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是否有价值选择:非遗保护与学者立场

知遥兄所言,正是民间信仰之当代一怪象也---三十年后的眼光会这样想。

如言,非遗就不是那么个东东啦,它和其他事物一样,好坏相揉,需要我们去向老百姓说一点真实的想法了---也许我们也没有真实的想法,或者说我们也不知道这种方向该如何是好,但我们可以感觉,这个方向有问题!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某某市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大市、强市(总隐隐约约感到,这“挖掘”与“打造”疑似当年的“大革”、“打翻”),特别安排属下弄出一大堆规划、可研之类,然后请来张教授、李专家、王学者……研讨,论证。

高官满座,名流如云,大家异口同声称颂某市这一举措起点甚高,意义非凡,造福乡梓,庇佑子孙万万年,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非遗有运气,欣逢改革开放好年间,GDP又将换新颜,文化产业获益占到国民收入……尔后,酒林肉海,推杯换盏,红包横飞,搭背勾肩,酒酣耳热间,一政绩工程蓝图胜利绘就,赞歌入云天……少顷,大红的庆典拱门一排排,五彩的气球一串串,工队机械列队,锣鼓铙钹喧天,礼仪小姐婷婷玉立,高官嘉宾神采焕然,戴手套,持金剪,鸣礼炮,燃新鞭,簇新铁锹,红绸轻挽,奠基碑立,众官呈环,掌声阵阵,黄土绵绵……

假如,仅仅是假如,这时候真的出现了一位疑似忧国忧民的,“所谓追求学术真理的”……挺身而出,断喝一声:不能啊领导同志们,这是毁灭我们祖宗的文脉啊!!!众纷纷侧目此异类,你是不是要搅局啊?

——玩笑玩笑。

TOP

现在的问题是.非遗正成为地方敛钱的"砝码",保护成了其次.

TOP

学者到底是活在当下还是活在未来?

如果活在当下,则可以理解大家跟随政府,热衷参议 的行为

如果活在未来,则需要更大的定力和更淡薄的品质

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俗人”,他们同样需要生存,需要生活,需要有头有脸的生活着

而人文社科研究的成果往往不会在当世所反映,很多都是在学者去世之后才能名扬历史

所以,做学者不容易,做人文社科的学者更不易,与国家体制政府行为联系紧密的学科更是“不易”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8-13 18:23 发表
某某市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大市、强市(总隐隐约约感到,这“挖掘”与“打造”疑似当年的“大革”、“打翻”),特别安排属下弄出一大堆规划、可研之类,然后请来张教授、李专家、王学者……研讨,论证。
...
灼見。
學者不該做穿花蝴蝶,該做牛虻。
做帝王師或媒體新寵理所當然地功名利祿,即使只循著非物質運動的洪流因利乘便,也沒准風生水起,盆滿缽滿。
不過,知識人或者“士”的追求不止於此吧。社會公義、良知、知識傳承才是其該有的擔當吧。

TOP

刚才看了甘肃舟曲洪灾的报道,国家总理、副总理以及各个部委、还有省市等等领导,每天上千辆物资车、空中不时有近十架直升机盘旋,周围县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部队官兵汇集在这里,可以说是把爱心全部倾倒在了这里,这是最最实实在在的事情,可是之前冷落的山头的寺庙却香火旺了起来,祈福的人络绎不绝。这是为什么?

“三十年前的反四旧,三十年后的抢四旧,谁更具力量?谁又更符合历史的真实?”历史的每一步都是真实的,不真实的是我们的认知心态。

民众的信仰是不以学者的是非判断为转移的。学者对于民众的信仰的作用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学者只能研究他们为什么这样,而不能左右他们为什么这样。

学者应该有学者的姿态、水准,不然,与民众有何两样。学者应该是民众的贴心人、知音、知己,而不是政府的附庸。如果政府的意志与民众的传统情怀相悖,这时,学者的良知、还是水准就自然凸显出来了。中国不乏有良知的学者,但也更多的是如车前子先生说的酒囊饭桶。

TOP

孔子批判兩種態度,當然這只是眾生相中的兩種而已,值得批判的,多了去了: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第一種大概就是車前子說的酒囊飯袋,第二種,究竟是不得已而為之(要知道在“沉默的螺旋”裡頭,保持特立獨行的聲音,真的需要勇氣)還是順水推舟,風行水上,或者好風頻借力要入青雲,就各有百態了。
大概,我輩也脫不了第二種。倥傯人事紛擾世事像地心引力,混得久了不夠謹敬自持,脂肪肝烏糟肺,五臟六腑都下垂,而沒有惡疾則難以自查自知。我們都覺得自己還算OK,其實青蔥時代的理想,大概在陌生的彼岸吧。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雖萬千人吾往矣,這得需要多少勇氣啊。

