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民俗学考证

呵呵。现在网上很多人在骂,我刚才查了一下,客气一点的,说这些砖家吃了没事干,不客气的,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前面我记不得了,最后一句是“爱东遥指乌有村”,哈哈,打油打得还挺有才。

其实学界的许多知识,只是没有渗透到公众中去。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伪诗问题,几百年前就有人提出过,今人的考证更是细致入微,只是公众不知道罢了。

我是个老实人,有什么说什么,明知道别人不高兴,可还是说了,而且在电视上说了,在人民网又说了,哈哈。 因为这首诗写得太好了,大家都忍不住喜欢。喜欢就得维护它的地位。有人说它伪,喜欢的人当然就不高兴了。

我在现场讲得更细致一些,我说到清明祭祀是一定要有祚酒祚肉的,这些酒肉是一定要吃掉的,所以,祭祀者不可能拎着祚酒去杏花村找酒喝。这个“路上行人”显然不是去去祭祀,也不是祭祀归来。

我还讲到了清明时节与清明节的差别。古人常用清明时节来泛指清明前后的阴雨时节,并不一定是指清明节。

还有,我说到杏花村可能只是一个意象,而不是指实为一个地名叫杏花村的地方。

所以,山西和安徽争杏花村其实并不是文化的原因而是经济的原因。

录入员录入的时候,有些遗漏,而且还有些错别字,比如祚肉(也作胙肉)、祚酒打成了作酒作肉。

TOP

引用:
原帖由 alekan 于 2010-4-27 00:17 发表
呵呵,居然有这种考证,长学问
呵呵。
附上一篇《羊城晚报》记者张演钦先生所写的采访文章,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篇文章最终没能发出来。



清明又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千古名诗给清明节增添了许多情致。不过,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博士在人民网上接受采访时候却发出惊人之论:这首诗歌,并不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作品!
此言一出,引发强烈社会反响。昨天,记者专访了施爱东先生。

羊城晚报:《清明》并非杜牧所在,这是您自己发现的吗?
施爱东:其实这在学界是个常识,不是我的发明,其他学者的考证已经很周详了。我所知道的,最早写专文谈论此事的现代学者是朱易安。其实,早在明代,谢榛《四溟诗话》就对此诗表示过怀疑,怀疑它不是唐诗,只是他的理由不充分,只认为这首诗不像杜牧的风格,更像宋诗的风格。其实,现在研究唐诗的学者,稍微严肃一点的,即使不敢说这首诗不是杜牧的,也绝没有谁敢把这首收入唐诗选本。
据南京大学卞东波博士考证:此诗最早出于南宋类书《锦绣万花谷》,题名为《杏花村》,未署作者名,只是简单标注为“出唐诗”。这时,诗名还不是“清明”,作者也还不是杜牧。后来,有福建书商假冒刘克庄的名义,出了一本《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把此诗改题为《清明》,并且加上了作者名“杜牧之”。可见,标署作者为“杜牧”,最早是书商所为。


羊城晚报:据报道,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巩本栋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慎重。后来的北宋词人宋祁的《锦缠道》中末尾一句“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就是化用杜牧《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施爱东:巩教授可能不知道,民间酒歌里面也有类似的歌词,这很可能是一首由文人改装过的民间酒歌,但过去民间歌谣是不入流的。另外,南宋诗人何应龙也有《老翁》诗,后两句为:“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可见关于向牧童问杏花村酒,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诗句,并不一定是某人的发明。

羊城晚报:会不会这个文人就是杜牧呢?
施爱东:不可能,这首诗一定是南宋以后的,因为这首诗一出现,马上就流传开来了。如果真是杜牧的诗,如果是一首劣诗也就算了,可是这首诗写得这么好,怎么可能埋没几百年却从无人知?

