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学位三十年:我的学位故事

勇于拼搏不断创新──访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供稿

2009年8月22日,来自亚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代表队齐聚日本东京,角逐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冠军。我校代表队在比赛中凭借强劲的技术实力和高水平的发挥,以连胜5场的成绩获得本届比赛冠军,同时获得“ABU·ROBOCON”奖。

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于2002 年由“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电视联盟”(ABU)发起,每年举办一届。每一届都有不同的主题和相应的规则,本届大赛的主题是人们与机器人之间的合作,比赛的核心是机器人“抬轿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古代抬轿子旅行的一个游戏:整个比赛总共有三个机器人参加,前面的自动机器人挑夫和后面的手动机器人挑夫配合,用滑杆把自动“机器人旅客”抬到目的地。整个过程中,机器人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如爬山和穿过树林,而滑杆上的“旅客机器人”不允许掉下。在目的地里的目标区内,有三面传统的日本鼓垂直安放在平台上,“机器人旅客”到达目标区后必须击打三面胜利鼓,而最先击打三面鼓的参赛队获胜。在今年的大赛上,来自我校的机器人“三兄弟”在18.5秒内穿山过林,快速完成各项任务,最先敲响了3 面胜利之鼓,从而摘得桂冠,实现我校在该赛事上的首次夺冠。而且,我校代表队在东京比赛时的成绩比他们在国内选拔赛时还快近0.5秒,实现了该代表队在7月初时许下的“一定要在比赛中展现中国大学生的水平和风采”的诺言。

我校每一届机器人大赛团队通常由20多名师生组成,队员以机电学院学生为主,同时有航天、电信、材料等其它学院学生参加。在今年的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我校代表队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全体队员的拼搏努力,以及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所谓“见贤思齐”,许多同学都想进一步地近距离了解本届机器人团队取得成绩的原因,以及他们在整个备赛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不平凡的故事,因此,笔者对机器人团队的部分代表周定江、陈定,秦四海三位同学进行了采访。周定江同学,09级机电硕士研究生,本次工大机器人团队队长;陈定同学,09级机电硕士研究生,机械组组长;秦四海同学,09级电信硕士研究生,电控组组长。

认清自我·勇于拼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者之中,首在知己。我校团队对自身不足的深刻认识,使其在备赛中能够有的放矢,让备赛更合理和有效。

其实我校这届团队夺冠并不顺利,甚至在一开始的队员配置就存在不足。在去年九月份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招新,经过一轮面试剩下了六十来人,其中大四的有二十多个。由于大二大三课程太忙,所以大四的队员是主力队员。招新后发现人才结构有些问题,因为做电控的人大多数是机电学院的,像电气和自动化的比较少,而这种团队结构必然对我们的机器人控制水平有很大的影响。最后相关指导老师只好按照团队配置的要求以及队员们个人所长来分配各自的工作。正是因为刚开始的这一不足,这一届的团队在备赛中注定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的地方,团队也是一样。在北京赛前和赛后的各个团队进行交流期间,其他学校团队队员的设计原理和思路对我校队员有着很大的启发。例如在赛前的交流会上,各个高校队员进行交流,我们由此了解到其他团队的设计原理和思路,同时也启发了我们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设计,这对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完善和测试机器人有着十分大的帮助。尤其是同华中科技大学在交流中的视频交换,使我校代表队发现了我们机器人设计上的不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当善于借鉴他人的长处,认清自我,共同探讨,勇于拼搏,促进彼此进步。而这,便是举办这场机器人大赛的初衷。

采访中,代表队们提到他们参观日本大学的一个机械实验室所见到的情景。日本人设计的机器人十分精巧,他们的设计无论从材料的使用上,还是各种设计原理的选择上,都十分别致,尤其是在外观设计上,美感十分强,由此可以看出他们花了很多的心思。相比之下,我校设计的机器人在外观的设计上还有待加强和改善。而且我校队员发现,他们机械实验室里的学生遇到一些难题时,更多地去查日本国内的文献,而非国外文献时,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他们对自己技术实力的自信。因此,我们应当主动地认清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努力缩小同他们的差距。

前方的路是光明的,但绝不会一马平川。

虽然,队员们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在不懈努力后摘得桂冠。可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校在参加机器人大赛的道路上依旧充满荆棘。我们这一次取得的成功,并不代表我们具有绝对的优势。例如,在团队的管理上,我们还应向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代表队进行学习;在资金支持上,我们同国防科技大学仍有较大的距离;在电控方面的技术上,我们和中国电子科学技术大学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采访中一位队友坦言,最后国内选拔赛进入四强的来自四个大学的代表队均有获得冠军的实力,而以后,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赢得荣誉。所以,大家也都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团队上仍然存在的不足,只有戒骄戒躁,心态平和,才能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在采访过程中,陈定同学提到,“这次比赛对我个人的提高也非常重要,不仅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心态上也更加平和淡定。更重要的是,这次比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来自亚太地区其他著名大学同学交流的契机,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大学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采。”笔者遂想起采访长江学者马军教授时,他曾说过的一句话:“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培养。”这句话可谓是一语中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才是最根本和最基础的。一切的荣辱成败,喜怒哀乐终会过去,而只有人才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才是连绵不绝的。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也正是这个道理。

自我总结 不断创新

这次我校代表队所制作的机器人在赛场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并且以“操作稳定、速度快”而受到一致的好评,队员们认为成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比赛规则的充分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例如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他们在电控方面的实力一向很强,但正是由于对此次比赛规则的理解出现偏差,在正式比赛时被判犯规,不得不临时更改方案,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发挥。

第二,团队的细致分工和良好的团队精神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团队备赛阶段,机电学院的队员主要负责机器人的建模和制作,而电信学院的队员则主要负责通信控制系统的研发。队员们都有着强烈的团队意识,都能将自我完全融入到整个团队中。团队分配下来的任务一定要在要求的时间里完成,绝对不能因为某一个人的工作出现问题而影响整个团队的进度。周定江同学在采访中说道:“不能让团队来配合你自己,而要多想想你怎样去配合整个团队。有时自己的工作没做好,哪怕熬夜也要完善、做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耽误整个团队的进度。”正因为如此,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即使在研究室里加班加点,也仍然是热情高涨。

第三,上一届参赛师兄们给予了本届队员们全力支持。他们的帮助使团队在设计和测试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采访的过程中,三位队员对师兄们的感谢溢于言表。可以说,师兄们的帮助,如“火炬”一样,一届传给一届,而这一行动,也早已成为我们工大的优良传统。同时,老师的大力支持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例如李满天老师,在机器人团队的备赛过程中,就给予了团队很多技术和经济上的支持。在整个团队最需要资金,最困难的时候,李老师毅然决定支持这个优秀团队的发展,他甚至将自己准备装修房子的几万块钱存款拿来给团队做经费,从而使队员们重新集中精力继续备赛。正是因为这么多人的支持和鼓励,也坚定了团队必胜的信心。

第四,团队的自主创新和运用新技术让我们的机器人更加锦上添花。选手们为机器人加装了轿杆滑动量实时测量系统,通过轿杆移动引起滑轮转动,让两个机器人实时感知对方的位置、速度,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动作,通过这种“交流”,实现了机器人之间的协同配合。这一设计在最终的决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机器人三兄弟”在比赛中能够不慌不忙,沉着应战。在国内选拔赛中,哈工大的抬轿机器人在速度控制和路径规划上就是做得最好的。团队应用了先进的激光雷达定位系统和陀螺定位配合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对机器人的定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提升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借助雷达探测模式,机器人通过对平面扫描来判别障碍物,使其在行走过程中干扰更少,更稳定,智能性也更高。而陀螺定位配合系统,让机器人脱离地面标线指引也可准确活动。可以说,没有技术上的创新,就不会有我校代表队比赛时的出色表现。

今天的希望,让队员们忘了昨天的痛苦

“我校自2002 年参加第一届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后,连续六年止步于小组赛。队员们一次次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泪洒赛场——但我们绝不放弃!”这是参加2008年机器人大赛时,一位队员在博客中写下的一段话。2008年的比赛中,我校的机器人定位技术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决赛中仍负于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而无缘冠军。“这让我们不甘心啊!”2008年10月,新一届的机器人团队组建完毕,准备冲击2009 国内选拔赛冠军。八个月的埋头苦干,八个月的无假无休,辛勤的付出和对冠军的强烈渴望,终于让他们梦圆赛场!

今天的希望,让队员们忘了昨天的痛苦。虽然前几年我校代表队都未能在国内比赛中成功夺冠,但是他们在技术和经验上得到的积累和传承为这一届比赛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与传统强队在关键技术上的水平已经比较接近,只是距离每年“引领技术前进方向”的冠军队伍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前一年的亚军是一种压力,但也让队员们看到了久违的希望。“你一生中有多少次机会身披五星红旗代表国家出战?而这一次,只要你们足够努力,你们就可以做得最好!”,上届一位参赛师兄这样激励本届队员。正是这句在动员大会上讲的话让本届队员热血沸腾。也正是这句话,激励着队员们走完了从方案讨论、设计制作到联合调试,再到最后东京捧杯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奋斗的过程总是痛苦和快乐同行。在实验室里,全体队员刻苦攻关,累了就席地而卧,饿了就泡面充饥,条件异常艰苦,但他们不曾畏惧。因为他们知道,奋斗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清晰的目标常常能够给予人们强大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采访时,队员们提到,在北京备赛时,工作人员将场地环境给涂刷错了,这导致我校机器人的一个激光雷达控制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由于当时赛场环境已经无法改变,而选拔赛又迫在眉睫,我们的机器人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当时的压力和紧张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全体队员沉着应战,冷静

分析,有条不紊地仔细检测、排查,终于寻找到解决的办法。连续几天的通宵奋战,队员们很快找到了替代方案,并经过几次测试,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机器人如期投入战斗。“不是困难本身难,而是你想象它很难”,秦四海同学这样总结到。即使现在,队员们回忆起这一情景,仍欣慰而自豪地

相视一笑。

八年磨一剑,此剑但凡出鞘,剑光所指,所向披靡!“我们所朝的方向,往往比所站的位置更重要”。如今,队员们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实力,心态上也更加沉着淡定,相信下一届的队员一定会备受鼓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平凡的成功往往带给我们不平凡的记忆。八个月的不懈努力,队员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沉甸甸的奖杯,还有那更珍贵的友情和难忘的人生经历。而这些,也将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宝贵的精神财富。采访临近结束时,三位队员感慨的说:“感谢队友的密切合作和忘我的奉献,感谢老师同学们的细致关怀,当然也感谢学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正是这么多的支持和鼓励才让我们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现在,各位队员正在着手选拔和培训新一批的机器人大赛团队成员,同时也都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新的奋斗目标,相信他们的明天更加精彩!

最后,我们对本届机器人团队为学校争得的荣誉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坚信,在队员的顽强拼搏以及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哈工大的机器人团队也一定会再接再厉,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后记:在采访的过程中,陈定同学提到参加比赛对个人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时,笔者想起来市政学院的长江学者马军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学校教育的最终的目的在于人的培养。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才是最根本和最基础的。一切的荣辱成败,喜怒哀乐终会过去,而只有人才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才是连绵不绝的。人才弱则国家弱,人才强则国家强。采访临近结束时,三位队员深有感触的谈及一件事,那就是英语的学习。此次东京之旅,在这样的一种高规格的国际赛事上,所有的参赛队员在赛前和赛后的交流中全用英语进行交流。由于我校队员们英语口语不是特别的好,所以在东京期间同其他国家的机器人团队进行交流时,不是特别的顺心和轻松。这也成为了团队这次东京之旅的一件憾事。毫无疑问,英语口语以及表达能力对我们日后的研究,工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希望大家能够吸取队员们的教训,及时补己之短,使自己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

TOP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魏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 供稿

他已发表录用论文50 余篇:其中SCI11 篇,在审论文3篇,EI 源期刊发表录用45 篇,其中第一、第二作者24 篇,第三作者10 篇,已收录9 篇;国际会议论文10 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其中4 项专利授权。其中部分成果已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和应用。他获得2005 年大庆石油公司科技一等奖一项;2006 年大庆石油公司科技三等奖一项;大庆石油公司地面技术交流会会议论文二等奖一项;2006 年全国博士生论坛水资源与环境论坛优秀论文;2007 年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海外华人环境保护学会优秀论文奖(OCEESA);2007 年度获得由日本株式会社设立在中科院的“奥加诺奖学金”三等奖。获得2005-2006 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华奖学金。

他就是我校04 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魏利。魏利本科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硕士是东北林业大学分子遗传专业,读博士期间,发表录用论文50 余篇:其中SCI1 篇,在审论文3 篇,EI 源期刊发表录用45 篇。此外,申请发明专利28 项,其中4 项专利授权。这些创新科研技术已经在工程的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并预计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魏利也因此获得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三届“十佳英才“评选的“创新之星”的称号。我们带着敬佩和好奇的心走近了魏利,领略这位“创新之星”的风采。

采访开始,魏利师兄就颠覆了我们已经在心中定义好的不善言谈的学究形象,他张罗着为我们倒好水便配合地坐在一旁,开场白是这样的:其实也没有什么,我讲完自己的事情你们就知道我有多普通了,其实我代表那种很笨很笨但却是很有韧性地坚持到最后的那类人。就是这样的朴实亲切,这样谦逊低调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我们与成功的距离,成功原来是这样的真切和鲜活!

