,似乎和竹王有关。汉族还有“空桑”呢。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

谢谢沙老师

灰常感谢沙老师,我根据您提供的这个线索去找找资料,是在是太感动了

TOP

不懂当地彝语,不好说什么。
彝族若干支系都有祭龙传统,至于“龙”在本地彝语中到底是怎么表述的,母语中的发音到底指的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则不尽相同,比较复杂。
凉山彝语中称“龙”为lu,汉字注音往往写作“鲁”,或直接写作“龙”;其实彝语发音更接近“尔”,但不论“鲁”还是“尔”,这两个汉字还是不能准确地表达其正确的发音。
我在美姑、甘洛的田野中也进行过调查,当地彝族人认为lu是一种小红花蛇,人们遇见这种蛇就会吉利。见拙文《“吉尔”考》(原载《民族艺术》 2000年03期):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1010

云南等地情况或有不同,可以参见:
李先绪:《滇南彝族祭大竜》,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普学旺 等:《祭龙经》(译注本),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3554 (滇南彝族尼苏支系)
马学良先生增订的《爨文丛刻》(丁文江先生编)中有一篇《祭龙经》(记述了彝族祭祀龙神的缘由和礼仪),忘了是哪个支系的典籍,可以查查。
此外,如果从词源意义上查考,马学良先生的遗著《彝族经籍文化词典》中应该有更多的线索。
另可查查清乾隆的《开化府志》和《广南府志》,点校( 注) 本已于2004年出版,文山师专组织整理的。

还有,当地百姓解释为“狮子”,应该问问,“狮子”的彝族发音是什么?(“狮子”是一个外来的“形象”,进入中原文化的记载也比较晚。什么时候传到广南的呢?)

TOP

文山州彝族历史及宗教习俗

文山政府网 发布时间:2007-5-9 10:42:14        
  
  历史源流 :彝族是我州人口较多的民族,也是族内分支最多的民族。

  ——倮支系。州内八县均有彝族倮支系,自称阿塞、罗罗布、所都、洗期麻、改斯泼、戈布、花族。他称倮族、白倮倮、黑倮倮、花倮倮。其中白、黑倮倮为土著。

  白倮倮,自称所都、罗罗布、洗期麻、改斯泼。据天启《滇志》卷三十、《清职贡图》卷七、《广南府志》卷三、民国《麻栗坡地志资料.民族种类》和《马关县志》记载,开化(即文山)地方有白倮倮,“服尚青兰”,“种山而食”,“为滇南旧有之种族”,“有的从外地迁徙而至”。

  黑倮倮,自称诺苏泼、倮倮泼。以丘北、砚山、文山县居多。据明万历《云南通志》卷三、乾隆《开化府志》卷九、民国《丘北县志.人种表》和马关、麻栗坡、广南等县志资料记载,文山地方“有黑彝、夷、罗罗五种杂居, “居茅舍”,“穿青衣,钉银泡数匝,食为杂粮,葬以火化”,“有夷语,土著”,有“自称祖先是迁来的”。

  花倮倮(含罗武、鲁屋、聂素),主要分布在富宁、广南、麻栗坡、西畴、马关、砚山一带。据乾隆《开化府志》卷九、《麻栗坡地志资料》记载,“聂素,居永平里(今八寨),服食器用与倮罗相同”,“其类女服青衣裙,有绣纹,男女均不剃发,男人穿花裤,种山而食之”。

  汉倮罗。元明清时期文山地方和有汉倮罗,《麻栗坡地志资料》载“汉倮罗,其类我郡甚少,惟上五里多,专种山而食包谷,其女服饰与汉人无异,只不缠足,不知文教……”。现今文山攀枝花还有自称聂斯,他称汉倮倮的彝族。

