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刘铁梁]内价值是民俗文化之本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引用:
原帖由 李晓婧 于 2011-4-28 07:25 发表

谢谢这位师兄或师姐或老师的指点!
还有,我发现,除了刘老师的学生,好像别的学者或学生不太使用“标志性”这个概念,就是咱们所其他老师的学生也几乎不使用。
俺使用过。
不过,俺用滴时候还只是听他的口头表述,没有看到他的相关论文,所以只是借用了一下概念。
虽然俺在文中没有注明这个概念出自刘铁梁老师,但事实上是受他启发。
参看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1-4-29 11:02 发表
正常的学术交流是可贵的。 敢于质疑权威也是值得赞赏的勇气,不过在质疑的同时需要我们除了勇气之外的更多的思想。

因为知识有时候并不能让我们形成独立的思想,这或许就是时间就 ...
严重同意!
坚决提倡正常的学术交流!

我不觉得上面的交流中,有谁说了不恰当的话。
恰恰相反,大家通过互相沟通,消除了一些困惑和疑问,更有利于大家理解和学习铁梁老师的标志性理论。
这样的讨论应该提倡,
而不应该有人出来道歉。

应该谢谢提问者,也应该谢谢几位耐心的解答者。
向你们致敬!

TOP

我印象中,早在2004年前后,铁梁老师就已经在口头上提出了他的“标志性”理论,
那个时候,我还没听到后面的“统领式”。
我记得我和士闪等人在喝酒的时候就曾建议铁梁老师用论文的形式把这个理论归纳和发表出来,方便后学引用。

铁梁老师不大勤于写作,
他的许多理论,确实有李晓婧童鞋所说的问题,
给人许多启发,但他自己不仔细梳理和总结,许多理论都没有形成正式论文,
所以受惠的往往只是那些常常听他讲课的入室弟子,
对于师大外的学生来说,
因为看不到他的正式论文,所以往往无从引用。

名师分许多种。

我个人认为,
顾颉刚先生是属于著述传世型的,顾先生口吃,讲课效果不行,只好默默著述。
做顾先生的学生是痛苦的,压力大,还老挨骂。
做顾先生的私淑弟子往往更幸福,像你我诸辈,没有任何压力,只有会心的享受。

铁梁老师北京人,口才好,读书多,思维敏捷,属于言传身教型。
所以说,做他的学生是幸福的,
未成为他的学生,是有遗憾的。

TOP

质疑、讨论、思考,本来就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应该做的。
民俗学如果只是一种两种声音,那这个学科也就完蛋了。

铁梁老师的贡献,正在于他不断地向学界发出新的声音。
同样,你的疑问,也是一种新的声音。

所以,你谁也不用感谢。
因为你做了应该做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吴新锋 于 2011-5-4 00:23 发表
施老师可是在日本参与讨论,呵呵
您和陈老师有没有经常一起和青酒啊?
祝你们一切都好,呵呵
没有经常,快一个月了,就喝了一次。

TOP

最近泳超父亲身体不好,上个月下旬就已经飞回常州去了。
估计这几天在北京吧。
听说10号的机票回东京。

TOP

哈哈
在日本
“无料”就是免费
“有料”就是收费

TOP

引用:
原帖由 李晓婧 于 2011-5-6 23:45 发表
施老师还是别“有料”了,咱们享受“无聊”吧。呵呵。
看来这位身穿“李晓婧”马甲的童鞋对我建立和谐社会的企图很不满嘛。
好吧,我就不“无聊”了。
坐山观虎斗吧。

TOP

原来是介样。
可见语言常常会给我们带来误会。
还是和谐社会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