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津志书中记载的岁时民俗

天津志书中记载的岁时民俗

天津志书中记载的岁时民俗



     按:清康熙十三年本《天津卫志》和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天津府志》中记载的天津农历各月的岁时民俗内容基本一致。而民国二十年铅印本《天津志略》所记,则与上述相比,内容丰富了许多。现分别予以刊载。

     《天津卫志》和《天津府志》所记天津农历各月的岁时民俗

     正月
   “立春”食萝卜,谓之“咬春”。先一日迎芒神,设宴啖春饼。至期鞭土牛,观者取土涂壁。正月“元旦”,昧爽长幼皆起,盛衣冠、设香烛、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以次而及,设盛馔和乐同享。各食饺子,取更新交子之义。 亲戚乡里交拜。履新互相请席,名曰“吃年茶”。“上元日”,通衢张灯结彩,放花炬。妇女群游,曰“走百病”。作粉丸食之,曰“元宵”。二十五日,“囤”。置诸谷少许于中,为丰登兆。
     二月
   初二日,以灰末、谷糠末从河下引至家,名曰“引钱龙”。食煎糕、煎饼粉。
     三月
   “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 妇女上坟扫墓, 标楮钱焚化,增新土于冢上,陈祭品哭新鬼。
     四月
   初八日,“浴佛”之期,邑人就农桑业。
     五月
   五日,书门符,悬艾虎。儿童彩绳系臂,谓之“续命缕”。戚里馈送角黍。饮菖蒲、雄黄酒,书朱符以驱百毒。采百草为膏。
     六月
   六日,曝晒书帙、衣服,造曲、造酱,饮豆汤,食面。
     七月
   七日,女子设瓜果祀织女,“乞巧”。 十五日,荐祖先,各庙修“盂兰盆会”, 放河灯、路灯。
     八月
   “中秋”,戚里馈送月饼,设瓜饼拜月,亲友相率醵饮。
     九月
   九日,登高寻菊。
     十月
   一日,祀祖先,“焚寒衣”。
     十一月
   “冬至”,拜官府,谒师长,为年节礼,绅衿行之。
     十二月
   八日,食腊粥。 以米、豆、枣、粟杂煮之,曰“腊八粥”。 兼饲贫。二十四日,相传灶君朝天,设糖果而饯之。“除夕”,多嫁娶。易门神,换桃符,插芝麻秸于壁。辞岁、祭祖,祢,祭品较常丰盛。家人设酒守岁。

