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南大学部分老师论文选萃

云南大学部分老师论文选萃

从云南大学民俗学学科传统看民俗学的学校教育



                                                               

    黄 泽


   云南大学建校于1923年,20世纪40年代即已开展西南民族民俗研究,时在社会学系任教的费孝通、杨堃、江应梁和在文史系任教的徐嘉瑞、张若名、叶德钧等开设过相关课程。1979年成立了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1998年改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主任)是朱宜初、李子贤、傅光宇、张福三,现任所长黄泽。该所与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合二为一,承担本科生相关课程教学及民俗学硕士点教学。民俗学硕士点于1983年首次招收研究生,1992年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已毕业硕士生12届46人。目前在读硕士生36人。
现设有民间文艺学、神话学、民族文化与民俗3个方向。  

本学科开设本科生课程有《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中国民俗学》、《神话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论》、《原始文化研究》。研究生课程有《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神话学》、《语言人类学》、《文献民俗学》、《宗教民俗学》、《叙述学》、《西南民族原始文学》等。注重本科生的基础训练和研究生的科研训练。近年毕业硕士生有12人继续攻博深造。民俗学专业1998级和2000级硕士生参加第六届、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论文竞赛,分获二等奖、三等奖。  

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为李子贤教授、张福三教授、秦家华教授、段炳昌教授、黄泽教授、李道和教授(博士)、木霁弘教授、秦臻副教授、马翀炜副教授(博士)。其中黄泽、段炳昌二人受聘担任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博士生导师,方向为民俗艺术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史,已招收博士生5届10余人。主持过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子贤《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1992;张文勋、段炳昌《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1993;黄泽《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2001;李子贤《少数民族话形态神话研究》,2004)。  本专业代表性著作有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叶德钧《宋元明讲唱文学》、《戏曲小说丛考》,朱宜初《民族民间文学散论》,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张福三、傅光宇《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西南民族原始文学研究》,李子贤《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秦家华等《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杨知勇、李子贤、秦家华《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生葬志·生产习俗志·生活志》。中青年教师著作有段炳昌《穿越白族民俗长廊》,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神圣的解构——民族文化研究的多维审视》,木霁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马翀炜《民族文化资本论》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持续不断的学科建设使云大中文系的民俗学专业成为西南地区民俗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专业现已在云南省丽江县黄山乡、剑川县石龙村、元阳县箐口村和楚雄州设立民俗调查基地,方便研究生进行田野作业。  自1995年至今,本专业教师还一直开设全校性选修课《民俗学概论》、《中国民俗学》,为民俗学在高校的普及、传播尽力工作。从云大民俗学学科的传统与现状来看,坚持稳固的研究方向与特点,抓好本科生系列课程建设,是高校民俗学教育走向专业化与普及性的有益尝试。        

作者系云南大学教授、博导 黄 泽

TOP

朱宜初教授论文选萃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李子贤教授论文选萃

李子贤,男,教授 ,神话学家、民间文艺学家。1938年11月出生于昆明,祖籍云南省建水县。196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同年9月分配到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曾师从钟敬文、张文勋、伊藤清司教授等学界大师研修民间文艺学、神话学。1962年2月起,开始进行少数民族口承文学、民俗文化的田野调查。50多年来,已走遍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并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神话进行多次回访及长期的跟踪调查。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直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尤其是活形态神话的考察与研究,在我国神话学界较早地提出“活形态神话”的概念及相关理论。韩国学者金善子博士认为,李子贤 “关于‘活形态神话’和‘文化生态’的研究,是在与闻一多完全不同的层面上抛出了许多现代神话研究的启示点”。曾任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云南大学图书馆馆长、云南大学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神话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现兼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化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已在国内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60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荣获学术论文奖。其中,《活形态神话刍议》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被收入《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研究的多维视点》荣获云南省文艺界最高奖——“第六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奖”民间文学论著类一等奖(2010年3月)。1983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两主编之一),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1979—1989)“最佳著作奖”。1991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为我国第一本较系统地对西南少数民族神话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被杨利慧教授在其《神话与神话学》中列为“中国神话研究范例”。该书已被收入《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2001年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主编,主著者之一),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该书荣获云南省文艺界最高奖——“第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文艺评论类一等奖(2004年1月);同时,获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奖: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2004年8月)。该书已被收入《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2007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梅葛>的文化学解读》(主编之一),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其他著、编的书还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史》(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云南改革开放》(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与现代化——楚雄民族文化考察报告》(两主编之一,巴蜀书社,2002年版)、《云南少数民族神话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云南民族文化精萃》(主编,中英文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附CD-ROM),以及《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云南少数民族生产习俗志》、《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1988年版、1990年版、1992年版,以上均为三主编之一)等。曾协助主持由教育部委托举办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班”(1980年);参与由冲绳艺术大学艺术研究所主持的“冲绳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基层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方主持人,1997——2002年)、参与由筑波大学佐野贤治教授主持的“中国西南纳西族、彝族的民俗宗教与文化”(1994——1997)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曾参与《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的编纂。参与策划、主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1991年)、“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3年)、“第一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7年)、稻作与祭仪——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口承文学与民间信仰——怒江大峡谷民族文化暨第三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作为学术顾问,参与策划“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2006)。参与策划、主持“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论文集《形态•语境•视野——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暨云南省开远市彝族人祖庙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两主编之一)于2011年12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上述活动促进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文化、学术交流,为宣传和弘扬云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尽了绵薄之力。自1983年开始指导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指导美国、日本高级进修生。自1981年开始为云南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神话研究”。该课程已被延续至今。自1987年起,已先后10余次应邀赴日本、美国、韩国、泰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参与合作研究、参加学术研讨会及进行学术访问。已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现当代民间文艺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典•华人卷》等多种辞书。2009年已完成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其成果为学术专著——《走进神话王国——云南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的新论题》(尚待出版)。近年主编的《开远市世居少数民族(彝、苗、回、壮)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研究丛书》(共四本)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研究思路是:深耕本土文化,具备国际视野,走自己的路。座右铭是:“学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地超越与创新。”