  ——仆支系。先秦以来,境内除富宁外均有分布,为土著居民之一。其他民族以其内部生活及服饰的差异而称为黑仆拉、白仆拉、花仆拉。黑仆拉自称阿扎,白仆拉自称作科,花仆拉自称阿棘(下加人字)。民国《马关县志》载“仆剌,滇南原有蛮族也,无地不有”。《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古兴郡(今文山)建兴三年(225)置。属县十一,户四万,多鸠、僚、仆”。

  ——撒尼支系。自称撒尼泼,主要分布在丘北境内,民国《丘北县志》载“冠服尚青兰,居山喜猪”。

  ——啊武支系。自称阿武,他称孟武、阿吾、孟乌、孟族。乾隆《开化府志》卷九、《丘北县志.人种》载:“自谓孟获之后”,“冠服同汉族”。

  ——格仆支系。自称葛泼、阿灵泼。他称葛倮罗、阿度、阿嘎。系清代由广西流入州境,《丘北县志.人种》载:“穿麻布,一生耕牧为业”。

  ——阿细支系。。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载:“耕种之余,牧羊为业,世居郡之乐农里(文山乐龙)”。主要分布于文、砚、丘等县,与撒尼在服饰、风俗等方面有相近之处,也有与撒尼同祖的说法。

  ——腊鲁仆支系。当地人称“香堂”、“水田”,分布于广南南屏等乡镇。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载:“多居边地,自为耕织……父母兄弟只丧,吹角跳舞,宰牛以祭,无孝服,以木编床,发尸火之”。

  乾隆《开化府志》载,府辖1046个村寨中,有彝族居住的617个,其中聚居489个,杂居128个。《丘北县志》载:民国十二年(1923)彝族人口16000余人其中黑彝万余人。1954年全州彝族人口116528人,1964年149546人,1978年210561人,1993年287245人,1995年增至296633人,占全州总人口的9.6%,居全州少数民族人口第三位。1988年在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建14个彝族乡,文山5个(东山、追栗街、柳井、秉烈、坝心),砚山4个(盘龙、干河、维末、阿舍),丘北5个(舍得、八道哨、腻脚、树皮、新店)。1995年群落集中、人口较多的是砚山县76375人,文山县68366人,丘北66654人。

  晋代,彝族社会形成了政治权力和私有财产的父子继承关系。南北朝至唐,相继出现奴隶社会初期的贵族,以宗法血源为基础的政治制度——鬼主制度分居各地,各部落盘踞一方。南诏时期,大部分形式上隶属南诏。北宋镇压侬智高起义,彝族势力兴盛起来,不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元明时期采用唐宋政策加固土司制度,任命万户、千户、百户长官。康熙四年(1665)镇压18土司反清后,籍此废除各土司,于康熙六年(1667)设开化府,委派流官管辖。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变革。由于居住环境和历史原因,血亲家族关系还明显存在,有自己的墓地和族长(由有威望的男子担任),处理家族事务。随着社会发展,族长的作用日益缩小。村寨有共同的宗教活动,婚丧嫁娶,同寨人互相帮助。

  夷帅、南诏时期,境内彝民多种旱地作物。铜锄、铜犁、铜斧等生产工具的传入,农牧业有一定发展。宋朝时值广西横山“易马市场”兴起,云南客商经文山把马卖到广西,购回中原“诸奇巧之物”,使中原文化和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元朝对彝民多加杀戮,经内彝族形成分散、封闭的聚落群体,生产力发展缓慢。明朝锐意开发云南,彝民迎明反元,受到封赐,加上大量“军垦”、“民屯”,带入先进农具和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出现了“八寨青布”、“六诏烟叶”,有一部分人进入城镇,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清朝初期,文山彝族联合滇南彝族反清,清廷派吴三桂镇压,又一次破坏了生产力,彝族被迫向山区转移。新中国建立后,山区的彝族以种玉米、水稻、荞、麦为主,辅以全体作物;坝区以水稻、早稻、玉米为主,辅以花生、辣椒等经济作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些地方的彝族群众在政府的指导下,调整产业结构,除保证粮油种植外,以辣椒、烤烟为主,其他地方则抓酿酒、种菜、养猪、牛、羊和鱼,有的搞专业,闯市场,从而增加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贫困山区,大多数彝族群众还是靠养牛、猪、羊、鸡和农具、竹木器具加工,或种植水果、干果等以贴补家用。