《天津志略》所记天津农历各月的岁时民俗

     正月
      除夕之夜,人多守岁,故于正月初一日,五更即起而祀神,焚香,放鞭爆,供面饺。事毕,合家食团圆饭,饮椒柏酒,饭即饺子,并备干鲜果品、肴馔以佐酒。而杂拌一项,尤不可少,盖杂合各干果及糖蜜食品,盛于一盘;年终,津埠干果店即售之。“元旦日”,食黍糕,曰“年年糕”,佛前亦供之。焚纸锞,合家互拜新年。乃出而贺人,见则一揖,亦有屈膝为礼者,更以吉语相祝。于至戚、至友处,则登堂叩头, 主人饷以百事大吉盒,中置柿饼、荔枝、桂圆、核桃、枣、栗等品。一品必佐以吉语,柿饼曰事事如意,核桃曰和和气气,更合枣、栗、花生、桂圆,而曰早生贵子。卑幼拜尊长,则与之钱,曰“压岁钱”。是日,禁刀剪及裁割、扫除、倾水等事,肴馔大率为素。初二日之晨,居民、商店,均祀财神,焚香放炮,以羊、鸡、鱼供之,曰“三牲”。又燃火于酒杯中,以供神,燃尽,奉财神码(以纸绘神像曰神码)出庭,置松、柏枝于芝麻秸之上,加黄钱、阡张、元宝而焚之。初五日谓之“破五”,五日内最忌损坏物件及煎烤食物。 初八日,为“顺星日”,薄暮,祭星神,供元宵,(即汤圆,亦有兼供面饺者)。是月如过“立春”, 多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腌、鲜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白菜、粉干、鸡蛋等,而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妇女多食紫水萝卜,谓为子孙萝卜,曰“咬春”,谓可却春困也。十四日至十六日,为“灯节”。商店、庙宇咸悬画灯,上绘全部小说及神怪等事,其工极精细,或以冰冻成之山石、人物、楼阁、瓜果,燃灯于中空处,曰“冰灯 ”。十五日为“元宵节”,薄暮,居民供元宵于佛前,合家食之,并燃焰花,击锣鼓,以庆佳节。十六日,妇女出行。 曰“走百病”。十九日为“燕九节”,人家食品,或面饺,或春饼。二十五日,粮商祭仓神,居民亦均治饮食,谓之“大填仓”,盖以别于二十三日之“小填仓”也。填仓时,以灰罗地作囤,曰“打囤”,预卜丰兆也。是月也,富贵士女,以掷骰、拈牌为娱乐。瓜子、糖果、果品,为家家饷客之品;而风筝、口琴、喇叭、纸灯,尤为小儿应时之玩具。商店于元旦闭户,初六始开,间有迟至元宵者。此半月以内,非贺年、游玩,即于肆中敲锣击鼓以为乐,填仓以后,居民辄以佛前供品相馈送,其品或蜜供,或月饼,谓之“送供尖”。
     二月
   初二日,俗呼“龙抬头”。是日食饼、煎粉糕(俗谓“煎闷子”)。闺人禁治针黹,谓恐伤龙目也,伤之则瞽。
     三月
   初三,为“上巳”。居民多食菀豆黄,好游者则至乡村踏青,如杨柳青等处。“清明”前后,扫墓者多,车马往来,不绝于途,恒插柳枝于车棚以归。小儿则以柳枝编帽圈戴之,谣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二十三日,为“天后诞辰”,天后宫进香者甚多。
     四月
   初八日,各寺浴佛,曰“佛会”。佞佛者,多于是日济贫放生。尚有以榆荚和糖面蒸食之,曰“榆钱糕”。又以玫瑰、藤萝等花和糖为馅,蒸饼食之,曰“玫瑰饼”、“藤萝饼”。
     五月
   初五日,为“端阳节”,又称“端午”。 家家于门前插蒲艾,贴五雷天师符,供粽子等于佛前,亦以之相馈赠。闺入皆以绫罗巧制小虎、桑椹、葫芦之类,以彩线串之,悬于钗头,或系之儿背,谓可避鬼,且不病瘟,曰“长命缕”。又以雄黄书王字于儿额,或且涂其七孔及墙壁,谓可避毒虫。居民、商店,皆盛治酒食,曰过端阳节。“夏至日”,人家多食面条,且制糖蒜,以是时蒜适成熟也。又谚称是月为“恶五月”,忌造作等事。
     六月
  初六日,妇女多沐发,谓可不腻不垢。士则晒藏书,谓可不生蛀虫。二十四日,祭关公,祀品以鸡、羊、面桃。居民之抖晒衣服,亦率于是日。入伏,有饮食期,初伏面饺,二伏面条,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谚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乡村农民,则初伏种萝卜,二伏种莱,三伏种荞麦。
     七月
  初七日,俗称牛郎会织女,闺人盛陈瓜果、酒饵,邀请女眷,作“乞巧”,曰“女儿节”。是夕,以碗水曝月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则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工之巧拙焉。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上坟者一如清明。是月蟋蟀鸣,人多养而斗之,曰“斗蛐蛐”,以之博钱。 “立秋日”, 以雨为秋涝之兆,不雨为秋晴之兆。立秋之时食瓜,谓可免腹泻,曰“咬秋”。
     八月
  初一日雨为旱兆,俗曰,“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十五日,为“中秋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俗呼兔儿爷,以泥为之,人身兔首,衣冠施彩色,其状或坐或立或担或杵),小儿买作玩具,各摊所在皆是。妇女多出游。十五夜至月圆时,设月光码(上绘太阴星像,下绘月宫及执杵作人立形之捣药玉兔像,大者三、四尺,小者尺余),供以瓜果、月饼、毛豆、鸡冠花、萝卜、荷藕,妇女向之下拜,男则否。俗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毕,焚纸码,撤供品,即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祀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亦有留至除夕而食者。商家亦于是夜设宴,饷客同饮。
     九月
   初九日,为“重阳节”。登高作“北斗会”。居民多食羊肉火锅,又食花糕,盖以麦粉为糕,置枣、栗、糖、果于上者也。父母必迎其出嫁之女同食之,故亦曰“女儿节”。是月菊花盛开,巨室必陈花作山形,或缀成吉祥字样,招邀戚友,把酒赏菊,以不负此佳景。
     十月
   初一日,为孟冬。是日,丧家上墓,且送寒衣。寒衣者,以五色纸剪成衣裤,长不满尺,外有纸袱盛之,上书祖先爵秩、名号及年月日,下注后裔某某谨奉,入夜焚之,亦有焚之于墓上者。此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之谚也。
     十一月
   十一月,通称冬月。遇“冬至日”,食馄饨,犹夏至之必食面条也,故俗语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士大夫率于是日作“清寒图”。图以一纸绘九格,格绘圈,九九凡八十一圈,自冬至日起,日涂一圈。其涂法为:上阴下晴,左雾右风,中黑为雪。 圈涂尽,则九九毕。又有绘素梅一枝,为八十一瓣,日染一瓣,亦分别阴、晴、风、雪者,则较前法尤为风雅。
     十二月
  十二月,通称腊月,初八日有“腊八粥”,盖杂各色米、豆及枣、栗、莲子诸物,熟煮之,外以桃仁、杏仁、花生、瓜子、葡萄干、青红丝、黑白糖点缀之。五更即煮之,先祀祖、供佛,后馈戚友。家畜之猫、犬、鸡、雏,亦皆饲此粥。是日,有于街头舍缘豆者。先是拈佛豆,每拈一豆,宣佛号一声;至期,煮熟舍之,受者亦每豆宣佛号一声,谓可结人世缘。既过腊八日,择吉日行大扫除,谓之“扫房”,其平日之不轻易扫除者,恐有不祥也。二十三日,“祭灶”,供以糖饼、糖瓜、粘糕、胡桃等品,又备草料,凉水,谓用以秣灶君之马。 祭时,必使炉火炽盛,以糖饼置炉口,亦有缘而涂之者。相传灶君朝天,白人间善恶于玉帝,以行赏罚,置糖炉口,则口粘,不复能语。故焚神纸时,必祝曰:“好话多说,不好话少说。 ”祭毕,以糖果与家人食之。自是以后,即预备过年矣。卖年画者,卖花者,卖门神、挂钱者,卖松柏枝、芝秸者,卖陶瓷器者,叫呼不绝于门,街市则春联摊、花糕、馒首、鸡鸭鱼肉、花木、果品,一切年货,无不具备。商家、居民,各于门前纷贴挂钱,至次年正月十五日,或二月初二日,以竹竿挑去,谓之打挂钱,并贴春联。凡几案、铜锡各器,皆拂拭一新,而沽酒市肉,以备春初旬日之肴馔,颇形忙碌。先除夕一日,曰“小除夕”,家置酒宴,往来招邀,曰“别岁”,又曰“辞岁 ”。 亦有于除夕始行辞岁之礼者。 “除夕”,夜多不寝,曰“守岁”。以芝麻秸散置院中,往来践踏,谓之“踏岁”。