李子贤学术年表

1938年
11月15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父亲李福田(1902-1950),母亲谷惠珍(1907-2008)。
1945年
随父母迁入祖籍云南省建水县。之后一直在建水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在此期间,深受文献名邦人文环境的熏陶。
1959年
7月,毕业于建水一中高中部。8月,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首届招生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1962年
2—7月,参加教学实习。为“云南省小凉山彝族民间文学调查队”队员、副队长,背着行李从丽江徒步至宁蒗县彝区、永宁摩梭人聚居区,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从此,便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3年
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分配至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研室任教。
9月至次年1月,带领中文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60级学生徒步穿越碧罗雪山、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历时一个月方抵达贡山县的独龙江河谷,对独龙族民间文学进行田野调查。这是我国学界对独龙族民间文学的首次系统调查。
1964年
参与选编《云南少数民族民族民间文学资料集》。历时2年,共选编资料集21集(油印本)。
1972年
云南大学中文系招收“新闻专业进修班”,任教学组组长、班主任。至1978年,共招收4期学员。期间,曾带领学员赴孟连、澜沧、中甸、剑川、楚雄、金平等地进行新闻采访实习,借机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及民间文学现状。
1978年
在《思想战线》发表《山林中的花——评撒尼人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较早地提出应在民间文学界拨乱反正,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恢复名誉。至此,开始转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云南大学中文系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副主任。1987年担任主任。
1979年
参加由国家相关部门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座谈会”。在大会发言中,提出民间文学界要拨乱反正,恢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应有的地位,受到与会者的赞许。
在《边疆文艺》发表整理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三只鹦哥》。次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7—8月,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民间文学概论》暑期教师培训班”学习,得到学界大师钟敬文教授的指导。
1980年
2—7月,协助朱宜初教授举办有来自全国19所高等院校教师参加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教师培训班”,并讲授神话、史诗等专题,提出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应作多学科之综合审视的研究思路。
在《思想战线》发表《试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之后,便专攻少数民族神话研究。
1983年
由朱宜初、李子贤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尔后,该书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的“最佳著作奖”。(1989)
作为指导教师,开始招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
1984年
在峨眉山出席全国民间文学规划座谈会,并参与筹建中国神话学会,任首届中国神话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1987年
应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以短期合作研究席位学者的身份,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进行为期4个月的学术访问。日方接待学者为著名民俗学家、神话学家伊藤清司教授。在此期间,得到了伊藤清司教授的精心指导和真诚关照,还拜访了白鸟芳郎、大林太良、君岛久子等日本著名学者,访问了多家学术研究机构,进而扩大了学术视野,获取了神话研究的许多信息及相关资料,为后来的神话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在庆应义塾大学发表《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的学术讲演。论文刊发后被收入《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1994年)
应贵州民族学院的邀请赴该院民语系讲学,就“活形态神话”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提出较系统的见解,并就此论题与贵州的相关学者进行切磋。
在《西北师院学报》4期发表《活形态神话刍议》。该文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2002年)。
1990年
主持选编的《云南少数民族神话选》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调任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
1991年
《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获云南省优秀滇版图书奖。杨利慧教授在其《神话与神话学》(2009)一书中将该书列为“中国神话研究范例”。
参与策划、主持由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境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与大理州文化局联合主办,在大理召开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
1992年
5月,调任云南大学图书馆馆长,任期至1999年。
1993年
主编的《文化•历史•民俗——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论文集》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与策划、主持由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境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与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共同举办,在个旧、元阳、建水举行的“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4年
参加云南大学访问团赴泰国艺术大学、清迈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参与由日本筑波大学佐野贤治教授主持的中日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国西南纳西族、彝族的民俗宗教与文化”(1994-1997)。赴云南丽江、四川大凉山地区联合考察纳西族、彝族民俗文化。
1995年
首次应邀赴台湾出席由汉学研究中心、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山神神话与民俗》。
参加上述中日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赴日本山形县饭丰町、爱知县、天理市等地进行日本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的田野调查,并参加在爱知大学由日本比较民俗学会、三河民俗学会共同举办的“东亚的民俗与艺能学术研讨会”,并作了学术发言。
1996年
本人主持编写,刘鸿武、段炳昌合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列入国家民委主持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教育丛书》。
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访问,并参访了香港8所大学的图书馆,为云南大学图书馆如何由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型图书馆的转型提供思路和借鉴。
1997年
参加云南大学学术代表团,赴台湾出席海峡两岸民族教育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