TOP

抵制“沉默螺旋”,做真善人生的“把关人”!!!
可回头一想,真的实践起来,何其难也,社会的真善都不得不依赖于他律,何况个人?现代性其实很大程度上已经抛弃了传统习俗、制度的规约,而作为实实在在传承传统的后现代群体,我们又如何能轻易的做到自律?
只能说:我们不能悲观,或许现在的“自我”正是一条通向人类又一种真与善的必要路径…

TOP

糾正一下啊,沉默的螺旋是傳播學的一個理論。
或者說傳播中的正常形態。不是你我他某個個人的選擇,而基於人的社會性。

TOP

沉默的螺旋 百科名片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由诺埃勒-诺依曼在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目录[隐藏]

基本概念
基本描述
理论说明
理论基础
演变
实践分析步骤
实践分析优势
实践分析局限
传播媒介
从众心理
应用基本概念
基本描述
理论说明
理论基础
演变
实践分析步骤
实践分析优势
实践分析局限
传播媒介从众心理应用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最早见于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沉默的螺旋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 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沉默的螺旋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1965年德国阿兰斯拔(Allensbach)研究所对即将到来的德国大选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两个政党在竞选中总是处于并驾齐驱的状况,第一次估计的结果出来,两党均有获胜的机会。然而6个月后,既在大选前的2个月,基督教民主党与另一个党获胜的可能性是4:1,对基督教民主党在政治上的胜利期望升高有很大的帮助。在大选前的最后两周,基督教民主党赢得了4%的选票,社会民主党失去了5%的选票。在1965年的大选中,基督教民主党以领先9%的优势赢得了大选。这一年大选带来的困惑和对它的解释逐渐发展成为沉默的螺旋的概念。
[编辑本段]基本描述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编辑本段]理论说明
  “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认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大众传播概论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其实,这种认识几乎是东西方“人人心中所有”的情况,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文革”造势的中国人对此体会也更深。但莎白内尔-纽曼教授抓住这一现象不放,提出了假设: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愈加得势,另一方则越来越失去支持的声音。这样,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如果这个过程有大众媒介参与,螺旋往往形成得更快、也更明显。 诺依曼认为,大众观念并不是在18世纪才被人们认识的,它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并且不断创造和保持着社会运作必须的和谐和一致。因此,大众的意见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客观上是为了“促进社会一体化,保障基本行为和观念达到足够的一致水平。”。这一理论建立在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观念的力量来源于社会的本质,来源于社会对被禁止的观点和行为的严刑,来源于个人对孤立的恐惧。恐惧的个人在社会中赞成的呼声不断升高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赞成的观点,在赞成的呼声下降的时候保持沉默,沉默进一步使得原有的观点失去了民心。
[编辑本段]理论基础
  “沉默的螺旋”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有三个关键概念: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 “害怕孤立”:从心理学看来,引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个人会因为害怕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   “意见气候”: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状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   “准感官统计”: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   具体说来,“沉默的螺旋”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人们就会形成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社会学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由此一来,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几经反复,便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小,这样的循环,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意见气候”主要来源有两个,第一,所处环境中的群体意见。诺依曼说,自己提出该理论的灵感来自她的一个女学生。一天早晨她碰到一个戴有基民党徽章的女学生,而下午再碰到这个女学生时,这位女学生已将徽章取下,因为基民党的徽章很少有人佩戴,戴着这样一个徽章“太可怕了”。   第二个“意见气候”的来源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在塑造“意见气候”时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它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因而,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是公开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几乎无处不在。人们观察环境中的意见分布,主要依据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通常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呈现的意见就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常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点;反之,与大众传媒不一致的观点,公众一般不予公开表达。
[编辑本段]演变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受到很多肯定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批评,有批评指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害怕孤立”这一社会心理因素,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即使感到孤立,人可能在“权衡利益”后采取行动,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时不仅不沉默,还可能发出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在这里,个人的差异也应予以考虑。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议题,压力程度也会不同。
[编辑本段]实践分析步骤
  Noelle-Neumann建议通过以下两个问题来了解公众的“意见气候”:   抛开个人观点认为大多数人会怎么想?→当前气候。   认为一年后会有更多的人还是更少的人会持这种观点?→未来预测。
[编辑本段]实践分析优势
  “沉默的螺旋”解释了为什么少数人不愿意公开表达他们的观点。   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宁愿压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愿冒社会隔离的风险。   是一个连接传媒影响和公众意见的较好的模型。   公众观点形成的过程也是将社会凝聚为整体的过程,沉默的螺旋解决了威胁社会和谐的冲突,如果这些冲突未有其他办法解决的话。
[编辑本段]实践分析局限
  有一种“双重意见气候”尽管稀少却现实存在——当传媒提供的观点与社会大众的流行观点不一致的时候。   是否能够真正把握、评估民意?   是否能够真正知道自己所处的阵营(多数派还是少数派)?多元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就很可能对此造成负面影响。例如,错误地假定其他人都回持类似观点。   如何判断某个人确信他自己是多数派还是少数派?   该理论对于那些异议人士在公众观点的普遍影响未做评断。
[编辑本段]传播媒介
  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试图揭示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形成或引导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舆论的形成机制。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人们却发现,网络传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冲击,也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网络传播环境首先给舆论的形成带来的困难:根据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设,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网络传播播媒介营造的意见气候有直接关系。因为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多数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这三个特点使大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其结果,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尽管这一假说过分夸大了人的心理中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的作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诺埃尔还把舆论比作社会的皮肤,以表明大众传播媒介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尽管大众传播媒体的几个特点仍然存在,但与过去相比,传播的整个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传播的出现,使得其它传播方式有可能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大范围的受众产生更深刻地作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影响力也由此受到一定削弱。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过去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会变得错综复杂一些。
[编辑本段]从众心理
  另一方面,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孤独的惧怕,但这种心理可能是在人们的生活圈子较小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强烈,这时一旦人在意见上陷入孤独,往往也意味着他在其它方面也陷入孤独,而且这种局面没有积极的办法可以扭转。但是,当人们的交往能力随网络技术得到扩展时,人们的交往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除了现实世界外,还有网络世界,因此,消除孤独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如果一个人在网上的某一个社区里得不到承认,他可以转向其它社区,这时,他采取的往往不是消极的从众措施以保护自己,而是积极地在网络中去寻找同盟者。   另外,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匿名性,人的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他的“本我”。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已经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代替,而且,受众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因此,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但是受众对网上意见的认知,会发生比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更大的偏差,因为受众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其他人的意见。此外,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尊重个体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所以相对来说,传统的从众心理可能会表现得较弱一些。   因此,在网络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面临着新的环境条件,面临新的问题,沉默的螺旋理论需要深入研究新现象,作出新的解释。
[编辑本段]应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团队意见的形成不一定是团队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团队中“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团队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表面上采取认同,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团队成员“自己的意见”不一致。 要跳出沉默的螺旋,唯一的出路就是尊重少数派,聆听反对者的声音。