  文化习俗 :文山州的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操全国彝语六大方言中的东南部方言。支系繁多,次方言和土语也较多。语言的相近,一般与地域相近有关,但有的则与地域无关却与民族自称相联系。如文山县追栗街彝族乡自称作科的彝族与近邻东山彝族乡自称阿扎的彝族,语言相同相近的仅30%左右,基本不能通话。而不同地区自称相同的彝族,尽管相隔很远,彼此很少或不往来,一旦见面却能通话。

  各地彝语的语法基本上一致,都是主-宾-谓语序。如汉语说“他吃饭”,彝语则说“他饭吃”;汉语说“他走路”,彝语则说“他路走”。至于宾、状、主语,各地差异也不大。随着民族杂居、通婚增多,汉文化教育的发展,各支系大部分均使用汉语,唯聚居区中老年妇女不通汉语,年轻一代两种语言共用。

  历史上境内有的支系曾使用过bo(束束火)文,建国后不见流传。民国《丘北县志.人种》记载撒尼支系:“丧葬用巫,占卜以白鸡,书字形如古钟鼎。”1988年省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推行“双语文”教学,州民委协助丘北开办一期彝文师资培训班,学员38名,后在舍得、双龙营、腻脚、八道哨开办7所彝文夜校,学员300余人。

  彝族民间文学主要分为散文体式的民间故事、韵文体式的民歌两类。

  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神话主要有《找人种》、《祭祖节的由来》、《牛是怎样被用老犁地的》等。传说主要有《八寨王的故事》、《智斗土司》、《杨雄山的传说》、《铜鼓舞的传说》等。童话主要有《孔雀斗老虎》、《聪明的马鹿》、《狐狸和猴子》、《智斗狼精》等。

  民歌。唱民歌是彝族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有爱情、习俗、生产劳作、劝善等几类。情歌系男女对唱,有“答意”、“问答”、“跟随”三睁形式。彝族情歌并非单纯表达爱情,其内容广泛。心有所思,情有所动,即兴拈来,完全是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是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和感慨。习俗歌主要有“酒曲”和“悲调”。“酒曲”是在喜事和节日相逢时,围席而坐,轮流歌唱,每句五字的调子。“悲调”则是妇女对逝去亲人哭诉,每句七字的一种调子。生产劳作歌主要是围绕年月节气歌唱,诉说栽种、收获的辛苦和喜悦。劝善歌是以生活中不良道德行为为事例,指出危害,达到教人为善的目的。

  音乐。彝族民间流传唢呐调、弦子调、大三弦调、三眼土洞萧调、六眼芭呜调、芦笙调。唢呐、和弦子各有72调,全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春节过后青年男女喜吹三眼土洞萧调和六眼芭呜调,表示春天来了,草木皆生,生产大忙将临。

  舞蹈。(1)弦舞,分弦子舞、大三弦舞两种,是境内彝组的集体性舞蹈。如弦子舞由男女对排成行,按节拍作前三步后三步或转圈,动作步伐整齐,优美大方。(2)铜鼓舞,流行于富宁、广南、麻栗坡结合部的倮支系中,属祭祀性舞蹈。以“哩哩哩,罗罗罗”叫声打招呼,在乐器伴奏下男前女后,按节拍向反时针方向转圈起舞,既有雄健的格斗舞和庄重的悼念舞,还有生产生活动作,也有迎宾礼仪性动作,更有拉手搭肩跳圈等游戏性动作。(3)荞菜舞,流传于麻栗坡县倮支系,属祭祀性群体舞蹈。以模仿撒荞、纺线等生产生活姿态,舞蹈欢快活跃。(4)二胡舞,流传于麻栗坡县倮支系,属祭葬娱尸集体面具舞蹈。按照节拍,男前女后围二胡向反时针方向转圈,动作也多具模仿性。(5)神灯舞,属阿扎支系的祭祀舞蹈。两人弹弦,四对男女各头顶一碗,碗中燃烛作灯,双手各执一碗一筷,用筷敲碗,边敲边舞,表达对神灵的虞诚。(6)竹杆舞,流传于麻栗坡县倮支系,属自娱性群体舞蹈。按照一合一离的节拍,舞者男女均可,人数不限,流动跳跃,节奏强烈,气氛欢快。

