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金花、徐振燕]第六次西南民主改革口述史湘西、鄂西调查简报

[李金花、徐振燕]第六次西南民主改革口述史湘西、鄂西调查简报

                                         第六次西南民主改革口述史湘西、鄂西调查简报

                                                                       李金花 徐振燕

  2009年2月1日——14日,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在湘西、鄂西开展了第六次西南民主改革口述史调查。本次调查人员由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博士研究生共十人组成。调查分为两组,每组五人,分别赴往湘西、鄂西调查点,开展为期近半个月的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活动意图延续本中心前五次西南民主改革口述史调查的传统:以1950年代民族地区社会变革为主题,通过对亲身经历实践者进行个人访谈、录音摄影,以获得珍贵的口述资料。

  湘西调查

  湘西民主改革调查组由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金花、吴银铃,北京大学的侯豫新、张帆,中国政法大学的王文亭五人组成,调查组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为中心,兼及凤凰县,采访了九位亲历者及上层人士,共获得录音近20小时,整理录音文字22万字,录像资料20小时,获得文献资料共10册,相关照片数百张。

  湘西全名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吉首市,1957年建州。其辖内以土家族、苗族为主要少数民族。本次调查采访对象以苗族、土家族上层人士为主,既包括有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出身的领导层,也包括有土改期间由积极分子成长而上的老干部,同时也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后辈进行了访谈。因此,本次调查对象是多元的且具有典型性的。

  本次调查对象共9人,采访次数共12次。其典型代表包括龙再宇——男,1920年代出生,出身于地主家庭,苗族早期知识分子,擅长于诗歌写作,1951年任凤凰县副县长,1953年任湘西自治区副主席,先后在州人民政府、州政协、州人大以及吉首大学的领导岗位上任职。作为苗族地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为较早期领导社会改造的干部,其经历是凸显五十年代湘西地区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变革的重要信息。向健生——女,土家族人,贫苦农民出身,后参加土改工作队,成为土改积极分子,脱蛹而出,先后任职于区、自治州妇联、州政协等,成为新政权的坚定拥护者。对其的采访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五十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未曾受过汉文化熏陶的贫苦少数民族群众的历史的回顾,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过程的重要记录。田荆贵——土家族知识分子,出身于贫苦家庭,曾领导过土改工作队,对土改经历有深刻的认识。其先后在区、县任职,联合自治州成立后曾担任第一届副州长。因此,对其的访谈是了解五十年代土家族地区土改工作经历和五十年代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契机。吴曦云——现今苗族知识分子,专注于苗族历史文化及民族关系研究。其父亲是苗族地区第一批知识分子,凤凰县第一任县长,五十年代因民族问题自杀身亡。由此,吴曦云一身致力于苗族历史文化及苗、土两族关系研究。调查组对其的访谈聚焦于其对家族、父亲的回忆之上,这是通过后辈看前辈社会历史风云变幻的典型代表,获得了窥探凤凰解放之初社会改革的不同视角。

  2月1日,调查组5人全部到达吉首市。2月2日,调查组与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相关老师进行了会谈,获得了相关的信息,并同时对调查环境加以熟悉。2月3日,全部人员前往湘西州档案馆,查阅五十年代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调查点历史与人物进行了解与认识。档案馆资料极为详细,调查组人员通过翻阅历史档案对湘西五十年代历史有了大概把握。2月4日,上午,调查组前往湘西州政府大院采访了第一位报道人——龙再宇。下午,原湘西州副州长龙文玉来调查组入住酒店接受访谈。2月5日,调查组人员对土家族妇女干部向健生进行了全天的采访。2月6日,上午,前往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拜访李万隆主任。下午,调查组应约对原州宣传部长向熙勤进行采访,向熙勤意外邀请了亲历五十年代历史、具有丰富人生经历的重要报道人田荆贵进行座谈,整个访谈特别成功。2月7日,调查组分为两组,一组对龙再宇进行再访,另一组在向健生的带领下对原凤凰县县长吴官林进行初访。2月8日,上午,调查组前往石元机家欲开展访谈,石元机现龄八十多岁,对湘西州历史极为了解。不料采访对象身体不适,不能接受访谈,于是访谈对象改为其儿子石远征。下午,全组成员共同对吴官林进行再访。2月9日,根据调查计划,调查组结束在吉首的调查,前往凤凰县。从吉首乘大巴,约两个小时,到达凤凰古城。下午,调查组根据吴官林介绍的采访对象,前往凤凰县第一任县长之子、现为苗族研究专家的吴曦云家,进行了3个小时的访谈。2月10日,原欲前往凤凰县山江镇,拜访龙文玉苗族博物馆,采访龙文玉。因采访对象已回吉首市不能赶回山江,调查组则逗留凤凰古城一天,参观古城。2月11日,上午,调查组乘坐公共汽车前往山江镇,入住山江镇旅馆。下午,参观苗族博物馆,观看苗族演出。2月12日,上午,采访两位报道人:一为八十多岁老红军吴志仁,另一为湘西“大土匪”龙云飞之外孙吴佩服。下午,调查组乘车返回吉首市。2月13日,调查组坐上返程火车。2月14日,全部人员回到北京。

  鉴于湘西地区回顾本次调查主要着重点,主要放置在以下两方面:一,五十年代初期土地改革在苗族、土家族地区的历史过程;二,五十年代中期湘西州围绕于土家族民族识别以及与苗族关系等问题呈现的历史画面。