“方向比努力重要”——找寻一个适合自己的并能为之付出全部热情的事业

魏利的本科阶段专业是林学,有时应专业要求,他经常出差奔走于东北各地,翻越各个山区对某个树种进行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通常很早就上山,等到被林中的潮气和露水打得透湿的衣服再次风干后,差不多就到了山顶,此时已经饥渴交迫,但是魏利说那段日子他还是很开心的。

硕士期间,魏利的专业是林木遗传木种,主要是跟随现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杨传平做西伯利亚红松的研究。后来,他协助一位最早研究西伯利亚红松的75 岁的副导师到了俄罗斯做有关西伯利亚红松的研究,有时甚至拿出自己的钱垫上,这位副导师平时生活节俭,但舍得为同学花钱,而且在同利以及另一位老教授合译的一本有关西伯利亚红松的书中副导师坚持将老教授放在首位,将自己列在最后。这样默默为科研奉献、不求名利无私的心曾经深深打动了魏利,让他对这样神圣的科研之路充满敬畏,让他拥有着这样执着的态度在这条路上前行。

本科、硕士阶段在林大的那种低调和沉稳的氛围影响下他学会了埋头踏实地做事,这是他最大的收获。这些收获改变了他以往的做事态度,但是不安分的他想换一下环境,所以即使导师有意留他,他也婉拒了,他很想为自己重新定位,换专业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后来他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再后来他认识了现在的导师马放教授。

“我最该感谢马放导师成全了我的一个转型,让我有机会从林业领域成功的过渡到现在这个让我想用全力去拼的环境领域,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魏利总是这样强调说着这句话。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开放和活跃的学术氛围感染了他。这里他发现自己找到了一种在奋斗的过程中有痛苦但却幸福的归属感,为了这种知遇的感觉,他愿意付出自己火热的青春和激情。

博士在读博士期间,除了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还有专利以外,他还获得2005-2006 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华奖学金、2006 年全国博士生论坛水资源与环境论坛优秀论文、2007 年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的海外华人环境保护学会优秀论文奖(OCEESA)、2007 年度的由日本株式会社设立在中科院的“奥加诺奖学金”三等奖。

蜂拥而至的成绩似乎恰恰诠释了这样一句话:认准了适合自己的方向,一切都事半功倍。

“才自苦中来”——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者

这句话是魏利在硕士期间他的副导师成书之后在扉页上送给魏利的一句话,是他硕士期间的真实写照,也成了他在博士期间督促自己不断前进的信条。

进入博士阶段,魏利遭遇了通往科研之路的最大的困境。由于环境专业是刚刚接触,对于他来说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另一方面一些同学流露出的对于转专业的魏利的不屑,对魏利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但是正如为魏利自己说的:要强的自己最受不了被人激。开始做微生物实验的时候,他连培养基没有配过,制作培养基的基本操作都不会,还要配制很不好养成的厌氧菌菌种,在没有人给予指导的情况下什么都得靠自己的摸索。

这时有件事情成全了他,不仅给他提供了大量学习动手实践的机会,而且由于收获得到的肯定为自己增强了自信,那就是大庆石油的科研项目。那段时间他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在这个项目上,每天雷打不动地早上七点按时在石油水化实验室里,在那个装满了臭气熏天的菌种的实验室一呆就是一天,晚上忙到十二点或更晚才回去睡觉。就在这样不断摸索和学习实验的过程中,魏利也在自己琢磨着在知道了怎样做后,如何能做得更好更有成效呢?他有段时间的工作就是在凉水中用两手不停转动试管把盛满热的培养基吸附在管壁上,但是常常因为培养基不均匀附着而凝固,导致硫酸盐还原菌无法生成。但是此时已经持续了两个月的实验进行到五月,项目十月份要结题了啊,可是两千多管的硫酸盐还原菌还没有顺利培养出来,心急如焚的他在一次次的失败尝试中终于灵光一闪想到了一种所谓的“滚管技术”:即将两管平放在水中相向滚动,利用两管滚动的向心力将培养液涂在壁上,这样一个工艺的改进不仅使培养基均匀附着而且加快了工作的进程;后来他创新发明的硫酸盐还原菌的快速检测由14 天缩短到3 小时,大大提高了效率,掌握了这种核心技术,对于整个项目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他在大庆石油水化室里刻苦钻研的两年,是做出大批科研成果、得到大家认可的的两年,连水化室的陈主任最后对魏利的导师这样说:“魏利做什么都是好样的!”

“先做人,再做事,最后才是做法。”——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做好科研的后盾

魏利在主持大庆油田项目时为了取到实验想要的工艺水,需要和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大到厂领导小到司机师傅都需要与之很好的沟通疏导;还有协助水化室的团队其他的人做实验,这时处事技巧和交往能力也成为项目和实验完成所必需的素质之一,陈主任在导师面前对他的称赞一方面是欣赏他踏实肯干的做事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对他“人气”很高的肯定,这是一个顾全大局的团队核心的灵魂人物。

团队的成果分享有时是一个敏感话题,魏利说博士要懂得交流和合作,我觉得很多的博士都很不愿意开放自己的成果和经验,确实核心的东西是不能随时对外公开,但是一些方法和思想是需要交流才能进步的,缺乏交流有时会固步自封,反而会落在后面,不能害怕别人赶超自己,应该在交流的平台上加快自己的速度,拉开与别人的距离,这样才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方法。在问到是否会将自己的一些技术成果传授于人时,魏利表示为了项目进度会对前来请教的人开放自己的一些东西,他知道自己摸索的艰辛,所以他也希望别人少走些弯路。

在被问到在这么多奖项中,哪一个最有分量时,魏利不假思索地说:“十佳英才的评选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他首先谦逊得将自己的荣誉的获得的原因归结为恰恰吻合了创新的参评角度,是老师的六分,团队对他的亲情的三分支持加上自己的一份创新。他说感受最深的是一种被肯定的喜悦,一种意外的收获还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这份意外的收获就是在这次十佳英才的评选活动中没有任何人刻意安排,教研室的师兄师弟亲情到场捧场,发自内心的为他的成绩骄傲开心,主动为他的评选准备尽心尽力地张罗。所有这些让魏利十分地感动,但恰恰这都是魏利平时诚恳待人的最感人的回报。

即使在评选过程中,魏利遇到了很多参评竞争对手时,魏利也暗暗为在SCI 上发文章很多的牛人喝彩,即使是对方赢得评选,自己也会很真挚的祝福他,他说这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就是这样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量成就了魏利的人格魅力吧。

“我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凌云的壮志、宽广的视野还要有坚实的基础

“我要做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句话是他对自己今后科研创新之路上提出的要求。

提起创新,魏利是这样诠释的:创新就是将新方法、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最后转化成生产力。

魏利说一个真正创新的人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他既有国际化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又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能使得产学研管很好的统一在一起,服务于社会!

魏利解释说,头顶天,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做前沿的创新意识。他说现在国外研究成果很多是建立在借鉴国内实验的基础上,他们走了不少捷径,但是我们很少有“引进来”的意识,其实我们也应当放眼国际研究前沿,很多时候通过交流和学习,可以发掘出很多前沿的课题方向或者思路,可以加快我们前进的速度。

脚踏地,有两种理解,既可以解释成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可以解释成不但要有踏实做事的韧劲,还要有为整个团队提供人脉以及资金的坚实支持。

得奖的荣誉让魏利感受到最大的就是即将承担一种责任,要做一个与这种荣誉相匹配的不断进步的自己,在这个强手如云的领域,希望这种压力会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后记:现在的魏利已经留校要做一名大学讲师,在顺利申请了我校和大庆油田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做像我校航天学院高会军教授那样的专业权威。最后,魏利师兄希望有志于在科研之路上远行的师弟、师妹能够看准方向,既要有踏实做事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还要懂得如何借助团队的优势,调动一切资金、人力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在掌握踏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开阔自己国际化的视野,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这样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真实的成功之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记者团供稿)

TOP

追逐梦想,开启美丽人生──记十佳英才陈冠英

作者:贾艳丽、王要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座右铭: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

2005年9月进入激光光谱实验室,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瑞典亚洲合作项目等的支持下进行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性质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科研成果。首次实现单带绿光和红光的上转换发射,首次观测到五、六光子上转换荧光辐射,首次发现一种新型的上转换物理机制,首次提出一种普适方法能将荧光效率提高两个数量级,首次定义了“抑制比”概念,等等。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杂志连续发表论文6篇,影响因子累计之和现已达21。此外,作为第一发明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作为第二申请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荣获中国石油奖学金优秀奖、光华奖学金。2007年9月,博士论文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九批正在进行的优秀博士论文。

醉心于科研,九年磨一剑

兴趣爱好是梦想的发源地,也是推动我们追求梦想的内在动力。陈冠英从大二起就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为社会做些贡献,在科研过程中可以根据一些定律发掘出或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于国家于人民有利,这种感觉很好。所以他一直醉心于科研,从本科到博士,九年如一日,从未放弃过!

优秀的人不仅因为他们有不俗的追求,还因为他们有把握机会,成就自我的能力和实力。要想在科研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仅靠花费长久的时间和精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是后备的支持力量,而真正的关键是要懂得选择一个好的课题。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课题会给研究者带来很多的挑战,同时这些也都是机遇,只有抓住机遇,勇于挑战,才会有创新!“很多东西在崭露头角的时候,有些人就能够很敏锐的去抓住它,有些人就发现不了。抓住新事物并把课题定在这方面的人就可以有自己的一些建树,因为他不再是跟在前人的成就后面去模仿,而是自己在创造。”陈冠英在科研中也是按照他的话去做的。06年他刚下实验室的时候,虽然在科研方面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但是他喜欢读书,接触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他发现了一个很具研究意义的课题——上转换荧光标记。当时还没有人提出过这个课题,他就与导师沟通申请,通过后他就开始做,从06年到现在三年的时间,他的工作就是这个课题研究。陈冠英刚发现这个课题时就很努力地向周围的人去“推销”,但是刚开始很多人对此表现出没兴趣或不看好的态度,然而现在很多国内外大学包括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和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等全部都往这个方向转。美国和瑞典的很多老师也都过来跟他们谈合作的事。基于陈冠英的研究成果, 现在他们小组已和哈医大、浙大、瑞典隆德大学在这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虽然他们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是在不断的摸索当中,他们会发现前所未有的科研“宝藏” 。“我们走在他们的前面,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原创性的,后面这些人就都跟着你的方向走了。所以课题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后面的工作只需要努力就好。”敏锐的洞察能力在科研领域是很重要的,但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要抓住崭露头角的新事物,不仅需要科研人员独立去思考,也需要机会的垂青,同时还要能及时地把握住机会。陈冠英从本科阶段积累知识基础,到硕士阶段总结经验,再到博士阶段勇于探索创新,九年的时间他不曾放弃过科研,这是他由衷的选择,也是他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信仰!

耐得住寂寞 执着于追求

对于博士生活很多人都觉得枯燥、寂寞、无聊,整天只是做课题,搞实验,发paper等。陈冠英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那些人只把自己的工作完全限定在了学校给定的那些工作项目中,而对博士阶段的意义没有完全理解,。博士阶段是一个赋予创新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不是能不能完成某些任务,而是要怎样去创造一些新的事物或者是怎样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这个创新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完全的投入就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在枯燥的工作中寻找创新的乐趣点。在整个博士生活中,起码要在所做的工作中,所从事的研究中有所贡献,让自己的后辈或同行能从你的工作中学习到一些东西,这是很关键的。确实,有些人在学术研究方面缺乏耐性,坐不得“冷板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表面上看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都不精深,在短时间内合成一个东西,然后再发几篇文章,其实没什么实质性的成果。科研注重的是精益求精,研究的内容不再多,而在深。一两篇paper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有能力,他们懂得很多东西,但形不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不深入钻研就不会有成果。历史上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深入到研究的最前沿,研究方向和成果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我是喜欢科研的一种人,我的目标是要建立一支自己的小团队,带领一帮和我志同道合的同事做研究,为国家的发展事业做贡献。”陈冠英在谈到自己追求时很自然地说出了这几句话,他现在也正一步步地靠近这个目标。他准备毕业后当一名大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知识慢慢应用熟练起来,等自己到某一时刻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就带领团队做一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情。这个目标是他的喜好,也是在响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他觉得这样一辈子能够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很满足了,这就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陈冠英的人生追求伟大但不轻狂,因为这是出自他内心的声音,而他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

泰然接受考验 淡然面对成就

优秀的人之所以令人敬佩,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敢于面对逆境,接受考验并勇于突破的精神。所有的科研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考验性,陈冠英在自己的工作中也曾遇到过一些棘手的难题,但是他能够以泰然的心接受,不急不躁。他提到自己有四点小总结:遇到困难首先要稳定自己的心态,不要怕。其次要仔细考虑,深入分析,坚信自己肯定有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回归原本的基础知识,从根源处一个一个环节检验,排除误差。再者也可以与同学和老师们讨论一下,听取一些他们的意见。在理论上提出的科研命题一般都是可行的,如果实验过程检查完全没错,实验结果却不对,那么这时就要开始审视这个理论了,这正是陈冠英的第四点总结——要敢于怀疑权威。所有的理论都是为解释事物而存在的,是前辈们的经验总结,而科学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验证的。权威的理论一般是经过一些检验的,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并不一定是完善的,无懈可击的。研究人员要勤于思考,敢于怀疑,不要怕自己说哪个理论对或错就会有什么影响。科研是要有争议才会有创新的,自己首先要从自身开始怀疑,如果自己的误差都排除了就要敢于怀疑理论,这才是真正的科研人员应该做的。理论创新有时候比实践创新更难,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你的实验从理论上来说都是可行的,过程也没有错误,那么理论就一定有缺陷,仔细思考研究就会有很大创新,问题往往是促进创新的关键,带着问题去学习往往效率更高,收获也更大。如果能够找出理论的缺陷并加以弥补改正,这样对科技进步的贡献是更大的!

如果说泰然接受考验只是一个人好的心理素质的表现,那么能够淡然面对成就就是一种高的人生境界——淡泊以明志。陈冠英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被问及感受时,他说:“把事情顺利完成了我就很高兴,其他的就没什么了。”这句话很平凡,但是却反映出了陈冠英的谦虚与淡泊。他还一直强调团队成员的贡献。从一个项目的申请到开发研究,再到审查、成功最后到投入使用,整个课题小组都付出了心血,大家都有一种集体的荣誉感,而这真、正是他认为最重要最宝贵的。同时,他在自己的项目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提高了自己个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成功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所能达到的,而是要靠大家的团结和通力合作!