  住坝区彝族以大米为主,蔬菜自足。住山区、半山区的以大米、玉米为主,辅以杂粮。杀年猪解决一年的食油,平时饮食较清淡,多豆类,多素食,按季节食菌类、蕨菜。好狩猎,以野兽、野禽肉佐餐,群猎群分或群食,喜捞鱼虾。一日三餐,因耕地较近,早晚餐两头黑,午餐在地间。常制成坛装玉米甜酒,带至田间兑水解渴。豪爽好客,以大快肉、大碗酒为敬,深夜畅谈不寝。

  倮支系中的尼斯和阿细妇女服饰基本一致,花毛巾包头,身穿各种花色面襟衣和长裤,脚穿布凉鞋或竹、麻丝线耳草鞋。系尖头粉兰色围腰,上部红缎底绣各色花草图案,银链吊精工银质大围腰牌,襟左或右挂长串多链多层次银徽签。女子长发配假发或玉米须编独辫挽于头顶,用布带勒紧,外盖大红色头巾,洁白窄布条围稳,红白相配,分外醒目。红色兰边或彩绣衣领,天兰色面襟衣,沿襟绣红、绿色花草;两袖上段为天兰色,中嵌红色为主的彩绣图案,再以两白布条相间于兰色上,下接红色袖口,以两白布条垂嵌于红色上。下穿普通裤、草鞋。围腰红色或深黄色,上绣白底或兰底红、黄花卉图案,白色双曲线边,中呈尖端向下。以黄色或淡兰色带系于后颈。两耳戴银链或银瓜子耳环。全部服饰很少银饰,既鲜艳又朴素。

  富宁县被称作“高裤脚倮(黑倮倮)”的彝族,男女均头包黑布帕,别梳,外以黑白相间花围巾缠绕。上身内穿方格式紫胸衣,外着半圆长袖对襟白衣,衣襟两边绣约2寸宽图纹,以三条横排锡制品装饰,衣领背后系一片垂至腰(男稍短)的花布条;下着长至膝宽裆裤,绑腿(古时为便打仗习以为俗)。女子腰套以树皮制成黑色椭圆形腰夹,约5寸宽,有的染成花色。花彝(花倮倮)分花裤脚彝和腊染彝两种。花裤脚彝女子头包花帕,上穿绣有多块四方形相拼的深兰色花衣,着花裤,外套花裙;男着唐装,多青兰色。腊染彝女子黑衣黑裙,髻发,上插半月形木梳;男子衣后开叉,似燕尾,衣裤均腊染成小圆圈,形似梅花。