本人主持编写,谢国先、李槐合著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云南的改革开放》由云南省台办资助、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与策划、主持由云南大学图书馆、《思想战线》编辑部与日本比较民俗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为中方首席,参与由冲绳艺术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加治工真市教授主持的“冲绳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基层文化的比较研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997-2002)。与日方学者赴元阳、绿春等地进行哈尼族文化的田野调查。
1998年
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以短期合作研究席位学者的身份,赴大东文化大学进行为期2个月的合作研究及学术访问。首次赴冲绳诸岛进行神话与民俗文化的田野调查。日方接待学者为工藤 隆教授。
其间,作为“冲绳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基层文化的比较研究”的学术活动项目,应邀在冲绳艺术大学参与相关学术活动及田野调查。
1999年
    协助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策划成立“楚雄师专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受聘为名誉所长,并参与该校策划、撰写《建设楚雄民族文化强州咨询报告》。
2000年
作为“冲绳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基层文化的比较研究”的学术活动项目,应邀赴冲绳艺术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并赴石垣岛、西表岛等地对冲绳民俗文化进行田野调查。
参与策划、主持由云南大学图书馆、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日本比较民俗学会共同举办的“稻作与祭仪——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1年
《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本人为主编,主著者之一),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于2004年先后荣获云南省文艺界最高奖——“第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文艺评论类一等奖;荣获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奖——“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
参与策划、组建由楚雄师范学院相关领导牵头,由民研所、中文系、学报编辑部相关研究人员及部分云南大学教师组成的《〈梅葛〉的文化学解读》课题组,由本人草拟《梅葛的文化学解读》一书的撰写提纲,并开始对彝族创世史诗《梅葛》传承现状及叙事文本的田野调查,提出研究创世史诗要探寻新的路径:既脱出文本,又回归文本,关注创世史诗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
2002年
《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与现代化——楚雄民族文化考察报告》(两主编之一),由巴蜀书社出版。
应邀赴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参加女儿MBA毕业典礼,有幸对Wellpinit印第安保护区进行考察,了解当地印第安人的文化现状。印第安人传统文化的丢失,引发了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做到既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要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适应的思考。
2004年
参与策划、主持,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怒江州人民政府与日本比较民俗学会、亚洲民族文化学会共同举办、在六库举行的“口承文学与民间信仰——怒江大峡谷民族文化暨第三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年
作为学术顾问,参与策划由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盟佤族自治县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发表《佤族与东南亚“U”型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中心》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对该论文摘要作了报道之后,被全国多家主流媒体转载。
12月,应邀赴开远市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进行调研。在小龙潭镇老勒村(彝族)发现也许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存续的兄妹人祖庙,并有相应的神话传承。
2007年
《<梅葛>的文化学解读》(三主编之一)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于2009年荣获国家级奖:“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2008年
    受开远市人民政府的委托,邀请省内多名文化学者组成《开远市世居少数民族(彝、苗、回、壮)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研究丛书》课题组,并作为课题负责人,组织相关学者赴开远开始进行调研及撰写丛书的写作提纲。
2010年
    《存在形态、动态结构与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研究的多维视点》(刊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3期)荣获第六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奖民间文学论著类一等奖。
担任主编的《开远市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研究丛书》(共4册),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参与策划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开远市委市政府、中国社会科学研民族文学研究所、日本亚洲民族文化学会共同举办的“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暨云南省开远市彝族人祖庙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云南大学及开远市举行。《形态•语境•视野——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暨云南省开远市彝族人祖庙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两主编之一)于2011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
    应韩国济州大学校长许香珍教授、韩国延世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金铉哲教授的邀请,赴韩国济州岛出席“女神•石头•神话——东亚神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镌刻于石的女神与活形态神话——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韩国济州岛女神神话的比较》。以《文化类型与神话特质——中国西南地区氐羌系族群与韩国民族之神话系统的比较》为题,在首尔延世大学中文系作学术讲演。

[ 本帖最后由 大高 于 2012-11-1 17:1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傅光宇教授论文选萃

傅光宇,字雪生,男,中共产党员,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民间歌谣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云南楹联学会副会长。1934年1月23日午时生于四川省郫县西门外两路口乡下黄龙寺侧的农村里一个耕读世家,因中午雪霁日出,故取名光宇,号郫西鄙人。少年因家贫失学,十岁始入私塾。十三岁以同等学力考取郫县初中第一名,免交学费。解放后辍学务农。土改后考入成都市第二师范学校,1955年七月中师毕业,被保送参加高考,录取在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前身)文史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959年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底文学所被撤销,转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此处隐去若干论坛没审核过的字)。1972年辈安排到昆明商品检验局从事进出口农副产品检验。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1994年退休,定居丰宁小区,自号枫林散人。1999年6月发现患肝癌,手术后,与病魔做顽强的斗争,2000年11月肝癌复发,终因医治无效,于2001年4月10日12时55分逝世。享年67岁。


