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南方周末】我的2010年书单(非虚构类)

【南方周末】我的2010年书单(非虚构类)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年02月10日 来源: 南方周末
 ◎杜小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陈乐民文存,陈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一脉文心———书画中的陈乐民》,陈乐民著,资中筠、朱尚同、陈丰等文,三联书店,2010年3月

  陈乐民先生是很多人敬重的学者,他的书我都会收藏,常翻常读,非常喜爱。2010年出版的这两部书,一如他的其他著述,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或者说特殊的风格。我想用“打通”来概括这种特点。

  一是中西打通:陈先生不像“融合”、“互补”说那样做寻找中西“异同”的比较,他“看世界,想中国”,“讲西方,思东方”,“写欧洲文明,做中国字画”……自身的学养和经历,使他在中西文化之间自在倘佯,游刃有余。二是艺文和哲学打通:陈先生说过,他平生有两大兴趣,艺文(泛指文学艺术)和哲学。他的书画作品和哲学、文化论著就是这两大兴趣结下的果实。准确地讲,在陈先生那里,这二者同样不是“融合”,更像一种精神的对话和漫游。三是打通世事工作和心灵追求,这是最值得敬重的“打通”。陈先生达到一种精神状态,即他做的事情,无论是著作文章,还是书斋字画,都完全脱离了世俗功利的目的,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心灵,让人们“听到”他的思索、他的希望,还有他心中的热爱———对中西文化,对祖国,对朋友,对家人……

  《史家胡同56号:我亲历的人艺往事》,梁秉堃著,金城出版社2010年12月《人艺往事》,牛响铃著,黄山书社2010年5月

  因为从小就热爱人艺,所以也特别热爱写人艺的书。这两本写人艺的书和《记忆深处的老人艺》(辛夷楣、张桐著,三联书店,2009年5月)一样,都是用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讲述人艺。人艺影响了几代人,靠的是一种精气神。从几代人艺人的回忆中,我们看出一种从容的态度:从容演戏,从容做人,从容在世……这来自“戏比天大”的准则,戏骨们戏人相通,戏和戏中角色融化在他们的身心之中。在那样的年代,始终保持这样的从容心态,该有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这几本书的作者也继承了“从容”的态度,把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从容道来,让人感慨、唏嘘。

  ◎陈方正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家在云之南》,熊景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8月

  每个世家子弟心中都必然有无穷故事和感慨,每个劫后余生者胸中都必然有一部动人作品,问题只是当事人有没有足够的才学、思想、笔触把这一切写出来而已。本书作者眼看欢乐大家庭繁华日子的消逝,也从“文革”炼狱中熬过来了,但她没有愤恨,也没有自怜,只是轻描淡写地为我们展示她丰富的经历与内心世界,显出了中国人罕有的冷静、客观与幽默,也为我们记忆中日渐淡出的那些年代留下了宝贵记录,书中百余张大大小小、神龙活现的老照片,更不禁令我们感到,逝去的青春毕竟还有一丝是可以留住的。

  《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周保松著,三联书店2010年6月

  在当今中国知识分子中间,自由主义虽“显”而不大成“学”:这方面的相关论著,大多满足于阐述、发扬西方学说或者据以抨击中国现状,致力于学理探讨或提出个人见解来的,实属凤毛麟角。这或许是由于中国学术历来重实践而轻理论的传统造成的。就此而言,周保松这本新著委实令人刮目相看:它以论述罗尔斯高度抽象的巨著《正义论》为中心,但绝不限于介绍、揄扬,而是将之置于自由主义传统及其批判声音的历史脉络中,来作全面和深入的剖析,再加以反复诘难与响应,最后提出自己的衡平估量。不少人难免会觉得此书缺乏现实意义,但它对于这种学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生根发芽,总是会有影响的。

  ◎侯艾君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副研究员

  《地缘大战略》,丁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

  地缘政治学奠基于西方,由于纳粹活剥了其中的某些思想,导致该学科声名狼藉。在中国也长期成为学术禁脔。西方原有其传统,因而复兴、推进较快;1990年代以来,北邻俄国也已建起自己的学派。地缘政治研究对国家定位、战略谋划等方面的意义不容置疑。本书作者视野宏阔,提供了丰富、精辟的思考和深入、缜密的论证。可以说,本书为中国地缘政治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直译中苏高层会晤》,[俄]顾达寿口述,郑少峰执笔,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2月

  对于中苏关系由蜜月到对抗的历史过程,中、俄两国史家已出版大量著作,但尚有许多疑问等待解答。曾经担任苏联领导人中文翻译———也是中苏关系演化的见证人———的顾达寿撰写的回忆录无疑值得重视,其中有对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的近距离观察,双方冲突的惊人场景,林彪事件的少为人知的细节和内幕……

