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10课堂第五小组(卢爱华)调查报告

民间文学210课堂第五小组(卢爱华)调查报告

关于武汉市老地名传说文化价值的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课程
实践调研报告






指导老师:孙正国
团队负责人:卢爱华
团队成员:窦瑜彬 鹿越 辛辰 李敏 赵青 刘雨飞 宣扬 何肖蓓
活动地点:武汉市(武昌区、汉口区、汉阳区)
关键词:民间文学 武汉市 地名传说
活动内容:民间文学210课堂第五小组的九名同学,以武汉市老街巷地名的由来与传说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当地居民和多方查找相关资料的方式,对武汉老街巷的传说故事与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在武汉三镇中各抽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街巷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试图搜集和整理更多的关于这些街巷的传说故事,寻找出其中折射出的楚人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


    【武汉市的老街巷,老里弄和老居民聚落,是先辈用血肉构建的城市的基本元素,其间留给我们的,更多是他们的情感,是他们的骄傲和遗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老街巷所积蓄积淀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应该作为我们城市的财富,保存在我们城市记忆的底片上,凝固在我们城市的历史册页里。】

一、调研背景
(一)地名民间传说的定义与研究价值
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这个核心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在各类别的民间传说中,地方风物传说的流传非常广泛。地方风物传说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各地民众在讲述本地风物的传说时表现出浓郁的对乡土的热爱与自豪的情感。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是人们赋予的,而不是本身自有或天然的,这种赋予从历史发展看,经历了从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从赋予语言到文字再到数字代码,从约定俗称到标准化、法定化。地名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命名、演变始终都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民族分布区域内的地名,一般总是由生息在当地的居民以其语言命名。地名的命名依据还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和其他文化特征。此外,地名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广泛使用的媒介。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地名。
地名是文化的传承。地名文化是祖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许多地名的命名过程都沉淀着历史文化,给人们一种情操的陶冶,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向往。因此,继承和发扬地名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文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先进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作用。
地名是城市的纪念册,一个地名,或许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或许彪举着一个杰出人物,或许蕴含着某种意义。因而,地名成为反映城市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武汉市内不少传统的特色地名都被更改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简单明了的地名,如建设一路、工业二路等。但是,地名作为城市文化的名片之一,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地名中包含了大量传统文化特色、民间智慧、人文风俗。关于武汉市地名传说故事的调查研究除了能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武汉的历史,了解武汉的特色文化,还能尽可能地还原武汉市地名的由来,激发人们对于武汉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调研地情况介绍
我们小组人员分了三个支队,分别由三人负责一个地区的调查走访:
1、武昌    (实地调查人员:窦瑜彬、辛辰、李敏)
(1)昙华林:
    属武昌西部,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昙华林因佛寺名称而成为地名。清同治《江夏县志》提及丰备仓、龙王闸(位于武昌城东北城墙下)均在昙华林,说明昙华林在在当时已是地名。
(2)楚材街、楚材巷:
    楚材街最北端的武昌实验中学门口招牌上,北面刻有“惟楚有材”,南面有“劈门呼俊”(打开大门,求贤纳才)。据介绍,解放前,这八个字原是刻在这里一座同样高大的木牌坊上,楚材街由此得名。
(3)粮道街:
    一千四百米之粮道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司门口和中山路螃蟹甲之间紧邻胭脂路、后补街、民主路、小东门。粮道街之得名,源于清代曾在此设的粮道署。
(4)户部巷:
    户部巷汉味风情街位于武昌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合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
(5)司门口:
    司门口是武昌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地带的泛称。现在坐落于这个交叉点的西北侧的武昌区人民政府,在明、清两代是湖北市政使司衙门,即藩司衙门,又称藩台衙门,俗称藩署。衙门坐北朝南,大门正对长街,即今解放路。

2、汉口    (实地调查人员:赵青、何肖蓓、卢爱华)
(1)江汉路
      江汉路是全国最长的步行街,位于武汉汉口中心地带,南起沿江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也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
(2)六渡桥
    六渡桥,是不见于户口门牌的地名,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中段)与三民路汇合的中心地带,桥虽不见桥名尤存。
(3)花楼街
    花楼街是位于武汉汉口的江汉路和六渡桥之间的一条街,分前花楼街,中花楼街,后花楼街。前花楼街在江汉佳丽广场背面、中花楼街在六渡桥在江边之间。
(4)龙王庙
    汉口龙王庙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汉口岸,是武汉市一处旅游景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也就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唯一的年号,是“长江三大庙”之一。
(5)姑嫂树
    汉口姑嫂树路南起发展大道接唐家墩路,北至三环线接将军路,全长2.87公里。这一带是汉口后湖地区的高地,附近有陈家河。

3、汉阳    (实地调查人员:宣扬、鹿越、刘雨飞)
(1)升官渡
    318国道横穿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道旁,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渡口——升官渡。 从前,古汉阳地势低洼,河汉湖泊密如蛛网,往来交通一般以水路为主,升官渡便是由南进人武汉的一个咽喉要道,升官渡原名盛观渡。
(2)钟家村
    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大致区域在汉阳大道与西大街一带,现为汉阳区商业中心。
(3)共勉街
    汉阳区显正街南边的共勉街,小到几乎没有正规的街道,街小而名气大,的确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共勉街与古汉阳城的兴衰、与古汉阳教育文化的繁盛和变革紧密相关。
(4)十里铺
汉阳十里铺位于汉阳区闹市及区政府所在地钟家村东约5公里,汉阳大道与十升路交汇处,雄据汉阳区永丰乡、汉阳区江汉二桥街、汉阳区琴断口街结合部,南连汉沙公路,北据江汉二桥,东越3公里与蔡甸接壤,西行经钟家村可达汉口与武昌。这里讲“十里铺”是广而言之。
(5)月湖堤街、龙灯堤街
    月湖堤街原址位于月湖北岸,东起今江汉桥,西至现月湖桥,它夹在汉江和月湖之间。月湖桥竣工以前,人们从汉口硚口轮船码头登船,到汉阳龙灯堤轮船码头上岸,眼前的大街就叫龙灯堤。
(6)高公街
高公街的历史与河对面汉正街差不多,原来高公街本没有街名,就在高公街南出口与高公街堤口之间有一座桥,此桥由红沙石所建,原是为了方便铁厂工人上下班,南北商贩过往而修建的。资金由本地商会以及大户人家共同集资,出资最多的是一位姓高的绅士,此人靠卖米泡糕发家,故此桥取名高公桥,继而北街也叫高公街,文革时期曾更名燎原街。
  