羊城晚报:“一定是南宋以后的”,为什么这么说?
施爱东:因为杜牧一死,他外甥就给他编了《樊川文集》,后来又有一些专门研究杜牧的人给他编《樊川外集》《樊川别集》,后来的学者考证,外集和别集中,收得很滥,甚至把别人的诗都收进去了,却从来没收这首诗。

羊城晚报:还有哪些证据证明该诗作不是杜牧写的?
施爱东:我给你看一首流传在山西的古代民歌。杏花村:艳阳春,清明时节雨纷纷。沾衣襟,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牛背忙欠身。遥指草桥道,一片白云深;青山翠荫荫,露水滴淋淋;酒旗飘柳外,茅屋靠山根;这就是杏花村。这是有曲谱,可传唱的。

羊城晚报:这是哪个时代的?
施爱东:不知道是哪个时代的,但现在还在唱,都说是古老流传。

羊城晚报:会不会是偷“杜牧”的呢?
施爱东:没有记录,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就像李白的静夜思也是从民间歌曲来的一样,也可能是“杜牧”改装的民间歌谣。

羊城晚报:杜牧水平那么高,会干这种事吗?古代的文人那么清高,应该不会轻易就改装民间的东西吧?再说了,民间的歌谣传唱得那么厉害 ,更加不愿意改装了。
施爱东:正因为是一般文人改装的民间酒歌,所以,需要借托一个名人,文人改装民间歌谣,是常见的事。李白都能干,别人为什么不能干?问题是,如果用了真名,这首诗注定不可能流传,诗是因名人而名的,名家出名作,名作衬名家,这是常识。

羊城晚报:问题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却确是好诗啊。
施爱东:但这首诗太不符合杜牧的诗风了。北宋有个叫洪迈的,他做了个国家课题,一个很大的国家课题,专门搜集全唐诗,编了个《唐人万首绝句》,其他如《全唐诗》等,把当时文人所能见到的陈芝麻烂谷子都收进去了。如果杜牧有一首这么好的诗,你想,洪迈的课题组有可能不收吗?宋人研究唐诗,是不遗余力的,可是,这首诗从未出现过,这么通俗易懂,易于流传的好诗,有可能被埋没几百年吗?

羊城晚报:您刚才说杜牧的诗风不是这样的,可以比较一下吗?
施爱东:当然可以,杜牧自称“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他的诗,非常用心,用奇,用巧。如“停车坐爱枫林晚”,讲了几个意境:驱车,坐,爱,枫林,晚,哪像“清明时节雨纷纷”,基本什么也没说。“远上寒山石径斜”,远,上,山是寒山,径是石径,还斜,每一个字都非常用心,每一个字都传达出独立的意境。这首诗在假托刘克庄的《千家诗》中出现的时候,当时的人也没当他一回事,历代研究杜牧的人,从不拿这首诗来论说杜牧,一是因为不肯定这首诗是哪来的,二是因为没法用它来评论杜牧的诗风。刘克庄自己也做过杜牧的诗论,可是,他只字未提此诗。

羊城晚报:可巩本栋教授说,因为这首诗的意境高朗、峻拔,与杜牧的风格很接近。
施爱东:这首诗怎么可能用得上高朗、峻拔?你自己看嘛。你不做研究,难道这都看不出来?但巩老师说不能完全肯定非杜牧所作,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对的。毕竟我们没法把刘克庄抓来审问。学术研究,就是破案嘛,警察破今人的案,学者破古人的案。

羊城晚报:刚才您引的是山西民歌,可杜牧是陕西人,那个“一般文人”也太不讲究了?
施爱东:问题恰恰在于,我们不要执着于杜牧,它很可能是后人根据民歌改编的,然后借托了杜牧之名。刘禹锡借民歌做竹枝词,就曾改写了很多民歌。

羊城晚报:巩本栋说,后来的北宋词人宋祁的《锦缠道》中末尾一句“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就是化用杜牧《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施爱东:巩老师预设了先有杜牧的诗,然后才会认为宋祁是化用了杜牧的诗。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是宋祁用了杜牧的诗,那么,杜诗中的凄清意味哪去了?宋祁写的是欢乐的游春词,他怎么可能化用一首摆明了那么凄冷的名诗,来写自己的欢乐心情?恰恰说明:一,可能是后人化用了宋祁的词,假设宋祁见过杜牧的这首诗,他可能这样用吗?一个这么自负的高官,拿人家的凄清诗来写自己的欢乐?二,也有可能是民歌和“清明时节”都化用了宋祁的词,或者宋祁和“杜牧”都化用了民歌。各种可能都存在,惟独不可能宋祁借用杜牧的凄冷诗来写自己的欢乐。