  仆支系中的“阿扎”(筲箕仆拉)的彝族妇女,上身面襟夹衣,内白或兰,外青或黑,衣尾长至大腿,衣领无宽10厘米长40厘米的白布或青布,绣三道红白绿兰黄等6色丝线。两袖上段兰、下段红,略短。下身大裤子,膝盖以上双层,大腿部位两侧绣两道红黄兰等花线,裤带用16厘米左右的白布或青布。胸戴围腰,围腰心用丝线绣龙凤或花朵图案,四周绣红白绿兰等花色线。脖挎银链,围腰银链有单有双,一般长5厘米,双链配4-6个毫银吊上芝麻铃。腰系小背带,两条5厘米双层围腰带长至脚弯,用丝线绣龙凤或雀鸟图案。头帕用布50厘米,头顶布用粉兰、大红各10厘米。剪成四丫缝拢,周围全用青布和黑布,四边用丝绒绣扎,帕面用7色丝线绣6-8条3厘米宽的彩条,每条上钉4-6朵丝线缨泡,每泡上钉一个银银泡,7色丝线之间钉满银泡共900多颗,靠面部的帕头钉3-4串芝麻铃,每串长15厘米,帕尾除钉丝线缨泡外,还要钉24-25个16厘米长的丝线花球。脚穿大花鞋。男子戴小圆帽,外裹宽33厘米、长7-10厘米左右的青或黑色纱帕或麻布。上身穿对襟衣,尾到臀部,袖长到掌,从里到外一件比有件短。现今男装和部分青少年女装逐步向现代多样化转变。

  “作科”支系(牛尾巴仆拉)的彝族,妇女头饰以大小蔑圈套于头顶裹长发于顶部,平时长发拖于后背。近现代改为梳辫,用白色花边毛巾作包头帕(老年换黑色)。上衣为夹层,前斜襟黑色,短于青色底斜襟,上绣红色彩边,以红色丝束系结于腋下。小襟为淡兰色缎面,边绣红黑色花纹,显露于前襟左。背面为兰白色彩缎相结。两袖口为黄绿色彩缎相接。下身穿黑色宽大长裤,系红边绿色裤带,垂两头于前。脚穿翘头绣花鞋。一对银镯戴于左腕,两手中指和无名指戴四枚银戒指,清淡素雅。男子带圆帽裹青包头帕,上穿对襟衣,下着宽长裤,脚穿一般布鞋。现在大多随潮流改现代服装(老年着素色便装)。

  “阿bo”支系(花仆拉)的彝族,妇女服饰精致美观。长发梳辫于后脑顶,青布片作头帕。以头顶为中心,前面加钉上下6个大红泡缨;以成束红丝线扎绣球于后脑,并垂线尾于脑下;两耳带半大银耳环。上衣以黑布为底,白宽领,肩部绿缎面,胸部绿底花与红、橙、灰等色分缎相接;沿襟口对到胸部钉小银泡相配。襟面在胸部钉一红泡缨为中心,两边各直钉3个红泡缨对称,两袖全由各色和各种不同彩绣图案横向相接。下身穿天兰或淡兰宽长裤,膝部嵌白色为底,上部为红色花型,下部红兰相间的垂线图案。脚穿各色绣花鞋,鞋尖钉4朵红泡缨。围腰长方形,全部或上半部绣红色各式图案、花纹、夹红白兰彩缎,上下分4排钉13个红缨泡;中钉两个大的兽头和两个小蝴蝶形围腰牌,用长银链从脖颈挂至腹部,结绿白色宽围腰带于后腰中部,垂两白色腰带尾至臀部,腰带尾绣花纹,钉5朵成簇小红泡缨。

  彝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多选朝阳背风地建寨,住房大部分为土木结构草房,与质适合的地方建土库房,石山区建石木瓦结构房屋。一房三间,中为堂屋,左右为寝室或牛厩。用竹子或藤条、树条编篱楼堆放粮食,通风散热。大门后砌火塘烤火,置三脚架或吊杆支土锅或吊锅煮食物。有的另建耳房作畜厩。过去一般不建厕所,在野外解大便,屋里墙脚堆草木灰解小便积肥。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茅草房为瓦房,人畜分居。富宁县彝族楼房多以石为梯,底层关畜禽,人居中层,上层放实物。

