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怀群.《镇海寺碑》【本集顾问】《国宝档案》播出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张怀群.《镇海寺碑》【本集顾问】《国宝档案》播出

《梦幻西王母.张怀群创意作品集》九州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2013年之前旧作出版,表述话语己嫌陈旧了。泾川王母已第七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镇海寺碑    八思巴文碑

主持人: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国宝档案》。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它的版图跨跃欧亚大陆,是当时最强盛的帝国。那么,如何管理疆域如此辽阔的帝国呢?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国师为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八思巴文。

解说:公元1251年,元朝皇帝忽必烈率领蒙古大军攻入了北宋的国都,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为了管理疆域如此辽阔的帝国,忽必烈任命蒙古贵族担任各地区乃至军队中的高级别的官员,而下级官员由其他民族的担任,由此组成了一个多民族共同管理的国家。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如何保证蒙古贵族的利益呢?他的国师八思巴为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创立了一种蒙古文的“音标文字”——八思巴文。
公元1277年,泾州镇海寺发生僧侣与蒙古军队的冲突,并很快蔓延成泾州地区不同教派之间,军队与民众之间的大规模冲突。民族矛盾一触即发。
忽必烈得到消息后,立即传旨给当地的官员,要求尽快平息动乱。
蒙古大军对于地方的统治向来以铁血著称,此次,平叛泾州动乱,忽必烈将采用什么方法呢?
圣旨从元朝的国都发出,一路马不停蹄被送往泾州。泾州在今天甘肃省泾川县,离当时元朝的国都有上千里的路程,然而,忽必烈一点也不担心圣旨的内容被泄密,因为圣旨是用八思巴文撰写的。
八思巴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音无义。它是依照藏文字母的形态为基础创制而成的文字,而它拼读方式则是按蒙语的发音基础。国家培养专门人才学习该文。使得八思巴文成为贵族语言。忽必烈的圣旨用八思巴文撰写,这就类似于密码,其他民族的官吏不懂得蒙古语,不了解自己带来的圣旨真正含义,而蒙古族官员却能安全准确地看懂圣旨。
因此,圣旨一到泾州,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如果忽必烈派蒙古大军前来镇压,那么,繁荣一时的泾州古城将毁于一旦。
然而,不久立于泾州镇海寺前的一块石碑的内容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因为石碑上用八思巴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刻出了圣旨的内容。
圣旨的大意是:
靠长生天之气力
托大福荫之护助
    向管城镇的达鲁花赤们、官人们、来往的使臣们、军官们、军人们宣谕的圣旨:
和尚们、基督教徒们、道教徒们、回教徒们是免除地税、商税的,是不派任何劳役的。……他们的寺院、房舍,使臣们不要住宿,不要抓捕他们的马,不要断他们的水,不要毁他们的土,不要毁他们的碾磨等物,寺院的和尚们也不要依仗有圣旨而不怕官吏,做出越轨的事情。
这道圣旨可以说对冲突的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既保护了僧人的利益,又对僧人的行为做出了规劝。这道圣旨是元朝自开疆拓土以来对反抗势力实行残酷的镇压到用怀柔的方式处理民族和宗教矛盾的标志。因此,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当时的圣旨已经不复存在,但那块刻有圣旨的石碑却保留了下来。
这里是甘肃省泾川县美丽的泾河岸畔,河水清澈,倒影婆娑,眼前的回山便是世界华人西王母信仰祖祠的所在地。在王母宫文物管理处里,我们见到了那块元朝八思巴文圣旨刻成的石碑。
这块石碑由青石刻成,碑宽??米,高??米,碑头刻兽,正面刻“”??个篆字。石碑座于赑屃之上,整块石碑古朴庄重。石碑的正面大部分面积已经脱落,只留下了石碑上部三分之一的文字。仔细观察这些残留下来的文字,你会发现,这些文字很像今天中国藏族地区人们正在使用的藏文。然而,经过专家的考证,它们并不是藏文,而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神秘的八思巴文。
说它神秘是因为八思巴文仅仅出现于元代,曾作为元朝官方文字使用,但随着元王朝的覆灭,八思巴文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那么,是谁创造了巴思巴文?它的出现又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八思巴是中国元代一位藏传佛教高僧的名字,本名罗追坚赞,他是西藏佛教萨迦派首领,元代第一任帝师。“帝师”是元代僧人的官名。元朝在皇帝即位的时候,有一个独特的规定就是皇帝即位必须尊从一位藏族僧人受佛戒,因此,元朝历代都设有“帝师”,忽必烈的帝师就是八思巴。
八思巴之所以被尊崇为元代第一任帝师,还与他的伯父萨班有关。
萨班,本名贡噶参赞,是当时西藏著名的高僧,西藏归属中原王朝的第一功臣。
出乎人们意外的是,西藏归顺元朝的商谈地点不在元朝的国都北京,而在凉州,谈判是在元太子阔端和西藏高僧萨班之间举行。1247年前后,萨班带领着他的侄子八思巴和藏族代表到当时的凉州谒见元太子阔端,商定西藏归顺条件。之后,八思巴帮助元朝在西藏建立地方行政机构,调查户口,增设驿站,并将内地的印刷术等先进技术传入西藏。
公元1260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八思巴奉命创造蒙古新字,即八思巴文。公元1269年,忽必烈下诏把“蒙古新字”,也就是八思巴文作为官方用字。
因此,甘肃泾川县保存的这块元代八思巴文碑,不仅是元朝文字改革的珍贵史料,更是西藏回归中国的有利见证。

中央电视台-4国宝档案2009年12月4日播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