来源:天津河北区政务网

TOP

天津府志 (民俗部分)



(五十四卷·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岁时民俗

正月
  “立春”食萝卜,谓之“咬春”。先一日迎芒神,设宴啖春饼。至期鞭土牛,观者取土涂壁。正月“元旦”,昧爽长幼皆起,盛衣冠、设香烛、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以次而及,设盛馔和乐同享。各食饺子,取更新交子之义。 亲戚乡里交拜。履新互相请席,名曰“吃年茶”。“上元日”,通衢张灯结彩,放花炬。妇女群游,曰“走百病”。作粉丸食之,曰“元宵”。二十五日,囤”。置诸谷少许于中,为丰登兆。

二月
  初二日,以灰末、谷糠末从河下引至家,名曰“引钱龙”。食煎糕、煎饼粉。

三月
  “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 妇女上坟扫墓, 标楮钱焚化,增新土于冢上,陈祭品哭新鬼。

四月
  初八日,“浴佛”之期,邑人就农桑业。

五月
  五日,书门符,悬艾虎。儿童彩绳系臂,谓之“续命缕”。戚里馈送角黍。饮菖蒲、雄黄酒,书朱符以驱百毒。采百草为膏。

六月
  六日,曝晒书帙、衣服,造曲、造酱,饮豆汤,食面。

七月
  七日,女子设瓜果祀织女,“乞巧”。 十五日,荐祖先,各庙修“盂兰盆会”, 放河灯、路灯。

八月
  “中秋”,戚里馈送月饼,设瓜饼拜月,亲友相率醵饮。

九月
  九日,登高寻菊。

十月
  一日,祀祖先,“焚寒衣”。

十一月
  “冬至”,拜官府,谒师长,为年节礼,绅衿行之。

十二月
  八日,食腊粥。 以米、豆、枣、粟杂煮之,曰“腊八粥”。 兼饲贫。二十四日,相传灶君朝天,设糖果而饯之。“除夕”,多嫁娶。易门神,换桃符,插芝麻秸于壁。辞岁、祭祖,祢,祭品较常丰盛。家人设酒守岁。


