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蔡武:要处理好非遗保护与民间信仰的关系

蔡武:要处理好非遗保护与民间信仰的关系

蔡武:要处理好非遗保护与民间信仰的关系

2009年11月26日 1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6日电 2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促进民间信仰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蔡武表示,民间信仰大多源于古代采集、渔猎、游牧或农耕文明,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道德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这些信仰习俗有利于凝聚人心、促进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信仰中保留了不少民族历史文化,是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

  蔡武还说,民间信仰几千年来之所以传承不断,说明它有合理内核和群众需求。今天,我们要站在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正确看待民间信仰,全面认识民间信仰,立足其文化内涵,弄清哪些东西是我们保护的对象,哪些我们应该摈弃。加强对民间信仰系统、全面调查和研究,发挥民间信仰积极有益的一面,同时,尽量注意克服和减少民间信仰的负面作用。引导民众的相关活动,促进民间信仰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TOP

蔡武:要剔除非遗中的迷信色彩等落后的因素

2009年11月26日 1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6日电 2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处理好民俗与迷信的关系,剔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迷信色彩等落后的因素,提炼出与现代文明要求相适应的、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成分,促进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俗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


  蔡武认为,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传承性、群体性等特点,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民间的智慧、信仰、情感、愿望,也渗透着民族民间的伦理规范与审美趣味,是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体现。

  蔡武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民俗中往往存在鱼龙混杂、瑕瑜互见的现象,不能否认,有的民俗活动或多或少含有一些迷信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对那些以坑蒙拐骗、谋财害命、扰乱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迷信行为坚决取缔,另一方面,不能简单地把民俗等同于迷信。如有的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其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主要是由祭师、萨满、毕摩等特殊人物进行传承的。对此民俗文化现象,如果一味简单排斥,就无法将这类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弘扬。

  蔡武强调,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精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包括民俗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历史的、具体的、科学的研究分析,并进行认真、细致地梳理和科学扬弃,剔除其迷信色彩等落后的因素,提炼出与现代文明要求相适应的、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成分,从而促进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俗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