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返乡大调查:走在精神的乡间小路上 [打印本页]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9 07:38     标题: 返乡大调查:走在精神的乡间小路上

陆续读到我们社团第二次返乡调查手记,心间涌出怀旧的惊喜,我想,这难道不能说是“走在精神的乡间小路上”吗?

1
离开家乡去上学,就是一种背井离乡的远行,知识多了起来,乡土则淡了许多;等到寒暑易节,十几度上学下学的交织,我们不再随意地展览自己的知识了,我们更不能清晰地回答家乡的记忆了;
2
人,总是在远行中最爱想家。
可是,真正问起家乡的点点滴滴,恐怕每个远行者都哑然失语:家在何处,家有何物?
于是,家的想念,被蒙上一层难以言说的尴尬!
3
是不是只有做学问才需要做调查?
是不是只有专业对口的社会学、民俗学才需要做社会调查?
可以这样回答:
正在做社会学和民俗学的人,或者以学问自力的人,都清楚这种调查是属自己的生计所在。
4
其实,有一种知识,叫公共知识;
其实,有一种情怀,叫乡土情怀;
它们从不是专业者的专业;
它们从不是生计学问家的生计;
5
公共知识绘出了公共利益的路线图,大家共同遵守,共同营建,共同守护;
乡土情怀凝聚了乡土记忆的理想国,人人述其来源,塑其理想,诉其爱心。
6
于是,返乡调查不应是一个专业学生的任务;
也不是当代社会时尚非遗的一项策划;
更不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用以圈地革命的学科努力----
它们只是,一名大学生每年回乡亲近童年的一次良缘,一次重拾良知与智慧的良缘!
正如是,我们每一份调查,
都是行走在精神的乡间小路上的一首儿歌!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0-8-9 07:40 编辑 ]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8-9 09:32

说得好。
但为何我们的精神回溯往往都是回到“在乡间”、“在小路”呢?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9 19:02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其实这是一种公众知识。也许民间的人并不会这样认识,但是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子女,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这些儿公众知识的孕育与熏陶下长大成人,所以还乡是一种幸福,更是一份责任!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9 19:04

引用:
原帖由 笛威辛亢 于 2010-8-9 09:32 发表
说得好。
但为何我们的精神回溯往往都是回到“在乡间”、“在小路”呢?
其实再过二十年,很多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精神回溯肯定就不是乡间 而是社区 是胡同  是小巷  是集镇  是CBD  ,都市民俗文化也有许多值得传承与回味的,只要这些都市人没有完全被商业物质所物化~~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9 23:48

引用:
原帖由 笛威辛亢 于 2010-8-9 09:32 发表
说得好。
但为何我们的精神回溯往往都是回到“在乡间”、“在小路”呢?
乡土中国,在现代文化大转型的一、二百年里,可能中国仍是乡土的中国,城市中国目前仍只具有物理空间的意义,只是建筑学的意义,传统与现代的层面,中国的精神回溯,可能只有在乡间、在小路上,才是真实的中国,才是心灵中的我们的家园!
谢谢笛威君!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8-11 14:08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我喜欢住北方的瓦房,美观而又亲切!我家只剩下一间了,不知道老家的那间房在这次风雨中是否安然无恙?
作者: 川之畔    时间: 2011-3-27 13:34

我们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或许应该换一种思考的方式。中国人自古重视过去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借鉴意义。如果说文化(宏观)在某种程度上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话,那我们过去的文化就是现在和未来“人的身份”的一种集体认同。返乡大调查,不仅仅是一个民俗的调查,我觉得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对自身文化身份的一种寻找和肯定——或许这也是我们获得一种安定感、一种幸福感的最好的方式。特别是现在随着城市、城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民族的东西也都渐渐“被城市化”了,我们回到乡间,我们再也看不到小河流水中的小鱼小虾,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一望无际的自由的原野,而代之以高楼大厦。我记得台湾有一位社会学家,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同时也研究城市文化,记得他的名字叫石计生(台湾吴中大学教授),他在一次讲座中讲到,城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迷惑,对我们所拥有的记忆进行了颠覆,把我们过去的东西全部换成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因素。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毁灭。自觉去关注民俗、关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这一代应有的一种责任担当。希望协会里每一年都会有很多会员自发组织、自发关注家乡的文化,关注家乡在城镇化中的一些从我们的高楼大厦的阴影里流逝的传统,这些传统不仅仅是以我们旁观者来看的一种传统,而是在我们记忆深处的我们自身的一种“标签”。