学术活动: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参加“搜集新民歌”运动,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

1959年7月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所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工作。
1961年年底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工作。发表《从川剧&lt;葫芦信&gt;的改编谈起》,《“亮油柴”不容否定》,《关于&lt;娥并与桑洛&gt;的讨论》(傅光宇 刘延珊)

1961年至1962参加元江白族文学调查,进行白族社会历史资料和白族文人作品资料选编工作,选编白族文人作品两册。发表《对&lt;娥并与桑洛&gt;整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1963年发表《对&lt;郎鲸布&gt;整理的经验》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

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lt;山花碑&gt;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

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发表《热爱生活,献身人类的赞歌——读晓雪的&lt;大黑天神&gt;》,《火不燎原心不死,敢攀蜀道上青天——张子斋与鲁迅精神》。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lt;茈湖精舍诗初集&gt;》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lt;修订版&gt;》,《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lt;阿诗玛&gt;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lt;读诗管见&gt;序》注释,赵辉壁《&lt;古香书屋诗钞&gt;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lt;娥并与桑洛&gt;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lt;勒俄特衣&gt;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lt;阿诗玛&gt;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lt;哈尼哈吧初探&gt;》,《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lt;望夫云&gt;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lt;民间诗律&gt;与&lt;中外民间诗律&gt;》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lt;节选&gt;》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lt;达古达楞格莱标&gt;序歌》注释。论文《&lt;阿诗玛&gt;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lt;观音伏罗刹&gt;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lt;金仲和阿翘&gt;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lt;望夫云&gt;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lt;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gt;序》,《&lt;召树屯&gt;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lt;罗摩衍那&gt;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摘录自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张福三教授论文选萃

张福三,汉族,1938年11月生于四川忠县,195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1979年调回母校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神话学,民族文化学的研究和教学。曾任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学术著作有《白族文学史》(初稿和修订版的主要执笔者),《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6.6),《走出混沌:民族文学的文化思考》(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9.12),《人的觉醒》(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5),《丽江古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4.5),《云南地方文学史》(古代卷),《傣族民间故事选》(与人合作),《南诏文化论》,整理发表民间叙事长诗,故事,歌谣若干,发表论文50余篇。业余时间还从事戏剧创作,发表《我们的管家人》,《蒲公英》等剧本。创办并主编过文学期刊《金沙江文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秦家华教授论文选萃

秦家华,1938年12月28日生,云南墨江县人。1959—1963在云南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曾任云南大学《思想战线》学术杂志负责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风俗辞典》副主编。为《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云南少数民族生产习俗志》,《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编撰者之一,主编《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 第二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7) 《贝叶文化论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4)。 《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07) 钟敬文编《民俗学概论》撰稿者之一。近十年参与《中国贝叶经全集》(1—100件,人民出版社出版)部分译文审定工作。2011年3月20日凌晨5时10分,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在家病逝,享年73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黄泽教授论文选萃

黄  泽,男,1964年3月生,汉族,云南宣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91年获民俗学硕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为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生导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会会员,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民族研究》编委,云南省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成员。长期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俗艺术学。已出版的著作有:《西南民族文化与民俗——民族文化学的新视野》,《西南民族节日文化》、《神圣的解构——民族文化研究的多维审视》、《民族文化学》(合著)、《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在云南四千公里边境线上的旅行》(合著),《赫哲族: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调查》,《神话学导论》(合著)等,主编《中国各民族英杰》、《中国各民族年节祭会大事典》,《非物资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俗艺术与宗教艺术》等多种。发表民俗学,人类学论文40多篇。代表作有《民族民俗学刍议》、《论中国民俗学新世纪的学科发展》、《人类学与民族史结合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取向及学术渊源》、《族群视角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研究》、《云南未识别群体研究的族群理论意义》、《文化叠压带:多民族杂居区域的文化层积关系》、《西南少数民族木鼓文化初探》、《云南氐羌系民族的天神神话与祭天》等,成果为《中国民族研究年鉴》、《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0余次转载评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各一项。是省级重点学科“民族文化学”学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

部分著作:
《民族文化学》(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
《赫哲族 黑龙江同江市街津口乡调查》 (黄泽,刘金明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4 )
《中国各民族英杰》(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
《神圣的解构 民族文化研究的多维审视》 (广西教育出版社 , 1998)
《西南民族节日文化》 (云南教育出版社 , 1995 )
《西南民族文化与民俗 民族文化学的新视野》 (海南出版社 2008)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俗艺术与宗教艺术》 (海南出版社 2008)
《中国各民族年节祭会大事典》(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赫哲族》 (高发元主编;黄泽编著,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4 )
《云南神秘文化之旅》(黄泽,木霁弘主编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
《西南民族节日文化》(海南出版社 2008)
《神话学引论》(海南出版社 2008)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段炳昌教授论文选萃

