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16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大会专题(2009年7月·昆明)

多彩云南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硕果累累

2009年07月31日 02: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为主题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十六届大会于七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在中国昆明举行。大会期间,六个人类学民族学专题展览在云南大学全面开展。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图书展”汇集了国内外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出版物,突出展示介绍了中国民族及民族历史文化类的出版物。图为参会代表们翻阅人类学与民族学图书。 中新社发 徐向良 摄


  中新社昆明七月三十日电 (记者 杨洋)“云南文化多样性非常丰富,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历史悠久,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学术研究基地。这是本次大会选择在云南昆明召开的主要原因。”参与申办和筹备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工作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何明今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何明说,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二十六个民族相对聚居又交错杂居,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等,使云南成为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资源丰富的沃土。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百年发展历程中,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不仅成为持续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是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方法中国化的重要策源地,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开展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吴文藻、费孝通、杨成志、凌纯声等著名学者曾先后在云南大学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的教学与科研,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结出硕果。如费孝通、张之毅的“云南三村”调查,许烺光在云南大理的调查,以及对傣族、纳西族和独龙族等民族的语言文字调查,奠定了云南省民族学人类学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多年以来,云南一直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重镇,云南本地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水平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和提高。据介绍,经过对部分民族地区、部分民族长期跟踪调研的积淀,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形成了族别研究的突出优势,拥有不少权威专家,包括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族别研究专家杜玉亭、杨福泉等著名学者。该院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民族志资料,其中,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在民族地区调查收集的大批田野调查资料、影像资料等,已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弥足珍贵的资料。作为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云南省社科院为完成云南民族识别、抢救各民族文化遗产,组织撰写出版了《云南少数民族概览》、“云南民族志研究系列”、“云南民族文化研究丛书”等一大批民族学与人类学论著。此外,该院学者在国外出版了《纳西宗教、社会性别和文化》等多种学术论著和数十篇学术论文,丰富了国际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内涵。

  作为云南省最高学府,云南大学建成的一批独具特色的研究基地,已成为展示和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窗口。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保存了二千多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特色的人类学信息及文化遗产。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已建设成为云南省乃至中国少数民族影视资料库和中国影视人类学的研究中心。从二00四年以来,该校十个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已先后完成了对中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村寨的调查,调查成果已出版《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三十二册。云南少数民族遗传信息资源库采集保存着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遗传信息资源。

  “目前,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民族关系和谐,在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成效显著,是展示中国多彩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和经验的一个重要窗口。”何明说。(完)

TOP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成果丰硕

2009年07月31日 1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昆明七月三十一日电(记者 杨洋)正在此间召开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将于今天落下帷幕,在五天的会期里,来自近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千三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相互交流,彼此学习,大会学术成果硕果累累。

  据大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届大会编辑出版了《今日人类学民族学论丛》中的第一本著作、由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秘书长纳斯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继焦主编的中、英文版《当今国际人类学》。此书集中展示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原有的二十七个专业委员会及相应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联合会的组织机构、运作方式、主要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此外,让中国学者备感自豪的是本届大会编辑出版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文库》,收集了中国百年来近百名人类学民族学专家的精辟论著,展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百年来的发展轨迹。

  据悉,大会结束后还将对参加本届大会的几千名学者提交大会的论文进行优选出版,其数量可能达到数十本之多。“本次大会出版的学术著作涵盖了历史与当代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 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忠彩表示。

  本届大会同时印制了十卷本精美的大会论文摘要集,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学者为本届大会提交的五千多篇论文提要,反映了这些学者最近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大会还向所有学者提交了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国的民族事务》、《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发展》等三个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并制成光盘提供给全体参会学者。

  众多参会学者表示,“大会在昆明举办体现了中国学界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完)

TOP

国际人类学大会落幕 发表宣言保护文化多样性

2009年07月31日 1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昆明七月三十一日电 (记者 杨洋 徐向良)今日上午,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发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昆明宣言》。《宣言》声明,要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共同繁荣的实现暨和谐的世界秩序的构建而努力奋斗。