二、调研目的
    武汉城市的老街巷,老里弄和老居民聚落,是先辈用血肉构建的城市的基本元素,其间留给我们的,更多是他们的情感,是他们的骄傲和遗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老街巷所积蓄积淀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应该作为我们城市的财富,保存在我们城市记忆的底片上,凝固在我们城市的历史册页里。可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时光流逝,白驹过隙,清水黄尘,千年走马,从老城走过来的体积日渐庞大、风格日渐庞杂的大都市,风貌虽然是日新月异了,可早先的老街老巷,大多会被或者已经被高楼大厦部分地或完全地淹没。
我们小组在武汉三镇中各抽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街巷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试图搜集和整理更多的关于这些街巷的传说故事,寻找出其中折射出的楚人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
    调查的主要目的可以概括为三点:
    1、还原武汉市地名传说故事,给大家展现一个有历史纵深感的武汉。
    2、了解武汉当地的特色文化,了解武汉的历史。
    3、深化对民间文学的理解。



三、调研实施情况
1、具体的研究方法
(1)重点对象调查法:
选取有代表性的十几个地名,兼顾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地名类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2)实地走访法:
    分头进行实地调查走访,重点寻找在调查对象之地居住多年的老人,对老人进行访谈,了解地名来历与历史变迁,交流这些地名背后的传说故事。访谈时作好记录,包括纸笔记录、照片记录和音频记录等。
(3)讨论法:
每区的三名同学组成的小支队之内对本支队走访的结果进行梳理整合,整理出走访笔记,在笔记的基础上对走访成果进行小讨论。三个地区走访笔记整合完毕后,全组进行讨论。

2、调研实施情况
    2.1 调研安排概况
       时间:在本学期的第13-14周,分三个小支队开展
       调研地点:武昌、汉口、汉阳
    2.2 具体调研实施流程
(1)武昌
    【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2日,周六
    【调查地点】:武昌区,着重在昙华林、粮道街、楚材街、户部巷、司门口。
    【调查人员】:窦瑜彬、李敏、辛辰
    【调查人员分工】:窦瑜彬:前期资料准备、路线规划与带领、访问居民;
                      李敏:记录访问内容、拍照、访问、整理调查资料;
                      辛辰:录音、访问、整理调查资料、整合调查笔记。
    【调查路线】:螃蟹岬——昙华林——得胜桥——楚材街——楚材巷——粮道街——中华路——户部巷——司门口——解放路——民主路
    【调查方法】:参观历史陈列馆、访问居住在老街巷的本地居民、网络检索资料。
武昌三人组从虎泉地铁站乘坐地铁二号线前往螃蟹岬地铁站,出站后三人就到达了昙华林,并在昙华林展览馆阅览有关昙华林的历史。从昙华林出来,三人就从得胜桥这条街上再次前往下一个地点楚材街,并在楚材巷与粮道街的路口处询问了一位奶奶,详细问了有关粮道街以及楚材巷的地名来历和历史沿革。紧接着又沿着中华路来到户部巷,在户部巷内碰到一位正在散步的老奶奶,三人便前去询问其有关司门口的地名来历以及司门口的变化,老奶奶也十分耐心地向我们叙述了有关司门口的一些情况。之后一切调查完毕,三人又乘坐公交车从解放路到民主路再到黄鹤楼南路,途径彭刘杨路与阅马场,最后到达虎泉公交车站台,行程结束。

(2)汉口
    【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
    【调查地点】:汉口区,江汉路、六渡桥、花楼街、龙王庙、姑嫂树。
    【调查人员】:赵青、何肖蓓、卢爱华
    【调查路线】:江汉路——六渡桥——花楼街——龙王庙——姑嫂树
    【调查方法】:查找网络资料、图书资料,访问当地的居民,参观。
     汉口三人组首先乘坐地铁二号线到达江汉路,并在江汉路实地做了一番调查,接着又前往六渡桥,并在六渡桥询问了当地人有关六渡桥的地名来历等有关情况。三人组之后又来到花楼街,对花楼街进行了一番调查,紧接着三人又来到龙王庙,在龙王庙里三人不仅完成了此次调查目的,还在那里感受到市民文化的熏陶,最后一站到达的是姑嫂树,调查小组也是找到了几位当地百姓,询问了有关姑嫂树这个地名的有关情况。

(3)汉阳
    【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8日,星期五
    【调查地点】:汉阳区,升官渡,钟家村,共勉街,十里铺,月湖堤街,龙灯堤街,高公街
    【调查人员】:宣扬,鹿越,刘雨飞
    【调查路线】:升官渡——钟家村——共勉街——十里铺——月湖堤街——龙灯堤街——高公街
    【调查方法】:上网查找资料,图书馆查找资料,访问当地的居民。
    汉阳三人组先是乘坐公交车来到此次调查的第一站升官渡,在升官渡站台下车后,三人便走访了当地百姓,收集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之后三人又前往钟家村,在古琴台等地进行调查。调查三人组前往共勉街,碰到一位当地人,便向其询问有关共勉街的一些传说故事,热情的武汉人民耐心地向该小组成员讲述。接着,三人组又由十里铺前往月湖堤街和龙灯堤街,并在那里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最后一站三人到达高公街,在这条小街内却有着不寻常的故事,三人仔细探寻,体会深刻。