青县

正月
  “元旦”,祀神, 更相贺岁。“立春”,鞭土牛, 帖宜春, 啖春饼,钉春盘。 “上元”,赏灯、放花,前后三日。 十六日,病妇陶灸,过桥。 家人结羊肠, 以卜休咎。 二十五日,“填仓”。下旬入学,民始耕。

二月
  二日,引龙。社日乡社祭先农。“春分”酿酒,冰泮取鱼。

三月
  三日,祀真武庙、三皇庙。“寒食”,墓祭,树秋千,放纸鸢“清明”,祭墓,插柳,看花,踏青,挑菜。“谷雨”,禁虫蝎。二十八日,祭东岳庙。

四月
  四日,酿酒。八日,“浴佛”。十八日,祭泰山祠。二十八日,祀药王庙。

五月
  五日,食角黍,饮菖蒲酒,插符、艾,系缕,捉虾蟆,采药,逆女。 十三日,祀关帝庙。 夏至,食麦粥。

六月
  六日,曝衣,储水,造酱。

七月
  七日,挂地头。“七夕”,“乞巧”,浣衣。“中元”,祀先,悬麻谷。

八月
  一日,天炙。“中秋”,祭月。社日,如春祀。

九月
  九日,登高,泛萸,酿酒。

十月
  朔日,墓祭,烧寒衣。

十一月
  “冬至”,暖炉,出猎。

十二月
  八日,食腊粥,做腊醋。二十四日,扫舍,“祭灶”。“除日”,易门神、桃符,修岁事,陈祀仪,守岁,嫁女。



静海县


正月
  “元旦”,祀神,拜墓,更相贺岁。迎春,观春牛,啖春饼。“上元,以大馒头为节食。观灯放花,士民竞夜游,前后三日。十六日,结羊肠,二十五日,“填仓”。

二月
  二日,“引龙”,以糕去虫。

三月
  “寒食”,拜扫坟墓。“清明”,插柳。“谷雨”,禁蝎。

四月
  二十八日,“药王生辰”,先十日,上莫州庙。

五月
  五日,啖角黍,踏青。饮酒,簪艾叶、榴花以避邪。

六月
  六日,储水,造曲。

七月
  十五日,拜墓,荐麻谷。

八月
  “中秋”,列酒肴以祭月。

九月
  九日,不登高。

十月
  十月朔,谒墓,谓之“送寒衣”。

十一月
  “冬至”,士大夫拜官长。

十二月
  食腊粥。二十四日,“祀灶”,扫屋尘。“除夕”,易符,守岁。




南皮县

正月
  “立春日”,以五辛为春盘,面为饼,谓之“赏春”。“元宵”,蒸麦面为小灯百余盏,燃之中庭,凡家之灶陉、井臼、户、阶栏,各置一盏。市巷箫鼓喧填,为火树高吐数丈,张挂花灯,或各以意象作诙言隐语相弹射,谓之“灯谜”。游人观赏至夜分不禁。十六日,结伴游寺庙,登阁,走桥,日旰始散,谓之“遣百病”。

三月
  “清明”,男女各插柳枝,挈牲醴、香楮登先陇,祭毕,藉草享 。是月,庭院设秋千戏。

五月
  “端午”,男女皆佩艾叶、朱符,户插艾枝,以避五毒。小儿以彩线系臂,谓之“续命”。以竹叶、裹黍、糯作粽,亦名“角黍”,亲友交馈,或延客,谓之“解粽”。

七月
  “七夕”,女子设瓜果、醑脯祭织女天孙。用盆水浮针,观其所示之象,以定女性工拙,谓之“乞巧”。七月十五日,携瓜果脯醴、楮钱、登丘陇,持麻谷至陇上,谓之“荐新”。

八月
  “中秋”, 亲友以果肴、月饼相馈遗。 月下会聚,飞觞呼卢, 至月影西流乃罢, 谓之“玩月”。

九月
  “重阳”,以面觞蒸糕,谓之“菊米糕”。新酿黍酒,谓之“菊花酒”。邀宾观菊,插茱萸。出郊野饮,谓之“登高”。

十月
  一日,携酒脯登墓祭奠,剪彩纸为衣裳焚之,谓之“送寒衣”。

十一月
  “冬至”,互相拜节,拥炉会饮,谓之“扶阳”。

十二月
  腊月八日, 以米、菽、稻、麦、枣八种杂和粥煮食之,谓之“腊八粥”。二十四日,扫除舍宇,夜设酒果“祀灶”,荐以饴糖。“除日”,各随家人贫富,预备酒肴、果物,以给新年之用。门庭结幡,榜宜春,换桃符、门神,以祓不祥。用椒柏叶合酒饮之。灯烛荧煌,渭之“守岁”。纸炮声昼夜响震,谓之“惊山 ”。