正确定位自我 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路上有很多交叉路口,选择不同的道路就会通往不同的人生殿堂,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正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做出的选择才不会让自己后悔。客观评价自己,正确定位自己,就是为自己制定目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目标不能太高,遥不可及,我们就犯了好高骛远的错误;也不能太低,妄自菲薄,丝毫不能锻炼自己。同时,要有足够的自信,坚信自己会成功,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还会有谁会相信你呢?

陈冠英本科毕业的时候,物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好,找到好工作的机遇很大。然而陈冠英选择了读博,对此他是这样解释的:“我觉得每个人时刻都要首先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适合做哪些工作,在哪个领域会有所作为。而我就是很喜欢科研,读博对我来说是很好的一条路。既可以增长知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咱们学校给博士生提供了很多好的科研条件,这样我既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又可以长知识,一步一步向自己的目标靠近。有些人可能会受到外界很多事情的诱惑而走别的道路,他们工作后也许会拿到很高的年薪,但我更关心的是这样做会不会快乐,会不会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人离了钱办不了事,但也不能单单为钱而活,那样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能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且为国家为社会有所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陈冠英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他再次表明了自己“淡泊明志”的心态。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畏缩,认准目标就要勇往直前,只有坚持的人生才会是成功的人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若因一时的杂念和诱惑而选择于自己价值观背道而驰的道路,那么这样的人将会一事无成,这样的人生也是失败的,更毫无价值和意义可言。只有为实现人生价值而活才能活得快乐,活得真切,活得有意义!

播撒勤劳种子 收获美丽人生

对于自己九年来的学习和锻炼的收获,陈冠英将其概括为3个英语短句:learn to learn, learn to do, learn to be together。这些短句虽然简单却是内涵丰富。在课堂上,陈冠英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实验室里,他学会了亲身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在项目工作中,他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团结协作,感受到了团结力量的伟大!在他做荧光效率课题时,做出的实验效果非常好,将荧光效率提高了两个量级,这是三四十年来该领域取得的最具突破性的成就。但是他们的文章却被审稿人一再地退回,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陈冠英还是坚持不懈并与大家齐心协力补做实验回答审稿人的各种问题,最终文章得以发表并引起了很大关注。因此我们始终要相信团结就是力量!

陈冠英的美丽人生,不仅有学术上的所获所得,也有家庭中的幸福与和睦。他提到,其实每个读博的人都有艰难的经历,有很大的压力,做科研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外界和同行不认同自己工作的时候,实验中要处理很多繁琐事情的时候,都会身心疲惫,这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而在这方面他的妻子做得很优秀,给他了很多生活上的帮助,学习上的鼓励。陈冠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科研中时,就会很少陪他妻子,在交涉那篇文章的期间,他压力很大,妻子的家就在哈尔滨,离工大很近,但那半年内他只回过一次岳父岳母家。她很理解陈冠英,也很体谅他,给了他很多的精神支持。现在,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已做好准备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克服各种苦难,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共同迈向幸福的生活!

过往的成就已成为历史,见证了陈冠英的优秀,而现在的他正一步步地靠近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笔笔地勾画他的未来蓝图,相信他会创造出自己的美丽人生,奏响起青春的壮丽乐章!

(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记者团)

TOP

科研中的花木兰──访十佳英才“科研之星”刘冉冉

哈尔滨工业大学 供稿

在获得哈工大第三届研究生十佳英才——“科研之星”称号的几位同学中,有一位来自电气学院的女博士生。作为当选“科研之星”的唯一一名女生,她用自己的实力向人们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她就是刘冉冉。

刘冉冉的简历很短,经历却不简单。她本科就读于山东济南大学,学机械,2004 年本科毕业跨专业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在不到5 年的时间里,她参与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申请国家专利4 项,发表国际刊物论文7 篇,5 篇已被SCI 检索,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 篇,1 篇被EI 检索。如今,收获颇丰的她即将攻读完博士学位。

刘冉冉说,她对自己并没有很大的期望,也没有非要自己取得多大的成就,她把已获得的这些成果都看作是意外的惊喜。长得文静纤弱的刘冉冉,做起事来却有常人少有的坚韧与执着。就因为出类拔萃的能力,这位科研中的花木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得尽风流。

举轻若重,举重若轻。对待科学研究,刘冉冉一直是不迟虑、不放弃、不强求。探索未知的事物,对她来说就像是咀嚼橄榄,愈嚼愈觉得滋味无穷。当代浮躁纷乱的世界,难得刘冉冉还始终保持着平和而单纯的心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她所得到的,也不过是像春风吹过田野,江河流向海洋,那么自然,那么坦荡。也正是这样的风乍起,吹皱了哈工大新生科研力量的一池春水。

兴趣引领科研之路

刘冉冉的经历印证了一个朴素而简单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冉冉对探索新事物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和渴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好奇心很重。她坦言:“我以前并没有想过要走科研这条路。小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当科学家什么的。只是后来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非常想把它们搞明白。于是就经常查一些资料,想深入研究一下。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现在”。

还在本科三年级时,刘冉冉就进入了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接触了不少自己喜欢的课题,这一段经历对她而言是非常温馨而有趣的记忆。到做本科毕业设计时,刘冉冉第一次接触到系统设计的知识。在处理机械方面的问题时,由于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内容,她做起来得心应手,但在处理电气方面的问题时就遇到了一些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反而极大的激发了刘冉冉的斗志,她迫切地想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大四时她反其道而行,转而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的研究生,就这样走上了一条常人不敢走的道路。

2004 年,刘冉冉顺利成为哈工大的研究生。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刘冉冉开始了她的研究生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了电动汽车这门课,这门课题的新颖再一次激起了她的浓厚兴趣,并带领她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我当时选修了陈清泉院士的电动汽车这门课,非常感兴趣,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时感觉自己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不少。正好那时我老师手里有关于混合电动车新型电驱动系统的课题研究,我特别感兴趣,就跟老师要了这个课题,从那时开始然后一直研究到了现在。”

从济南大学机械专业的本科生,到哈工大电机与电器专业的研究生,刘冉冉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曲线道路。这件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对她来说却是那么地顺其自然,因为正如她所说:“兴趣带领我走上科研的道路,”这一切都是兴趣的主导。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刘冉冉收获着自己的喜悦,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她的辛勤付出。

在科研中注重积累

刘冉冉认为,不断地突破遇到的挑战,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只想大踏步前进却不愿脚踏实地地努力,是不会有结果的。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尽管本科时的刘冉冉基础课程掌握得非常好,但由于是跨专业考研,刚刚入学的她很快感受到了与别人的差距。本科时没有学过电机这门课,她连诸如“定子”、“转子”这种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懂。但是好学的她没有半点沮丧,怎么办呢,那就从基础开始补起吧,她开始踏踏实实静下心来自学。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刘冉冉很快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成为她在科研工作中的坚强后盾,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她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她一直强调:“做科研一定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平时   要踏踏实实的,特别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知识积累特别重要。”

实验室的师弟师妹在课题上遇到瓶颈止步不前时,向刘冉冉求教总能有所获益。他们说,刘冉冉特别会抓问题的关键,她总是能快速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对此,刘冉冉笑得很谦虚,她认为自己不过是积累的东西要多一些。

只有基础好了,沉淀得足够了,要用时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参天大树的长成需要根下丰富的养料,万丈高楼的筑起靠的是坚实的地基,刘冉冉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一路走来,她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么的坚实。

在交流中激发灵感

刘冉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向别人学习。“在科研过程中每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现在科技进步倾向于多学科的交叉,电机的运行和测试过程也是这样的,它不只是设计电机,还包括其他各个方面,比如机械和电磁方面以及测试过程中涉及到的诸多知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皆通,多交流、多向别人学习,无疑是一个捷径,会从中得到很多的宝贵的经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冉冉很善于发掘身边人的优点,任何值得借鉴的地方她都会虚心地学习,用她的话说就是“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

在这一点上,留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样机加工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刘冉冉把自己设计的样机送到工厂去加工,发现在机械结构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工厂要求重新设计。这对刘冉冉来说意味着一年多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她不肯就这样把自己的工作完全否定,一心想找到解决的办法。细心的她在与工厂的另外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交流时发现他们做东西的方法非常巧妙,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于是她向工人师傅说明了自己的问题,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建议。在工人师傅们的帮助下,刘冉冉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科学本身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说刘冉冉的科研工作真的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善交流或许也是她成功的一个秘诀吧。

在怀疑中冉冉而起

正如刘冉冉的导师郑萍教授所说,刘冉冉在科研工作中经常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想法。这些新想法的提出离不开她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更离不开怀疑精神。用刘冉冉的话说,一是要勤于思考、注重细节,二是要带着质疑的态度去接受权威。

“以我现在研究的课题为例,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对基础的了解上,对其进行优化。基础学科要有好的想法,一定要注重细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它理解透。在把一个问题理解透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又会有意外的收获。另外,我能提出新的想法,还因为在查阅那些权威资料的时候,对于权威人士的结论,我是带着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去接受的。他们的结论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是正确的,但在其他环境下也许就不适用了。一定要把自己的问题分析透,在借鉴别人的结论和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准,看是否真正地适用于自己的课题,如果不适用的话,区别在哪里,这有可能就是一个新的想法。”

在这方面,刘冉冉着实尝到了善于思考、敢于怀疑的甜头。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她对冷却系统进行了研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她发现对于冷却系统概述的若干资料里,对流体参数该怎样选择这方面没有任何资料给予过明确的指导,而这显然又是涉及到这方面问题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她马上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以后,她发现流体速度对冷却效率有一个特殊的规律,她把自己的重大发现写出来,投到期刊上。结果她的文章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一经投稿,马上录用。

善解人意的大师姐

在实验室里,作为大师姐,刘冉冉是整个团队的表率和核心。为师弟师妹们解答疑惑、组织分配团队的任务则成了她的主要职责。对于刘冉冉这个大师姐,师弟师妹们的一致评价是“聪明、能干、善解人意”。“我没有把自己置于一个领导者的角色里面,我们就是一个团队,互助互动嘛。我在团队里面分配任务的时候比较注重每个人的个性,他们有不同的优势,分配工作的时候基本上分配他们所擅长的,让他们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这个团队的力量才能共同的发挥出来。另外师弟师妹们肯定也会有他们自己的事情和个人的爱好,所以还要根据他们的意愿来分配任务。”概括起来,刘冉冉的分配策略就是: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均衡地分配任务。这样的做法,使刘冉冉赢得了师弟师妹们的尊重,更为她收获了珍贵的友情。      

谈到课题的进展时,刘冉冉仍念念不忘师弟师妹们的帮助。“一般电机都是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的,一个女生做样机时要搭建一个平台,这是很困难的。幸亏有了这些师弟们的帮助,他们平时帮我干活都是任劳任怨,真的很感谢他们。”

宠辱不惊

在大多数人看来,工科向来都是男生的天下。然而作为这支科研队伍中的花木兰,刘冉冉收获了辉煌的“战绩”。这是她辛勤付出的结果,更离不开她的良好心态。

在科研工作中,陷入困境是常有的事情,失败也是在所难免,对于这些挫折,刘冉冉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初醒的大地怎能一夜之间繁花盛开,刘冉冉一直要求自己不断积累,有所收获。既然选择了付出,就不要太看重结果的成与败。她说:“我觉得做实验的时候,同样的一个实验,也许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了,但是失败的同学获得的东西不一定比做成功的同学获得的少,因为他会从中发现有一些没有解决的新的问题,失败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实验条件或者是研究能力还不够,但是这对以后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启示。失败的工作,也可以当作课题的出发点,从差的结果里分析怎么改进。这也是一种收获!”

刘冉冉很善于给自己减压。每当遇到难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时,她都会给自己放松一天,出去看电影、逛街,给自己换个新的环境。“回来以后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时,问题常常会迎刃而解。”

刘冉冉很喜欢奥黛丽·赫本,赫本有一本书叫《美丽人生》,就是讲人如何缓解压力,刘冉冉说,赫本做人很出色,她喜欢赫本的人格魅力。

在刘冉冉的眼里,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惆怅的。成功、失败、压力……任何事情都能带给她新的启示,带领她迈向新的起点。从容、淡定,刘冉冉用她自己的人生哲学书写着别样的青春,也许,这就是博士的最高境界吧。

质朴而不缺乏美感,简约而不简单,如清风般洒脱,如泉水般清澈,这是刘冉冉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她一心追求自己钟爱的事业。她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又脚踏实地,看似无欲无求又不断追求;她天生洒脱乐观,宠辱不惊,总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点。正如刘冉冉所说: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遨游天际并不只是梦想。带着这份从容淡定与自信,这名傲立于科研队伍中“花木兰”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战绩。

TOP

自制心灵鸡汤

作者:谈宏莹(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我国,高端人才的数目日益增多;在高校,博士、博士后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这其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亦愈来愈大。   

被多数人视为另类的女博士,她们的生活在人们眼里似乎充满着神秘色彩。据统计,每天都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动摇着女博士们的学习生活。25%-40%的女博士认为心理压力太大,而这其中56%的人是由于学业上的压力导致无法专心于研究,甚至是在学海里苦熬。心理学家认为,压力是一种极具传染力的东西,除非采取措施,否则它极有可能会破坏正常的生活。

在哈工大,到处是以男性为主体的学习生活环境,女性又是以怎样的姿态来营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氛围的呢?