段炳昌,男,1955年2月生,白族,云南剑川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云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文学学科分委员会主任)、《民族艺术研究》常务副主编,教育部重点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史、少数民族文化史、少数民族艺术理论。近期主要著作有《云南地方文学史》、《白族民间建筑艺术》、《白族村寨调查》、《饮冰室文集校注》(合著)等5种,主编《文化与审美》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文化与艺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等丛书多种。主持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与应用”、教育部教育改革重点项目“边疆地区综合大学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民族文化学”等重大研究项目多项,在研经费120多万元。获得云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云南省教学成果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园丁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施惟达教授论文选萃

施惟达: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出版社社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学、民族文化与艺术产业。主持10多项国家、省、市、地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云南民族文化概说》、《文化产业概论》等多部专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木霁弘教授论文选萃

木霁弘,男,纳西族,1963年出生。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所长,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古汉语、民俗学及民族文化的研究。著有《普洱茶》,《云大早期的历史文化 插图珍藏本》,《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考察纪事》,《儒学与云南政治经济的发展及文化转型》 ,《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汉藏语系语言研究》,《古玩手册》,《宝玉石辞典》,《香格里拉文化史》 ,《心路》,《第4趟列车 开远文化的新视界》,《富村之路》,《普洱茶文化辞典》,《普洱茶手册》 ,《普洱茶》 (北京出版社, 2004),《普洱茶艺》 ,《云南奇观》 ,《云烟之乡》,《永世的昌盛 行走在古代的保山》 ,《普洱茶:品茶馆》,《烟文化说》,《云天下 三四十年代云南大学校园文化》,《云南神秘文化之旅》等三十余部作品。同田壮壮一道拍摄了《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另有文学作品若干。
10余年的考察研究之后,木霁弘最早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名称。今年,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成立,木霁弘担任该研究会副会长。
1987年,木霁弘和同学徐涌涛得知金沙江边有一条通往西藏的古道,人称“南方丝绸之路”。通过研究,他们想出一个称呼——“茶马之道”,最后定名“茶马古道”。
1999年,中国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与木霁弘相识,此后他们与著名作家阿城一道多次前往茶马古道考察采访。2004年,田壮壮导演的中国首部高清纪录片《茶马古道系列之德拉姆》在全球公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李道和教授论文选萃





李道和,男,1965年生于四川。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当年考入云南大学,师从张文勋先生,研习中国文学批评史,1989年获硕士学位。此后10年,在云南财贸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99年考入南开大学,师从李剑国先生,研习中国古代小说,2002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现在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工作。
1990年任讲师,1997年任副教授2005年任教授。
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民俗学会、俗文学学会会员。

【主要讲授课程】
主讲课程包括:文献民俗学、文学文献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古代文学作品选、文学史、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古代小说研究、古典文献学。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民俗、宗教、神话、传说、故事、小说及其文献研究,结合运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汉族与少数民族口传文献,侧重于边缘交叉、溯源讨流的考论,试图在文献梳理中阐释意蕴。



【承担课题】

1、《中国古代小说故事母题专题研究》,南开大学2004年校内项目,经费0.5万元(已完成)
2、《〈荆楚岁时记〉辑证》,天津市2005年社科规划项目,经费1.2万元,批准号:TJ05-YW0302;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2005年项目,经费1万元,批准号:0553(在研)
3、《中国古代孝子故事研究》,南开大学985工程项目,经费2万元(因工作调动,未落实)
4、《〈玉烛宝典〉整理研究》,云南大学20072008年校内项目,经费1万元,批准号:KW070076
5、“开远市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研究”壮族部分,组长


【主要研究成果】


一、毕业(学位)论文
1、《儒道思想与古代文学》(学士论文,1986,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灵感论与物感说的比较研究——关于其宗教原型、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初步探讨》(硕士论文,1989,昆明,云南大学
3、《巳午七九: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博士论文,2002,天津,南开大学

二、出版专著


1、《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37.4万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2月版
  2、《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20万字,巴蜀书社200812月版)
  3、《唐宋传奇品读辞典》(参编,主要撰稿人,撰写13篇,承担总字数15,6780,其中原文1,8905字,校注、品读13,7875字:句道兴《搜神记·田昆仑》、张说《梁四公记》、张荐《灵怪集·郭翰》、戴孚《广异记·汝阴人》、《广异记·安南猎者》、薛用弱《集异记·裴越客》、佚名《会昌解颐录·峡口道士》、皇甫氏《原化记·吴堪》、郑还古《博异志·李黄》、段成式《酉阳杂俎·长须国》、《酉阳杂俎·叶限》、张读《宣室志·李徵》、陆勋《集异记·崔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8月版,上下卷,李剑国主编)
4、《干将莫邪传说研究》(10万字,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出版,20097月)

