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南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概况

西南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概况

“西南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是设立在西南民族大学的受四川省社科联、省教育厅领导的四川省社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宗旨是致力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及民族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是面向民族地区的建设需要、面向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需求、面向国内外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开放性科研平台。

    中心所依托的西南民族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的民族高校,学校长期从事民族教育,关注民族问题研究,具有良好的学术积淀,特别在民族学及民族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和学科优势。早在西南民族大学(当时为西南民族学院)建校之初即设立了民族研究室,从事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当时有著名学者李安宅、吴泽霖等在校任教并开展民族学研究工作,逐渐确立了学校在民族研究领域的科研方向和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之初,即1978年10月,在原民族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民族研究所,之后又陆续建立了民族文化史教研室、民族高等教育教研室、民族经济教研室、中国西部大开发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四川省民族经济研究所也先后在我校挂牌。2002年5月,以民族研究所及各相关研究机构为主体,正式成立了西南民族研究院。其主要目的是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研究院为核心,整合学校的民族学科力量,加强与院外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内合外联的灵活机制,突出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提高民族学科的研究水平,最终形成涵盖一级学科、有一定广度并突出强项的特色优势学科。近年来,研究院努力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要求筹建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学术活动、人才培养及科研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

    目前,研究中心所在的西南民族研究院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人;博士15人(其中在读5人),硕士1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2008年,学校在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配合研究院学术团队建设,特许我院引进、聘录研究人员7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人。此外,研究院通过课题合作或聘请兼职研究员(研究院外聘的兼职教授10人)的方式,联系校内外的研究人员,形成了结构日趋合理的学术梯队。     

    目前,研究院有民族学、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宗教学5个学科。其中,民族学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是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民族经济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学术研究方面,近5年来,仅中心所在的研究院共承担国家社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8项,世界项目2个,联合国妇女儿童发展基金项目1个,福特基金资助项目2个,亚洲学者基金项目1个,厅局级及横向项目数十个;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0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4项,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果。在四川民主改革50周年之际, 2006年,西南民族大学斥资60余万元资助重大社科项目“民主改革与四川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出版工作。表明学校对四川民族地区重大社会科学问题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

    校内博物馆、藏学院、彝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政治与社会学院等也从不同学科介入对少数民族问题的研究,承担了国家、部省级的科研课题,发表、出版了民族研究论著。逐渐使学校在民族学、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宗教、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历史、民族文献古籍等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具备的一定优势。

    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民族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如,2002 年 6 月,成功举办了“中韩民族传统造型文化国际学术会”,并与亚洲民族造型学会韩国分会正式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6年先后召开了“中加原著民/少数民族特征:从传统到现代探讨会”;“首届康藏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两岸三地藏缅语族专题学术研讨会”,这些重大的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丰富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也扩大了我校在这一学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外,独立组织召开或与国内诸多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一同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如,2004年我校与《民族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5年我校与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共同举办了“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2006年,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康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了“第九届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学术讨论会”。2007年,与《民族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了“历史.现状.发展——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与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共同举办了“第十六届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获得美国Wenner--gren人类学研究基金会的资助,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心共同举办了“跨越边界与范式:中国西南人类学的再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共同举办了“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中心、西藏自治区社科院联合举办“海峡两岸清代驻藏大臣学术会议”;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四川省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联合主办了“四川地震灾区灾情评估、灾后重建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由西南民族研究院与西部人类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灾难与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清代驻藏大臣与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2006年作为首倡单位与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物质文化研究:第一届中国人类学夏令营”的学术活动,之后每年举办一次,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三次,使之已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学、人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术平台。

    中心在今后将继续推动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为繁荣民族学科的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