    2.3 收集到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2.3.1 武昌的地名传说
      (1)武昌凤凰山“孟宗哭竹”的传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二十四孝的传奇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其中“孟宗哭竹”的故事就发生在武昌凤凰山。孟宗是三国时吴国大臣。传说他幼时丧父,寡母做针线活供他读书。有一年冬天,母亲病重,很想吃鲜笋。孟宗四处求购都没买到,万般无奈下跑到住宅旁边的竹林中哭泣。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了上苍,随着泪水洒落,地上竟奇迹般生出了许多竹笋。他喜出望外地摘了鲜笋回家,母亲吃了鲜笋后病体迅速康复。乡人得知后,马上四处传说这个故事,孟宗也因此获得了“哭孝子”的美名。这个传奇故事,被记载在《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的《楚国先贤传》中。孟宗的孝行也源于母亲的贤德。传说孟宗后来做了安徽一带监管渔业的官员,孟母非常高兴。为了鼓励儿子为官清正廉洁,她竟坚持3年不吃鱼。有一次,孟宗亲自结网捕鱼,腌成干鱼后寄给母亲,想不到孟母不仅退回了干鱼,还在信中把儿子教训了一顿。孟宗在母亲的支持和感召下,为政颇有业绩。在故事发生地的武昌凤凰山西南麓,古人曾竖“孟宗哭竹生笋处”的大石碑,该碑直到解放前夕还立于原地。一些老武汉说,在大石碑后的不远处,原来还有古泉一眼,据说该泉就是史载“孟井”的遗址。在凤凰山北麓,原来还有一座为祭祀孟宗哭竹生笋而兴建的应山祠。解放后,因大殿遭白蚁侵害,1959年,应山祠被全部拆除。
1993年《当代老年》第二期载“孟宗哭竹”。文称:“孟宗生于孝感北部,属现在的青山乡。当地有个哭竹港,就是因为孟宗而得名的”。
清同治《江夏县志》载:孟宗的故宅在宾阳门(今武昌大东门)外里许白鹤山下。……后人在白鹤山下为纪念孟宗之孝而建哭竹亭。宗黄氏曾在宅畔掘井,人称孟井。……孟宗的远孙孟珙曾在白鹤山南麓建孝感祠以祭孟宗。
清《武昌府志》有孟宗母子之墓在武昌凤凰山之说。
当代出版的《湖北历史人物大辞典》称:孟宗,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71年,三国吴大臣,字恭武,江夏人。”

    (2)凤凰山的由来:凤凰来集
    凤凰山虽小,但来头颇大,相传其得名与三国孙权称帝凤凰来集有关。如借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句子来形容,那真可谓恰到好处。据1918年的《江夏县志》记载:“凤凰山在县城北,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凤凰来集,故名。贡院、县学宫、县署、都察院署皆在其阳。前有孟母冢,今在贡院墙内,唐岑参诗:‘路指凤凰山外云’即言此。”

    (3)“惟楚有才”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
关于“惟楚有材”,有一个传说:清朝某次殿试,前几名全是湖北人,巧的是主考官也是湖北的,很多人认为其中必有蹊跷,朝廷便派钦差下来查案。钦差用四书五经考查这些考生,竟都没难倒他们,只好回京复命。在送别的都府堤码头,钦差大人正挥手告别,人群有个拾粪的人说:“钦差大人这是在跟你们出对联呢,读书人也不对对!”钦差不解,拾粪人说:“大人出的对联是: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钦差兴致来了,让众人对下联。拾粪者对上一联“宝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钦差大喜,“连拾粪者都这么有文化,真是人才辈出啊!”于是赐字“惟楚有材”,后被制成牌楼,悬挂于今日楚材街。
第二个传说:
相传贡院会试时,主考官中的一位湖北籍官员常对会试的结果有不平之议,认为落第者太多,埋没了本省人才,便书写“唯楚有材”四字,制匾悬千贡院门首。某朝官见了此窟,指责楚人妄自尊大,遂撰一个上联——"磨大眼小齿磷磷,可吞粗出细",要求对出下联,一时竟无人对出。 朝官即命人摘下此匾,带到船上欲走,江边一个小贩见此情状,便说:“区区小联,难怪我楚地秀才不对!”朝官说:“少说废话!你若能对出下联,我将原窟送还。”小贩指着手中的秤对道:“秤直钩弯星朗朗,能知轻识重!”朝官服输,不敢轻视楚人,当即送还原匾窟,并书“辟门呼俊”四字相赠。这四字与“唯楚有材”四字后来都刻在牌楼的南北两面。
    据考证:
据考证“惟楚有材” 最早出自清代湖广巡抚林天擎的笔记中,时间为顺治年间,地点在湖广治所武昌,事由为武昌府学馆舍的建设。据《湖北通志》记载:顺治十二年(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祭孔时,学子们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在林天擎的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者艳羡。”康熙年间,此语题于武昌凤凰山麓贡院牌坊。清雍正十年(1732年),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咸丰三年,贡院毁于太平天国运动,牌楼不能幸免。咸丰八年,官文、胡林翼重修贡院及牌楼,并请曾国藩重写了“惟楚有材”。