  《昆明宣言》称:人类是生物进化及社会文化演变的结果,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作为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互动卓越成果之一,文化多样性体现着人类独特的创新能力,同时作为群体互动交流的坚实基础及个人幸福感的不尽源泉而存在;国际社会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及底边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的平等权利,同时必须尊重其文化资源、社会尊严及话语权利;社会文化歧视,对人类的道德暨社会的和谐造成严重伤害,应被视为人类的公敌并在世界各地受到谴责;不同文化群体的相互尊重与公平博弈乃是生态平衡、社会和谐共同繁荣的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即生态和谐、社会和谐与文化和谐为个体追求身心健康所提供的场域,属于是人类在目前和未来满足其需求的必由之路。

  据本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忠彩介绍,根据大会主题发表大会宣言,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大会的惯例,按照本届大会“人类、发展和文化多样性”这一主题,大会筹委会早在二00六年就与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签署备忘录,共同推动大会发布《昆明宣言》,《昆明宣言》在三十日晚召开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全体会议上顺利通过。

  历时五天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今天在昆明落下帷幕,大会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为主题,有主旨发言、专题会议、学术考察等多项议程,设置上百个学术专题,涉及文化、种族、宗教、语言、艾滋病、吸毒等内容,来自世界近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千多名专家学者参与大会。(完)

TOP

云南秀丽的乡村和多彩民族文化深深吸引国内外学者

云南秀丽的乡村和多彩民族文化深深吸引国内外学者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学术考察侧记

发布时间 2009-07-31 07:50:33 星期五    来源:云南网





连日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组织开展的学术考察活动在昆明市石林县大糯黑村、弥勒县可邑村、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等地展开。 [本报记者孙晓云杨峥摄]

走进云南村寨参加田野学术考察,是我省承办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最吸引学者专家的一项活动。连日来,报名前往弥勒县可邑村、石林县糯黑村、通海县纳古镇、红塔区大营街的国内外学者因车辆爆满,不得不提前预订考察日期。耳闻目睹村民的生活、村寨的变迁,许多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保护的成效,对各民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事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获得了许多启示。

精彩 展示彝乡今日风貌

7月29日一大早,弥勒县可邑村的陈映辉就与村老年协会的几十位老人早早来到村口的路旁,一遍遍地练习着“阿细跳月”舞步。其实,弹跳了一辈子的老人们伴着三弦和月琴,一招一式都早已是闻声而舞、娴熟化一了。然而,为了迎接前来可邑村学术考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老人们不仅在弹唱中新加入了更热情的歌词,而且要求边歌边舞的老人脸上的笑容“更好一些”。已有74岁的陈映辉老人虽是银发飘飘,牙齿也有些脱落,但脸上的笑容仍灿若菊花。他们老两口守着1.2亩山地,靠种植、养殖业年均纯收入已有3000多元,吃穿不发愁。陈映辉说,他的彝族名字叫“巴士鲁若”,意思是能活过八十岁,这是老辈人对自己长寿的祝愿。面对幸福快乐的生活,他自信能够实现这一愿望。
作为石林县大糯黑村撒尼刺绣学术考察点之一,撒尼妇女张琼芬第一天接待宾客就喜出望外。国内外学者对她家陈列展示的各类撒尼刺绣品欣赏有加、爱不释手,一天就销售出价值上千元的产品。走进她家的小院落,手绣、机绣的手机袋、桌布、挎包到服装、壁挂等撒尼刺绣工艺品琳琅满目。从10岁起就学会“挑花绣朵”的张琼芬,今年才开始的撒尼刺绣品制作销售项目,不仅让她多了一条致富路,而且也让本民族工艺品远销四方,一年就可增收万把块钱。发自内心的喜悦,让她脸上时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走出村寨到西山镇当教师的昂学林自退休返乡后,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在他家200多平方米的小院落里,两棵梨树果实累累,由政府资助1000元钱建起的小水窖,早已解决了家乡地处岩溶地区缺水的困难。家里的10多亩田地,每年的收入可达7000元。作为村上民族传统织麻户,昂学林的老伴每年织麻布销售也能收入6000多元。习惯看电视、看新闻的昂学林说,30多年前,村里的年均收入仅有三四百元,村民生活的变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对阿细人传统织布、刺绣、大三弦这些民族技艺的保护,不仅让阿细人的后代了解到民族的发展历程,也让更多村民在保护文化中成为受益者。