  鄂西调查

  五位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于2009年2月初赴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了为期12天的民主改革口述材料收集整理工作。

  2009年2月1日晚,农历大年初七夜,小组成员从南北各地陆续汇集到湖北省恩施市湖北民族学院附近的一家宾馆,开始为调查工作做准备。本组成员由三位在读博士和两位在读硕士组成,携带一架摄像机,一架照相机,两只录音笔和四台笔记本电脑,计划访谈五到十位恩施地区民主改革亲历者,倾听他们讲述民改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并将录音材料整理成文字。

  调查工作从详细了解恩施州民改的背景资料入手。2月2日一早,我们首先联系到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雷翔老师。雷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恩施地区民主改革的基本情况,明确了恩施地区民改无涉少数民族问题,与汉族地区土地改革过程基本相同。本次活动的重点由此从民主改革转向土地改革。雷老师帮我们联系到恩施市政协文史资料整理办公室的崔在辉主任,在崔主任的联系和帮助下,我们相继查阅了市文史办、州文史办和州档案馆收藏的大量相关资料,对恩施土改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从2月3号起,我们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访谈工作。我们联系到的第一位访谈对象是恩施州政府原办公室主任岳启运先生。已经八十七高龄的岳老先生祖籍山东省沂蒙山区蒙山县(今临沂地区平邑县),1941年参加革命,50年随南下干部团来到恩施,至今已经五十九个年头。土改时期,岳老先生作为恩施县委干部,亲身参与了恩施地区的土地改革工作。

  访谈岳老先生不仅是此次调查工作的第一炮,对于大多数小组成员来说,这次访谈也是他们第一次人类学田野访谈。由于缺乏经验和准备不足,面对岳老先生自身经历导致的谨慎自制与岳老夫人的特殊经历和积极参与,访谈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但也正是这样的意外使我们真正体会到访谈技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第一次访谈的基础上,酝酿了一次针对岳老夫人的回访,不仅补充了第一次的访谈资料,并且有了更多的收获。

  2月4日,我们在恩施自治州建筑规划设计院单言信老先生家中,对单老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访谈。单老先生军人出身,至今仍以军人自居,离休前为恩施州建筑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土改时期作为恩施地委干事,参与了恩施地区的整个土改过程。

  单老先生性格豪爽,十分健谈,对自己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倍感自豪,正在尝试撰写回忆录。为了不束缚老人的回忆,获得尽可能多的细节内容,我们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对土地改革的关注,而是试图在老先生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的过程中,把访谈重点引入土地改革这一历史阶段。

  访谈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傍晚5点,从单老先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捕捉到大量生动的细节内容,感受到土改时期恩施人真正的生活状态。单老先生提到的土改时期积极分子黄在英和解放恩施时的南下军人杨九富,都为我们下一步访谈提供了线索。

  2月5日,恩施市政协文史办崔在辉主任帮我们请到了王启彦和袁对章两位老人,并提供政协会议室作为我们的访谈地点。王启彦先生是恩施市政协原副主席,土改时期为恩施县桅杆区公安员,袁对章先生为恩施市政协原办公室主任,土改时期为恩施县委干事,两位老人土都曾亲历土改过程。我们小组五位成员分作两组,分别对王老先生和袁老先生进行访谈,两位老人土改时期的经历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口述材料。

  此次访谈由于以恩施政协的名义出面组织,并在政协办公室进行,有可能造成两位老人的谨慎心理,尤其是在后来的接触中,我们发现袁对章老人性格开朗,比较健谈,但在访谈的过程中却相对严肃谨慎,为此,我们计划前往袁老家中,对其进行一次回访,但因时间关系,最终未能成行。

  2月6号和2月7号,我们分别访谈了金子坝土改积极分子黄在英老人和恩施州政府原副州长,恩施州政协原主席,土改时期恩施军分区医院院长杨九富老先生。经过杨九富先生的介绍,我们确定了另外一位访问对象——恩施州劳动局原副局长郭一凡先生,并在两天后的2月10号前往郭老先生家中进行采访。郭老先生土改时期在咸丰县忠塘茅坝担任乡主席,全面主持当地的土改工作。

  2月9号,经过一天的休整,我们前往恩施州恩施市龙凤坝,寻访土改期间的贫下中农,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八十高龄的盲人唐老先生,对其进行了深入访谈。2月11号,我们再次前往龙凤坝,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土改时期被划为地主成分的老人或者其后代,进行不同角色的充分采访,但几经周折,没有成功。

  2月12号,是我们在恩施停留的最后一天,我们再次前往湖北民族学院拜访雷翔老师,在十几天采访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土改前后恩施的民族问题。

  2月13号,我们结束了为期12天的民改-土改口述史访谈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回到北京。

  本次调查共采访土改时期当事人8位,当地学者1位,回访2次,访谈录音30小时左右,整理录音材料12篇,共计大约20万字。

  小结

  从对个人人生史的访谈入手,来回顾历史画面,是我们了解社会文化变迁、把握历史内涵的重要途径。从这方面来说,通过本次湘西、鄂西土改/民改的口述史调查,我们从活的话语中了解到文献资料中不曾有过的历史。我们相信,这项调查意义深远。

  (李金花、徐振燕,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人类学评论网

TOP

我要收藏此简报!文末的小结很有启迪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