我们身边的成功女博士

尚维是管理学院03级博士生,对不少人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业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完成的:1997年进入我校实验学院就读,大一时就曾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大奖,大三时进入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进行网络商务谈判的研究,先后参加了两项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并以第四作者的身分获得了一个网络商务谈判软件的著作权专利。同时,她还兼任管理学院研究生分会副主席,组织策划研究生学术活动,并协助研究所、校团委、管院研分会等部门建立网站和论坛;在硕士毕业前夕,还获得了黑龙江省优秀硕士毕业生的荣誉称号。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尚维开始参与几个大型项目的开发,同时还担任一个子项目开发的负责人,承担着对项目组其他成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并先后在学校范围内做过多次关于信息系统建设及谈判系统开发的讲座,和大家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女强人谈工作

尚维不是大家印象中那种穿着职业套装,一脸严肃冷峻的“标准女强人”。初看去,尚维是个身材娇小的文静女孩;然而,她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又分明地勾勒出一个女强人的睿智与自信。

在繁忙的工作中,从尚维身上看不到一丝有压力的地方,相反她展现的却总是乐观积极的一面。说起工作,尚维的感慨颇多。

“态度决定快乐”

课题其实很吸引我,觉得比较充实。我比较喜欢研究新的东西,喜欢产生新的想法,希望得到别人认可,有些无法想象每天都做几乎一样的事情。

在学校也一样可以过得很多姿多彩,只是钱少一些,但是钱不是快乐的原因,自己的生活态度才能决定自己的快乐。

本色

我没有很刻意地要展示或是证明自己,就是如果有什么工作就认真做,努力做好就是了。我的责任感比较强,对自己要求也是比较严的,所以一般做事不会半途而废。

我觉得在工作中首先想到的是要帮助别人,怎样互相帮助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向别人表现自己。

做领导,可能有些男同学开始会比较不服气,但是我自己首先比谁都卖力气做事。所以他们也慢慢都比较服从任务分配了;遇到不配合者,我会直接和他说,我的性格是比较直的。如果确定的确是他的能力不及,做不了,我会号召大家一起帮他完成任务。

时间观念

谁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大量的事的,重要的是有一个大概的时间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要有取舍才行,比如牺牲点休息时间,少出去逛街什么的。

但是需要适当地奖励自己一下,以免太劳累。如果不在状态就做别的事,不要勉强自己。这时我会看一些英文电影……看不下去论文的时候,就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反复看。

当然,如果非常急的一些任务无论状态如何也都是要做的。所以就要有比较强的约束自己的能力。

尚维的话,虽是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她对学问的专注和对名利的淡薄。正如她给人的感觉:透着朝气,又有着一种似乎沉淀经久的平和。

幸福家庭小贴士

谈起爱人和家庭,尚维又恢复了小女孩般清纯可爱的样子。爱神从未忽略过这个漂亮的女孩。其实,尚维留在学校读博士,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和男友——也就是现在的丈夫——在一起。

尚维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很亲近、很随意就好,不需要轰轰烈烈的。然而,为了完成学业,现在她与丈夫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尚维说,对两地分居的问题,自己也许还不够有发言权,因为和丈夫才刚刚分开一个月。

“当然希望两个人在一起。为了完成学业,就要暂时分开一下,不过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用yahoo messager和BBS,我们两个的联络成本也是很低的。郁闷的时候可以有人倾诉,也可以互相鼓励”,和丈夫的及时沟通,也让尚维少了些压力,多了些动力。

至于节假日,只要有机会,尚维就会和丈夫聚一下。两个人也常常计划着春节的时候一起去父母家,将来把父母接到一起住。说起对未来的遐想,她的脸上露出一对可爱的酒窝,真的让人感叹,干练的女博士竟又如此温柔可人。

精致俏佳人

爱美是女生的天性。眼前的尚维长发披肩,虽然没有化妆,但她焕发的神采却极具感染力;休闲装、牛仔裤,随意但很得体。

其实,对服饰、化妆,尚维都很感兴趣;对流行,她也有自己的想法:“流行就是适合自己的。因为我长得比较小,所以我比较喜欢穿显得成熟一些的衣服,但也只是在适当的场合才穿。大多数时间是在实验室,喜欢随意一些,所以选择休闲一类的款式,比较适合工作和学习。不过,衣服和鞋子还有小饰物,我都会精心搭配一下的。我的‘随意’,就是不会穿高跟皮鞋和职业套装,也一般不会买1000元以上的衣服——除了结婚礼服!”尚维调侃道。

在不忽略生活细节的尚维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精致。

最后,谈到对现在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用百分制计算,尚维给自己打八十分。因为她一直相信比现状稍微高一点的期望,能让生活和学习更有动力,而自己的生活态度才能决定自己的快乐。

TOP

“博”览──众看读博

作者:朱畅(哈尔滨工业大学)

之所以会选择读博,是源于儿时的一个梦想。不,与其说是梦想,不如说是脑海中的一个情景:夏日的午后,凉风习习,一条林荫小路的尽头处,茂密的树阴下,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端坐在一条长椅上。老者鼻子上架着知识渊博的外在特征——眼镜,右手捧着一本厚如辞海的大部头,左手指着书中的文字,口中不时地向周围的三五个学生喃喃地说着什么,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偶尔会提几个问题,或者会心地笑着,气氛凝重而不失活泼。这一想法,随着我升入大学,逐渐被淡忘。大学里,我有着快乐的时光,不再去做儿时的梦。直到有一天,我厌倦了生活中尔虞我诈,不堪于过多的责任与重负,我又想起了曾经心中的梦。儿时对未来的憧憬和计划中自然不会有如今这个年龄段要考虑的票子、房子、车子、女子,那里所有的只是一个孩子不包含物欲的精神寄托。于是,读博成了我为自己儿时梦想努力的途径,成了我在喧嚣的现代社会所找到的精神后花园。

——Dr. Candidate

“读博”于我,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赚来的一个机会。从当初压根不想读到后来为了考博士在别人都忙于找工作的时候却躲进教室看书,我简单谈谈这样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

开始不想读博士是有些高估了硕士期间吸纳知识的能力,待到一年过去,我发现自己所学根本不足以让我获得一份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于是开始考虑读博士。我从来就不是个“闭门造车”的人。在这期间很多朋友也跟我说,去社会上干个一两年之后会发现学到的东西更多,但我仔细权衡之后觉得: 一走入社会,自己的工作导向就定了,对于没有涉足过的技术领域就很难再走进去。于是,人生角色也就定型了。我把这视为一种人生的停滞。所以,决定留在学校,起码能一直学一些自己想学的东西。

我做这样一个选择也是有些迁就自己性格的原因在里面。我喜欢“自由”,对于“朝九晚五”,或者“八小时”、“三班倒”,从来就有种畏惧。在大学里,时间总归自己支配。另外,博士毕业以后所开始的工作岗位,也不会那么受制于“员工纪律”。

我对自己选择的实验室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不舍得老师,不舍得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家里不等我挣钱养家,也支持我的选择,那就留下读吧。也算是逼自己再进一层的动力。

——Into The Rain

我曾经列出长长一列读博的理由与不读博的理由,理智的分析,妄图找到答案。但整整一年的时间,我都没有得到满意的解答。而当我不得不做出决定的时候,我发现之前所作的一切思考都是徒劳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战胜一颗年轻的心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一展身手的欲望,除了另一颗更年轻的心。

——Somebody

生活在现实里,匆忙中抬头看一下自己的未来,又是一个人生的岔路口。做了二十几年的梦,还没有憧憬过博士生的生活,如同曾经没有梦到过满世界的冰天雪地,而当自己真正站在哈尔滨的银白世界里才有些不知所措。

几千里外的父亲还在数着正在扬花的庄稼,弟弟今年高三,面对一个已经创造了奇迹的家庭,更多的负担在我的肩上,尽管老父一再地规劝,自己的梦想由我自己来决定,但流淌着双亲血液的躯体已经在开头一刻做出了选择。

“飘洒血泪在故乡找到逃脱方向,遥望我的天堂听到是谁在讲,带着忏悔飘荡看到坚强在生长,内心变成天堂永远对我呼唤,回来,回来……”

——Myself

博士?!如果我是有追求理想抱负层次地位能力工作学术等要求的男人,或许坚定的回答:会!但我却是女人……这辈子脱离不开尘世,也就必定免不了世俗的眼光。拥有灿烂各异的生活是美好的,享受灭绝师太的距离是恐怖的。追求不比谁人少,但读博在我看来并不算是一条善待自己的道路。眼看着女博士老师除了职称之外在我眼中的不足幸福,眼看着男博士师兄除了学术之外在我面前的呆板木讷,听着满脸皱纹的老博士客观的、比较犀利的分析和诚意的劝阻,很想无奈地辩驳:我没说要读啊……如果哪一天神对我说:硕不够用了只有读博了!我想说:神啊!你救救我吧!

——VivianBaby

妈妈想让我读博士,她说她不指望我一个女孩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读个博士,在大学当个老师挺好的,有一段时间我以此来搪塞我的朋友们。终于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不要总提你妈妈的想法,你自己想没想过你要怎么生活?”我当时就愣了,没有人能代替我选择,我无法决定我未来的日子的模样,但我还拥有选择的权力。由此我想到了一段话:有一位老人坐在一个路口边休息,看到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他对年轻人说:“年轻人,不要走前面那条路,那条路荆棘密布”,年轻人说:“你怎么知道?”“我走过那条路!”年轻人看了看老人,“既然你能走过来,那么我也能!”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条路,他发现这是一条他走过最难走的路,他历尽艰辛,在冷风中看到自己变得褶皱的手,在湖水中看到自己头发花白的倒影,当他终于走到这条路的尽头的时候,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个背着行囊的年轻人,他不假思索的伸出了手拦住他,对他说:“年轻人,不要走前面那条路,那条路荆棘密布”……

——River

TOP

谦和的微笑──访哈工大第二届“十佳英才”获奖者朱嘉琦

作者:申阔、冯定成(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一个晴好的冬日的上午,我们走进宁静美丽的科技园,去“亲密接触”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朱嘉琦——闪光的思想和真实的生活。

朱师兄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他却总是谦和地说,仅仅是做好了一个学生该做的事。他始终强调学习没有什么“诀窍”,最重要的是勤奋,“要上得天堂,就得先下地狱”。读博士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但是方法是个性化的。因此,有了勤奋就行了吗?不——还要思考,不然读书再多也惘然。

对于博士生来说,学习已经不仅仅是指学好高数、外语这些课程了。写文章成了最重要的工作。“我以前总是对于做工程应用比较看重,认为写文章是比较‘虚’的事儿。这个看法有一些片面。其实,写文章是学习、科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做了实际的工作,还需要系统地总结,才能使你的认识有一个质的升华。”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博士生是否能顺利毕业,论文也成了念博士的“第一要义”。然而,做实验、写论文、搞学问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谈到了他的经历——做实验研究时,薄膜沉积设备一度频繁地出现故障,大量重复的、“无意义”的工作一遍又一遍的考验着人的耐力。几遍、几十遍还是没有结果,这时你怎么办?但是心里总有一个信念,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要一直坚持下去,路再长,长不过人的腿,信念坚定了,取得成绩是早晚的事。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回想已经付出的汗水,再展望漫漫的征程,他的目光显得深沉而坚定。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回报。两年多来,朱师兄已发表20余篇论文,并申请发明专利7项。2004年9月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六批正在进行的优秀博士论文;2005年1月以评分第一的成绩获得航天长征一等奖学金;3月被评为国防科工委优秀毕业生;2006年入选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研究中他追求创新,同时重视前人的工作。什么是创新? 他的体会和心得非常深刻:“创新的idea不是打开电脑就凭空出现的,要多读文章多积累,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他热爱工作,但更热爱生活。采访中他饱含深意地告诉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品味,不是看他忙时干什么,而是看他闲时干什么。如果在闲的时候无所事事,那么这个人不会有太高的综合素质。朱师兄很喜欢《红楼梦》,一部“红楼”他不知读了多少遍,他感叹红楼人物的沧桑悲凉,更醉心于“红学”渊深的海洋!集邮是他的又一大爱好。此外,他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他的藏书已经有几千册,摆出来可以挡住一面墙。他又喜欢美丽的大好河山,并身体力行……从他的爱好中,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一个小时的谈话中,朱师兄给人的感觉始终是谦虚朴实而又才华横溢。他对未来的规划实实在在而又目标高远。“理想一定要有,但不能让它成为空想,得把它具体化,努力去实现它。”

道别之后,朱师兄的话语仍然在耳边回响,他那谦和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永远的谦和微笑,永恒的精彩人生,永存的美丽风景!