震撼 民族文化名不虚传

位于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博物馆连日来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馆内珍藏的民族文物,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技艺精湛的民族工艺品等,让参加学术考察的各国与会学者连声称奇,流连忘返。1995年建成开馆的云南民族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和亚洲知名的博物馆。馆内珍藏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族文物4万余套(件),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为中国门类最齐全。为承担好学术考察的重任,博物馆除《民间美术》、《民族乐器》、《传统生产生活技术》、《民族民间面具》等基本陈列外,特意增设了《云南民族古籍文字展》、《云南少数民族60年工作成就展》,并设有专业的讲解员和志愿者。尽管已70多岁高龄,来自法国的人类学学者单泰陆(中文名字)教授却兴致勃勃地参观完了所有展览。“收获很大,非常特别,尤其是民族服饰、民族乐器做得非常好,这是历史的、真实的。”专门研究蒙古族的单教授用流畅的中文连声称好。来自湖北三峡大学的刘冰清教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彝族、苗族从纺线到织布这一流程特别感兴趣,“很生动,一目了然,是历史凝固下来的印记。”刘教授说。

糯黑彝族文化博物馆通过实物和图片,向学者们展示了大糯黑村的生产生活用具、宗教信仰、民居建筑和民间手工艺等历史遗存。该村是云南省迄今彝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村落之一,在这个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占全村人口99%以上的村寨里,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宗教信仰、民族习俗和节日,以及摔跤和斗牛等传统的体育项目基本保存完好。近几年,大糯黑村先后完成了寨门、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同时,石林县民族宗教局为了更好地传承彝族文化,专门在县电视台开播了《跟我学彝文》节目,邀请当地的毕摩等彝族文化的前辈,对彝文文字、民俗、古籍进行介绍。县民宗局还与省民委合作设计了电脑彝文软件输入法,满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学者们在深入糯黑村农户近距离家访时,独具魅力的撒尼刺绣、古朴神秘的毕摩文化、美轮美奂的大三弦制作工艺、栩栩如生的狮子头制作等,不仅令他们赞不绝口,也获取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信息。来自内蒙古的学者富光梅在观看糯黑村撒尼文艺演出时,情不自禁地用蒙语献上了一曲《陪你去看草原》,来自印度的学者深受感染,也高兴地登台献歌一曲。

探索 教授蹲点乡村田野

端坐在散发着新鲜松枝清香的可邑村文化活动中心里,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名学者,深为“名誉村长”——云南大学彭多意教授的《少数民族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历程的回顾与反思》学术报告而吸引。已有350年历史的可邑村主体居民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由于地处岩溶地区、资源比较匮乏,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与中国许多农村一样,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阿细人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家庭,而公益性事业和公共管理受到冷落。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社区治理能力,基地在长达10年的建设中锁定《社区能力治理》项目,师生们挖“深井”,重实践,从记录村民日志开始,已整理出版了《变迁中的彝族社区——以可邑村为例》等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并通过参与式培训,提高村民们治理村庄的能力。据彭多意介绍,在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的支持下,我省以在两个彝族自治州分别建设彝族文化村为契机,探讨在发展旅游业中恢复开发传统民族文化,挖掘旅游资源,带动更多民族地区发展的途径。在项目支持下,云大的师生们走进可邑村田野调查基地与群众对话交流,唤醒村民对旅游开发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村民治理社区的能力。从2001年以来,经村民选举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已成为引领全村从事旅游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组织,村上还相继建立起阿细文化传习协会、旅游协会、老年协会等民间组织,使社区的管理充满活力并井井有条。其中,通过请毕摩等本族长老回忆阿细人祭火等传统节日的方式,学者们进行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重构,从而丰富旅游文化活动。目前全村旅游业收入已达34万元。旅游项目促进了可邑村的繁荣发展,也增强了村民们的自信。过去不会或不愿讲汉语的阿细人,如今,连老人都能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邀请前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来家做客。

“大糯黑村基层自治制度”是云大田野调查基地在学术考察期间,让国内外学者分享的经验。已在基地蹲点两年的陈学礼老师介绍说,这种自治制度是基于近年来村级组织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村级提留减少,公益事业如何规范管理而提出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村上就在石林县有关部门支持下,建立起小组管理制度。全村264户家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由各家各户轮流担任。主要管理各小组二三十户人家的政策传递、环境保护、宗教祭祀等公共事务。通过“人人有责”,调动村民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也缓解了公共管理资金不足的困难。此外,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云大基地还将在糯黑村设立“阿诗玛文化课堂”,发动村民当教师,为村里的小学生传授和体验本民族传统文化开辟一块阵地。这一课堂从今年5月份就试点了两堂课,一是讲授大三弦的制作与弹跳,二是传统游戏的体验。将来还将设计生产节令、饮食、宗教祭祀等民族传统文化。“不指望每个人都是传承者,但要让孩子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陈学礼对此很有信心。