  ◎王玉霞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美]丹·艾瑞里著,赵德亮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9月

  半个世纪以来,在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强大理论攻势下,“非理性”,在多数情况下被涂上了贬义的色彩。然而丹·艾瑞里以行为经济学家的视角,为我们重新诠释了“非理性”的魅力,它可以让我们积极地适应新的环境,信任他人,收获快乐。

  本书继续运用行为实验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将社会看做“实验室”而将人比作“小白鼠”,并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识,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刻地剖析人们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教授我们驾驭非理性的方法,克服非理性盲点,更好做出决策。

  ◎冯克力

  《老照片》丛刊主编

  《阿瑟·米勒手记:“推销员”在北京》,[美]阿瑟·米勒著,汪小英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8月

  1983年,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应邀来中国,指导北京人艺排演他的剧作《推销员之死》。米勒有每天记排练日记的习惯,回国后作者依据这些日记,整理成了这本书。《推销员之死》创作于1949年,正是在那一年,中国关上了面向西方世界的大门,而且一关就是三十年。当中国重启国门,米勒踏上这片神秘土地的时候,双方的陌生与尴尬,是可想而知的。比如他不得不费些口舌向饰演波士顿女人(主人公威利曾与她有过一夜情)的演员解释,剧中的这个人物既不是妓女,也不是中国人通常认为的那种坏女人。再有,刚刚开放的中国还没有推销员这个行当,对剧中主人公职业角色与心理的把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于主人公威利为获得一份保险赔偿而“意外身亡”的奥秘,更是难以让中国的演员和观众所理解……正是在诸如此类的碰撞中,作者以其艺术家的敏感,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留住了改革之初中国社会之种种,今天读来恍然而亲切。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张鸣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5月

  这几年,有关北洋军阀的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从高头讲章到野史戏说,应有尽有。张鸣的这本《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把各路军阀统统放置在五四的大背景里,在立论上别开生面,在写法上也自成一格。与张鸣以往的著述相比,虽然没人“用枪逼着他”专心学术(作者戏言),这本书还是明显地想寻求一点学术的意味,有意跻身正堂大殿,但作者毕竟“野性难驯”,写着写着,手中的笔便难免打滑,写到“好玩”的地方往往收不住笔,可能是因为割舍不去那点追求“学术”的念头吧,又不至于信马由缰……于是,便有了这部散文体的政治史。

  《四手联弹》,章诒和、贺卫方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4月

  一位是文史作家,一位是法学教授,两个人却硬要坐在一条琴凳上拨弦弄键,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要鼓捣什么“行为艺术”。严格说来,这是一本“看图说话”的书,延续的是《老照片》开创的“读图”的路数。毕竟是大家所“读”,一咏一叹,自有机趣与洞见。两人相约“世俗,趣味,随意”,这没什么不好,而宣称“无政治,无思想,无锋芒”,倒真有点“行为艺术”的意思了。

  ◎郑也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创意阶层的崛起》,[美]理查德·佛里德曼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9月

  谈创意阶层,作者在书中也不乏创意。他说时下创意群体的聚集地,常常就是同性恋群体的聚集地。背后深刻的原因是二者都在寻找最宽容的城市和地带。创意人士不是被动地追着工作走,而是极其在意居住地、生活方式和个人兴趣。他们属于“无领”阶层,不能忍耐正装办公,坚持享受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他们有波希米亚的特征,躲避主流文化对人性的压制。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常喝酒,因为浪费不起醒酒的时间。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薛涌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1月

  本书讨论时下人们最关心的成才路径。对国内饥渴者是一顿美味的文化快餐。作者对西方学界右翼的基因决定论和左翼的后天培养论都做出了富于同情的评介。视角开阔,举例生动,见识独到。他说,英国社会普遍相信球星是天生的,那里其实天才甚多,却因此不会成长出巨星。他讲述在家庭、高中都不被看好的乔丹如何成为巨星。他讲述1440—1490的佛罗伦萨,没有一所一流大学,却在人才辈出上成为人类历史第一密集的时空,奥秘在其作坊当中。

  《下一个十年,消费崩溃的年代》,松田久一著,南方出版社,2010年12月

  12年前不可一世的日本经济跌入谷底。按照说滥了的疗法,拯救的不二法门是拉动消费,不料硬是拉不起来。作者分析,日本“厌消费”的一代出世了,他们生于1979—1983年(今年27—31岁),长于泡沫经济崩溃的年代。厌消费就是有工作、收入不少,但消费少。原因是,对涨工资不看好,故热衷储蓄;未经历过通货膨胀,认准了新款商品日后必大幅降价;想炫耀,但明白普通人买得起的东西炫耀不成;想追时尚,发觉时尚已多样化,怕追错了被笑话。◎谢春涛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