盐山县

正月
  “元旦”,夜半子时,长幼皆起贺岁,食馄饨。 昧爽,亲戚党里交拜。履新即日祭墓。 迎春日,啖春饼,观土牛,结彩楼以导芒神。十三日,悬灯于门。二十五日,“填仓”。

三月
  “清明”前一日,曰“寒食”。 妇女架秋千。“清明日”,扫墓陈祭,哭新鬼。 士夫挈壶郊游,折柳踏青。

四月
  初八,“浴佛”。

五月
  “端午”,插艾、贴符于门,食角黍,饮菖蒲,雄黄酒避毒,采百草为膏。

六月
  六日,曝书帙、衣服。

七月
  七日,“乞巧”。十四日,月下陈瓜果,列麻谷,荐先祖。次日,挈祭物拜墓。

八月
  十五日,设瓜饼拜月,亲友相醵饮。

九月
  “重九”,登高,寻菊,饮酒。

十月
  十月朔,祀祖先,焚寒衣于墓。

十一月
  “冬至”,贺履长,官绅交拜,略如元旦。

十二月
  腊八日,杂枣果、诸米为粥,曰;“腊八粥”。 兼饲贫。 二十三日,设糖饼果品“祀灶”次日,扫舍,稚童饰鬼面傩戏,放爆竹。“除夕”,易门神,换桃符、春联,门罗彩笺。陈香烛、祭品,祀天地、祖先,较常丰盛。老幼围炉守岁。爆竹远近连声,自夜达旦。



庆云县

正月
  “元旦”,夜半子时,长幼皆起贺岁,食饺子。亲友交拜,祭墓。元日阴晴,卜岁丰歉,晴主丰;阴主歉。 “立春”,送土牛,啖春饼,游东郊。“人日”,夜息烛。 “元夕”,张灯,食元宵,男请五祖教拳棒;女请紫姑卜休咎。十六,男女出游“走百病”,放路灯。 二十五,昧爽以前,以灰圈地,置五谷,曰“填仓”。食糕。

二月
  二日,以糠引于水,以灰引至家水瓮间,谓“引龙”。昧爽,以枚击梁,避毒虫。春分,移栽花木。

三月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 祭墓,增土,挂纸钱。 是日, 裁柳, 踏青,戏秋千。“谷雨”,书符曰:“辰逢谷雨商山伯,莫教青奴枕席来。”妇女理蚕。占候初一、初二雨,主岁饥。月终作玫瑰饼。

四月
  八日,“浴佛”。十八日,西山会场,商贾骈集。占候初一、初二雨,麦疸黄。雨后分菊。

五月
  五日,以五色线系童男女手足,戴彩符、艾虎,插艾于户。食角黍,雄黄、朱砂、菖蒲酒。又用雄黄酒洒墙壁驱毒虫。午时,取百草可疗病者,蓄之为药。以墨置虾蟆口,疗诸毒。馈书仪。占候此日雨,有虫灾。十三日,栽竹。

六月
  六日,农家挂纸钱田间,曝书帙,晒衣服。占候此日雨,杀虫。初伏,食面。三伏,作豆豉、面酱。占候三伏无雨,莫种麦;淋伏头,旱伏尾。

七月
  七日,女子“乞巧”,涤腻器。十四日,陈瓜果祀祖先,户左东向用麻谷,黍、稷荐新。明日祭于墓。

八月
  十五日,设月饼瓜果拜月,亲友相聚宴饮。农家祭土谷神,名“青苗社”。占候八月初—雨,自冬徂来岁春,多旱。中秋云掩月,来岁元宵有雪。

九月
  九日,婚姻家相馈。用面为糕,五色错杂, 谓之“重阳糕”, 寻菊,登高,饮茱萸酒、菊花茶。占候重阳戊遇冬睛。

十月
  初一日,无贫富皆登墓送寒衣,名“烧衣节”。占候立冬西北风,主来年大熟。

十一月
  “冬至”,拜贺尊长,谒官长,略如元旦。

十二月
  初八日,食“腊八粥”,兼饲贫。二十三日,送灶君庙。次日,扫舍宇,儿童击锣鼓,饰鬼面傩戏。“除夕”,爆竹驱疫,门前燎火,花炮呼噪,群曰:“大户无忧,小户无忧,清平世界,百百姓无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