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翔安民俗展览馆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开馆(图)

翔安民俗展览馆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开馆(图)

翔安民俗展览馆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开馆(图)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08-10-01 08:00




    民俗文化:拍胸舞。


    厦门网讯(《台海》杂志记者 方碧勇 翔安记者站 陈贤武 杨洋)记者昨日从翔安区民俗文化研究会了解到,翔安民俗展览馆将于本月中旬在翔安人民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开馆,在翔安建区五周年和第三届“世界金门日”(翔安)大会到来之际,向社会各界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乡亲宣传推介翔安厚重的人文历史风情,展示独具特色的闽台民俗文化。

    据翔安民俗文化研究会介绍,翔安虽是新区,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挖掘、保护、利用翔安民俗文化,特别是历史文化传承。今年5月,为了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将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该区投资近百万元,由区民俗文化研究会牵头开展民俗展览馆的布展工作。在近半年的时间内,研究会的成员们深入翔安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征集文物实物一二百件,包括珍藏于民间,历史久远的各种演出器械,生活用具,以及图片数百幅,基本完成了布展工作。展览馆将以图片、实物、声像的形式,从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传统建筑、生活习俗、农耕渔业、研究成果等七个方面全面展示翔安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传承和研究成果。

    翔安区政协副主席、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名誉主席邵文化告诉记者:“我们所展出的是‘活’的民俗,在展览馆中看到的民俗文化,是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这是十分难得的。”翔安区的民俗文化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区内有9个布袋戏小剧团,6个南音社和多家高甲戏团活跃在田间巷头,宋江阵,拍胸舞等民间表演艺术也完好的传承了下来。厦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多项生长在翔安。

    民俗文化就在翔安百姓的身边,与金门、台湾同胞,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一脉相传、同根同源。在赵岗村,活跃着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宋江阵表演队伍。据了解,宋江阵在明清时期传入福建,原本是村里为了自卫而自发组织的习武队伍,后来逐渐演变为武术兼艺术的民俗表演形式。在金柄村,粗犷豪迈的拍胸舞展现了翔安人特有的情怀。如今,在厦门举办的各种表演活动中,都能见到拍胸舞表演。高甲戏、南音历经历史沧桑,在翔安久演不衰,在海内外也颇具影响,吕塘戏校的高甲戏团曾多次出国演出,并频繁与金门来往交流。此外还有跑旱船、车鼓弄等多种民俗表演形式。这些民俗文化都将在民俗文化展览馆中得到鲜活的体现。

    目前,经过紧锣密鼓的工作,布展已近尾声。相信到时您来到翔安时,一定能够大饱眼福,一览翔安传承千年的久远民俗文化,了解生活在这方水土上勤劳、善良、淳朴的人们。在展览馆中,对翔安民俗有了整体了解后,您更可以实地走进翔安各地,欣赏仍活跃在人们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化石”。




[责任编辑:陈冰华   来源:厦门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