  明代以前行氏族外婚、部落内婚制,少数富户娶几房,但正妻必须是同族。后各支系有所突破,黑彝观念上“乱娶不乱嫁”,即男子可以娶非黑彝女子为妻妾,但黑彝女子只能嫁黑彝男子。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观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杂居于坝区的彝族,可以与其他民族通婚,聚居区的彝族多在族内通婚,也不禁止与其他民族通婚,婚姻形式多为7恋爱。男女青年交往有情有意后,便分别告知各自父母,双方父母即对未来女婿或媳妇人品及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双方都感到满意,男方父母就请媒人说亲,接着就为儿女操办婚事。彝族家中的父母对儿女的婚事,一般态度较为开放,很少横加干涉。现代婚姻经济因素加大,但男女青年多数都注重婚姻自主,看重感情,婚后很少有离弃情况,偶有离婚,由村里长老解决即可。男方提出离婚,需付给女方一定钱财;女方提出离婚,男方则不支付任何钱财。夫死妻子可以改嫁,不受舆论谴责,但新婚男家需给原夫家一定的“损失费”。现在,男女双方实在不能相处时,多通过人民法院办理离婚手续。

  富宁木央等地的白倮仍然沿袭部族内婚制,历来不有与其他民族通婚,也不与同区域内的彝族其他支系通婚,若有通婚者,族人不予承认,所生子女被视为“假彝”。至今,男女青年找对象仍然要看对方是不是“纯”血统的白倮。因此,通婚范围越来越小,血缘关系越来越近,因而出现村寨、人口下降、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情况。

  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过去普遍三代同堂,以四代五代为亲。现在,子女婚后有了孩子就与父母分居,父母一般与幼子共同生活。男性长者为一家之长,主持生产、收支和祭祀等家庭大事,男子有家庭财产继承权。妇女长者主持家庭事务,有权参加家庭收支安排。少数地区家庭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妇女。

  彝族的许多优良传统,被写成《道理书》代代传教,教育后代为人处事要公正,不为非作歹,要务农为本,勤俭节约,行善敬孝,和气待人。在实际生活中,路遇老人要让路,长辈进家要让座,骑马路遇长辈要下马问候。有人饥饿求食,尽力相助。团结互助,公平正直、勤劳吃苦是彝族人民都信守的道德和品德。

  春节。仆支系保持独特习俗。阿扎支系房屋墙上供苍龙,除夕第一件事是杀鸡祭苍龙,拜谢赐雨。先把前一年放入苍龙口袋里的银币放入水碗中,用水洗净鸡嘴鸡脚,取出三块火碳浇熄,放入祭盘,向苍龙作三揖才杀鸡,拔10余根鸡翅鸡尾毛插于苍龙牌位左右,鸡煮至半熟,按鸡头、两腿、两翅连胸脯和鸡尾砍为6块,加鸡心、鸡肝敬献,吃完饭后收回,正月初一早再献一次才能食用。祭苍龙后杀母鸡献祖宗。正月初一早将一节松枝放于土地神位处,再献饭菜。接着将砍回的追栗树叶插于前后两旁,每5市尺一枝,作为对土地祖先的怀念,不许移动,直到第二年正月初二才换新枝。正月初二子时杀鸡,争先恐后进庙或在公共神位献山神(传说先到先得福),初七初八全村举行开山仪式,早上先在家祭苍龙、土地、祖宗,在门前屋后各挖三锄土,表示开山动土,下午四时各户将龙树主干用茅草围一圈,树脚搭祭台,台下烧10柱香,台上献一碗清水,置三个酒杯,抱公鸡作揖,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集中聚餐,饭酒自带。作科支系过年与阿扎大体相同,另在正月初马或猪日行“开张节”,将犁耙等农具拿到地里上香烧纸献酒,然后种几粒玉米、地谷,表示投入春耕。正月十二送年,二十九日晚过小年(传说为出征回家男子补过大年),二月初一结束。

  花脸节。流传于丘北县境内,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三天。村寨男女青年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先敬神灵,再把最好的酒肉请老人先吃,然后众人才围坐进餐。饭后到村头寨尾相互追逐,用墨或锅灰抹花脸,笑够累够方休。其余的人按年龄辈份也互相对抹,认为抹得越黑,被抹的人越多,那年才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节日期间不准舂碓、推磨。