    (4)粮道街
     粮道街之得名,源于清代曾在此设的粮道署。清康熙年间,朝庭将中西部漕粮交兑地点由城陵矶改为汉口,不但使汉口很快成为全国三大米市之一,而且湖北督粮道衙门多了许多差事,素有九省通衢的汉口粮食交易繁忙,商贾云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一时富甲天下。粮道衙门的富足,加上胭脂山、崇福山一带的景色宜人,便有许多名人、富人在这里结庐而居,一条富贵气浓厚的粮道街就象模象样地形成了。所以我们平时戏称蛮有环境滴朋友“伙计,你富得象粮道街人咧”。

    (5)户部巷
    说起户部巷的早点,的确是名不虚传,追溯其历史,在明朝嘉靖年间的《湖广图经志》中就有它的记载。当时此巷长150米,宽4米,推算起来至今已有400多年。至于此小巷的得名,也有很多传闻,不过比较认同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明清年间,司门口附近的此小巷是武昌省会所在地,而掌管全省人事、金融及税收的藩台衙门就座落在这条小巷,而明清的藩台是隶属于当时的户部,因而此巷得名为户部巷;而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当年此巷有一人在朝中做官至户部尚书,为纪念他,故此巷得名为户部巷。

    2.3.2 汉口的地名传说
    (1)江汉路
花楼巷边本有条与之平行的不包括在租界内的广利巷,顾名思义,这广利巷,一头通着大江码头,穿河街、后街,另一头衔着汉口城垣,五行八作百业皆旺,是个来钱的好去处,是以得名“广利”。租界里头的英国人,就使出些下三滥的捣乱法子:时不时地朝广利巷倒些子果皮烂菜煤渣子和别的尴尬事物,弄得广利巷几乎成了洋垃圾巷。广利巷的汉口人肚子里本来就憋着气,加之在生意人看来,往门面前倒垃圾,就等同于拆台。于是,汉口人与租界洋人扯皮的事就经常发生。日子久了,汉口当局脑壳疼,就让住在巷子里的汉口人统统搬走,从江边到鄱阳街口,把广利巷拓成一条长300米左右的沙土马路,还颇费心思地取名“太平路”,表明他们一贯“对外忍让,唯求太平”的立场。这,就是江汉路的前身。
广利巷没有了,广利巷成了太平路。可租界里的英国人还不罢休:逼迫汉口当局把马路一直修得与后城马路连通起来。那潜在的意思是,用一条完整的马路,相当于围墙栅栏,把中国人与他们隔开!
可这次,汉口当局却搞不成“对外忍让,唯求太平”的“拆迁工程”了,因为,英租界要修马路的地,是私产——而业主,就是姓刘名祥字歆生的汉口地皮大王。
对刘歆生,官家不好用强,英租界当局只好自己找刘歆生打商量。
见英国人找上门来,刘歆生也蛮爽快:我出地,你出钱,修的路属于中国,路名得叫歆生路!
很长的岁月里,对刘歆生让地给英租界修路一事,颇多微词,冠以迎合谄媚讨好之类贬词。其实,大可不必用民族英雄的标准来要求一个旧式商人,再说,刘歆生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他无偿地让出地产,让英国人出钱给汉口修一条路,很有点招商引资的味道,如此“前卫”,有何不好呢?况且路属于中国!当然,也不能说刘歆生此举高尚到哪里去:周围的地产都是他刘歆生的,这里的路修好了,大环境好了,连带着周围的地产都会升值,“吃点亏,在一堆”,最终,赢家还是他刘歆生!
歆生路最后定名为江汉路,是1927年的事。
那一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迁来武汉,定都汉口。革命胜利,当年汉口人的那股子高兴劲头,自然是难以言表的。在国民政府迁都汉口一段时间里,汉口市民自发的庆祝集会,几乎每天都有,且多在江汉关一带举行。这本来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但租界里头的外国人就是不舒服。1927年1月3日这天,英租界当局竟然调动军舰上的士兵,上岸来驱赶江汉关集会的群众,且悍然开枪,当场打死海员李大生,使4人重伤、30余人轻伤。“一·三惨案”激怒了汉口人,引发了武汉30万人的反英示威,成千市民冲进租界,迫使英国当局最终在交出英租界的《汉口英租界协定》上签字。3月15日,汉口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英租界后,合并太平路和歆生路,取江汉关“江汉”二字为之命名,是为江汉路。
江汉路在今天已成为繁华的商业街,成为汉口的中心地带,是全国最长的步行街。我们一行三人向路人与商家询问了江汉路的地名传说。正在晨练的李奶奶告诉我们,江汉路历史悠久,是根据江汉关命名的。江汉路在英租界时期曾另有名称,最终在爱国市民的抗争下,汉口国民政府收回了英租界,结束了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并名为“江汉路”。江汉关是武汉的标示性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产物。李奶奶感慨地说,以“江汉”二字命名,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历史,勇往直前。接着,我们又询问了一位当地商贩陈伯伯,他告诉我们,他一直认为江汉路的命名是因为长江汉水在此处交汇,之后又形成明显的分界,故取“江汉”二字为名,这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现象有关。