[ 本帖最后由 川之畔 于 2011-3-27 13:37 编辑 ]
作者: @邹艳妮    时间: 2011-3-28 20:09

为什么说“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毁灭”呢?精神是内在的,而城市只是一个外在的条件。再说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这样说岂不是表示我们的精神必死无疑。城市也有民俗,老师今天还给我们讲了不同地域的城市建筑民俗,以前还讲了不同城市的独特的气息是历史积淀而来的,这难道不是民俗吗?
作者: 川之畔    时间: 2011-3-28 22:38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邹艳妮你的问题很好!我所说的“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毁灭”,在这里面,我要对两个概念进行再解释,一个是“城市”,一个是“精神”,“城市”,中国古代就有城市,因为这个概念的使用有泛化的趋势,但是中国古代的城市,并非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我们现代城市的发展,给我们中国人带来的冲击,用“毁灭”两个字来形容,或许是过了些,但是还是合乎情理的,这一点,上个世纪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已经认识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对我们过去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有很大的“毁灭”。一个是“精神”的内涵还要再小一些,因为长久以来,中国人长久沉浸在传统农业文化之中,文化上,我们更多的是打上了“传统农业”的标签。那现代城市的全球化、趋向化、千篇一律化,使得我们越来越感觉不到我们过去文化的影子,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才会说,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毁灭。当然,城市的出现,也出现了都市的民俗,只要有人,只要有文化,就会有民俗,新的民俗的出现,当然是合理的,完全生活在这种城市里的人,也会完全接受它,但是对于那些从传统中走过来的——正好是处在这个新旧交替文化转型期的人们来说,那将是一个失却精神的痛苦期。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1-3-28 22:48

老是听这个城市批判,乡土回归。学生觉得说到底是每个人主观价值的归属。虽然我自己是土气很重的孩子,但其实要承认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深入到城市精神,这个也得看每个人其中的挑拣和消化。就我来说,当代流行音乐影响就很小,而小众的民谣、摇滚乐在我们小圈子中就影响深刻。上面各位提到的痛苦挣扎,学生却同时认为是生机无限。
比如说到艺术批评,不懂得地下美术、地下音乐的美学学者在将来难以发言的,因为他们离着青年的时代心理越来越远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1-3-28 22:52

上面说的逻辑混乱,呵呵。
主要鼓舞我们青年一点,城市进程中我们大有可为。城市艺术我们可以创新,那么艺术批评我们也会是主力
作者: 川之畔    时间: 2011-3-28 23:02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欢迎刘清春加入讨论!其实不管是“城市批判”,还是“城市赞同”,我认为都没有错。只是我们所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我们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不能走极端。我们既要有记忆过去的责任,也要有接受当下和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1-3-29 12:08

引用:
原帖由 川之畔 于 2011-3-28 23:02 发表
欢迎刘清春加入讨论!其实不管是“城市批判”,还是“城市赞同”,我认为都没有错。只是我们所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我们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不能走极端。我们既要有记忆过去的责任,也 ...
版主所言中肯。学生看,所谓的积极性批评,还是着眼于多一种文化选择的可能性,而不是用自己固守的一种价值观取代另一种或者再次成为主宰。那不是新的思想专制了吗
作者: @邹艳妮    时间: 2011-3-29 16:31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刘同学,我们并没有必要去纠结城市到底是好还是坏,就像对于民俗学研究来说那些古老的巫术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它的科学性一样……
作者: 张冰兰3    时间: 2011-3-29 20:13

在这里争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照自己的做就行了,做出成绩来了还用费唇舌吗?
作者: 李雪南    时间: 2011-3-29 21:09

在我们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有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民俗民风已经不再被现在的年轻人所了解,民俗“过时”了。大家追求的是比较现实的东西,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几乎没有,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此外我认为传统的东西中的确有一些东西是过时的,不是可以照本宣科的拿过来继续传承的,我们保护民俗不只是帮它传承,而是告诉世人和后人我们曾经有这么个传统,这么个节日。它既然没有了现实的意义,传承下去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小,为什么我们还要花费人力物力去保护他呢?尤其是那些带有很大的迷信的东西,我们要把它记录下来,存档。这样也是一种保护。随其自然是一种规律。我们要保护那些有传承意义与价值的东西,能够给人以教育和启示的,这样我们的投入才有价值和意义。
作者: 李雪南    时间: 2011-3-29 21:20

城市在演变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俗,这也是民俗的范围吧,我们可以进行研究啊!同时我承认,由于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把一些我们民间原有的民俗民风给磨灭了,可是这就是发展,历史原貌不可能恢复,民俗也是一样,演变至今有很多东西都在变化,城市民俗变化比较大而已。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在最原始的地方还是有传统的影子。
作者: 刘清春    时间: 2011-3-29 21:54

开始读民俗学时,常常一个劲的显扬乡俗物象的美好,经常和“时髦”青年争得面红耳赤。
后来逐渐明白个道理,少年时代没做愤青的大约此人不太靠谱。但愤青容易偏执,也就很容易被利用,甚至成为新的独裁者。
学生想,无论研究哪种民俗场景,倾向于哪种价值观,还是得有颗宽容之心。我们热爱乡土,那就钻研好乡土,让乡土生活更美好。我们多提供一种选择,至于人家选择哪个,真的是人家的权力了。就比如乡土艺人当然有权力选择进程或者留守。假如我们没有能力帮助他,那就先尊重他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