三、发表论文
1、《屈赋的系统分析》(《江汉论坛》1985年第7
2、《中国古代的虹霓神和射日神》(以笔名“李茂荪”发表,《求索》1989年第6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年第3
3、《昆仑:鲧禹所造之大地》(《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4期,第1220页;★19943月获云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云南省青年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
4、《“水”的洗礼:洪水神话的洗罪功能》(收入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编、李子贤主编《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4月版
5、《释“巫”》(《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3期,第917
6、《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第101109页;◆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200012月获云南省政府第五次(19961998)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7、《生命树、不死药与巫的关系》(合作,《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7377
8、《女鸟故事的民俗文化渊源》(《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第418页;★200412月获天津市政府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9、《候人兮猗:望夫石母题的原型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国际讨论会论文,20007月,天津;收入《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8月版,第412423
10、《寒食习俗与介子推传说考辨》(■中国俗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20029月,成都
11、《前人对寒食习俗的解释及其内在矛盾》(《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5期,第3944
12、《试论作为望夫石传说原型的塗山氏传说》(《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2,第4253
13、《重九登高》(《寻根》2003年第5,第5054
14、《寒食习俗源于求雨礼俗考》(《民俗学刊》第5辑,101119页,澳门出版社200311月版
15、《“江妃二女”故事的民俗学阐释》(《中国俗文化研究》第2辑,178185页,巴蜀书社20049月版
16、《炎帝与关公的历时性传承》(■2004明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明代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第156178页,200410月,天津;收入《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4月版,第580600页;亦见《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3期,第1730)20000
17、《〈海录碎事〉引〈荆楚岁时记〉条目辨证》(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第5辑,25025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月版
18、《月令:中国文化的时空图式》(■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论文,第170180页,20052月,北京;收入《节日文化论文集》,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学苑出版社20061月版,第198221)18000字。
19、《舜象故事与叶限故事关系考辨》(《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3643
20、《〈老子〉“受垢忍辱”思想及相关文本的讨论》(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第6辑,第798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收入《沧海求珠——张文勋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纪念文集》,施惟达、段炳昌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7月版,第393401页。9000
21、《干将莫邪传说的演变》(《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2期,第293813500
22、《弃老型故事及其佤族异文研究》(■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688日-15,云南思茅)(收入《文化·宗教·民俗: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杜巍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4月版,第248267页)
23、《〈荆楚岁时记〉“人日”文本辨证》(■第二届东岳论坛会议论文,收入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第二届东岳论坛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71月版,第6677页。10700
24、《弃老型故事的类别和文化内涵》(《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3540页。13800
25、《晋唐小说螺女故事考论》(《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第4150页。15400)(◆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全文转载,第155163页)(收入陈勤建主编《文艺民俗学论文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7月版,第122140页)(★20097月获云南省政府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云政发〔2009124
26、《〈山海经〉文献性质综论》(第二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大会发言,20071011日-14日,四川成都,《会议论文集》,第138155页。21746
27《〈荆楚岁时记〉岁首占候风俗的文献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1期,2008125日,第1823页。10000字)
28《杵动天开:佤族〈司岗里〉神话与木鼓文化综论》,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大会发言,2008427日-55日,云南临沧。
29《弃老型故事及佤族异文研究》(收入《文化·宗教·民俗: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杜巍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4月版,第248267页。20664字)
30、《〈荆楚岁时记〉的撰述、文本及其文化背景》(载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新国学》第7卷,巴蜀书社20086月版,第4156页。12000字)
31、《〈梁四公记〉的文本、史实与故事》(载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3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2月版,第799119000
32、《〈山海经〉文献性质综论》(载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第5辑,巴蜀书社200812月版,第220236页。22000字)
33、《莫一大王故事的文献考论》(载广西《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6979页。20000字)(修改稿在俗文化与俗文学现代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办, 2009627日,台湾台中市,见《会议论文》第5873页;分会主持人。)
34、《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学术论文/报告系列〉7种评介》(载《东亚文献研究》第4辑,第185198页,韩国忠州市,忠州大学校,20096月。13100字)




四、评论:
1、《望断水天无尽处,返虚入浑意遽然——张文勋先生的治学之道》(合作,《云南高教研究》1999年第4期,第9297
2、《〈唐前志怪小说史〉的修订与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研究》(《光明日报》集团《中华读书报》2005323日,第11
3、《中华书局版〈唐诗纪事校笺〉校对献疑》(以笔名“李茂荪”发表),载学术批评网(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9888&type=1010),首发 于20081011

五、杂著和教材
1、《民族审美文化》(撰写第二、五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0710月重印
2、《中西文化知识》(副主编,撰写两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全省重点统编教材
3、《高校应用文写作》(副主编,撰写一章,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4、《新编经济应用写作》(参编,撰写一章,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六、社会评价

(一)专著
《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介绍及引用:

本书被列入河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古代小说研究方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之必读书目。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列为硕士教学参考书,科目:岁时礼俗探讨,授课教师:林素英