思考 合力保护多样文化

旅游业市场的主要客源定位有哪些?祭火等原始宗教活动的恢复与历史的真实有区别吗?阿细人没有文字记载的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回忆是否能保持原汁原味?在学术报告会进行的互动交流中,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们纷纷举手,结合自己研究的领域在思考、交流。文化的传承不完全是复活,而是现代意义上的重组和重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各种文化都体现出了多样性。因此,人是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找到出路的,但必须在提升当地村民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选择。彭多意教授有问必答,理性地道出自己的见解。依靠民间力量来发展文化产业,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复原民族传统文化中曾经面临的困境是什么?云南大学在可邑村的探索,让前来考察的学者们有许多新的启示。来自成都体育学院从事体育史研究的聂嘨虎教授认为,民族文化传承确实存在着一种矛盾的现象,行为的传承主要是靠祖祖辈辈不断延续的活动来代代相传,而中国曾经经历过的“10年文革”,已使中国产生了文化断裂,靠部分老人来回忆复原的传承毕竟是有限的,因此,重构是公允的,只是必须把握好再创造的“度”,这样的选择社会应该可以接受。

“靠政府、靠人”是中山大学旅游规划与管理系孙九霞博士,在学术考察后对国内复兴民族传统文化获得的启示。她说,在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中,云南省的项目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在唤醒村民文化自觉意识的同时,给他们一副“拐杖”。云南的实践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既有学者们热情而科学的“基地推动”,也有政府的技术资金支持,还有村民自身的积极努力,这种模式在全国都有着可借鉴的价值。武汉学者辛克靖已是第三次来云南,从事建筑美术专业研究的他感慨地说:“实地考察让我们了解到很多云南在民族建筑保护方面的信息。云南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民族的符号体现在民居上,这在全国都做得很突出,也体现出云南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这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组织的这种考察活动很有意义。看到当地民族文化保护得很好,当地的人们过得很快乐,心里感到特别高兴。”来自加拿大的学者玛莉露坦言自己的心声。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巴卡·取宾唐卡艺术展厅内,西南科技大学郝志伦教授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看到来自迪庆州德钦县的巴卡·取宾的个人展,以及巴卡和他的学校的故事,郝教授动情地说,云南是保留、积淀民族文化最丰富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巴卡·取宾这样的文化传承人,文化才不会断裂,精神才能永存下来。
记者罗霞 陈云芬 李沙青(云南日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特色鲜明 国内外学者聚昆论道
--------------------------------------------------------------------------------

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特色鲜明 国内外学者聚昆论道

发布时间 2009-07-30 07:51:14 星期四    来源:云南网


“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界需要走向世界,与各国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在沟通中寻找差距,在互动中寻求发展。”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忠彩在接受采访时,对我国政府在2003年申办第十六届大会承办权的初衷做了概括。

他说,我国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起步于上世纪初,并拥有一批为之献身的著名学者。而且,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相关民族政策,成功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繁荣与发展。为宣传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让国际学界走进中国,耳闻目睹、亲身体验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巨大变化。同时,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加强应用研究,为我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族理论和政策提供思想支撑。经过我国政府和学界的积极努力,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第十五届大会上,各国专家学者一致投票同意,十六届大会定在中国云南的昆明举行。

因筹备这次大会已多次来过云南的黄忠彩说,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已举办十五届,但只有两届曾在亚洲地区的印度和日本举办。此次选择云南,不仅在于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为国内省份中最多;民族文化特别丰富多彩;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在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科研究水平已走在国内学界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昆明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并举办过昆交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活动。事实证明,这些优势和经验,使我国首次承办这次特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具备了良好基础。“会议的顺利举办,得益于国家和云南省的多方努力。”回顾筹办历程,黄忠彩说,大会筹办之初,我国政府就给予高度重视,国家民委及有关部门与云南省通力合作,克服了许多难以预见的困难。大会筹委会等成员单位积极与国内外学界联系沟通,“大海捞针”似的与近10万个世界各国学者、1万个国际研究机构取得联系;借鉴学习国际惯例并与国情相结合;与云南省政府、云南大学及云南民族大学等密切配合,实现跨部门、跨省区、跨领域的沟通协调;多渠道筹资解决办会经费。从而使筹办本届大会这一全新的课题得以破解。