TOP

幸福在奋斗的沃土上萌芽──记哈工大第二届“十佳英才”帅永博士

作者:郭擎、管东升(哈尔滨工业大学)

九年前,他是一个害羞、内向、普普通通的大一男生。

九年后,他是一名自信、开朗、集成绩与荣誉于一身的哈工大教师。

九载风雨求学路,他历任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院学生会主席、院研分会主席、校研总会副主席、院博士生会主席等职务。从保研到硕博连读,从博士到提前留校任教,从策划“保护母亲河”活动到校庆八十周年庆典,从组织院学术研讨会到全国博士学术论坛,他一路光辉地走来。数篇SCI、EI论文从他手中破茧而出,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被他收入囊中。05年他再得喜报——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七批正在进行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

他,就是哈工大能源学院的帅永博士。在笔者面前,帅永一展无限的活力与自信的豪气,显得十分洒脱与自然。朴实的言语,让人时时刻刻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情,对事业的激情以及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他交流,收获的不仅仅是认识上的深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舞。

合理安排 梅开二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十佳英才”评选是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质进行严格考查并予以公开表彰的活动,能真实反映哈工大研究生学术研究的水平,充分展示哈工大学子的风采,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鼓励学生成为综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在第二届评选活动中,帅永同时荣获“科研先锋”和“素质明星”两项荣誉。

科研和综合素质都做得如此完美的帅永认为,人际交往是一门必备的艺术,而大学恰恰提供了一个交往的舞台。在这个崇尚理性的舞台上,人可以敞开心扉地交流,追求能力的提升与自我的完善。短短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所以要牢记“珍惜”二字,抓住契机,通过组织、策划活动来提高学习、管理、交际等多方面的能力。他对“记者”这个职业情有独钟,所以刚进大学就申请加盟校内知名传媒社团,可惜因乡音太重而遭拒绝。在一番痛苦的反思之后,他又向多家社团推销自己,于是繁星文学社、《哈工大人》杂志社、哈工大学生舞蹈团纷纷向他发出了邀请。在社团里,他勤勤恳恳地干事,踏踏实实地做人,参与策划“跨域跨文化交流会”、“保护母亲河――绿色长征”、哈工大八十周年校庆文艺庆典、多届校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读研期间,他又策划举办了连续五届“21世纪热能动力”能源学院学生学术研讨会,并负责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动力控制与工程热物理分论坛的会务安排。

精彩的社团生活,源自面试时手心的“自信”与“诚恳”两大法宝。他风趣地说,至今能源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还记得他面试时特别诚恳与自信的眼神,那眼神充满热情与期待,让老师都不忍拒绝。在被问及能力时,他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现在没什么能力,但我会用一颗诚恳的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请相信我!”他用行动兑现承诺,揭开了八年社团生活的篇章,从而炼就了严谨、求实的风范,获得了自信、坚韧的品格。

课程学习与社团工作,常常成为鱼和熊掌的博弈。为了兼顾两者,他努力做到提高学习效率。他说:“我基础一般,但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促进自己的进步。”他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观察并模仿优秀学生的听课方式,与他们交流学习心得,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并牢记“不会就是不会”的信条,虚心向同学和师长请教。

他在工作与学习之间找到了“平衡”,既做到了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又出色地完成了社团的多项任务。两者的完美结合,带给他累累硕果与幸福的回忆。

拓展是不变的梦想

帅永用圆作比,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圆周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也越多。只有不断地拓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创造成就感,才能激发进取的激情。他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阅读过大量有关心理学、管理学和美学等方面的书籍。他认为,大学里蕴藏丰富和宝贵的资源,务必要好好地利用,为自己补充多种“养料”。大学里不乏能人,还有校外成功人士的介入,我们要多与他们接触,开阔视野,激励自我,感受心智的洗礼。那感觉,就像迷失在黑暗的隧道已多时的探险者突然看到亮堂堂的出口那一瞬间,心中豁然升腾的惊喜。因此,他结交了很多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每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得益于朋友们的倾力支持。

他详细给笔者讲述了“保护母亲河――绿色长征”活动的过程。活动产生于一个简单的想法——松花江是东北人的母亲河,呼吁社会保护母亲河势在必行。经过商讨,他和朋友们一拍即合,随即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在学校的协助下,活动经费就绪,活动人员通过院系选拔也招募到位。出发前安排人员打前站,安排好吃住的地方。出征当天,在哈工大主楼广场和防洪纪念塔两个地点分别举行出征仪式,然后分两段考察松花江,上至松花江源头长白山,下到中俄边界的三江口,用自己的呼声来唤醒龙江人民的环保意识。他们打出的条幅标语——“喝着上游水,想着下游人”至今已被两岸百姓所熟知,老百姓至此从自己做起,不再把农药直接排到江里,许多生产厂家也自觉对废水进行了处理,他们当时的检测数据还被有关部门作为制定环保条例时的参考材料。

科研尚“静”

“做科研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能浮躁;要耐得住寂寞和诱惑。”他这样总结自己的科研体会。创新是科研的灵魂,他点出了创新的三种境界:老方法解决新问题,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创新从何而来?他认为,可以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与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来激发思维,绽放灵感的火花。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创新的意识与激情,把创新当成一种习惯。他回忆到,在做“利用太阳能制氢”的课题时,为了设计一种可以高效、定向收集太阳光的装置,自己苦苦想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结果。后来和别人谈起这个问题,对方提出参考椭圆的性质,即从不同方向入射并经过一个焦点的光线经过反射都能汇聚到另一个焦点。一语惊醒梦中人,他茅塞顿开,顺利完成了课题。

他还谈到了专业的冷热之分,认为不能改变就要学会去适应,干一行,爱一行,把自己凸现出来,避免被淘汰。他本科就读锅炉专业,当初也有过失落,但他做到了“爱你所选择的”,没有放弃努力,而是静下心来学习,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科学基础,才使今天在新的研究领域游刃有余。

浮躁是科研工作者的大忌,惟静心才能有所成就。帅永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感恩之念,不竭动力

在采访前阅读他的资料时,笔者产生了一种疑问: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不断地超越自我,创造骄人的成绩?在听到这个问题后,他响亮而干脆地回答:“两个字——感恩”。他回忆起了那刻骨铭心的一幕。大一开学,父亲送他来哈报到,临走时留了一句话:“儿子,在这要好好地学,把自己锻炼成才。只要你愿意读,家里再苦再累,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念书。”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他,这样一个坚强的男子汉,顿时流下了眼泪,因为他明白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那天,他含着泪水,追着离去的火车跑了好远好远,回来时竟然迷了路。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念书,要对得起含辛茹苦的父母,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变亲人们的生活。

现在已为人父的帅永,每天快乐地忙碌着。白天加紧工作,晚上和家人一起照顾四个月大的孩子。他晚上都会计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保证每一天都不虚度。他坚信,天道酬勤,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作为学长,他建议学弟学妹们,常去图书馆看书,培养自己的爱好。青春少年是样样红,年轻的确是一种资本,但要合理利用,精心规划,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TOP

博士大田鼠的快乐生活

作者:田雪松(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大的一只田鼠,掐指算来,已经在工大读了6年多的书了。大田鼠快乐地生活在校园里,现在将一些生活的小片段与大家分享,你的嘴角上翘了,我的心里就乐开花了。

一、大田鼠的足坛生涯

说起足球,大田鼠把脚指头也用上,算了算,踢了有大概20多年的球了,竟然还没进国家队,真奇怪啊!

话说某个星期天早9点,田鼠刚刚美梦惊醒便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大步流星奔向球场,虽然到了球场已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片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师弟们尊老敬长,让田鼠先上场去大展拳脚。于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21系光电子专业身披10号球衣核心大牌主力中场拳打科学园实验室苍蝇脚踢十公寓宿舍小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运筹帷幄决胜十里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静极思动动极思静笑里藏刀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大田鼠,踏上了尘土飞扬的足球场,书写了一段耸人听闻的传奇。田鼠我在中场为非作歹称霸一方,和对手勾肩搭背难分难舍,得到球后囤积居奇图谋不轨,为虎作伥地给队友传球,队友进球后狐假虎威地上去庆祝。总而言之,上半场可以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来形容,2:2的比分让大家基本都心满意足。

换过场地之后,比赛go on and on and on and on…田鼠的状态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中场呼风唤雨声东击西,也经常上窜下跳来回防守,或者背井离乡去前方进攻。哈工大博士队老陶和老刘的加入使得球队水平水涨船高,田鼠和他们俩之间你来我往投桃报李的配合使得对方防守压力大增,一时间场上鸡犬不宁鸡飞狗跳,两队梅花间竹此起彼伏按下葫芦起了瓢的进球使比分变成了5:4,对手前仆后继铺天盖地千方百计千里迢迢千军万马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呼万唤千变万化地攻了过来,我们官官相护唇亡齿寒一夫当关一呼百应一手遮天一心一意一身是胆一往无前一本正经地顶住了对方的进攻。时光如梭一日三秋一声哨响,于是,大家欢天喜地步履蹒跚外强中干形影相随回去安居乐业了。

二、我们的博士快乐谷

年轻人,最容易从朋友那儿找到快乐,工大里就有那么一帮博士,凑在一起,在QQ上建了个群叫博士快乐谷,里面乐子不少哦。

大家好!现在是早间新闻时间,今天的新闻主要有以下几条:

博士快乐谷的群主小人鱼在管理员潇潇以及小空、天蓝和大愚的陪同下,昨晚视察了工大附近烧烤事业的发展情况,大家对扎啤库存量的不足以及补给不及时的问题表示了遗憾。

视察期间大家对魔兽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研讨,与会人员纷纷踊跃发言,魔兽新人潇潇表现得勤学好问,最终大家对刷毛料及毛料的分配问题基本达成共识。

人气美女潇潇就诽闻问题发表了她的看法:让诽闻来的更猛烈些吧!

与会期间突发“龙息辣椒”事件,大家准备有些不足,幸好素拍黄瓜加陈醋效果良好,连上三盘之后,事情已得到完美的解决。

大家对放假期间群内上线人数少,聊天人数少,参与腐败人数少的问题均强烈地表示了遗憾。经讨论后统一了思想认识,群主小人鱼指出:革命的道路是曲折地,是回旋式上升地,目前是革命的低潮,我们要看到光明的前景,要有信心迎来百花齐放、百桌牌局、百人同聊的大好局面,并对昨晚潇潇及大愚忽悠金贝贝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回宿舍的路上,天降瓢泼大雨,小空、天蓝和大愚一路飞奔,直达公寓大厅,群主小人鱼继续发挥其彪悍的作风,发扬革命大无畏精神,视暴雨如无物,缓步抵达终点之后与大家一一挥手作别。

本次新闻由田鼠播报,谢谢您的收看,再见!

三、田鼠的一点儿生活感悟

人生不是一条直线,生活总是喜忧参半。

早晨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窗外传来阵阵拖拉机的轰鸣,压过了鸟鸣,撕破了早晨的安静。生活就是这样,好与坏并存,快乐和痛苦同在。生活把一切向你抛过来,你想要的,和你不想要的,快乐的接受你要的,平静的接受不想要的,总有更好的,也总有更坏的。真心的努力,过好每一天,高兴的,难过的;追求,并等待,幸福与快乐。

TOP

志存高远,规划自我

作者:朱海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郭明杉,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本科毕业,工学硕士,现为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校优秀共产党员。现为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管理学院博士生党建助理,管理学院05春博党支部书记、班长,《中国研究生》驻哈尔滨通联站特约记者、通讯员。曾任校宣传部部长学生助理,《开拓》报责任编辑、记者;《哈工大研究生》编辑部责任编辑;曾主编《哈工大共青团工作研究》、《共青团工作内部参考》等团刊;至今已在《中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哈工大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



有一年,一群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自己的人生。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度过不同的人生。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古人说:“有志者,事竞成。”说明立志与规划是修养的起点、成就事业的基础。画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志存高远,以此激励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去实现远大的理想,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生将受用不尽。在我采访郭明杉的时候,我一直在领略立志与规划的收获。



郭明杉从河南省南阳市高中考入哈工大材料学院后,开始了他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涯。刚进入大学后的郭明杉在努力学习之余,已经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他说道,“从大一下学期开始,经过一些事情后,我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如果一天学习十个小时能够考90分,学习6个小时能够考80分,而剩下的4个小时用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我宁愿选择后者。”接下来他开始这种观念付诸实践,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未来上,对自己日后要走的道路进行了初步战略规划,并为此不断请教优秀的教师和学长。

郭明杉开始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拜访名师,拜访了包括黄文虎院士、吴林教授在内的很多优秀人物。他们根据他们的人生经历给与他非常多的有益指导,也让他对做人做事产生了很多思考,从而少走了不少弯路。郭明杉说道,“其中我曾拜访的一位某省级领导曾指导我看了大量有益书籍,更是对我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

2001年,郭明杉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材料学院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时,郭明杉面临着出国与就业的两种选择。但是后来他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最终考入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在这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郭明杉已经发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多篇论文。此间他还被推荐至英国牛津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一个月。

由于郭明杉学业优秀,他获得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的赏识,这位教授后来担任他的副导师。“压力越来越大了,副导师主攻金融方面,我还要学习很多金融类的知识,看这一大部书,导师要求我一个月内看完,现在我天天熬夜。”

从工科转向管理,必定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我们能想象到那种奋斗时的艰辛,每个优秀的大学学子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那个阶段,郭明杉,为了理想,无时无刻不在努力。



读博期间,郭明杉开始参与学生活动。郭明杉作为05春博班长,后兼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由于工作努力,而成为管理学院博士党建助理。2006年暑期受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府邀请,管理学院组织博士实践团去江西等地考察,郭明杉被管理学院党委确定为团长,最终考察团取得大量成果。

在他刚刚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时,他就参加了当时刚刚组建的《哈工大研究生》杂志社,成为记者,随后担任责任编辑,接着郭明杉成为《中国研究生》首批通讯员。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两次获得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颁发的“优秀编辑”的称号,并且刚刚获得“《中国研究生》杂志优秀通讯员”称号。

在工作期间,他获得了校宣传部一位老师的认可,并被认为是部长助理的最佳人选。对这件事情,郭明杉谈起来很是感慨,因为在成为助理前,他只和该老师有一次接触。“很多时候你的性格就埋在你给人的第一印象中,很多人我们可能只有极少的机会接触,这时候你坐在对方面前,以给人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为要”。

在郭明杉博一下学期时候,看到校团委选派优秀的学生为兼职副书记的通告后,郭明杉也参加了报名。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他脱颖而出,成为主管共青团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书记。他从各个学院召集来近30人,使发展研究中心一举成为校团委最大的中心。至今,中心已经在郭明杉的主持下团结一致的稳步发展,由他创刊并主编了《哈工大共青团工作研究》、《共青团工作内部参考》等团刊,申请了多个研究项目,召开近十次团员理论知识学习讨论会等。

看到郭明杉在读博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在班长、党支部书记、记者、编辑、院党建助理、校宣传部长助理与校团委书记这么多职务与工作上取得如此多的成就,而且规划和衔接的如此紧密和自然,真的让我很吃惊。因为对于一个本科与硕士期间几乎没有参与任何学生工作的他来讲,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每个光辉的成就下,艰辛与汗水,痛苦与沮丧,都必定伴随。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道,“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用理想的旗帜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郭明杉正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路上行走。吾辈年轻,我们所以要努力;前路多艰,我们因此要奋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路似乎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因为寻求自然的真理所以读书,因为验证已了解的真理所以行路,行路是读书的继续与深化。而这两者又是郭明杉最大的爱好与闲下来花时间最多的事情。

采访郭明杉时候,令我非常吃惊的是他的三百多册的藏书,涵盖哲学、经济、历史、传记等。作为一个学生,这很不容易。“我常常借钱买书,甚至省着吃饭的钱,”他笑道,“这套《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花了我近七百块,可我毫不心疼。”我看到架上那一套三卷的丛书,心下叹服。“学经济嘛,这类经典著作一定要常备,这样能不时翻查,”他说道,“何况我读博时才开始大量涉及经济管理类书,更要加紧研读,把一些基础的经典的书读懂读透。”他的小半个书架上摆满了经济管理类书籍,上面插着不少竖起的纸条,他说那是既做书签又做临时笔记用的,过后录抄。

在郭明杉的书架上,还有全套精装版《资治通鉴》,有《苏联兴亡史》,有《国史大纲》,有《元大事记》,有《西方哲学史》,有《毛泽东传》……整整齐齐的码成几排。他认为,每个成功者都是异常艰辛的,通过各种书籍我们可以了解这个世界的构造,并学习各种处理事情的技巧与方式。在读书之余,郭明杉还笔耕不辍。至今已在《中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教论坛》、《哈工大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

他说道,没有一位历史上的伟人是愚钝的,只有拥有一定的学识积累后,才能让知识在我们的思考中成为自己的东西。

旅行,是郭明杉的爱好,也是郭明杉一直在做的事情。郭明杉直言这与他年少的经历有关。他小学阶段在北京度过,上中学时先在山东后在河南,上大学又来到哈尔滨。在河南上学期间,郭明杉曾去过河南大部分的旅游胜地,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和殷墟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他甚至曾骑车从南阳市来到信阳市鸡公山。他去山东曲阜时,对着孔子像伫立良久,他说,孔子的思想曾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甚至至今还在东南亚诸国发挥重要影响,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儒家思想进行新时代的反思?