    (2)六渡桥
对于“六渡桥”最早的记载,是在清道光二年即1822年范锴所著的《汉口丛谈》一书,书内对当时汉口“坊市街衢”,“大略纪之”。在书的一首《汉口竹枝词》中写到:“妾似垂丝牵不断,郎如飞絮任斜飘,人都说是伤心树,怕上春风六度桥”。此“度”虽非彼“渡”,但这里六度桥就是现在六渡桥的前身。先前有传说,六渡桥是因原来玉带河上渡桥得名,或曰此处有六渡桥供路人河上行走而得名。在《汉口丛谈》中对于玉带河有这样一段描述:“河上木桥横跨,或相距里许,或半里许,在在有之。”书内所列桥名多达30个。这些桥名有的是吉利一类的,如多福桥、万寿桥;有的是风景一类的,如卧龙桥、飞虹桥;有的是姓氏类的,如赵家桥、燕家桥,等等。这些桥望文生义,不难理解。但有的却是含有宗教意义的庙名一类的,如因玉皇阁(今利济路中段)而得名的玉皇桥,因宝林庵得名的宝林桥,六度桥也是因附近的六度庵而得名。六度庵庵名,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印的叶调元《汉口竹枝词》“灾异”卷中也出现过,叶调元在一首诗中自注:“自上堤自在庵至下堤六度庵、会馆约十余所,雕墙好宇,悉付风涛,神像落水,以绳系之。”加上六度一词本身就是佛家语,按“六度”即六波罗密,是“度彼岸”的意思。因此,六度桥因庵而非桥得名应是确信无疑。
第一个传说来自民间,无据可查。说是一位老者的孙子在玉带河边玩耍嬉戏,不慎落入水中溺亡,老者悲痛不已,遂萌生修桥以济行人之意。苦于家境贫寒,无力支撑,便沿街劝募,终得米六斗,桥成遂名“六斗桥”,后人流传后,逐渐改名为“六渡桥”。
第二种传说就有了官方的记载依据。有资料记载,旧时汉口四面临水,居民常有水灾。明崇桢八年,汉阳府通判袁昌在今长堤街一线筑堤防水,取土处凹陷成河,环绕如带。为便交通,多处建桥。“六渡桥”就是其中一座。 据《丛谈》考证,早在300年前,明末崇祯八年,整个玉带河上共有三座木桥,分别是“三元桥”、“六渡桥”和“万寿桥”。如今,三元街和万寿街也都是以这两座木桥的名字命名的。照此推断, “六渡桥”的桥址,应该是现在满春路和清芬路中间的一段。 从江汉区地方志办公室借出的资料,1850年刊印的《汉口竹枝词》“灾异”卷说,当时玉带河边有一座尼姑庵,名为“六度”。这里的“六度”是佛家中的六波罗密,是“度彼岸”的意思。后来,有专家认为,“六渡桥”的命名与这座尼姑庵有关,原名应叫“六度桥”,后人觉得桥应该与水有关,才在“度”字上加了水的偏旁。
    (3)花楼街
黄陂街称为前花楼,花布街称为后花楼。《汉口竹枝词》写道:“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1911年阳夏保卫战时,清军冯国璋放火烧毁汉口,“所余者上仅口至遇字巷一带,下仅张美之巷(民生路)至花楼街一带而已。”因此,花楼街是汉口保存时间最长的老街之一。
花楼街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的一条街道,又名后花楼正街,东北到江汉路(原名歆生路)步行街,西南到二盛村,长1.1公里,宽约6米。中间与民生路、民权路交汇。历史上,花楼街曾是相当繁盛的商业街,在武汉三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花楼街原位于汉口镇市镇末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汉口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在汉口镇市镇下游开辟了汉口英租界,不久,华界的2条平行街道白布街、黄陂街继续向东北方延伸,与租界相连,形成两条联系华界与英租界的交通要道,许多富商纷纷在两旁建起一幢幢雕梁画栋的楼房,于是将离长江较近的黄陂街下段称为前花楼正街(今并入黄陂街),而将距离长江较远的白布街下段称为后花楼正街(今花楼街),英租界工部局在进出租界的前后花楼街与歆生路(江汉路)口装置铁门,可以随意开关。不久,前后花楼街与歆生路都发展成武汉三镇最繁盛的商业街之一,茶馆、酒楼、商铺、银楼林立。有一首汉口竹枝词这样描写花楼街:“前花楼(今黄陂街),后花楼(今花楼街),直出歆生大路(今江汉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
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也在后花楼街上开设了花楼总堂和仁济医院(1928-1931年分别迁往云樵路和西满路)。 1940年代以前,后花楼正街上起民生路,下到江汉路。此后,后花楼正街与花布街(二盛村到民权路)、白布街(民权路到民生路)一起统称为花楼街。
我们在花楼街实地考察时发现,今日的花楼街虽然已无昔日的辉煌,但已成为一片喧闹的居民区,充满了生活气息。我们向出门买菜的周奶奶询问了关于花楼街的情况。周奶奶告诉我们,她已经在花楼街生活了几十年,据她的了解,花楼街曾经是烟花之地,曾经上演着无数女人一生的悲欢离合。在她小时候,花楼街还有曾经的痕迹,她依稀记得在她小时候还有许多打扮花哨的女子出入花楼街,她们以特殊的方式自谋生路。由于这里曾是烟花之地,这里的女子又都穿红戴绿打扮花哨,所以“花楼街”这一地名就这样留了下来。
在这之后,我们又询问了居委会主任于奶奶有关花楼街的地名传说。于奶奶告诉我们,相传明朝时期,在武汉关、苗家码头一带的江滩边,有很多小买小卖、打铁等营生者聚集谋生,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小商贩来到这里,形成了一条街。其中有一个张姓的孝子,对父母非常孝顺。自己每日里早出晚归,做些小本生意。赚的钱全都积攒下来,给父母买衣食,精心侍奉父母。在张孝子去世后,街坊们感其孝行,在街头修了一处街楼,内供张孝子的牌位,以彰其德。这座过街楼因修有雕花图案的栏杆,人们遂叫这条小街为花楼街。久而久之花楼街的名称也就流传了下来。
    (4)龙王庙
传说一:
传说4000多年前,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吞噬过往船只,所有船家均视这一带被为鬼门关,经过此地时都要摆香案叩头,并向江中扔鸡鸭猪羊等牺牲品,以求平安。到大禹治水时,白果老仙被派去降龙,经过108回合大战,终将孽龙捉住,并将一颗四方金印压在孽龙身上,使其永睡不醒。为了永记大禹功德,武汉先民在汉口江边修建了一座庙,并在庙的神龛上供禹王,神龛下供龙王,后人即称此庙为龙王庙。龙王庙一直香火鼎盛至清代。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据说,成语“大水淹了龙王庙”即源于此。