  《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沈志华、李滨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11月

  本书是2009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冷战与中苏关系”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选集,收录了沈志华、杨奎松、牛军、李丹慧、李滨等中外学者的22篇论文。时间跨度从1940年代后半期,到1980年代末,内容包括中苏经济技术合作,中苏文化交流,侨民、留学生与“旅大地区”、苏联指导下的学术和法制改革、1960年代的中苏关系、中苏关系与第三世界、联盟与敌人、苏联与中国的改革、中苏关系正常化等。书中论文选题新、史料丰富、见解富有启发性,代表了中苏关系研究的最新水平。

  《我这九十年》,任均口述,王克明撰写,华文出版社2010年9月

  任均是一位九旬老人,1940年代,她曾被称为“延安梅兰芳”。1950年代,在保加利亚做过外交官。“文革”期间,作为文化界人士受过冲击。她的大家庭和社会关系,更是值得记述。她的父亲任芝铭是清末举人,老同盟会员;二姐任锐在延安被称为“妈妈同志”,二姐夫孙炳文,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密友,中共著名烈士;三姐夫冯友兰,著名哲学家;外甥女孙维世,著名戏剧家,“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老人用了几年时间,追忆了她的人生经历和社会交往,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细节。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

  赵俪生先生是著名史学家,生性耿直,在这本回忆录中对人与事毫不忌讳,秉笔直书,是当年学术、政治生态的生动图景。但是,知识分子的回忆毕竟已多,我更看重的是其夫人、一直是“家庭妇女”的高昭一回忆录,从一个家庭主妇的角度对当年的日常生活作了细致的回忆。因为史学向来只重“精英”,家庭妇女写回忆者极少,而写了又能发表者更少。我想,如果不是沾了其夫赵俪生先生的光,高昭一的回忆录可能也无法出版。所以,从历史学角度来看,她的回忆更加珍贵。

  《何方谈史忆人》,何方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0月

  何方先生是中共老党员,曾长期任中共领导人之一张闻天的秘书。后来,何先生长期研究中外关系、研究中共党史,所以他的“谈史忆人”既有历史“参与者”的直观、生动,披露了许多只有“亲历者”才可能知道的秘辛,又有研究者的客观态度,使人获益匪浅。

  ◎肖滨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

  《追问中国的现代性方案》,秦晓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

  秦晓先生的这部书当然不是什么学术大作。然而,他从现代性视角审视当代中国问题的犀利与勇气,却使得做学问的人感到震撼。这种震撼力,来自作者对当代中国改革实践的反思和未来走向的追问:是接受“中国模式论”,将摸着石头过河的短期发展路径定格为未来中国恒定的制度框架,还是回归人类的基本价值体系,建构一个在主权与人权、法治与民主、权威与自由、效率与公平之间协调平衡的现代文明秩序?这是本书提出的问题,更是未来中国发展必须作出的历史选择。

  《抗争政治》,[美]蒂利、塔罗著,李义中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6月

  如果说查尔斯·蒂利的《社会运动:1768-2004》在历史考察中为社会运动的研究搭建了厚重的理论基础,那么,《抗争政治》则在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挖掘中,把社会运动的研究推向深入。虽然作者并不把所有的抗争政治都纳入社会运动的范畴,但正是在梳理抗争政治与社会运动的复杂纠葛中,为我们把握抗争政治、社会运动以及民主化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指引,同时也为分析转型社会中的各种抗争性事件树立了标杆。

  《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美]苏黛瑞著,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这部书的书名,更像是描述当代中国现实的一个命题。作者苏黛瑞从边缘群体的视角切入,在政治学与社会学交叉领域中推进,借助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讲述了农民工在城市中争取与市民享有同等权利的辛酸故事,剖析了农民工权利不足的复杂成因。

  ◎汪朝光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王奇生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革命”与“反革命”,岂止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词而已!它们曾经深刻地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生存境遇。“革命”曾经是崇高的表征,哪怕这样的“革命”其实已经被扭曲而未必具有其原本的意义;而戴上“反革命”的帽子,则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人们群起而攻之的同时,其实并不曾思索其原本应有的含义。王奇生的论著以历史学家的眼光与视野,为读者提供了他对“革命”与“反革命”的话语在民国时期的建构及演进过程的解读,其丰富内涵,足可令读者深长思之。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章东磐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中国史上令所有中国人无比振奋、永志于心的历史丰碑。我们不应忘记当年那些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奉献出热血的无数先辈。作者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盟军在滇缅战场作战的23000张照片中选出了五百余张,形象地反映出参加当年那场战争的中国军人形象。他们的坚毅与英勇,他们的自信与果敢,他们的牺牲与勇气,他们的纯洁与俭朴,他们眺望胜利与未来的目光,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群像。