大学期间,郭明杉继续着自己的爱好。他去阿城,这个曾是强大一时的金王朝皇城所在地,曾经有过的金戈铁马,曾经有过的如云战旗,让他唏嘘不已。他去内蒙,在那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纵马奔驰,享受生命的快意张扬。他去美国,对美国的现代化十分惊叹,那里的硬软件设施是中国需要很大努力才能赶上的。在2006年,他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之余,在伦敦等古城好好逛了逛,享受了一下西欧的清新空气。

“不论什么爱好,都可以作为修身养性的渠道。因为一个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把工作做得出色,”他说道,“在旅行中,享受生命真谛;又在追随前人足迹,问询前世今生。看着前人曾经有过的经历,我就联想起这个社会与自己正在走的道路。”看来郭明杉的理想在爱好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八股里,合是用作总结的部分。但是在看别人的时候,我觉得总结需要我们自己来做。优秀有很多种,我记得我见过一个创建我校一个著名社团的研究生,讲台上说上一两个小时不用草稿,去了汇丰;我还有个朋友,文言文写的抑扬顿挫,宋词作的以假乱真;他们都是我认为的一种难得的优秀。至于你是否承认他们的优秀,并且能从别人的事情和我所讲述的事情中能看出点什么,学到点什么,那是你的试题,我无法替你写答案。

TOP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原子(哈尔滨工业大学)

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度过这两年的研究生生活,我们采访了市政学院的高峰和齐琦两位同学,希望他们的成功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高峰简介:哈工大市政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专业研究生。曾任恒星辩协主席、热能系学习部部长。校园DV电影《当阳光穿过雨滴》、《秋至》主演、制片、策划,组建过校园乐队。曾获校辩论赛冠军、人民奖学金、优秀团员。现应聘到宝洁公司为职业经理人。

郭:研究生两年当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高:我想是学会了如何做人和做事。像我的导师,他的治学态度、他的人品是我所佩服的。我的论文,他改了不下十次,一行一行用铅笔在我的论文上改。我真的很感激他。

郭:研究生这两年,你是怎么安排的?

高:其实我觉得大学应该去做你喜欢做的事,而不是想我若干年后要就业,我就应该做什么,那样太功利了。像我认识到很多人,都不是为了以后找工作去做什么事情,而纯粹是因为喜欢一件事,热爱一件事才去做。像我们做的《当阳光穿过雨滴》、《秋至》,那么多朋友在一起,凭的就是大家在一起创作东西的一种热情。有些东西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喜欢的我就会努力去做。就像当时我在本科的时候做乐队,后来做电影,演话剧。

郭:你现在从事一个与自己的专业无关的工作,这是否是一种浪费?

高:六年,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很有用,可是最终我们感觉不出来,尤其像专业课。但是他们教给你一个生活态度。你走出大学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在这六年当中所学的东西在你一出这个大门的时候会完全没有概念,除非你从事完全技术性的工作。因为你工作后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那时你还得从头学起。所以这六年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你做人、做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人不断地成熟的一个标志。

郭:当初你在刚入学的时候是怎样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的?

高:你是想当企业家,还是想当一个普通的工程师,或是其他,你得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假如说你就想当一个顶尖的科学家,那你就得好好去钻研学问。这就是要看各人的理想,如果没有理想的人,是很可悲的!

我在研一的时候想,既然来读研究生,那就得好好做学问。然后,我就开始努力学习。学到后来,我发现每天都在黑板上推公式,和我想象当中的研究生生活落差特别大。我后来就开始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地去了解,去掌握更多的信息。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我要当职业经理人,因为我觉得,这是最适合我的。

郭:成功应聘宝洁,有没有什么自己比较好的方法?

高:从研二开始,我就开始在各个高校的BBS上面看人家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他们怎么一个个拿到公司的OFFER,他们怎么去挑战最优秀的公司。南大的,北大的,清华的BBS,尤其是精华版和招聘版,我都去看了。还有看各个大公司的网站,看他们是怎么去招聘的,需要与我考研的过程相比,我学到的要更多。

郭:我觉得你的文化底蕴很深厚,你是怎么去获得这些东西的?

高:多交几个朋友,还有就是多看书。像我非常喜欢看一些名人的自传。在读这些自传的时候,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偶像,看他们怎么样学习,他们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他们是怎么成长的,然后去学习他们——开始做事,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快乐。我觉得只要你做事你一定会有收获,哪怕只是假期找一份兼职。

郭:给刚上研一的同学一句话。

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齐琦简介:哈工大市政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专业研究生。曾任校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院研究生会网络部委员,班级党支部书记。校园DV电影《当阳光穿过雨滴》、《秋至》主创人之一,并负责后期电脑处理。曾获中科院特殊奖学金,中国软件专业资格与水平考试黑龙江省第四名,校优秀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毕业生,国防科工委优秀毕业生。现被保送到香港理工大学读博。

郭:你参加这么多活动,而且成绩这么好,你是如何协调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的?

齐:我们在学习和活动当中一定要有一个侧重点。特别是在你低年级的时候,学习的基础一定要打好。工作时要掌握一个度,不要一心一意扑在学生工作上,而要兼顾。但是在每一个阶段,这个度也是不同。尽量少做重复单调的活动,多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参与,那么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郭:你刚接到课题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齐:当初接到课题时,我也很茫然。后来我就开始大量看文献,看人家做的一些优秀的东西,从中总结出一些方法规律,然后才开始着手做课题。边做边想,哪些应该深入去做,哪些可以引用别人的成果。有个老师曾打过这样的一个比方,做课题,就是导师告诉你,那边有一片森林,里面有金矿,你们自己去挖。至于怎么走这条路,你只能自己慢慢去摸索。至于老师,他也只能看到那儿有金矿,至于怎么走,还是靠你自己。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郭:看文献后接着做些什么工作?

齐:对于工科,做实验是必须的,接着你就要开始想实验方案,把大致的实验方案确定下来。如果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还涉及到一个选软件的问题,看哪个软件能把结果做得更加精确。如果没有现成的软件,你还是得自己去设计程序,自己设计程序的话还得注意到用什么样的算法,然后调试。任何一个小错误,任何一个数学方法的选用,你都得好好去考究。结果出来后还得去分析,最后得出需要的结论。

郭:那导师在这阶段当中起什么作用?

齐:其实研究生阶段,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只有当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比如涉及实验的选用或数据拿不准时,才去请教导师,毕竟导师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做的东西比我们要多很多,所以有的时候很简单的东西我们要弄很长时间才明白,可是导师会很简单地把他的经验之谈告诉你,你会少走很多弯路。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引用了别人的数据,或是别人研究的结论,一定要标明出来,而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占为己有。

郭:关于考证,你个人是怎么去做的?

齐:应该有选择地去考。如果你要出国或是应聘的公司有所要求的话,那才应该去有准备地去考需要的几个,不要盲目地去考。

郭:你在研究生学习当中,除了做课题,有没有参加一些其他的活动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

齐:应该是有的。因为我在和其他同学接触交流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我的沟通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我就努力地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比如我去竞选校科协的副主席,还有加入院学生会,有选择地去参加几个社团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你能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

郭:如果让你回到研一,你会对自己做怎么样的一个规划。

齐:我会为自己作一个全新的规划。刚上研一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点,到底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这两年当中去培养一些能力。

(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学生)

TOP

读研省思录

作者:沧海月明(哈尔滨工业大学)

题记:我们并不缺乏智慧,只是缺少那么一点点生活的经验。

时光飞逝,转眼两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已经结束,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当初,考研在我心目中是志在必得,但并没有去思考为什么去考研,一如现在读博,当别人问起为什么要一直读书时,可以信口说上几个理由,但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所以当有人再提及时,便笑笑说:“从小学读到现在,读书求学成了一种惯性,一下子停不下来了!”

读研的两年里,日子再平淡不过,就如同“随机样本中的均值,抑或是统计学中的自然样本”。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没有想象中的充实和激动,徒留空虚和失落。为了使后来者免尝这种苦涩,我给大家讲一下读研经历中体会最深的四件事,所谓“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第一件事:明确为何读研——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关系到准确定位的问题。千辛万苦地读上研究生,却没有认真计划这两年里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如何制定一个规划以及怎样一步一步地去实施。刚开始读研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因此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显得很被动,只知道读研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毕业论文,于是只知道一门心思地像完成任务那让准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答辩。一路匆忙,只知道尽快赶往目的地,却有心无心地忘记了欣赏路边美丽的风景——现在回忆起读研的过程,竟难以为疲倦的心灵找到一个令之休憩的驻足点。蓦然回首,才感到当自己辛辛苦苦找资料、为无法弄明白一个问题冥思苦想而倍感“郁闷”的时候,正是读研时最有意义的时刻,即使问题最终没有一个完美的解答,我们也从其中学会了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种提高才是读研过程中真正的收获,这才是我们在读研之前应该给自己定的目标。其实毕业后,百分之八九十的同学在工作中用不到自己在读研过程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多数的同学都工作在与自己专业无关的领域里。作为硕士研究生,我们力求创新,但我们毕竟不是博士生,目标不宜不切实际;但在读研的第一天就应该明白读研的经历在我们整个人生中的定位,我们想要通过这两年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两年后毕业的我与现在相比应该有什么质的飞跃,我们应该以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仅为了这些名誉,更重要的是努力的过程给自我带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二件事:实验室——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起我读研时的实验室,与网络机房无甚差异,每人一台电脑,实验也主要是仿真。这个时候,主要问题是在实验室里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实验室有限的设备。研二时,在实验室呆了整整一年,我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过程:早上九点多到实验室里先打开BBS浏览一下十大,一个钟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上网临时查一些资料就快到11点了,计划着该吃午饭了;中午休息过后,下午两点多又机械地来到实验室,看会儿资料,编两行程序;晚上在实验室也是想到什么干什么,有时趁着导师不在还看看电影、打打游戏。时间就这么一天天溜走,在我的脑海中不留下一点痕迹。有一天在研学论坛(bbs.matwav.com,很不错的学术类网站)上看到一篇帖子这样写到:每一天在进实验室之前,如果没想清楚自己在实验室中要干什么,宁肯不进实验室;直到想清楚了要干什么再进去,然后按计划完成自己所想到的任务。一句平平淡淡的经验之谈,对我来说宛如醍醐灌顶。如果说我浪费了大量时间在浏览BBS上无关痛痒的内容的话,那么这一点关于实验室的经验之谈可算是我“大浪淘沙”后见到的真正的金子。

第三件事:与导师的沟通——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刚接触实验室的师兄师姐时,我问他们导师有什么特点。他们一致认为导师不太善于与他的学生沟通,其他的方面还都是可以的。在以后的两年中,我也逐渐感觉到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令人难以言表的隔阂——缺乏师生之间应有的交流。且不提逢年过节时导师不和我们在一起庆祝,且不提即将毕业,邀请导师参加“散伙饭”时老师干脆的拒绝,就连在学术上面的交流老师也显得非常被动。令我们实验室几届研究生刻骨铭心的一句话是:把实验室的钥匙留下。这是我们收拾好行囊,准备道别时老师送给我们的“唯一”一句话,可我们期待的却是老师对我们即将远行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说一些激励壮行的谆谆嘱托。

然而,假如您碰上了这样的导师,难道就只能为与导师交流方面无所作为而“郁闷”到底吗?不,我们要有意识地与导师交流,逐渐让他习惯与我们交流。我的一个师弟,可能是因为参加过工作而善于与人交流。由于他的积极建议,我们想出各种办法创造让导师与我们交流的机会:商定了一周一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即每周一位同学将一个有关自己研究方向的专题讲给其他同学听,完毕后由导师评议,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平时请导师给我们讲讲找工作、申请科研项目的经验,慢慢地,我们与导师的交流开始变得畅通些,虽然导师还是那么一如既往地“埋头”苦干。但起码我们从导师那儿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如果把老师比作一座宝藏,我们要做善于“淘宝”的人,而不仅仅是等待老师给我们金子。

