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贵州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导师介绍

贵州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导师介绍

贵州民族大学的民俗学专业是社会学专业的二级学科,是我校研究生阶段新开设的专业,目前有五个导师。下面一一介绍,陈玉平、肖远平、吴秋林、张琪亚、潘盛之。

陈玉平
1967年生,男,布依族,贵州长顺人,法学(民族学)博士。现为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现任图书馆书记,主讲“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布依族文化、傩文化、民间文学,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兼任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为中国傩戏学会理事、贵州省布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有:《浅论盘古的角色》、《孤儿角色与成年仪式》、《“灰姑娘”角色的成年礼内涵》、《乡村社会转型与民俗文化变迁》、《布依族神话人物简论》、《社会变迁中的贵州傩戏》、《仪式展演与民间叙事——贵州傩坛中的民间文学传承》、《土家族傩祭仪式空间象征》等。合著《贵州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参与完成了日本文部省资助项目“中国西南的假面剧与基层文化研究”(1999—2001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稻畑耕一郎教授主持)、“中国西南民间宗教职业集团中流传的萨满与道教文献研究”,(2003—2005年,日本早稻田大学东洋哲学系森由利亚教授主持)、“中国西南部巫教祭祀仪礼与口头传承研究”(2005—2008年,日本早稻田大学东洋哲学系森由利亚教授主持)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发展与本土文化重塑:屯堡遗产研究”,(2003—2005,科罗拉多大学地理系Tim Oakes博士主持)。目前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鄂、渝、黔毗连地区土家族傩祭仪式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肖远平
1965年生,男,彝族,贵州大方县人,现任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导,贵州民族大学文艺学、民俗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兼任中国民族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贵州民族大学第八批学术带头人,贵州省委办公厅“服务决策专家智库”成员。曾被评选为贵州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优秀员,被授予“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员”称号等。
  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有:《生命美学的直觉体验—彝族苗族虎故事审美心理比较探寻》、《物象审美的艺术回望》、《20世纪学术史上的民间故事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语境的交融》、《神话的超越—彝族支嘎阿鲁射日神话的审美追求》、《壮族民间故事中的雷神形象及其文化解读》、《苗族“人虎婚”故事的民俗文化分析》、《彝族“支嘎阿鲁”史诗母题探析》等。参著《民间文学导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获教育部高校教材一等奖),主编《阅读与写作》,参著国家“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民间文学教程》。出版专著《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等,系《民族预科教育研究》执行副主编。
  近年承担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教育办学模式与办学效益研究”和教育部一般课题“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培训模式探究”子课题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文化建设与社区认同研究”,参与完成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委托大型调研项目“中国农村文化调查”、“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发展”及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创意与数字化工程”等项目研究;主持贵州省优秀科技人才省长基金项目一项、国家民委课题一项。

吴秋林
吴秋林,中共党员。1955年9月生于贵州省盘县,祖籍江苏丹阳,汉族。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文艺学的研究。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贵州省盘江矿务局工人,六盘水市政府副科长,《六盘水日报》编辑部、记者部主任,六盘水市文联副主席,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学报副主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副会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 笔名钟山。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专著《居都》、《中国寓言史》、《寓言文学概论》、《世界寓言史》、《艺术概论》(合作)、《寓言辞典》(合作),寓言作品集《金盘子与红苹果》、《秋林寓言集》,散文诗《紫芦苇》,编选《外国民间寓言选》、《外国民间寓言大全》、《世界寓言经典》、《世界寓言精品屋》等。 论文《中国当代寓言分期及概况》获贵州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首届科研成果一等奖,《寓言文学概论》获1992年贵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幼师普师儿童文学教学研究会第四届教研成果一等奖,《伊索寓言与先秦式寓言》获1992年贵州省比较文学学会二等奖,《世界寓言史》获中国第一届金骆驼理论研究二等奖、1996年贵州省文学二等奖等。   
    承担国家科研课题多项,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办)“贵州当代民族民间信仰文化调查与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办)等[1]。

张琪亚
张琪亚男,侗族,教授,1958年10月4日生,贵州松桃人,曾任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担任学报编辑12年。现任学社科研所副所长,曾发表《民间祭祀的交感魔力》(转摘于1998年《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4期)、《民间祭祀“移情”论略》、《先秦祭祀风俗流变论》、《民间祭祀的变异性特征》、《当代民间祭祀的心理透视》、《民间祭祀的娱乐性特征》、《试析松桃苗族傩戏“祭多戏少”情结》等论文20余篇。2003年9月,专著《中国民间祭祀文化研究》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潘盛之
男,副教授,贵州民族学院中青年教学骨干,博士。研究方向:旅游民族学 宗教与文化 人类学。主要课程:现主要承担《旅游与民族文化》、《宗教与文化》、《贵州简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与实践: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论著三部:《旅游民族学》(独著)、《民族文化生境》(第三作者)、《〈百苗图〉绘抄》(第二作者)

有了新的资料再补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