羊城晚报:这首诗歌的真正作者是查不到了?
施爱东:如果没有新的材料出土,肯定查不到了,估计是位不知名的小文人。

羊城晚报:您还说,这首诗不是写清明节的?
施爱东:不一定,因为写的是“清明时节”,清明是一个春天的节日,古人常用清明来意指春天中最精华的时段,用它来代表春天,礼记注疏/乐记/卷三十八:“是故清明象天者,由乐体如此,故人之歌曲,清洁显明,以象于天也。”清明是一个意象。还有一点,这首诗最早出现时,诗名并不是《清明》,而是《杏花村》。是后人改的,因为书商的《千家诗》发行量比较大,虽然它是个通俗读本,并不被学者认可,但就像于丹讲论语一样,或者易中天品三国一样。当时的学者不当他一回事,可一般老百姓认它。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它原名叫《杏花村》了,这首诗是近现代才被经典化的,元代这首诗已经算是名诗了,但真正经典化是近现代的事。

羊城晚报:“经典化”是什么意思呢?
施爱东:它很切合风雨飘摇的弱势国体,就是说,一说到清明,就拿它当代表,把它当经典。

羊城晚报:古代还有很多其他写清明的名诗吧?
施爱东:多了,用《四库全书》检索,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出现的频率是11次,其中还有一半是元人的集句诗。而光是“春城无处不飞花”一诗就出现49次。

羊城晚报:这是写寒食的吧?
施爱东:唐代的清明节其实就是寒食节,寒食节是唐代的节名,清明只是寒食长假中的一天而已。杜牧写清明而不着寒食一字,也是令人怀疑的疑点之一。寒食和清明是一体的。寒食是冬至后105天。第二天或第三天就是清明。

羊城晚报 :在人民网,您还说,这首诗并不是写一个人去上坟、心里悲戚得很。 为什么?
施爱东:上坟是一定要带酒的,而这些酒是一定要吃掉的,因为是福酒。所以,如果是上坟,就一定要带上酒去供先人。供完得吃掉,你看,这个行人怎么可能是去上坟?他分明就是心情不好,想去找酒喝嘛。至于心情为什么不好,诗中没说。这首诗,好就好在基本上什么也没说。

羊城晚报:有没有可能,上坟的时候想起祖先,心情黯淡?
施爱东:不可能,刚才说了,上坟不可能不带酒,而且,没有一个人上坟的道理,上坟肯定是要全家人一起去的,至少是男丁都得去,哪有一个人,什么也不带,就去上坟?上坟不仅要带上酒肉,而且一定要带上锄草的工具,给坟上土、锄草、挂纸,没有空手去的道理。所以,可以十分肯定地说,绝不是去上坟。

羊城晚报:要做一个结论的话,这首诗和清明节究竟有什么关系?
施爱东:这首诗,写了一个失意的行人,远在他乡,在细雨霏霏的春天,郁闷得不行,想找个酒家,以酒浇愁。就这么简单。清明时节雨纷纷好就好在什么都没说,所以,谁都可以把它套到自己身上,好就好在不具体,所以,它的涵盖面宽,它只写了一种情绪。

羊城晚报:假如要有一首诗来歌咏清明节的话,您推荐哪一首?
施爱东: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羊城晚报:“欲断魂”究竟要表达什么?
施爱东:表达失意和凄凉,这首诗最适合用在末世社会,为什么近现代以来,这首诗大行其时,就是因为它的意境非常符合近现代的时代心理,在那充满忧伤与悲愤情绪的时代,怀旧的文学家们舍弃了那些充满欢乐情调的清明诗词,单单拣出一首忧伤中挣扎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反复咀嚼,要的恰恰是那种“欲断魂”的催情效果,通过“遥指杏花村”的朦胧意象来给予自己一点点温暖的安慰。杜牧的《清明》就这样被经典化了。其实是文人自己欲断魂。

TOP

进国兄说的是。
因为是答记者问,所以谈得比较笼统,而且这是别人的成果,我只是充当了一个二传手,更谈不上“考证”。
见笑了。
回头我自己写篇小文章,认真说说此事。
弟将采纳进国兄的建议,不提“祚肉”之事,也不提是否上坟之事,以免给人留下把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