传说二: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的河里潜伏着一条恶龙,恶龙整日在河里兴风作浪,弄得附近的居民民不聊生,人们苦不堪言。这时,恰好水神大禹经过此地,深感人们疾苦,就铸造了一块四方水印镇住了河底的恶龙。人们后来为了感谢大禹,就在河边建了一座龙王庙。后来经过时间的冲刷龙王庙曾几次被毁,直到1998年,湖北地区发生特大洪水,总书记亲自带领群众齐心协力抵抗洪水。之后,这里又进行重建,成为了现在的重要景点。

传说三:
    禹王在上龙王在下现在的龙王庙,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
  据武汉民间传说,盘古开天时期,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有一群巨型怪兽,它们嘴阔牙尖、性情凶猛,以杀人为乐、食人为生。平常但凡有船只来往,巨兽就趁机作乱,掀翻船只,并大肆吞噬落水之人。
  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为保命,不敢下江中捕鱼,可不捕鱼,又难以维生。
  天神闻知,就派一只神龙前来收降巨兽。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神龙最后把作恶的巨兽全部消灭,同时又帮助百姓疏通河道,治理洪水,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为了感念神龙的功德,百姓捐资修建了一座龙王庙,供奉龙王的坐像,希望龙王能保护一方平安。但尽管如此,水患仍旧时常出现,百姓认为是神龙去了别处降妖,于是香火更盛,祈求神龙能够再次出现,助人们脱离困境。
而建龙王庙的地方,久而久之,就被百姓们称作龙王庙了。虽然武汉的龙王庙被洪水冲垮过多次,又重建过多次,且如今的老龙王庙只剩下遗址的一个牌子,但这个地名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传说四:
    白果老仙降服恶龙之地
  历史记载,汉水曾数次改道,每到汛期,汉口城就常常受到洪水威胁。而位于集稼嘴边的龙王庙一带,是汉水入江口,地段险要,夏秋季节,站在岸上,时常会看到长江水和汉江水清浊合流的壮观场面。
  两江交汇处,水势凶险,狂风巨浪之时,翻船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传说这都是江底一条贪婪残暴的千年蛟龙引起的。蛟龙肚子饥饿,爱发脾气,就拿人们出气。有时脾气发得大,洪水就冲破堤坝,祸害百姓。
  为了让蛟龙吃饱喝足不发脾气,人们不仅修建了龙王庙供奉,所有经过龙王庙江面的船只,也都要摆起香案,烧香叩拜,并要扔进一些鸡鸭牛羊彩果糕团之类的贡品;每年端午节,还要在龙王庙前为龙王爷举行“龙舟追鸭”比赛。这些天,龙王庙前的大江两岸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艘艘龙舟敲起锣鼓,放起鞭炮,追赶一只只嘎嘎叫的鸭子。想借此讨得龙王爷的欢喜,让它发慈悲不再恼怒,让船只平安过境。
  但尽管如此,龙王庙前还是照样翻船,照样死人,有时候连划龙舟的船只也被吸进江里去了。
  禹王得知,多次警告蛟龙无效,最后就派白果老仙,经过108回合大战,终于制服了蛟龙。而后把蛟龙关在了江底的宫殿里,并用一颗四方金印镇在蛟龙胸口,让它永远昏睡,不能再出来作恶。
  后来一个水性好的“老江龙”误入了蛟龙殿,觉得那颗金印不错就拿了回来。幸亏白果老仙及时赶到,要“老江龙”赶紧把金印再给蛟龙放上。恰好蛟龙醒来,“老江龙”谎称自己是白果老仙,禹王派来检查蛟龙殿的。蛟龙听说是白果老仙来了,慌忙又躺下,偷偷擦了额头上的汗珠,又睡去了。
传说记载,蛟龙坐起擦汗的那段时间,武汉三镇来了一次大的水灾,大街小巷积满三尺多深的水,从六渡桥到江岸,出门都得撑船。直到“老江龙”放好金印回到岸,洪水才慢慢退去。
今日的龙王庙已成为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在龙王庙公园内,我们向一位正在演奏二胡的吴爷爷询问了龙王庙的地名传说。吴爷爷告诉我们,相传在长江中有一条水怪,它性格凶残,在汉口码头一片地区横行霸道,伤了多条人命。当地的百姓没有办法,便供奉龙王的香案,烧香叩拜,并奉上一些鸡鸭牛羊之类的贡品,祈求龙王爷显灵,为人民驱逐水怪。百姓的诚信祈祷感动了龙王,于是,天降暴雨,龙王显灵与凶恶的水怪大战八十回合,终于用一座大钟将水怪压死,还了当地百姓安宁。人民感念龙王的大恩,就在龙王爷与水怪大战的地方修起了一座龙王庙,烧香叩拜,并奉上丰厚的贡品,祈求龙王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久而久之,该地就被命名为龙王庙,并一直沿用至今。
    (5)姑嫂树
在古汉口众多的“墩”中,有一墩叫刘家墩,因一对刘姓夫妻和一小姑子先定居于此而得名。刘家墩靠近古接驾河码头,平日里,男将在河边撑船摆渡;姑嫂在屋前种地,农闲时则在墩子西边的余家塘埂上摆摊卖凉茶/稀饭,以补贴生活。这刘家姑嫂,前世想必是佛门中人,很有些佛根,行事待人,一团和气。来往人等,手头不方便的,喝碗把茶,嘴巴一抹,也就算了。更有那囊中羞涩之人,饥肠辘辘到得摊子前,盯着绿豆凉稀饭,苦于荷包不暖和,也就只有喉包上下滚而已。每当这时,姑嫂俩总是满满盛一碗稀饭,话说得甜蜜了:“自己屋跟前的新谷,熬了点稀饭,不晓得好不好吃,劳慰您家帮忙尝下子看······”为方便行人歇脚,姑嫂俩在墩埂子上种了一棵棠梨树。说来也是稀奇,不过几年,这棠梨树竟长得柯干高耸,挺拔俊朗,枝繁叶茂,路上行人有了荫凉,水上船只有了航标,由是,口口相传,皆呼这树为“姑嫂树”。久而久之,凡到此地的人,皆云到姑嫂树,刘家墩的名字,倒湮没了。
今日的姑嫂树,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的交通路段。路上行人如织,十分热闹。我们向接孙子放学的刘爷爷询问了姑嫂树路的传说。据刘爷爷的回忆,他在小时候曾听说在这里居住过一对心地善良的姑嫂,她们经常用自家的粮食接济一些生活困难的街坊。而当一些饥渴难耐的路人向她们求助时,她们总会慷慨地端上茶水和饭菜,从不吝啬。为了便于过往行人歇息,她们在还种了一棵棠梨树。这棵树树长大后,枝繁叶茂,粗壮高耸,不仅可为行人歇息时遮荫,而且成为这一带水陆通道的显著标志。因此,这条路段原本的名字逐渐被人忘记了,人们开始称这一带为姑嫂树,并一直沿用至今。