  《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电影》,启之著,秀威出版社2010年4月

  1949年至1966年这17年不应是被淡忘的历史,因为其不仅事关当年亲历者的历史记忆,而且为当下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构建了不可或缺的历史背景。知晓中国的昨天,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作者以“人民电影”为主题,叙述了那个时代的电影政治史,或许不够艺术,却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电影特质。

  ◎王康

  民间学者

  《卢作孚》,张鲁、张湛昀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

  卢作孚是民国时代“殷忧吂圣”、“礼失求诸野”的显例,20世纪中华民族之所以不被内外专制邪恶力量征服而始终立于天地的典型,是现代中国改良主义几近成功的代表人物,民族企业家的卓越楷模,抗日卫国战争无可争议的国族干城,中华先贤祠中又一名悲剧性英烈。作者张鲁以其伤残之驱,春秋五载,呕心沥血,为乡贤卢作孚立传,为时代招魂。

  《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美]凯伦·阿姆斯特朗著,孙艳燕、白彦兵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5月

  1949年,雅斯贝尔斯出版《大哲学家》,将孔子与苏格拉底、佛陀和耶稣并列为“人类思想范式创建者”。50年后,英国宗教学家凯伦·阿姆斯特朗目睹20世纪空前规模的暴力与危机,重新阐释轴心时代,呼吁世界恢复同情、宽恕、善良,尊重一切生命,重新赋予人类短暂脆弱而终有一死的生命以神圣力量。此书已超逾斯宾格勒、汤因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力图摆脱西方中心史观和欧洲优越论的全球意识,而以轴心突破的伟大智慧和悲悯情怀,奉献给世界一种古老而簇新的文明生命宗旨。由此从人类思想地平线出现一种抵御充斥20世纪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反文明反生命反神圣的不同牌号的专制主义和世俗物性潮流的新型全球伦理。

  《家在云之南》,熊景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8月

  本书复活了一个家族、一个时代。所谓历史,所谓文学,所谓天下,离开和悖逆了家常亲情,就只能沦为荒唐和谎言。———何况,此书不仅有儿女情长,还有慷慨悲歌、雷霆风云。

  我在作者泣血文字里感受的正是中国人的本色:温和、谦逊、慈悲、坚忍、幽默,还有东方的生命博爱和信仰,———礼崩乐坏的当世亟需的疗救所在。

  ◎谭庭浩

  南方日报出版社编审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王笛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2月

  这是我特别偏爱的那类题目:小题大做,从非常日常、非常大众的角度着手,探研出社会变迁与精神变动的某些秘密。同是公共空间,探讨西方咖啡馆的书我翻过不少,研究中国茶馆的书此前却未得见。这本书自有它的学术企图,可我更喜欢把它作为茶馆的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甚或日常生活史来读;至于其绘声绘色、妙趣横生之处,简直就是小说了,是一部扩大了的、更系统、更繁富、更多声部的“其香居茶馆”。读完此书不久,去了一趟成都,特意找了一个下午,一个人跑到文殊院茶园,泡了一碗盖碗茶,坐在竹椅子上,晒着太阳,悠哉游哉,享受茶馆的滋味。

  《名牌至上:亚洲奢侈品狂热解密》,[印]拉哈·查哈、[英]保罗·赫斯本著,王秀平、顾晨曦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7月

  恐怕没有第二样东西,像名牌那样,那么物质,又那么精神。有人在《时代》周刊上说:“日本真正的国教是名牌拜物教,LouisVuitton是他们的上帝。”书中揭示的亚洲人在追逐名牌过程中泄露出来的精神密码,让我倍感“亲切”:炫耀财富,彰显身份,寻找认同,标举个性,而又撞入集体主义、从众心理的文化与商业的圈套……继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之后,中国内地业已成为全球奢侈品征逐的最辽阔的“乐土”。我从这本书里获得了部分观察的视角,得以琢磨此时此地“精彩”纷呈的名牌盛宴和精神活剧,真有意思。

  海豚书馆,海豚出版社,2010年8月起陆续出版

  这是一套丛书,依封面的颜色分出六个系列,品质与趣味兼备,已推出十多种。我想说的是它的“形式”:篇幅短小,每种通常就三五万字;小32开,精装,轻型纸印刷,便于携带和阅读;价格相宜,多在十几二十元之间;———关键是,特别有“传统”的书的手感、气息和味道。上月外出度假,随手带了其中两种上路,感觉比揣一iPad要轻松自在得多。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过不少这类书,2010年我还买了董桥的数种。上海书店出版社前几年也出过整整一个系列。后来还见过一些“跟风”之作。书似乎正日渐“边缘化”。在全媒体的声色之娱中,充分挖掘纸这种介质的潜力,做减法不做加法,安安静静,清清爽爽,书就是书,这或者也不失为一种应对之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