“筹备大会几年来,云南省多位省级领导都对大会给予高度关注,及时解决了昆明筹委会筹备期间的人、财、物、办公地点设置等问题。”对此,黄忠彩深有感触。再次走进大会承办地云南大学,他对整修一新、生机盎然的校园,较为完善的会议设施,甚至连重新制作的中英文场馆标识牌,都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为从多种角度来展示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水平和成果,大会组织了156场专题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4000名学者参会;组织的6个展览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丰富多彩;精心策划的影视展播尚属首创;邀请国际学界知名学者举行主旨发言、名家讲座等,这在历届大会都是少有的。同时,大会多渠道筹措资金资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参会学者,并组织近600名志愿者为参会学者服务。尤其是精选出石林县糯黑村、弥勒县可邑村等5个体现着云南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特色的学术考察点,让来自国内外的学界专家眼见为实地见证中国及云南将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足迹。使本届大会既参照国际惯例,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鲜明的特色,足以体现出我国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的诚意和底气。

记者 罗 霞 陈云芬(云南日报)

TOP

文化之眸:中国影视镜头下的人类学盛宴

发布时间 2009-07-31 18:09:06 星期五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7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鹏

数十个国家、362部作品――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的影视人类学影展已创下参展影片最多、参与范围最广的历史纪录;轮流展映的23部影视片,吸引了参加大会的人类学民族学学者;通过记录者的“文化之眸”,362部片子深刻折射了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同样,来自中国的大量影片也折射了人类学影像本身的诸多难题。

本届大会影展7月27日揭幕,31日结束,23部片子轮番在云南大学科技楼的8间教室里放映。很多观众只能有选择地来回跑,走廊里不时响起咚咚的脚步声,把墙壁上入围影片的招贴画震得哗哗响。

本届影展中方主席、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庄孔韶说,本次影展规模空前,堪称全球影视人类学的豪华盛宴,它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当下人类,尤其是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变迁。

庄孔韶介绍,这些片子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不能不说是中国影视人类学近年来突飞猛进的骄人战果,影展必将在研究者、被研究者、观看者和普通民众之间搭建桥梁,使人类学研究和纪录片艺术更加深入人心。

这次影展作品的作者有年近八旬的中国影视人类学奠基者,也有尚未毕业走出大学校门或来自偏远山区的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其间横亘着一大批独立电影人、影视人类学者、纪录片爱好者和新闻记者,他们用专业摄影机或简陋的DV记录了民风民俗、城市乡村,镜头中既凝结了深刻浪漫的人文关怀,更有犀利冷静的客观审视。

TOP

TOP

人类学家开拓海外田野构建本土视角的世界知识
--------------------------------------------------------------------------------

人类学家开拓海外田野构建本土视角的世界知识

发布时间 2009-07-31 10:59:27 星期五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章利新 伍晓阳 刘娟

中国游客和中国商品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但中国视角下的世界知识的生产才刚刚开始。建构一种用汉语作为载体的有关世界的知识表述机制,已经催生了一批扎根于海外田野的中国人类学家。

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实践(田野调查)的倡导者、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30日在昆明参加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时说,海外田野调查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也只有20人左右,研究对象涉及印度、泰国、蒙古国等周边地区,也包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调查时间都在1年以上。

“海外田野调查要求学者通过参与性的观察,长时间地感受、认识当地日常生活的真实状况,他们获得的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能成为别的社会学科展开研究的基础。”高丙中说。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杨春宇博士曾在澳大利亚进行民族志研究。他认为,中文澳大利亚民族志作为跨文化文本,存在“误读”澳大利亚文化的可能,但同时也蕴涵着反思澳大利亚乃至西方文明的可能性,有从中国视角出发重新呈现西方社会的潜力。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景军表示,当中国学者开始关心与自身不同的文化,说明中国学者对于自身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对“他者”文化的好奇,源于文化的自觉。