学位论文提要,见《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2期第48
天津《每日新报》200478日第38
中华书局《书品》2005年第3期“书苑撷英”第8889页王晓白文
张梦麟《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介绍》(见台湾花莲师范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通讯》创刊号,20055月,第157159页)
张梦麟《端午节的由来及其厌胜文化》(国立花莲教育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林素英博士指导)
王水根《〈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试评》,载《中国俗文化研究》第3辑,巴蜀书社2005年12月版,第232-234页
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第14、399页
翁敏华《三月三上巳节失落之迷初探》,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引见第29303134
翁敏华《清明节与“清明剧”》,载台湾《政大中文学报》第5期,第6788页,20066月,亦引用李著,引见第708186
翁敏华《端午节与端午戏》,载《中华戏曲》第38辑,294308页,引见295
李鹏《〈诗经〉中的媒文化》,见《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32、33页
李鹏《论中国神话中的“西王母”》,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6466
应杰《论中国神话中的“西王母”》,载《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40
李亚军《“折柳送别”解——论“折柳”民俗蕴涵的树神崇拜、生殖信仰观念》,见《阴山学刊》2006年第4期,第1011
林存秀《沉默在历史背后的聒噪——〈列女传〉的社会性别研究》(见《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网》,http://www.tjnu.edu.cn/women/chinas/xuezhewenku/linxiucun/003.htm
刘怀荣等著《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齐鲁书社200612月版,第278287页)
蒋明智《“牛郎织女”传说新探》,《文化遗产》创刊号,20071月,第87页。
俞秀红《元宵节的原始文化意义》(见《文教资料》20073月上旬号,第185186页)
赵凤玲《比较文化视阈下的节日文化论略》,《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第182页。
许蔚《许逊信仰与文学传述》,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0月,第414647页。
刘晓峰《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710月版,第50132153页。
刘晓峰《节俗如何结构了特殊的文化空间》,《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36页。
刘学智、李路兵《七夕文化源流考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58页。
冯雪梅《元杂剧〈秋胡戏妻〉婚俗解析》,《桂林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第7071页。
陈泳超《寒食缘起:从地方性到普泛化》,《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第5455页。
叶静、余悦《西方民俗学视野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载《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184189页,引见第187页。
列入陈勤建主编《文艺民俗学论文集》所附《相关著作存目》,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7月版,第661页。


(二)论文
1、《中国古代的虹霓神和射日神》(以笔名李茂荪发表,《求索》1989年第6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年第3期。学界引述:
    刘运好《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论》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68月版,第98页)



2、《昆仑:鲧禹所造之大地》(《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4期),获云南省青年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界引述有:
吕微《息壤研究》(见《中国文化》1996 年第2期,第7281页)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8595262298466页)
李靖《禹:成功的中介者》(见《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第12页)
刘亚虎《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上卷,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民族出版社20019月版,第87页)
胡万川《捞泥造陆──鲧、禹神话新探》(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主办第二届中国古典文学国际研讨会──纪念闻一多先生百周年诞辰论文,1999年10月,转自2004年4月3日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网站网页);
鹿忆鹿《有关禹的神话传说信仰》(见《东吴中文学报》20005月,第6期,第174页)
龚敏《论大禹神话传说之原型与流变》(见《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生论文集刊》第5期,20035月,第188页)


3、《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获云南省19961998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见《云南日报》2001415日。引述:
张霞《补天神话的类型与分布》(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457页)
大白《古代文学研究五年状况扫描》(见《黄山师专学报》第4卷第1期,20022月,第83页)
刘运好《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论》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68月版,第104105页);
马明奎《女娲炼石补天神话的再解读》(见湖州师范学院网页http://rwxy.hutc.zj.cn/jpkc/xz/xiezuoxueyanjiu/yj23.html#_ednref19);
宁稼雨《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14120页)
赵云芳《“女娲补天”与〈红楼梦〉新解》(见《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1辑,第181191页)
李少花《近年女娲补天的本相及其文化内蕴研究综述》(见《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74页);
商秀春、逯宏《女娲补天神话的考古学新证》(见《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第5期,第179页)
湛利华、张竹君《近年女娲补天神话研究综述》(见《科教文汇》20094月(上旬刊),第226227页,引见第227页);
王毅、吕屏《汶川地震与“补天”神话原型研究》(见《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13116页,引见第第114117页)


4、《释“巫”》(《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3期),引述:
韩光兰《颛顼、后稷死而复苏神话解——兼论巫、鱼与生命永恒信仰的关系》(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5557);
萧兵等著《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4月版,见萧兵撰写部分,第682760页)
赖素玫《由女丑之尸看原始祈雨仪式中的巫术思维》(转自台湾国立中兴大学网站);
王雅荣《“猴玃抢妇”故事的源流及演变——兼论魏晋志怪中的“异类婚媾”故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王青指导,南京师范大学,2005

5、《女鸟故事的民俗文化渊源》(《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获天津市第9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引述:
《中国文学年鉴》(2001(见张鹏、徐建伟
、曹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吕微《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2001年卷)》(刘守华、白庚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月版)第五编《民间故事研究》之二《民间故事研究论文选载》(8篇之一,第275288页);
彭松乔《禁忌藏“天机”——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意蕴的生态解读》(见《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6063页)
王雅荣《“猴玃抢妇”故事的源流及演变——兼论魏晋志怪中的“异类婚媾”故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王青指导,南京师范大学,2005
郑先兴《汉画螺女神话原型分析》,载《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第189190页。