扩展阅读: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2.http://blog.vsharing.com/tpslean/

开放分类:

TOP

感谢双霞老师的赐教。刚知晓‘霞姐姐’光临我们学校,于是说‘长江大学’又多了位指导老师,这不,您马上就走马上任了。激动!无比鸡冻!望双霞老师(这会不能叫姐姐了~)以后多来‘长大’指导!学生先谢过啦!
估计是太鸡冻的缘故,所以用“错”了理论,学生以后一定注意。
其实“把关人”在这里也是“断章取义”。嘿嘿…我们大二上学的郭庆光这本传播学教程,后来自己又看了韶培仁的教材,还在孙老师办公室蹭了他很多外国传播学大师的书。对这块挺感兴趣的,忘以后多和双霞老师交流,希望您到时不吝赐教哦!

TOP

哈哈,实在愧不敢当。
说实话,我是个传播学白痴,只是念过几本书,谈不上懂。
有句话,是宗教学研究者的人常说的,“只知其一,一无所知”。在传播学领域,我大概还是那个看到什么理论模型和论断就激动的阶段,也就是说,没见过世面,“一无所知”。

TOP

回复 17# 的帖子

车老所言,即一社会现形记:
然,那惟一立身断喝并斥问之人,正是现形记中的疯子!
无数年后,疯子不疯了,社会却记住了这个让世人重获为人资格的疯子!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团队意见的形成不一定是团队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团队中“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团队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表面上采取认同,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团队成员“自己的意见”不一致。 要跳出沉默的螺旋,唯一的出路就是尊重少数派,聆听反对者的声音。”
学习了,谢谢双霞的指点,真是个好MM!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重读此文,仍感觉很受益。希望在以后的田野调查中能有更深刻的感触!在书斋中决不会感受到这些东西的。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