第四件事:发表学术论文——有花堪折直须折。在我这届,导师共带了三名硕士:Z、J和我。研一刚开始上课时,大家的课题都没有定下来,所以这时在学术水平上显示不出太大的区别。然而,在上研二之前的那个夏天,Z的第一篇论文便发表了。原因是在我将大部分课余时间浪费在寝室上网的时候,Z便常常在实验室向导师请教问题、查文献、看资料了。这时我才有了危机感,然而在现在看来,这种危机感还是没有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直到研二开学不久评三好学生和将近毕业时评优秀毕业生时,我才实实在在地认识到这种现实的差距:Z凭着这篇学术论文评上了三好;J也因为她后来发表的学术论文评上了优秀毕业生,虽然他们研一总的学习成绩远远在我之后;虽然我也为争取发表学术论文努力了,然而由于课题的原因(这也许实际上是安慰自己的一个体面的借口)最终未能如愿,在实验室里我从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自卑。这让我真正体验到了读研之前便有所耳闻的学术界所谓的“Publish or Perish”规则——“发表(论文)或者(从学术界)消失”。不发表像样的学术论文,那么便意味着你在学术界自然而然地消失——被淘汰。在实验室里,我自惭形秽,因为我认为发表论文不仅仅意味着荣誉,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所以,作为研究生,即搞研究的人来说,要从一入学开始便有意识地去着手准备、向导师和师兄师姐们请教做研究、写学术论文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尽早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这样的研究生,才是名副其实的“研究生”;这样的研究生,才会在接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体会到那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样的研究生,在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才会摘取学术花园里真正属于自己的奇葩 ……

后记:写这篇文章时,心情是十分沉重的,时断时续、拖拖拉拉地从构思到定稿写了两个多月。毕竟是自己亲身体会了一个不太成功的读研过程,痛定思痛,写下这段心灵独白,也是一种解脱。希望这番省思能够使自己在读博的道路上,有所借鉴;希望我的不太成功的读研经历,能够给即将或正在读研的同学们提供一面镜子,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究生)

TOP

袁明:志存高远

北大研究生院 供稿

袁明,法学硕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抗日战争胜利之时,1945年8月,袁明出生于浙江绍兴,这是一个盛产名人的地方。而今,袁明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同时,她还是一位外事活动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07年6月,袁明出任联合国基金会中国董事。基金会总裁威思对她的评价是:袁明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具有丰富的国际经验。

1962 年,袁明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学习。1968年毕业后,近十年的时间里,她在西北地区的部队和基层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改革开放,研究生制度恢复。1979年,北大法律系首创本科国际法专业,并招收第一批国际法学方向研究生。袁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重返北京大学攻读国际法专业,主攻国际关系史方向,师从著名的国际法学家王铁崖先生。

1982年,袁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八十年代,她两次赴美国、英国著名高校进修、做访问学者。袁明在北京大学填补了“国际关系史”领域的研究空白,主要著作有《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国际关系史》等。她为学生们开设了《近代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原著选读》、《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研究》等课程。其中,《近代国际关系史》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这门课在北京大学最早是由王铁崖教授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设的,后因政治原因而被迫中断。她指导的博士生金灿荣,博士论文“美国国会与贸易政策”获2001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问:您62年到北大读本科,专业是英语。79年再次考回北大读研究生时,您的专业是国际法,两次进北大读书,中间相隔十多年,感受有很大不同吧?

答:太不一样了,我觉得那是两个时代。60年代我进本科,那时候才十七岁,那是一个很激情燃烧的岁月。60年代,我是特别不想学英语的。我特别想学习西班牙语,我支持卡斯特罗古巴革命。但是,那时候西班牙语不招生,它每隔三年招一次生,所以我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学英语。我就闹情绪,我说我要转系。我西班牙语学不成,我学中文行不行呀?然后我被告知:你的考分还不够格,你进不了北大中文系。刚刚退下来的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我刚进北大的时候,他大四,我们都在英语系团委。他说:“哎呀,英语是很美的。”这说起来都是四十五年前的话了。我觉得,那时候我是很无知的,但是应该讲,对学习是有一种政治理想的。

到70年代末当研究生就不一样了,我觉得我是带着很大的自觉来读的。70年代末我回北大,我想得很清楚,我就是来读法律系,王铁崖先生指导的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法研究生。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一个聚焦点,我就要把这个学好。而且,不但是这个专业要学好,外语、中文,当时很自觉的就都要学好。因为在社会上十几年的相隔,学习的目标和自觉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问: 70年代末,重新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后的北大校园是什么样子?

答:整个校园里面充满活力,朝气。大喇叭里面放的音乐就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物质条件很艰苦,我现在还记得,当时住在29楼,女生宿舍四个人一个房间。我已经30多岁了,还睡上铺,每天爬上爬下的,但是没有任何的抱怨,总是觉得特别幸福。每天我们很简单,扛着书到图书馆,中午端着一个搪瓷的饭盆到食堂。然后晚上又扛着书到图书馆,图书馆的条件跟现在不能比。非常简单的一种生活,但是极其充实,精神上好像永远也不能停下来。

问:王铁崖先生招收国际法学方向研究生就是从您这一届开始的,您当时是怎么决定报考他的研究生的?

答:我68年离开北大,在西北一个很小的县城里面教英语。很简单,一句“毛主席万岁”可以教一个学期。在文革这段时间,我自己思考了很多问题。后来,恢复高考,恢复招研究生。我大学时有很多非常好的老师,他们告诉我,法律系有一位教国际法的王铁崖教授,特别想招外语专业的学生,因为相对来讲,补外语不太容易。我当时就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多学一点东西。但我没有想到,我居然在当时,1979年法律系,王铁崖先生招收的学生中,所有考生当中,考了第一名。

问:但您的主攻方向是国际关系史?

答:我觉得我喜欢历史,当然国际法我也要学。我现在还记得我回到北大以后,王先生跟我谈,说:如果你想学国际关系史,这也是我的专业,我是教国际法的,但是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双修,又学国际法,又学国际关系史。当时的选择,应该说改变了我的一生,在王铁崖先生指导之下,读了国际关系史的研究生。

问:王铁崖先生是如何指导您的?您读研究生经历了怎样的求学过程?

答:我学国际关系史是跨越了好几门学科,我必须学法律,我必须学历史,我还要把丢掉十年的英文再重新的捡起来。我觉得,那时候我有很多幸运的机会。王先生,他是我的引路人,学术上完全跟着他。王先生自己很忙,他就从历史系请了两位老师给我做特别辅导。

一位是罗容渠先生,他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先河。当时,他做的题目还是比较具体的,比如说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生问题。他跟我讲很多他的想法,他说:“这个历史大运动(出国留学浪潮)何时是个尽头呀!”很感叹,很赞扬的,同时又是很思考的。

还有一位是张广达先生,他专门搞中西文化交流、交通史。他手把手地教我,要我在半年时间里面,把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八个国家,从1500年开始的大事年表都要做出来。那是吃大苦的,八个国家的大事年表、国别史,我真的是一点点做。张先生跟我说的话我还记得很清楚,他说:“这种大事年表就像家里篱笆,先把主要的桩子、枝条架起来,然后上面一点一点的,需要补什么地方就补上去。”他的原话,从79年到现在,近30年了,从来没有忘过。

还有英语,那时候北大开始请外教,但很少。王铁崖先生专门给我和其他三位研究生开了小灶,一门口语课,请了一位从联合国来的美国人补英文。

当然我在法律系,法学原理、国际法的概论,这些法律的基础课也要学。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走的是一条跨学科培养的道路。这个是在无意当中形成的。我学国际关系史,学了法律、历史、外国语当然还有中文,这些在我读研究生这个时段里面,进行了聚焦。因为在北京大学,我能够碰到最好的老师,我接触到一流的,真正是一流的名师,这个真的觉得很幸运。

问:正如您所说的,那个时代,北大聚集了一大批令人敬仰的大师们,跟他们的接触中,您感触最深的,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答:他们对我的学业教导,我直到现在还时刻想起。同时,我也在跟我的研究生讲。我想这是一种治学的精神传承。

我举几个例子,刚才我讲了张广达先生说的做大事年表,学历史要把宏观的框架树起来。

还有,我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王铁崖先生跟我讲,写一篇硕士论文,你不要要求很宏观,一定要力求小中简单,就是你的题目一定是具体的。比如说国际关系史,你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入手,然后你看到多少书,你看了多少文献,你对这个案例分析,最后你能够从哲学高度、历史高度给它升华,这就证明你成功了。

还有就是批评。我记得我们80年开始修《近代国际关系史》这门课。在北京大学能开这门课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就是王铁崖先生。但是他当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国际法,那么近代国际关系史怎么办?王铁崖先生就从中央党校请了李元明老师给我们上。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当时写一篇作业,我读了恩格斯的一篇论文叫《阿富汗》,很激动,觉得这篇文章把中亚阿富汗这个国家剖析得非常清楚。用历史辩证法、春秋笔法,从一个小题目讲了一个大看法。我就写了一个作业,大概花了有两个星期,看了恩格斯的文章,又去查了很多有关的资料,写了一个读后感,我自己很得意的,我自己叫它论文。李元明老师很严肃的跟我讲:“袁明,国际关系的论文不是这么写的。”

我觉得,我从入学考试开始,在北大校园,自我感觉和我的成绩,我都觉得我很努力,也很好。王先生对我更是鼓励有加、赞扬有加。突然有一天我听到一位老师,我非常尊敬他,而且,我觉得他非常非常的优秀。这样一位老师很严肃地跟我讲,国际关系的论文不是这样写的。我当时就觉得蒙了,我没有被这么批评过。但是他就告诉我,他说:“你写的是感想,我要求的是论文。你必须要有一个主题。你必须要读大量的文献,你光是在那感想,横无边际,这不是论文。”

李元明老师的这个批评我永远不会忘记。所以,我现在看我的学生写的一些作业,我连那口气我都觉得有点像李元明老师。我说:“论文不是这样写的。”我始终觉得他给了我一个极为关键的点拨。

还有一个从我的导师们那里学到的就是,学国际关系,学这样的活学问,确实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陆游先生讲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历史当中,今天的事到了明天就成了历史,国际上天天发生那么多事情,到了明天就都是国际关系史的一部分。后来,我写的一本教科书,我给它加了一个标题,叫“与历史同行”,就是人要与历史同行,要有历史感。

问:国际关系这样的学科,要“行万里路”就要同国际交流吧,78、79年虽然改革开放了,但这种交流的机会多吗?

答:我们现在请外教或者外籍教师,或者引进国际智力,现在有很多条件。我自己觉得,我现在有接待不完的外宾,天天排得满满的。当时太困难了。在当时很困难的情况下,我觉得,王铁崖先生也还是给我们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

那时候条件跟现在没有办法比,能来访问的,来讲学的学者很少。但是我也碰到一位华裔美国学者,徐中约先生。他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吴文藻和谢冰心夫妇介绍去美国留学的。学术界他有一本书很有名,叫做《现代中国的崛起》。王铁崖先生把他请来北大讲学。

徐中约先生给我讲的一段话,我印象极其深刻。他说:袁明,你现在搞国际关系史,跟王铁崖先生很幸运。你记住,永远要“详他人之所略,略他人之所详”。但是在这个当中,这个方寸之间有很多学问。先要看很多文献,你知道别人不太着力的是在什么地方,你把它找出来,然后你觉得哪些应该去研究。

其实我当时正在选题,我论文做什么?当时有六、七个题目,我都有兴趣去做,但是举棋不定。徐中约先生跟我谈,说在美国现在有一个大题目叫做“谁失掉了中国“(Who lost China)。因为79年中美正式建交了,美国国内就有一个对历史的讨论,当年究竟谁把中国丢掉了。他说这个题目可以做,很有现实感。

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我自己参加的国际活动就很多。比如说上个月我到约旦去,直接跟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还有约旦的王后,还有巴西前总统卡多佐总统,我们在一起谈很多。他们可以用很普通的语言,很明白的话语,把一些常人看来很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讲透。回来我就跟我的学生讲,科菲·安南,他作为联合国前秘书长,他走过那么多地方,他对中东问题的看法。

我觉得20多年前我当研究生的时候,那时候确实没有这个条件。现在,整个国家越来越开放,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国际政治的事件。

问:采访中,我有种感觉,78、79级的研究生,有个共同的特点是,有非常好的大师的引导,有非常强的学习劲头。但我还很想知道,当年你们的学生活动、社团活动是怎样呢?

答:没有,我就不参加了。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有意思,这是我经常跟我的朋友们讲的,比如说跟阎步克老师、陈平原老师讲。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他们上本科。当时他们特别热闹,特别积极。我并不是具体指阎步克老师,而是他们这个群体。在校园里面,中国女排得了冠军,他们就高呼口号,振兴中华。我们当时跟他们一样的充满激情,但是我们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多的是,我自己要做得更好。我到图书馆多看点书,我要为以后的工作多积累知识。我们当研究生时不再热心于社会活动、学生工作,就是在一门心思读书。比我们年轻的七七、七八级(本科生),在校园里又蹦又跳又喊的,他们还在搞民主选举等等。我们看过后,就想:“噢,那些都是我们过去玩过的。”

我们就是这样,但也不是说我们是老气横秋,只是有些沧桑感了,知道时间更加紧张,读书和学习更重要。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两代人。

TOP

田刚: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北大研究生院 供稿

田刚,数学博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

1958年,生于江苏南京。78年高考恢复后,田刚报考南京大学物理系,但因数学成绩满分,而被数学系看中。三十多年前,他的母亲王明淑同样毕业于这所大学的数学系。大学四年,田刚作了上万道习题。田刚的老师后来回忆说,田刚的特点就是踏实。

1982年1月,田刚考研进入北大数学系,师从张恭庆教授,专业是非线性分析。在这里,他还遇到了他日后的夫人。1984年7月,田刚获得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赴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时任UCSD数学系主任的丘成桐教授,后跟随丘成桐转学至哈佛大学,并于198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的网页上这样介绍田刚的成就:“田刚教授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及数学物理中重大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工作,完全解决了复曲面情形,并发现该度量与几何稳定性的紧密联系。与人合作,建立了量子上同调理论的严格的数学基础,首次证明了量子上同调的可结合性,解决了辛几何Arnold猜想的非退化情形。田刚教授在高维规范场数学理论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建立了自对偶Yang-Mills联络与标度几何间深刻联系。由于他的突出贡献,田刚教授获美国国家基金委1994年度沃特曼奖,1996年,他获美国数学会的韦伯伦奖。”

1998年,田刚受聘为教育部“长江计划”在北京大学的特聘教授。同年,在北大开始组织“特别数学讲座”及本科生讨论班。从1998年12月的第一期到现在,“特别数学讲座”共举办了十期。

问:您曾获得过美国国家基金会授予沃特曼奖、几何学领域最高奖韦伯伦奖等国际荣誉,您是如何看待这些荣誉的呢?

