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TOP

七夕节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TOP

南柯子•又七夕
       范成大 (南宋)
    
      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
      晚香浮动五云飞。
      月姊妒人、颦尽一弯眉。
  
  
    
    七夕
      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 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 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 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 青鸟几时过?
  
  
  
      
     
           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李贺
      
      别浦今朝暗, 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 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 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 更值一年秋。
      
      
      
      七夕
          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 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 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
           温庭筠
      
      鹊归燕去两悠悠, 青琐西南月似钩。
      天上岁时星右转, 人间离别水东流。
      金风入树千门夜, 银汉横空万象秋。
      苏小横塘通桂楫, 未应清浅隔牵牛。
      
      
      
      七夕
           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 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 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 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 机杼别情多。
      
      
      
      七夕
          晏殊
      
      云幕无多斗柄移, 鹊慵乌慢得桥迟。
      若教精卫填河汉, 一水还应有尽时。
      
      
      七夕  
                杨朴
          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几多。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施肩吾
       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

TOP

七夕节

七夕节诗词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类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年代:【清】 作者:【吴绡】 体裁:【七律】 类别:【】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怨王孙 七夕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体裁:【】 类别:【】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红娘子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体裁:【】 类别:【】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 体裁:【七绝】 类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年代:【宋】 作者:【仇远】 体裁:【】 类别:【】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鹊桥仙 七夕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体裁:【词】 类别:【】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五律】 类别:【】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牵牛织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古】 类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审言】 体裁:【五律】 类别:【】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TOP

七夕节

七夕节民俗活动

    民间节日时间在农历七月七日,也叫“女儿节”。相传每年这一天牛郎与织女在天上银河鹊桥相会。后来便有少女、妇女穿针乞巧,祈祷心灵手巧、福禄寿及姻缘美好的活动,并成为民间习俗。其中最流行的是拜七夕,即在初六晚上,妇女们以水果等供品置于庭院或阳台中拜祭,鹤山人称为“慕神仙”。未婚女子多聚于“女屋”,举行“慕仙会”,陈列一些自已刺绣的手工艺品,互相观摩,以及唱木鱼、民歌等,十分热闹。除此,各地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充满浪漫的生活情趣

月下盟结,穿针引线

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常喜欢在七夕节着新装,聚一堂,月下盟结七姐妹。有的还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还竞赛穿针引线,争得巧手之名。  漂针试巧

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

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结扎巧姑 种豆苗青葱 占卜巧拙 穿针走线 剪窗花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净水视影定验巧拙

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是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并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也有许多年青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其他地区的汉族也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

用蜘蛛乞巧

浙江、安徽等地用蜘蛛乞巧的方式:在小盆或小盒中放入蜘蛛,次日晨看其结网的疏密来定巧拙。如果蜘蛛还在瓜果上结网,也意味着智巧的到来。及以小蜘蛛贮盒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时的习俗,实际上是生育信仰之一种。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碗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树液洗头发 花草染指甲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七夕储水 红头绳七个结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吃巧食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TOP

七夕节

七夕节:一封牛郎给织女的情书(文言文)
织女吾妻:
    岁月如矢,倏忽数千载。七夕转眼将至,而吾与卿相见之日亦近矣!今虽天下二分,甚喜有喜鹊搭桥,吾又当离家与卿相见,此诚激动兴奋之秋也,固有感慨万千诉於卿者。愿卿垂听,则吾幸甚。
    吾本书生,寒窗苦读十载,苟全性命於考场,本求金榜题名,故十年不改其道。吾生性憨直,只求功名,昼夜苦读,心如止水。通过乡试已有年,金榜题名之日当在不远,孰料一时定力不坚,湖边见色,由色生情,走火入魔,坠入情网。虽云吾六根未净,卿实为吾造业之因。遥想当年,始初识卿,一见而惊为天人,再见而拜倒仙裙之下。乃蒙卿不弃,私托终生,由是感激,遂许卿以驰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卿之明,故五月开荒,辛勤耕耘,积钱蓄粮。时家中殷实,米粟已足,昔日功名之心,已化作灰飞烟灭,然吾仍未能高枕无忧也。吾本凡胎,固未尝有二心;然卿者,乃天仙也,况天朝王母,不可一世,不问是非,生杀予夺但凭其喜好,故吾犹战战兢兢,唯恐一朝天各一方。
    爱妻也,与汝分别之日愈久,思恋之情愈甚,吾常想能与卿花前月下,朝朝暮暮;然细思之,同辈人皆如草木,岁月交替,而吾辈今子孙满堂,情事天长地久,能一岁一见亦足矣。
    呵,思卿恋卿之情不绝期,家中之事也该诉于卿知!孙儿(不计代数,便而称其为孙儿)今岁高中清华,然其爹却未见长进,吾已则其赴广州打工。前日吾为家中添置一电脑,卿不必奇之,今岁肉价猛涨,吾家猪出栏收入颇丰,除购置电脑尚有余资,故又接通宽带,吾与卿也可网上聊之。吾甚为惭愧,今房价日高,况孙儿上学支出亦甚,故家中至今未能购房。自去岁七夕相别,家中纺织作坊经营又每况愈下,每念及此思妻之情更甚,吾不得已,又添置数台当代电动织机,惨淡经营亦聊慰思妻之苦。另家中诸事吾自为之,卿不必挂心。
    夜已深,来日吾将进城,一者为卿备些点心,二者为己理容。吾对卿日思夜想,不日即可相见,内心激荡如翻江倒海。企盼吾辈他日能凡间团圆,不图天宫荣华,但求真心相爱,哪怕清贫如洗,哪怕浪迹天涯!
    今当相见,临书涕泣,不知所云。


                                                                      复制 千岛湖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