     2.3.3 汉阳的地名传说
    (1)升官渡
第一种说法是:
   公元1850年,广西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起义成功后,洪秀全率师北伐。太平军势如破竹,清军望风而逃。洪秀全志 向远大,他不满足于占领一城一池,而是要彻底推翻清朝统治者,建立一个太平盛世。不到两年,太平军便由岳州进入湖北,洪秀全亲率三十万大军, 目标直指武昌。
   清军在地势险要的盛观渡口赶修了两座土山,派遣精兵把守,以逸待劳,等着太平军来。太平军若要攻进武昌,首先非得拔掉盛观渡这个“钉子”不可。一场恶战势在难免。
  太平军大将胡以晃率领先头部队来到盛观渡,稍事休整,便想借着一路杀来势如破竹的余威,一鼓作气地攻下渡口。
  这天天刚亮,渡口南岸突然尘土飞扬,喧声震天,一支缠着头巾的部队呐喊着向北冲来。队伍当头,是一面高扬的大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胡”字。部队很快就占领了渡口南岸。善打硬仗的胡以晃看了一下地形,让部队排好阵势,便下令进攻。顿时,几千名能征善战的太平军官兵一个个不顾一切地跃入水中,蜂拥着奋力游向北岸。
  太平军游到河中心,遇上了湍急的漩流,不少人被急流卷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隐蔽在对岸两座土山上的清兵又开始居高临下地放箭。一支支毒箭呼啸着射来,那 些水性很好,没让急流卷走的士兵又一个个被毒箭射中了头部,慢慢沉入水中。胡以晃怕出现更多的伤亡,赶紧命令部队后撤,停止进攻。
   一见太平军撤退,对岸隐蔽的清军全都站在了那两个临时筑成的土山上,得意忘形地大声叫喊:“长毛子,你们休想打过河来,老子要让你们在这里全军覆灭!”还有的嚷道:“要想过河呀?过吧过吧,等河里结了冰再走过来!”当时正是阳春三月,要想河里结冰,那得在南岸等上个大半年才行。太平军听见辱骂的叫声,一个 个气得要命,恨不得马上打到对岸,割下那些清军的舌头。胡以晃更是气得咬牙切齿,怒不可遏。他吸取第一次进攻失败的教训,决定避开那两个高高的土堆,在渡 口的两侧发起进攻。
  胡以晃将部队分成两支,从左右两边同时进攻。狡猾的清军观察到太平军的动向后,也将部队分成两支,布置守候在左右两个不同的地方。第二次进攻开始了,勇猛的太平军将士跃人急流,直向对岸进逼。清军万箭齐发,一个又一个的太平军士兵被射中卷人急流。那些少数到达对岸的,早已是全身水淋,疲惫不堪,很快就被那些守候的清军团团包围杀害了。
   这场恶战从早晨打到黄昏,太平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但都被清军击退了,损失相当惨重,形势十分危急。眼见太平军一时难以取胜,胡以晃审时度势,只得下令,暂时停止进攻。看来这颗“硬钉子”并不是那么好拔啊!胡以晃只得在盛观渡南岸安营扎寨,召集手下的军师、将领们出谋献策。大家认为,像今天这样硬拼不是办法,只有从长计议,寻求良策,见机行事。
  “可是,时间紧迫,咱们不能等啊!”胡以晃急躁不安地在军帐里走来走去,“天王率领的大部队马上就要开到,如果我们不能很快拿下盛观渡,清军的援兵一到武昌,我们整个大军的作战部署都要受到影响。”
  商议来,商议去,最后决定在当地征集船只,组成一支临时水军,迅速拿下盛观渡。
  夜深了,除了防守的哨兵,将士们大都进入了梦乡,可胡以晃怎么也睡不着。他带领部队一路打来,还从没像今天这样窝囊,这样损失惨重。想着走着,他不知不觉 就来到了河边。低头一瞧,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只见白日里水流湍急的河面,竞结了一层冰块。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又担心冰层太薄,无法行走,就试 探着站上去,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几步。还真行呢,就这样走过去,半点都不碍事。为了更加证实自己的这一结论,他又使劲地跺了跺脚,冰层相当厚实,半丝裂缝 也没有。胡以晃大喜,高兴得自言自语地说道:“真乃天助我也!”于是,他跑着回营,选拔了五百名精壮的士兵,配上利刃,骑上快马,在厚实的冰层上飞驰而 过,风一般地踏上对岸,刀削葫芦般地将巡逻的哨兵一个个杀死,然后又闯进了清军大营。
  清军一个个全都躲在被窝里头睡大觉,他们在白天打退了太平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根本没有想到太平军晚上会来偷营;再说,有湍急的河流这道天然的屏障阻隔 着,真可谓万无一失,也就高枕无忧了。当太平军从天而降时,他们一个个吓得傻了眼,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便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太平军就这样很顺利地占领了盛观渡。
  第二天中午,天王洪秀全率领大队人马到来,胡以晃带领手下官兵站在盛观渡口,隆重地迎接大军的到来。过了渡口,洪秀全站在北岸清军垒的两座土山上,一边观看盛观渡的险要地势,一边听着胡以晃讲夺取这个咽喉要道的战斗经过,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连连称道:“好,好,好!”为了奖赏有功将士,洪秀全当即下令,给胡以晃手下的五百壮士每人升官一级,盛观渡从此就改名为升官渡了。
  
