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

广西壮族的歌谣的田野调查报告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对于一个公认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里的成员,我觉得如果要去学习知识,首先要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本土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去汲取更多外界的知识。因此,对于一个广西人,我很高兴这个地方有一个庞大的民族——壮族。那么,今日就随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广西壮族的不一样的歌谣吧。
歌节
    壮族最著名的是三月三歌节,关于三月三歌节的来由,传说是由于烧炭孤儿罗达偶仙女授歌,学成归来传歌壮乡,回到人间正是三月初三,后 来壮族人民把农历三月三定为歌节。
    壮族民间故事以机智人物故事为代表。通过主人公的特殊方式向地主、土司、官府进行斗争,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尊严,反映了壮族古代社会的某些生活侧面。壮族机智人物有卜火、特堆、特土、公颇、老登等,这些人物的身上,都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如《特堆的故事》讲特堆到财主家打工,财主叫他挑礼品上县城讨好县太爷,并要求他行为举止斯文一些。特堆问什么才叫斯文,财主叫特堆跟着学他的样子。财主在石桥上滑了一跤,特堆也学着跌了一跤,礼品全摔到河里去了。特堆惩罚了财主,也维护了自身的尊严,使财主有火无处发。
歌谣
   大多数民族地区都会有各自独特的歌谣,他们喜欢用唱歌的方式唱出自己的生活内容,唱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广西壮族的歌谣数嘹歌最为著名,而“三月三”山歌则是嘹歌的一种,其传唱者是著名的奇女子刘三姐。
    歌谣
    是爹或娘教, 别说大嫂我小气,
    或是自己巧? 小气也不小几多。
    围兜轻轻四钱重, 这里有旁人作证,
    头巾仅仅一两半, 这里有花树作保。
    衣服也只重四两。 有心在树下筑墙,
    请送我一件, 要让那果树开花,
    明天穿上街, 要让那桃花吐朵;
    后天穿上城, 黄花开来白花吐,
    引来几多村人看, 吐出白花是小伙,
    引来几多大兵瞧。 开出黄花是姑娘。
    问你为何看?问你为何瞧?
    瞧的是我眼,看的是我鼻,
    还是我那情人做的衣?
    4.1 嘹歌
    壮族嘹歌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县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中心区域在平果县,其中比较集中分布在平果县的马头、果化、太平、耶圩、新安、海城、同老、旧城、坡造、四塘等乡镇的100多个行政村、1300多个自然屯。
    壮族嘹歌,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申报成功。
    壮族嘹歌为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它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加工和删改再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歌谣集。它与其他口头传唱的民歌不同,其内容相对固定,并且全部用古壮字传抄流行,是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的传统民歌。
    壮族嘹歌是因为其唱法中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在壮语中,“嘹”含有“唱歌玩乐”的意思,是壮族“好歌”“以歌为乐”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因此,壮族嘹歌之名之名源于壮族“以歌为乐”、好唱“嘹嘹(辽辽)之歌”的习俗,其本意是“男女恋情之歌。
    根据壮族嘹歌的分布地区、歌手唱歌和抄歌的习惯,壮族嘹歌分为《日歌》《夜歌》《散歌》三大部分。其中《日歌》又分为《三月歌》《献歌》两套长歌和《建月歌》《盘问歌》《对对歌》三个短歌;《夜歌》由《大路歌》《贼歌》(即《唱离乱》)《建房歌》三套长歌和《入寨歌》《家穷歌》《穿黑歌》《打十闸》《赞村歌》《惜别歌》六个短歌组成。《散歌》是各种生活的写照,如《十年天旱歌》讲的是灾情,《丰收歌》讲的是风调雨顺、向往太平生活,《二十四季节歌》讲的是农事活动等。从而呈现出壮族嘹歌题材丰富的特色
    壮族嘹歌中最有震撼力的是《欢贼》即《兵歌》。《欢贼》运用抒情手法来叙事记情,描写一对经过试歌的恋人,正赶圩进店、备礼完婚,不料风云突变,烽烟四起,土官奉命征兵出战。热恋中的男主人翁,离肠寸断,忍痛出征。在苦雨连绵的深山峡谷中,投入激烈的战斗,伤亡惨重,正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土官突然奉命罢兵息战,缴械还乡。路上无粮无饷,米珠薪桂,为活命卖去身上衣,最后靠野菜充饥。回到家乡之后,经过一番寻访、试探和解释,这对被战祸拆散的恋人,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跳墙相会。
    《三月歌》是壮族嘹歌的重要长歌。《三月歌》描写初春时节,壮家青年结伴来到青山旁、泉水边、树荫下、花丛中,采鲜花、摘嫩笋、拾蕨菜、找“北满”的欢乐景象。当人们流连忘返之际,春雨喜降,雨水入田,紧张繁忙的春耕季节来到了,人们纷纷赶回家中,修农具、运肥料、犁田地、播种育秧。紧张的劳动,更激起人们歌唱的热情,他们边春耕,边唱歌,一直唱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建房歌》是壮族嘹歌中一部描述壮族干栏式建筑的长歌。《建房歌》记述了一男青年帮助女恋人建筑新房的过程,从巡山伐木、买牛踩泥、打砖烧瓦、平基安磉、立柱架梁、盖瓦开窗,一直到新房落成,搬进新居。《献歌》是壮族嘹歌中一部追求婚姻自由的赞歌,它描写一对自幼被父母包办、已各有其主的童婚青年,路上相遇,邀唱《献歌》,通过互相赞美、互表爱慕,几经交往,产生爱情。不料事情败露,受世俗非议,又遭家人打骂,直到送官府治罪、戴枷游街。但是,为了追求婚姻自由,他们千方百计,与家庭抗争,不惜倾家荡产,卖牛赎身,终成眷属,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壮族嘹歌分为《日歌》、《夜歌》、《散歌》三大部分,共有4000多首,16万多行。
        关于壮族三月三歌节的传唱者刘三姐,她是广西壮族的一个传说。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被视为"神女"。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歌圩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另外,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2006年5月20日,刘三姐歌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是刘三姐山歌的一部分歌词:
    唱山歌来哎...... 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 山歌好比春江水也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山中只见藤缠树 世上哪见树缠藤 青藤若是不缠树 枉过一春又一春 心想唱歌就唱歌 心想打鱼就下河 你拿竹篙我撒网 随你撑到哪条河 什么水面打跟斗哩哎了了喽 什么水面起高楼哩哎了了喽 什么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 什么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 鸭子水面打跟斗哩哎了了喽 大船水面起高楼哩哎了了喽 荷叶水面撑阳伞 鸳鸯水面共白头 荷叶水面撑阳伞 鸳鸯水面共白头......
      广西壮族人民的独特的歌谣,能否让你感受到壮族人民的特色生活形式,能否让你有种去广西一游的激情,能否让你体会到壮族人民的文化创作的伟大之处?一样的歌谣可以传唱出不一样的特色,也可以在不同的时节唱,不一样的地方传唱,是不是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呢?

TOP

期待补充田野过程。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期待补充田野过程的照片。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