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美】卢汉超:《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英文版)

【美】卢汉超:《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英文版)

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美]卢汉超 著

加州大学 1999

英文htlm版

--------------------------------------------------------------------

评《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上海史是近年来海外中国学界的研究热点,甚至形成了所谓的“上海学”。坊间也有大量相关著作(译作)出版。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叶文心认为研究上海城市史有两种不同学术取向:一种是受到Max Weber影响,关注城市行会和同乡组织,讨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种是主要受经济史影响关注上海民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进而对讨论商业与文化的关系。但是这种两种研究取向都存在理论先行的问题,也就是往往有了模型框架,然后用各类档案史料填充,最明显的是对所谓中国“公共领域”或“市民社会”的追寻;另一个不足是仅仅关注近代上海中上层精英,例如叶文心对职员生活的研究 和李欧梵对所谓摩登“都市文化”的重构,在他(她)们的笔下,民国时期的上海仿佛成为了一个完美的“西化”城市,现代性是这个城市的主题。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卢汉超教授的这部城市生活史的著作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本书书名“霓虹灯外”就表明他关注的是普通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注重一般居民区内的每日生活”,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上海的主体;本书较为成功地将史料和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对上海普通居民生活的细致考察,对各类理论模型提出质疑;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对现实的关怀,上海的现代生活实际上来源于民国时期,例如房价过高、小市民习性等也源于此。

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导论、第一部:寻求都市梦、第二部:立锥之地、第三部:上海屋檐下和结论。在导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城乡关系,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城市优越论”,城乡差异的拉开,是在近代城市形成之后,但是上海是否真的如此近代化、如此成熟和西化了?上海是否成了与中国内地完全不同的异类?第二个问题是城市和近代化的关系,作者认为正是商业文化使得上海的近代化如此突出,而且他更关注弄堂中的商业和商业文化,因为这些塑造了普通人的生活;第三个问题是对“中国中心论”的讨论,作者认为不能过分强调“中国中心论”和“冲击—反应”,而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日常生活中传统的延续韧性。

在第一部“寻求都市梦”中,作者首先对上海的居民构成做了分析,所谓“走尽天边,好不过黄浦两边”,在开埠之后,各类人等纷纷涌入上海。从横向来看,他们包括外国的商人、淘金者、冒险者和本国大量来上海讨生活的移民;从纵向来看,又可分为社会精英和小市民。所谓小市民,包括“职员”、工人和棚户居民,他们实际上构成了上海人的主要部分。接下来,作者带领我们进入到上海小市民中最底层的人力车夫的生活世界。与北京的同行不同(按照David Strand的研究,他们主要是北京本城人),上海的人力车夫主要是来自农村,特别是苏北地区的贫穷移民,作为“农村破产的产物”,他们来到上海,由于没有任何技能和关系,他们只能从事底层的苦力活计。作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作了很细致的描绘,他们是什么人,年龄多大,住在哪里,怎样拉车、劳作之后如何休息等等,显示了扎实的史学功底;另外通过对人力车夫漫天要价等行径的描绘,他认为人力车这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已经将农民转化成“小商人”,构成了所谓以商业为特征的“上海文化”的一个基层部分。

在第二部分“立锥之地”中,作者主要探讨了民国时前上海普通人的住房状况。上海的住房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西式洋房,这是很少数人的天堂,在各类“万国博览会式”的建筑遮蔽下,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普通的上海人并不住在其中;第二等是里弄住宅,这才是上海人的主要居住形式,“石库门”就是其中的典型。第三等是平房和棚户,当时上海占人口五分之一的人住在棚户区。作者首先研究了棚户的源来和居民状况。19世纪上海已经有零星的草棚居住区,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最大的棚户区药水弄形成了,随着时间发展,到了战争期间,更多条件更差的棚户区相继出现。根据当时的调查,棚户区居民主要来自苏北农村,上面的提到的人力车夫也多居住在此。尽管产业工人被认为是下等阶层,但是棚户区的居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进厂就业,提高收入,这样才有可能“逃离棚户区”,住进所谓的“小市民”之家:里弄。作者接下来对里弄作了研究。首先他考察了上海现代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最早是由于太平天国和小刀会的影响,大量难民逃入租界。租界内建起了大量成排的二层楼房,标志了现代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的产生。传统的中国住宅模式被改变,新建的房子成行成排,每隔几排就在周围建起围墙形成住宅小区,小区内每两排楼房中间铺设一条小巷,这就是所谓的“弄堂房子”。弄堂房子随着居民的需求变化而不断演变,对石库门的分割,使得更多的住户挤了进来,所谓“七十二家房客”就是真实写照。在商业的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所谓的“二房东”,即房客将房间转租给他人来获益,转租业成为热门行业。另外,在弄堂中也兴起了大量的商业,弄堂工厂、弄堂商店乃至弄堂大学,都有出现。我们再次看到商业和商业文化对上海的影响。

第三部“上海屋檐下”分为两章:“石库门后”和“石库门外”,这也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部分。只有在弄堂才能真正了解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以弄堂的进口为界,可以把弄堂生活分为两个部分。石库门后的房子里是上海普通市民的隐私世界,石库门外的马路上,则是弄堂日产生活的衍伸。在石库门后的世界中,作者对市井生活作了细致描绘。首先是“唤醒城市的人们”,倒马桶似乎与现代城市生活格格不入,却是上海人每天日常生活的第一件事。接下来作者将视角转向各类商贩。馄饨、面条、白糖梅子的吆喝声,现在我们仍然听得到。这种场景与李欧梵所说的酒吧、咖啡等都市生活大相径庭,却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也因此更具生命力。而西方学者所谓的“市民社会”在这里看来很是可笑。在弄堂生活中,人们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社区意识,更谈不上对公共事务的影响。我想,正是由于卢本人是本土成长的学者,对中国社会有着切身体会,才会有这样的洞见。石库门外的生活更是充满了传统生活的气息。米店、煤球店、裁缝店、普罗餐馆、老虎灶和大饼店等各类商业贸易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革命之后,这些商业并没有完全被消灭,其顽强生命力在改革之后又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商业贸易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结论部分,卢汉超认为在近代上海,城市化、现代化和西化三者盘根错节,但是上海人的日常生活还是深受传统的影响。而且在上海已经形成了一种混杂的生活模式,石库门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形式,菜场、中山装等都是如此。不管政治形势如何,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总是有着传统延续性和适应性,这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活力所在。

书写一部眼光向下的历史(history from the below)是很多史学家的志向,但是由于史料较少,很难书写普通人的生活。卢汉超这部著作运用了大量报纸期刊、回忆录和档案资料,将二十世纪初期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栩栩如生地重构出来,让我们从芸芸众生的生命中感受历史的真实,而不是沉浸于理论与理论之间无休止的思辨之中,无疑是成功的。


    (卢汉超著,段炼、吴敏、子羽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 本帖最后由 南池子 于 2015-5-3 14:0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09-5-27 00:04
  • 耿羽 +9 2009-5-27 00:04

TOP

正需要这个,太谢谢楼主了!!!

TOP

呃,英文版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