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旅游业对云南省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对云南省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对云南省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影响                                                                   张赟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山区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是摆脱贫困和实现文化保护与顺利传承的一个出路,但是必须转变满足于追求一时经济效益的短视意识,建立山区旅游地原生文化的监测-预警―调控机制,正视旅游业发展对原生态文化的冲击,积极做出应对策略,使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地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云南省;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任何民族都是在其特定的生存环境中构建文化的,因而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这种地域性和差异性也是民族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前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居住在云南山区相对零散的一些少数民族,由于独特的环境适应性,创造了反映厚重历史风貌和山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即原生态文化。随着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原本相对封闭和冷清的云南广大山区,由于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原生文化,日益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作为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民族旅游是对那些可以吸引旅游者,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传统民族化进行旅游开发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形式,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的主体民族,由于在自然生态及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便贴上了旅游性标志,即以其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
        旅游业作为云南省重点扶植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根据旅游生活方式的特点,通过满足旅游者的需要,适应旅游者的心理需求,通过文化传播而取得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一种服务行业,它对云南山区民族的原生文化系统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一、旅游业对云南省山区原生态文化的有利影响
1.直接增加山区民族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山区民族脱贫致富、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旅游业带来外汇收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提供当地人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的家庭收入增加,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它们在供旅游业使用的同时,亦供当地居民享用。这样就会改变民族地区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如交通设施、照明设施、家庭住宿环境和条件等的改变,让他们有了更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2.突破山区传统的封闭格局,拓宽山区民族的视野,有助于山区原生态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伴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外来人员大量涌入,随之也带来许多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当地人们从主动抵制到完全认可,甚至去接纳旅游者的文化,这是一个视野逐渐拓宽的过程。从而他们心理上对外来文化的容忍和接纳能力也逐步增强。世界“全球化”在当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不能简单地认为传统民族文化一旦进入全球化,就会丧失自己的特色。根据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双向影响的原理,各民族并非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在接受的同时,也通过全球化过程使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一个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对该民族的发展就越有利,该民族文化就能获得更文泛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视野的拓宽,使民族地区人们有 了更全面的心理准备,在全球化过程中能采取更主动的姿态,获得更多机会。
3.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及自我认同感,从积极方面促进了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复兴和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民族文化被开发利用,且倍受青睐,唤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及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推动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反过来,这也促进了民族旅游的发展。
二、旅游业对云南省山区原生态文化的不利影响
1.民族原生态文化被冲击、同化
        由于民族旅游的目的地是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外来文化而言,这些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旅游文化交往、采借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的不对等交流,从而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传统文化遭受发达外来文化的冲击,日益被同化,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少。
        当地居民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游客之间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一方面促使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文化或风俗去满足和取悦游客;另一方面,外来游客的进入,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原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他们中有些人或多或少显得无法适从,他们或去简单地模仿外地人的行为方式,以期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异;或采取完全的抵触,引起主客冲突。一些社会问题出现,如犯罪、嫖娼等,社会道德开始滑坡。加上一些开发商在处理当地居民问题上的不当,更加引起当地居民对游客的仇视或敌对情绪,造成了当地社会的不稳定。传统文化被淡化、冲击,甚至被扭曲。
        民族文化同化是指原来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异族异地的文化所取代。云南省许多少数民族都居住在偏远的山区半山区,一般与外地交往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推动,他们也开始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异族、异地文化与当地文化只是短时间的或部分的接触,主体部分并未受影响,而当地文化却要以其几乎全部的去与异文化随时接触,传统文化逐渐被同化,甚至消亡。
2.民族原生态文化被扭曲,庸俗化、商品化
        现代大众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旅游或其他“排遣”私人时间所需要的文化必须是一种能够满足大众基本需求的,倾向于感性的,轻松而刺激的文化。为了发展旅游业,接待地会积极吸引各方旅游投资者,有时还会刻意迎合旅游者的口味。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不少旅游者并不关心接待地文化特色的真实含义,而只是为了猎奇。这就使接待地文化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被不正当舞台化、商品化进而庸俗化的可能。一些地方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肆意移植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再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
        传统民族文化本来有其真实性、淳朴性和神秘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为满足部分游客不健康或低俗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民族原生态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出现了一些“仿民俗”,或不尊重少数民族,开发一些触犯其禁忌的活动,纯粹仅为吸引旅客而展开活动,目标和价值单一,原有民俗的内涵和存在价值改变或消失,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民族原生态文化被庸俗化。
