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俗学的那一张张脸(9)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中国民俗学的那一张张脸(9)

九 张士闪

此公的大胡子圈内闻名.并不是所有留胡子的人都能闻名,而人的记忆通过各种渠道的过滤总能留下点什么,这个"什么"大体有以下特征:给人以美好印象,给人以情感触动,给人以精神感染,给人以油然而生的佩服,给人以仰之弥高的歆羡,给人内心的亲近,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等等等等,人类复杂的内心因为复杂就多少显得杂糅而恍惚.我记得头一回见张士闪先生是在艺术学院的艺术研究所里,听说要来个所长级人物,都有些神秘.到通知我们去谒见时,眼前是个壮汉,长须,这出乎意料.毕竟留胡子留大胡子都很普遍,能留近胸的胡须实在有点意外.

共事三年,最与此公投缘.盖因其性格爽朗毫无芥蒂,与他交谈可以深可以浅,获得的都是快乐.一日与他同去赴宴,席间一女子柔声欺身而问:张先生,平时你吃饭怎么吃啊?还有你睡觉把胡子放在被子里还是被子外面?他一时哑然.立刻微笑做答:这还真有点要答记者问的味道.许久来从未有人问过这个问题,我今天晚上去考虑下,我胡子该放在哪里?

大家都哈哈大笑开来.其实这个私密点的问题,头一回见面本不该问.但既然问了,张先生本可以不答,但为了对方的面子他还是机智地在不答与答之间做了巧妙的回旋.
自此,我开始看他吃饭,结果发现很自如很如常,没有什么阻碍.胡子在他已经成为习惯.如同身怀绝迹的高手随身所带的匕首.人家的挂在腰上,他的挂在下巴而已.
这一把胡子加上他多年来一直未中断的梅花拳,让不知道的人都能看出他是个武林高手.据说,当年在开封游玩,相国寺里有一把禅杖,生铁,沉.同去的同事两人无力抬起,此公近前,单掌只一托,身形下蹲再起已经是将禅杖舞得虎虎生风.而且梅花拳是讲近身格斗的,三招内要打倒对方,所谓先下手为强.而且招招逼人要害.慕名找他交手的人多,他也未有失误的时候,但也没听说他致人死地.可能与他的仁慈有关.
和他相处时间一长,你可以透过他张扬的形貌领会到一颗慈悲之心.很让人想到一句:山东民俗界的临水护花人.这里的"花"多有所指.一指对美好乡村世界的热爱,让他长期奔忙在田野;另一面指他的热心和耐心发现和培养了许多民俗界的花花草草,这些今日的花草明日可能就是栋梁.因为和他的交往,因此沾点侠气.以至于,所有他的弟子们都热情地称呼我为师叔.从年龄上看,我可以做师叔,从学养看,我还只是个凝神静气的民俗赏花人.
此公现在已经高就在山大,平台高了,施展本领的机会也多.经过近20年的民俗储备,他到了发光发热的时候.我们也期待他不断传来的好消息.
附件:

庐山行8  [时间:2009-12-27 09:50]

庐山行9  [时间:2009-12-27 09:50]

TOP

有知遥处,就有热闹;知遥认真地说着笑话,身边平凡的人、事就有些不平凡了。还是有个诗人朋友好,有趣,益人。

TOP

哈哈,提起他老人家,一肚子趣事。有空跟师叔一块凑凑,出本《张公传习录》.

TOP

士闪兄,关于你在这里已经讨论开了http://www.chinafolklore.org/blog/index.php?uid-324-action-viewspace-itemid-12061

TOP

恩,不用凑,你写完我再续写。不同人的眼中定有不同的身形。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div class="xspace-quote">原帖由朱振华艺苑于2009-12-27 11:37:40发表
哈哈,提起他老人家,一肚子趣事。有空跟师叔一块凑凑,出本《张公传习录》.</div>

TOP

去年北京开会时第一次见他,本以为是武当山的某个得道道长来了,后来在知道他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大师兄。嗯,那长胡子的确很有个性!

TOP

呵呵,原来自家人也不相识

<div class="xspace-quote">原帖由圣地妙音于2009-12-27 15:01:48发表
去年北京开会时第一次见他,本以为是武当山的某个得道道长来了,后来在知道他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大师兄。嗯.</div>

TOP

别人喜欢士闪兄的那把胡子,我羡慕他的梅花桩。

TOP

哈哈,欢迎景春兄

TOP

在民俗学年会上看过士闪先生打拳,确实了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