  荞菜节。每年四月的第一个龙头日,境内彝族都要举行。农历四月,彝族喜爱的春荞正在葱笼,这天主要吃鱼肉和荞菜,佐以猪、狗及其它野兽肉。人们穿红着绿,吹起芦笙,弹起弦子,唱起山歌,翩翩起舞,人群满山遍野,到处欢声笑语,狂欢通宵达旦。

  赶龙街。流行于文山作科支系,四月祭龙后3-5天,男女老少着节日盛装,汇集追栗街玩耍3-5天。青年男女尽情欢唱,谈情说爱;成年人带小孩赶街或看武术表演,尽欢而散。

  火把节。是有纪念意义的隆重节日,除富宁木央一带的白倮外,各地均隆重庆祝。据彝族太阳历的说法,农历6月24日是太阳运行最正的一天,正午人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把这天当作喜庆的日子;6月又是稻谷抽穗、包谷扬花的季节,在节日里要点火把除虫灭害,以保丰收。这天男女老少都着节日盛装,聚集观看斗牛、赛马、赛歌舞。晚上点着火把,互相追逐,表示驱除邪魔,然后围在篝火旁,尽情歌午,通宵达旦。当然,由于支系多,各支系活动形式和含义有所不同。

  跳宫节。流传于富宁、广南、麻栗坡县的部分彝族村寨,一年一小庆(3天),十年一大庆(5天)。传说古代彝人遭官兵驱赶屠杀,各部落联合抵抗,后在一片金竹林里布阵,以金竹制弓弩击败官兵,取得胜利。各部落首领决定将自己取得胜利的月份作为纪念日,称“跳宫节”。节日期间,男女老幼着盛装,一路以笙鼓伴行,聚集宫坪场。寨主、宫头、宫娘和腰系大刀的“七大将军”率众围竹棚歌舞,历时数天。遇送灵牌年度的跳宫节,还要举行送祖归宗活动。

  草马节。流传于阿扎支系。阿扎十分敬重陪伴迁徙的役马,每年逢农历8月属马或鼠日过草马节。相邻村寨不选同一天,以便走亲串戚,相互祝贺节日。这天家家做草马,插上各色鲜花,打扮成五颜六色的骏马,用南瓜叶做成马箩,装灶灰和草籽。当晚杀鸡献祖宗,并塞鸡肉和好菜进草马嘴,吃饭前放到村西方草棵里。第二天将草马摆在大路两侧,让众人参观评价,向优胜者学习。中午各户献过草马,都到郊外吃午饭,看谁家吃得好,客人多,得到好评和吉利话。饭后举行斗牛活动,评壮牛冠军。节日村子里男女和外来客自由玩耍,夜间唱曲子、吹竹萧、跳弦子舞,至深夜或次日凌晨方散。

  明代以前行火葬,清代后改木棺土葬。各支系葬法及程序有所不同。婴儿死亡,认为是“鬼使神差”,作裸体埋于岔路口、挂树上让鸟吃、砍成七块丢在岔路边,意为驱“脐风鬼”,使之不再进家,解放后破除。青壮年人死亡穿戴装棺,简单祭献,不择葬日看地,草草安葬。老年人死亡则大操大办,须经报丧、开纸、安葬、复山几个过程,请人扫墓地,择日安埋,安埋头天开纸,杀猪羊祭奠,亲朋好友送纸钱及现金奠仪。送葬时棺前孝男棺后孝女依辈份排列,祭帐、锣鼓、唢呐、大号、鞭炮不绝,直到墓地,绕棺三圈表示告别即转回家。安葬翌日“复山”,孝子均上坟献饭后回家供灵牌。文山、砚山、马关的仆支系,3天内不择日子,超3天按丧葬习俗。富宁、广南一带根据死者去世时时辰和生前在寨职别,确定超度天数和安葬时辰。一般为2-3天,当过“宫头”的时间梢长些。超度时念“开路经”(口头流传),赞颂死者生平,引导亡灵回归祖籍。出殡时暂埋于自家菜园边,跳宫节前择吉日由女婿组织开棺拈骨,用酒消毒后放入通底木甑,再择吉日按姓氏祖宗葬于坟山。丘北自称“bo人”的彝族,仍保留着神奇的洞穴葬俗。死者行将咽气时,族长取块薄铜片迅速在死者脸部上方剪约4厘米的半身侧像,刻上眼耳鼻口即是“取灵”,铜片像就是死者的“灵魂”。为保持死者与后代“血肉相连”,主要继承人滴指血于铜片像上,然后妥为保存,待祭祖时入祖棺,称“入祖”,再把祖棺秘密送到天然洞穴中安放,即称洞穴葬。

