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者如何介入社会文化批评? 做表扬家还是批评家

谁在介入?如何介入?

我认为学术介入公共有两种形态必须区别对待,一是学者个人作为各种身份充当意见领袖或某种立场性的表达,二是学术团体或学术组织机构站在学科本位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公开研究成果(特别是意见或建议性的,如根据人口老龄化调研现状提供社会保障对策)。

[ 本帖最后由 山间野人 于 2012-5-23 17:08 编辑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比如郎咸平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批评属于第一种,而社科院一些课题组研究所每年发布的经济或社会调查研究成果属于第二种。当然还存在特殊情况,如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课题组针对富士康问题进行的调查和研究似乎属于第二种,不过这个课题组中有郭于华这样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她会在不同的场合利用学术团体的成果发表自己对社会制度的批评,这当然又属于第一种情况了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关于人文学者介入文化批评的问题

上面的模式当然属于社会科学对公共社会问题的介入方法。相对于社科或自然科学而言,人文学者(包括学术团体)在介入公共文化问题时又有其复杂的一面。民俗学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学科本身就介于人文与社科之间,这些年民俗学学术团体集体介入非遗保护,诸多民俗学家在公共媒体发表个人意见,而且从学科内部来看,学者们在是否介入和怎样介入公共话题的问题上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自我反思的状态。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国家提出文化大繁荣,但是谁都知道,知识界将是这个文化话语市场中重要的一支力量。特别是中国文化处于传统、现代、后现代复杂的状态下,没有人文学者的介入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人文学者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被媒体裹挟进来。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置换一下问题:民俗学是否应该介入公共文化批评?

从高丙中的思路来看,民俗文化会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某种现代性的转换。民俗已经不在是区域的、历史的、文艺的……特别是非遗保护的过程中,民俗的文化身份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公共性的一面谁也不能忽视,而在俗民向公民的过渡的社会语境中,民俗无疑是文化问题中最具问题性的元素之一。我想面对这样的社会背景,民俗学如何保持自己的人文传统以及如何实现社科化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

[ 本帖最后由 山间野人 于 2012-5-23 16:06 编辑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提供一个例子

面对现在很多年轻人清明节无法回乡扫墓的公共话题:
“田兆元建议,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清明不能回乡祭扫亲人坟墓,可以委托扫墓来完成礼仪。这样不仅可以兴起一种服务的行业,更能够为外乡游子消解哀思。”(2009)
http://www.sh.xinhuanet.com/2009-04/03/content_16154488.htm

“萧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是新出现的现象,还不清楚是不是炒作。他认为,如果真的祭扫,那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批评的、滑稽可笑的。”(2012)
http://yangxiu.chinafolklore.org/forum/viewthread.php?tid=29039

[ 本帖最后由 山间野人 于 2012-5-23 23:31 编辑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