  当民族原生态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后,便受到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支配: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强烈作用于民族传统文化,等价交换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逐渐渗透于其中。在旅游市场上,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成为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造成传统文化失真,文化底蕴不足及文化再现偏颇。传统价值观退化、消失。连少数民族的婚俗、宗教祭祀仪式都可以根据“旅游需求”随时随地“灵活”开展,那还有多少民俗文化的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呢?这种迁就游客“期望”的文化表演——同时也是文化歪曲对旅游接待地文化的自然发展极其有害,旅游者无法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了包装的“伪文化”、“伪民俗”,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如此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无异于“杀鸡取卵”。
3.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发展环境受到不良影响
        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最明显的特征是多姿多彩,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又延伸着本区域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因此,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民族发展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1)旅游业发展对山区旅游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大规模的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破坏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如旅游者大量涌入导致了排污量增加及交通运输量增大、用电量增大等,这些都会造成当地的空气、水质及噪音污染等;长期接待旅游者,会使当地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甚至其存在寿命受到威胁,森林植被因被过度踩踏而破坏;而旅游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直接会破坏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2)旅游业发展对山区旅游地人文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地“文化设限”宽松化,社会道德观念扭曲,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那些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那些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即经过了所谓“文化设限”的过滤。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旅游者的“文化设限”较一般情况下更为宽松一些。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大相径庭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让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侵蚀或融入本土文化,但出于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或有意识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在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不良的“示范效应”,冲击到民族地区原本较为淳朴的民风民俗,对民族地区的传统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产生消极影响,一部分人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变化,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在装束打扮、娱乐方式、恋爱婚姻等方面盲目模仿,刻意追求,使传统的原生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
        此外,一些旅游者对其他文化任意贬低和批评的傲慢态度导致接待地居民的反感和排斥,造成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加剧了旅游业个体经营中比较普遍的“宰客”现象等。甚至有些景区,因没有组织协调好当地居民的经营活动,平衡好各方利益,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敲诈游客哄抬物价、甚至威胁游客人身安全的旅游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无论是对当地旅游业还是社会文化,都无异于雪上加霜。
三、云南山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应对思考
1.科学规划,修正短视的旅游开发行为和管理行为,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政府在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中始终居于主导者的地位,其在制订旅游规划时是否科学合理,在旅游开发和管理中能否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地方民族原生态文化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急功近利,东施效颦,照搬他人模式,乱上项目、铺摊子、唯经济效益为重的敌视开发行为和管理行为,不仅降低和削弱了山区民族旅游地的整体竞争力,浪费资金,更破坏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原生态文化形态,而原生态文化的破坏和丧失,对民族旅游地来说无异于自杀。
2.建立山区旅游地原生文化的监测-预警―调控机制
        传统大众旅游过程为:规划-建设-管理直线型,其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旅游开发出来的产品缺乏运行监督评价,旅游的再开发缺乏科学依据;其次,旅游对山区民族旅游地原生文化的影响缺乏实测数据,从而使保护也缺乏科学依据。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建立监测-预警-调控机制,使整个旅游开发过程由规划-建设-管理-监测-预警-调控六环节构成环状,监测民族旅游产品在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对旅游活动带给同区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发出预警信息,建立一个政府――民众广泛参预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调控机制,实现山区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旅游活动将给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如何增强文化生态意识,保护、整理、抢救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何维护本土文化的传统性、原生性,保持接待地的旅游吸引力;如何采取防范措施,抑制民族文化的同质化现象;如何利用外来文化的某些形式和内容,嫁接和改造民族文化,或者赋予外来文化以民族性特色;如何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引导启发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如何寻求一种既能使东道社会收入最大化、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多元化的所谓“新概念旅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Effects of Tourism on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of Mountain National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ZHANG Yun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Southwest’s Borderland Ethnic Minorities, Yunnan, Kunming, 650091)

Abstract: Developing tourist industry for mountain ethnic minorities is an out way to extricate them from a predicament and protect and inherit culture. However, the idea of nearsightedness of pursuing temporary economic efficiency should be changed. System of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controlling for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in mountainous tourism places should be formed. It is necessary to face squarely challenge of developing tourist industry to make positively answer strategies and make tourist industry accomplis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Key words: tourist industry; Yunnan province; mountain nationalities;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effects


[收稿日期]2004-7-25
[作者简介]张赟(1973-),女,云南建水人,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责任编辑  冰贝)


引自: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04年第1 期(总第3期)
季刊·2003年3月创刊                               2004年10月15日出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