  宗教信仰 古代彝族崇拜动物和植物,动物崇拜虎、龙、鹰,植物崇拜竹、树。将虎、龙、鹰当成威武、强劲、至高无上的象征。竹崇拜流传于富宁田蓬、木央一带,因古代彝族在金竹林中布阵取胜,认为金竹是保护神,每年跳宫节都要杀牛或猪作祭品,在竹丛旁敬献祭舞,庄重虞诚,历时3-5天。树崇拜流传于麻栗坡新寨一带。一是老人在认定的一棵树下立三块石头,上面盖一块平整的石板,每年八月吉日于石板上杀鸡祭献,此树即称为“灵树”,任何人都不能砍伐,直至祭献人死亡才砍作棺材;二是小孩出生后,父母将其胎盘装进竹筒布封筒口挂在选定的“灵树”上,认为这棵“灵树”保佑着孩子成长,任何人也不能砍伐。

  光绪二十八年(1902)昆明教区天主教法国传教士金梦旦(汉文名)到马关大栗树传教和发展信徒。后教区派谢汝兴到倮暮任神甫,开设国文、算术、自然、常识、音乐、体育等课程。星期1-5授文化课,星期六授《礼归书》、《合经本》等天主教经文。先后发展66户225人入教,其中彝族41户。1949年月发生地霸屠杀彝族群众事件,教会学校停办,一切教务活动停止。

  光绪三十二年(1906),法国天主教昆明教区派传教士布格尔到砚山鲁都克村建教堂,发展当地苗、彝群众为教徒。1950年砚山县人民政府将法国传教士遣送昆明,但教徒未间断。1985年统计,鲁都克彝族加入天主教的有11户44人。1986年,砚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砚山县鲁都克天主教管理委员会,彝族王自文、李和九为委员。

http://www.ynws.gov.cn/Detail.aspx?ID=13350

TOP

滇南彝族传统祭倮仪式的人类学建构——以云南省石屏县彝族尼苏颇为例
李玥姣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05期
【摘要】:居住在云南省石屏县西北部龙武和哨冲一带的彝族尼苏颇,在每年春天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倮活动。基于对云南省石屏县彝族尼苏颇地区的祭倮仪式的调查,本文用功能理论、象征符号理论、仪式过程理论、解释理论和实践理论对仪式进行深入的人类学分析。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 滇南彝族 祭倮仪式 人类学建构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ZSG201205004.htm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经过调查,认为该仪式原本当是祭祀祖先英雄“阿倮”,而不是学界通常解释的“龙”。

TOP

回复 1# + 7# 的帖子

1楼:“安王村彝族属花倮支系,自称‘嘎叟’”。
7楼:找不到与“嘎叟”对应的支系自称。
彝族支系确实很复杂,文山彝族的自称和他称也同样复杂,武自立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彝族)在文山专门进行过调查和研究,见http://222.210.17.136/mzwz/news/20/z_20_2084.html
1楼的“嘎叟”是武文中提到的“嘎苏濮(花倮)”吗?“叟”抑或是“苏”的音变或汉字注音的差异所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