答:荣誉对我来说到没那么重要。当然得到一定的承认是值得高兴的事。对我来说,最重要还是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能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研究,比较欣慰。

问:您母亲也是搞数学的,您日后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是不是受母亲的影响?

答:我母亲1953年南大数学系毕业,在常微动力系统极限环理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小的时候,母亲对我主要是兴趣培养,做一些智力题目,还给我讲一些历史故事等等。上高中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母亲很多时间根本不在家里,而是在农村劳动,所以从来没有要求我具体做什么。她只要我要独立思考,凡事多想想为什么。

问:您高考时报的是南大物理系,但高考数学满分被数学系抢了过去?

答:其实当时比较不成熟,报南京大学就是因为离家近吧,也比较保险。为什么没有报数学系,其实想法很简单,我的母亲搞数学研究,我不想再搞数学了。另外,还是出于保险的考虑,因为物理系当时比较冷门,我报的磁学专业也很冷,所以把握比较大。

我并没有想一定要学数学,只是觉得我的数学还可以,做高中数学题从来没觉得有困难过,高考数学满分也是凑巧,但不是最高分,当时还有附加题我没有做。

刚进大学,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我们班上的同学岁数相差比较大,我第一天报道去宿舍一看,已经有同学开始读很深的微积分了,那时候我连听都没听说过,就有很大的压力,所以第二天就搬到学校用功去了。

问:进了数学系,对数学很感兴趣,所以决定把数学做为终身的事业的吗?

答:在大学学了几个月后,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没上大学的时候,做了一些趣味数学题,就像在一个很漂亮的花园门口,还没进去;上了大学以后稍微进去看了一点点,发现里面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东西;大学二、三年级觉得应该好好再学一阵子数学。但当时是不是要把数学当成终身的事业,也没决定,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问:您当年考研究生时,为什么没有继续留在南大,而选择了北大?

答:当时在南大学了几年以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可以继续留在南大,但我觉得应该出去走一走了。那个时候,我20多岁,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南京,虽然假期也到周边的无锡、上海看了一看,但基本上还是在家里。当时北大的数学系是全国最好的数学系之一,这里有很多有名的教授,像是张恭庆教授,姜伯驹教授等等。到了北大后,感到我的选择是对的,非常有幸能够在北大读研究生。

问:您在南大学的是计算数学,是应用数学。到了北大,学的是非线性分析,是基础数学,您为什么会从应用数学转向基础数学?

答:当时主要是兴趣,我对基础数学抽象的思维、系统的逻辑性特别感兴趣。

基础数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而且短期也看不出实际运用价值。但从长期的经验来看,基础数学研究的成果总会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基础数学是人类训练思维很好的方式。古希腊的欧几米德为什么要将几何功能化,因为他发现建立这样一个抽象的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要成为科技的强国,首先要成为基础数学强国,无论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还是从历史的经验看都是这样的。

问:您在北大的研究生导师是张恭庆老师?

答:其实我刚来北大的时候也不晓得学什么,后来有一次在图书馆看书,碰到张老师,然后跟他交谈了很长时间,觉得受益匪浅。那时候张老师刚从国外回国不久,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见解都很有意思。他当时做非线分析,都有很多很好的问题,所以我后来就决定跟张老师读书,参加他的讨论班。非线方程分析的学习,对我后来的研究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问:北大研究生学习经历对您以后有什么影响?

答:首先,在北大最好的一点就是能够接触很多很好的数学家。我印象最深的是,到北大来的第一个学期,听了美国教授Griffith的课。他在普利斯顿高等学院,当时他还很年轻,是一流的数学家。他应科学院和北大的邀请,来中国讲课,当时我觉得从来没听过这么好的课。以前好多课我都是自己在学,但这个课我听得特别认真,每堂课都去了,考试也参加了,不过没考到第一名。

第二点,学校的老师管我们也比较宽松,说你有兴趣就自己看,可以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很大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独立科研的能力。我在北大的时候写了三篇论文,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另外,北大数学学院特别注意为年轻人提供机遇,我觉得这是北大数学学院几辈人的传统和特点。我现在做的一些事,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沿着这条路做下去的。

问:您当时遇到的机遇是什么?

答:1983年的时候,我跟张恭庆老师念书不久,他就安排了一次我出国的机会。在1983年暑假,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开会。实际上是暑期学校,有点像后来我们在北大数学系办的暑期特别讲座那种性质的。当时手续比较复杂,经费也紧张。张老师靠一些国外朋友的帮忙,筹集了一部分经费。当时的系主任邓东皋老师,特别安排我先去广州,之后从香港走,因为香港的机票比较便宜一点。

那次经历,在我一生中是很有意义的。我发现国内和国外的数学研究有很大的差别。要想做更好的数学研究的话,到外面走一走还是应该的。其实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出国机会,但当时没那么感兴趣,心想为什么一定要出国?考研的时候也可以出国,但专业要转成应用学科,这不是我自己想学的方向。

1983年底,张老师、邓老师准备选派几个人到国外学习,第一批选了四个人:林晓松、王立河、许进超,还有我,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遇。我出去学几何,林晓松出去学拓扑,许进超学计算数学。

我觉得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机遇,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遇到好的机遇,就有可能发展得很好。我还记得有一个插曲,高中时候我们经常到农村劳动。有一次我们坐在高高的山冈上,看到山下火车驶过,还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考大学,当时觉得如果能留在城里就算比较好的出路了。后来赶上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知道后,特别兴奋,想努力把握这个机遇,所以非常认真和努力。因为在中学时代很多东西都没有学过,所以,那时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就是补课,过去十年教材几个月就看一遍。

所以,我觉得,我来北大数学学院读研究生,得到了我一生中非常好的机遇,这是非常重要的。

问:您出国后学的是几何?

答:我选择了跟丘成桐做几何,因为丘先生是国际一流的数学家,尤其是几何方面的顶尖专家。我当时也有一些其他选择,可是我觉得能跟丘先生学习,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我在北大是做分析的,那时候张恭庆老师也觉得,学分析,进一步应该跟几何和物理有直接的联系,学几何是比较理想的。我就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跟丘先生学数学,我从他那儿了解了数学最前沿的研究。另外丘先生也很鼓励年轻人研究一些长期未决的问题。他对我的早期数学事业的起步,以及后来的数学事业发展起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会永远应该感激丘先生的。

TOP

师从大师,熟读深思──文革后北大哲学系第一批硕士生

北大研究生院 供稿

陈来,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来曾自我评价“自小就不是离经叛道的孩子”。1952年生于北京,家中长辈不少北大出身。小学、中学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上山下乡,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因表现优秀而全票通过,被推荐就读中南矿冶学院(现名中南大学)地质系。

陈来也曾总结“与同龄人比,自己快了半拍”。1978年,当别人忙着高考时,陈来考研,进入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三年后,获哲学硕士学位,成为文革后,北大第一届研究生。陈来又是第一届博士生。1985年,杜维明在文章中写:“北京大学把他第一个人文学的博士授予了一位年轻儒家学者。”说的就是陈来。

陈来常说对他学术影响最大的有两位先生:“一是张先生(张岱年),一是冯先生(冯友兰)”。陈来师从张岱年,又作冯友兰的助手。他的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他的“朱子未发说”、“王阳明四句教”及“儒学神秘主义”的研究被公认为具有范式的意义。

李中华,哲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4年,李中华二十岁,他从辽宁考入了北大哲学系。1969年,他的毕业意愿书上第一志向是去新疆支援建设。新疆没去成,1970年,他服从分配,留系任教。

1978年,研究生制度恢复后,他在职读研,198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硕士学位。读研期间,李中华为冯友兰先生做助手,帮其修改《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二卷。

李中华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哲学及中国文化、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著有《中国文化概论》、《纬书与汉代文化》等,发表论文近百篇。他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有周易、道家、玄学类课程,独立建设了全系博士生必修课程“中国哲学名著概论”。

1978年10月,北京大学迎来了他文革之后的第一批研究生。三年之后,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的十名研究生拿到了硕士学位。1981年6月26日,他们在图书馆门前毕业合影留念。现任北大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的陈来,当时就站在第二排的中央,后来,他又成为北大第一届博士毕业生。李中华站在陈来右边的右边。在他们前面坐着他们的导师:冯友兰(左五)、张岱年(左七)、邓艾民(左四)和朱伯崑先生(左八),如今,四位先生已经故去。前排还坐着当时正值中年的楼宇烈(左一)和汤一介先生(左二)。陈来入学时,楼宇烈还是哲学系的助教,毕业时,楼先生已是副教授。

(78级中国哲学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后排右起:程宜山,陈战国、李中华、王德有、陈来、刘笑敢、吴琼、陈小于、袁德金)

第一批

“1977年10月底、11月初,国家发布了公告,恢复研究生的教育制度。我当时就报考了。” 作为文革后北大首批入学的研究生,陈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他最初报考的是77级的研究生。

“但是,由于当时很多学校都没有准备好,招生的专业也不够,后来就把77级和78级合并了,变成跟78级一起考了。”这样,陈来在1978年10月研究生入学,成为当时中国哲学史专业录取的十名研究生之一。当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6.3万人,最后录取1万人。

“中国哲学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当时本来计划收五个人,因为报的人特别多,考的也不错,所以,和教育部商量,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结果招了10个人。” 当时,李中华是北大哲学系的教员,他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取研究生。

“我原来就是北大留校的老师,考研究生,实际上有补课的嫌疑。因为文革的时候,大家实际上都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所以你要做老师,你不补课也不行。” 1964年,李中华考入北大哲学系。大学二年级,文革开始。那时,他的基础课都还没学完。

七八级

“我们这一级(七八级)研究生有一个好处”,接受采访时,陈来说:“就是,我们有幸得到了当时在世的一大批老先生的全力栽培。”

“为什么报北大哲学系?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哲学系有一批很有名的教授。”说起报考哲学系的动力,李中华说:“冯先生的书我们都读过。有冯先生这样的第一流的学者,变成了我们读书的一个动力。”

七八级的研究生考入北大后,几乎都是读着冯友兰先生的书,上着张岱年先生的课。张岱年亲自承担了七八级研究生的两门专业主课——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学和方法论。

“在这以后,据我所知,张先生就再没有完整的把这个课开下来。”陈来回忆道。在当时,让他记忆犹深的,还有哲学史家朱伯崑先生的通史资料课。“他足足给我们开了一年的课,上他的课,体力上要付出很多,因为他一讲就是大半天,他自己不知道怎么能够支持下来,我们听得非常带劲。”

在大师的课堂上,陈来这一级学生再次回归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术传统。李中华说:“他们的学术,他们的严谨他们的风格,他们的学术传统,他们都传给了我们。”陈来也觉得:“就是由于这些老师的指引,我们一下子就能够摆脱教条主义的风气。”

当时,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制度是,入学第一年不分导师,集中修课。第二年,按各自志愿的研究方向由教研室来确定论文导师。

陈来报的“魏晋”方向,时任教研室主任的张岱年,建议他将研究方向定为“宋明”,邓艾民成为他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陈来选“朱熹”为研究对象。李中华德论文指导老师则是朱伯崑。“当时朱伯崑先生带了四个人,张先生带了三个人,然后冯先生带了一个人,邓艾民先生带了一个人。”李中华回忆道。

回忆起七八级的往事,李中华又说:“我记得我们那时候的硕士论文都写十来万字,现在硕士论文三万字就可以了。我们那时候没有现在打印的条件,都是复写纸复写的,后来我来不及了,陈来帮我复写了一半,垫着三张、四张复写纸印了五份出来,第一份交给老师,第二份给我们系里,其它的给答辩员。”

大师风范

1982年,陈来考取了张岱年的博士生。陈来曾以“岂弟君子教之诲之”为题,写下了《张岱年先生与我的求学时代》一文,细细记下张岱年对他研究生求学时代的影响。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张先生经常在家里面接待学生的访问和回答问题。常给我们批改文章,我自己写的论文拿给张先生去看,张先生就帮我批改论文,帮我推荐学术杂志发表。”陈来把张岱年的治学精神归为八个字“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我个人从张先生所得全部训练,亦可以归结为这八个字。”

1981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美学成为北大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陈来第一个通过答辩,获得了人文学的博士学位,同时被授予博士学位的还有三人。

博士毕业后,陈来重回系里教书,同时,给正在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冯友兰作助手。陈来回忆起冯先生说:“我认识冯先生很久,我在念书的时候也经常向冯先生讨教。”陈来刚到北大的第二个月就跑到冯友兰家中借书,“当时给老先生吓一跳,因为他不知道怎么突然来了一个小伙子。”后来,冯友兰对张岱年评价陈来说:“陈来到底是个博士!”

在此之前,李中华也为冯友兰先生做了四年的助手。

“我每一周两次,给他做助手,一边读研究生一边做冯先生的助手。当时,助手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冯先生修改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的一二卷。”当时的冯先生已经八十多岁,李中华曾建议冯先生不要再修订,而直接着手第三卷。“冯先生就这个问题跟我谈了。他说,什么叫历史,历史有两个,一个是本来的历史,一个是写的历史。那么写的历史和本来的历史永远不能重合,人写的历史永远是摹本,但是你要不断的接近这个摹本,这是我们一个学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本分。我的一、二卷不改,就不符合这个历史,所以要修改。因此人类历史永远和本来的历史是接近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是绝对的逐渐的接近。”

“这些老先生的言传身教和他们的高深的学问给我们影响很大。”无论是李中华还是陈来,几乎都同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陈来这样说。“我自己整个学术的成长过程是得益于北大众多的学术大师,我想一个好的研究生教育应该是这样,你从一开始有大师,培养出来人才将来又会变成新的大师,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样研究生教育才是可持续性的,才是成功的。”

(记者/徐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