6《寒食习俗与介子推传说考辨》(中国俗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20029月,成都)。引述:
张子开《“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见《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44页)
张子开《“路上行人欲断魂”再考》(见《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86页)
何海华《论唐代寒食清明诗》》(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戴建业指导,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寒食与山西》,《民族艺术》2007年第2
景圣琪《“改火说”与唐代寒食诗的兴起》,载《扬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83页(引《前人对寒食习俗的解说及其内在矛盾》)
7《试论作为望夫石传说原型的塗山氏传说》(《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2)。引述:
俞成云《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44月,第107页)
刘守华、李林悦《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研究的新进展》(《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9页)
刘守华、李林悦《2003年民间传说、故事研究概述》,见《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2003年卷)》(刘守华、白庚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月版),第214页;
《中国文学年鉴》(2003(见安德明、张咸福《2003年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张芸《望夫石传说古今流传考》(见《民俗研究》2007年第4期,第184)。
刘翔鹏《古代望夫石传说流传发布考察》(见《安徽文学》2009年第1期,第379页)
8《炎帝与关公的历时性传承》(明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200410月,天津;发表于《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3期,第1730页)。引述:
雷勇、冯大健、王红蕾《明代文学研究的开拓与展望》(见《南开学报》2005年第2期,第124页)
收入《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篇目辑览”

9、《舜象故事与叶限故事关系考辨》(《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引述:
         王青《“灰姑娘”故事的转输地——兼论中欧民间故事流播中的海上通道》(见《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318页)

黄阳艳、莫顺斌《舜帝传说情节单元与民间故事母缘起题试探》(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021页)
         赵婷《“灰姑娘”型故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中国、德国和法国为例》(见《新疆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124页)
10、《弃老型故事及其佤族异文研究》(■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688日-15,云南思茅)。引述:
陶红、周文璟《云南:民族文化的“诺亚方舟”》,载《大观周刊》2006年第41期;
白应华、李娅玲《研究佤族文化的一次学术盛会》,载《思茅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第5页。
谢荣征《壮族“弃老型故事”独特的文化价值》(见《传承》2008年第6期,第6667页;又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24125126127页)
11、《生命树、不死药与巫的关系》(合作,《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7377)。引述:
陈琬菁《〈山海经〉死生观研究》,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6月,李国俊教授指导;
韩晋《唐前地理博物志怪小说审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熊明指导,辽宁大学,2006
12《干将莫邪传说的演变》(《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2期,第293813500)引述:
   戴月舟《干将莫邪剑器考》,《安徽文学》2007年第11期,第171172页。

据中国知网(http://lsg.cnki.net/grid20/scdbsearch/cdbIndex.aspx)大约19982004年《中国文学年鉴》中多个部分皆有介绍
据中国知网(http://lsg.cnki.net/grid20/scdbsearch/cdbIndex.aspx)统计,还有一些期刊及博硕学位论文引用,有些引用未下载全文,故不知所引文献名目,兹列于下:

序号
作 者
题       目
专   业
学位
导 师
授予机构
时间
引用文献
1
俞成云
《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李岩
中央民族大学
2004
《试论作为望夫石传说原型的塗山氏传说》
2
凌郁之
《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转型》
中国古代文学

陈尚君
复旦大学
2005
《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今凌书有中华书局200711月版,引见第61
3
王雅荣
《“猴玃抢妇”故事的源流及演变——兼论魏晋志怪中的“异类婚媾”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

王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女鸟故事的民俗文化渊源》、《释巫》
4
何海华
《论唐代寒食清明诗》
中国古代文学

戴建业
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寒食习俗与介子推传说考辨
5
毛慧君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朱易安
上海师范大学
2005

6
陈琬菁
山海经〉死生观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李国俊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
2005
《生命树、不死药与巫的关系》
7
邵正坤
《北朝家庭形态研究》
中国古代史

张鹤泉
吉林大学
2006

8
蔡静波
《唐五代笔记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霍松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9
刘畅
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郭豫适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
刘颖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
文艺学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1
李川
山海经〉神话记录系统性之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

力之
广西师范大学
2006

12
韩晋
《唐前地理博物志怪小说审美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熊明
辽宁大学
2006
《生命树、不死药与巫的关系》
13
林晓霞
《唐传奇中人与异类相恋作品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文学

陈节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14
尤华
《杨贵妃形象流变研究——以传统演艺为考察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

翁敏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15
岳文立
《巫文化视野中的聊斋志异〉》
中国古代文学

霍现俊
河北师范大学
2006

16
晏波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端午风俗研究
历史地理学

吴宏岐、张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17
张梦麟
《端午节的由来及其厌胜文化》
中国民间文学

林素英
台湾,国立花莲教育大学
2006
《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
17
张晓芳
《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历史人文地理

葛剑雄
复旦大学
2007

18
张勃
《唐代节日研究》
中国古代史

齐涛
山东大学
2007

19
张秀芬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产业化探讨——以端午节为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

武文
兰州大学
2007

20
王燕
《元杂剧与元代时尚风俗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阙真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21
郝相国
《四时的美学意义》
美学

周均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2
俞秀红
《宋前元宵习俗与文学创作》
文学与文化

王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干將莫邪傳說研究》

名称        干將莫邪傳說研究
作者        李道和
出版商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 2009
ISBN        9881833027, 9789881833020
页数        152 页

由于本书大陆见不到,特意向李老师要来WORD版,现转为PDF版本,供大家下载学习。
大家谢谢李老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占楼备用

TOP

占楼备用

TOP

占楼备用

TOP

占楼备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