自人类学在近代西方诞生以来,西方学者跑遍世界,也跑遍了中国各地,撰写了成千上万的民族志,建立了关于世界的叙事。

“西方之所以处于世界话语中心,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观察者、表述者都是从西方往外看的。从民族志来分析,作者主要是西方学者,而文本内容所叙述的都是非西方社会的事情。”高丙中说。

西方是凝视者,非西方是被观察对象。这种基本认知关系的社会后果已经显现:关于异域的叙事在满足西方大众的好奇心的同时,在知识和社会观念上也不断强化了一种中心和边缘的结构关系。

据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张金岭博士介绍,他刚到法国做田野调查时,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一旦他表明自己是人类学家,访问对象往往很惊讶,甚至反感。“因为在西方人印象中,人类学是西方研究‘原始’‘落后’社会的学科”。

张金岭说:“长期以来,西方社会一直掌控着学术话语权,这一权力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文理念的趋向,并几乎淹没了非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抹杀了文化的多样性。”

打破学术话语与知识生产机制中的不平衡状态,需要中国人类学家通过海外田野调查以本土视角建构一种有关世界的汉语知识表述机制,这成为本届大会“用汉语重写文化”专题会议与会学者的基本共识。

上世纪30年代,中国人类学者李安宅参与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祖尼人的印第安母系社会调查及墨西哥的乡村调查,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外田野调查。但此后,多数中国人类学专注于本土民族志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教研室主任康敏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学界所生产的关于海外社会的知识偏重于历史而不是当下,偏重于欧洲、北美及东亚的发达国家和社会;从研究方法上看,则多属于利用二手资料进行的再研究和理论研究。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人类学家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有利于中国从民族志观察的对象转变为叙述世界的主体,也是中国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用汉语书写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文本,突出其背后作为文化母体的中国视角,能让世界了解不同的见解与声音。“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积极参与世界知识生产体系转换的重要一步。”张金岭说。(完)

TOP

人类学者提出:"六畜兴旺"折射中华民族文化大融合

云南网   发布时间 2009-07-31 18:12:25 星期五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7月31日电(记者 缪晓娟 刘娟 章利新)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人类学者提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猪狗鸡是东亚独特的家畜,马牛羊却为欧亚大陆共有,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开放。

31日在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科技人类学”专题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博士提出,“六畜兴旺”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民族文化一直是高度混合的文化。

他说:“中国民族文化是定居与游牧文化的混合,或者说是本土与外来文化的混合。这是历史对我们的启发,不仅要强调各民族的独特与延续,也应该意识到各民族的融合与开放。”

易华说,中国的“六畜”分为两组,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夏、商、周三代六畜逐渐齐备,表明东方定居农业文化与西来游牧文化的混合。

猪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家畜,是定居农业文化的象征;马从青铜时代开始成为显贵的家畜,是游牧文化的标志;“六畜”概念始见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文献。他认为,猪和马的相对重要性意味着定居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消长。

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养猪是东亚定居农业生活的传统,东亚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中几乎均有猪骨出土。猪在东亚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均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用猪或猪下颌骨陪葬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亦是财富和政治权威的象征。

TOP

人文“珍作”《滇省夷人图说 滇省舆地图说》亮相人类学盛会
--------------------------------------------------------------------------------

人文“珍作”《滇省夷人图说 滇省舆地图说》亮相人类学盛会



云南网  发布时间 2009-07-28 11:15:05 星期二

昨日,全景记录清代中叶云南人文历史的文献巨作《滇省夷人图说 滇省舆地图说》亮相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

此次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的两部“图说”,原作为云贵总督伯麟奉圣谕于嘉庆23年绘制的上奏当朝皇帝的图说奏章,即著名的《伯麟图说》的原作者手抄本。该图说是清代中叶形成并为后人留下的近200年前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及社会生活表征图像的珍贵文本,充分展现了清代中期云南的民族分布及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生动场景,是研究民族史、民族学以及清代云南政治、军事、经济、地理、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珍贵史料。图绘中留存的各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今日我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依据。

中国社科出版社为加快古籍善本的抢救保护与整理出版,斥重资以5亿像素“原色原大”标准,高仿真限量出品《滇省夷人图说 滇省舆地图说》这一珍贵文本,藉以加强边疆地区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的基础性研究。

记者 黄华(云南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