第二种说法是:
   传说举人吴果老进京赶考,来到了盛观渡。其时天色已晚,渡口一个人也没有。吴果老举目四望,夜幕笼罩,旷野茫茫,一种 孤独与恐惧感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既为了给自己壮胆,也为了匆匆赶路好尽快地找到一个落脚歇息之处,吴果老双手捧成一个喇叭状,拖长声音使劲地叫道:“过河——过河哟——”没人答应,只有天边远远地传来几声不甚清晰的回声。吴果老急了,他声音叫得更大更响,也拖得更长了:“过河——过河哟——”
  叫了好半天,才有一个病病使快的老头子划着一条木船慢悠悠地驶了过来。
  见到渡船,吴果老心里高兴得不行,但他嘴上还是止不住地急埋怨道:“老伯,我都叫了这老半;天了,你老人家怎么才把船驾过来呀?”
  “我……我……吭吭吭……”艄公正要回答,突然“吭吭吭”地咳嗽起来。
  “老伯,你怎么啦?是不是冻着了!”吴果老急切地问道。
  艄公咳了好半天,喘着粗气告诉他:“唉!这是老毛病了。本来每天夜晚我都要守在渡口的,这两天老毛病一犯,人就爬不起来了。让相公等了这半天,对不住得很。”
  见老人拖着病体来摆渡,吴果老心里过意不去,连连地说着感谢的话。
  行船途中,吴果老满怀歉意地告诉老人,若不是三年一度的会试误不得,也不会心急火燎地叫渡船了。老人一听来了劲,说这事该急,但愿你如期赶考,高官得中,还望你当官之后当个好官,帮我们了一桩心愿。
   吴果老说道:“老伯,什么事你只管说,只要有这个能力,我吴果老一定办到。”
  老艄公顿了顿,手指渡口说:“你看这个盛观渡横在南来北往的大路上,多不方便,你要是做了大官,在这渡口修一座桥,岂不是积了一个大德么?”
  吴果老听着,深深地点了点头,将艄公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后来,吴果老在会考中果然高中,做了一个大官。他没有忘记老艄公抱病专程送他过河进京赶考的事情,更没有忘记老艄公对他所说的那一番话,于是,他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架桥——在盛观渡口架起了一座长长的木桥,为南来北往的行人提供方便。
   后人为了纪念吴果老的这一善举,就将盛观渡改成了升官渡。
  
第三种说法是:
   从前,有一位高士,看中了后官湖盛观渡这块风水宝地,就在湖边搭了一个草棚隐居。
高士看上去与常人没有两样,他在湖边开了一块荒地,种种菜,看看书,或是握着一根钓鱼竿坐在湖边垂钓,一坐就是一整天。慢慢地,高士就跟当地居民混得很熟了,大家也把他跟常人一样地对待。终于,这位高士的行踪被朝廷派出的官员暗查私访到了。原来,这位隐土有着诸葛亮一样的文韬武略。因为当朝皇帝是一个很昏的昏君,把整个官场弄得一片腐败, 所以他对做官没有多大兴趣。他说:“做官并不是不可以,但我不能伴在一个昏君的身旁为虎作怅。要是明君现世,我自会极力辅助的。”可是,当朝的那个皇帝昏 君却硬是看中了他,非封个官给他做不可。没有办法,他只得偷偷地溜出了京城,跑到后官湖这个地方躲了起来。他像个普通百姓一样地生活,谁也弄不清他还有这 番非同寻常的经历。
  昏聩的君王突然病死,亲王继位。这位新皇帝有着非凡的志向,想把国家好好地治理一番,便到处招揽人才,就有人推荐了这位高士。新皇帝对他早有所闻,恨不得 马上把他招到自己身边来。于是,他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班子,限定时日,一定要把这位高人找到。如在规定的时日内找到高人,便给予奖赏;如果超过了时间还没消 息,那就要杀他们的头。因此,这些人半点也不敢怠慢,都找得十分地卖力。功夫不负苦心人,时间还只过去了一半,高士就被他们找到了。
  高士听了这些人的述说,觉得新皇帝确想有一番作为,于是,他决定“出山”,走出后官湖,好好地辅助新主,造福人民。新皇帝听说高土已被找到,并愿意出来为他效命,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派出一队威武的仪仗,千里迢迢地来到盛观渡口,敲锣打鼓地迎接他进京赴任。
  高士过了渡口,在仪仗的陪同下,到京城做他的高官去了。而他身后的这个盛观渡,就被人改成了升官渡。也有人认为他稳居后官湖的日子,实际上是在等候做官,只不过他不想做昏官,而是想当一名清官而已,于是,还有不少人把后官湖称作候官湖的。

    (2)钟家村
    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钟子期的大音乐家,隐居汉阳古城市廛。一日,钟音乐家在龟山之麓采樵毕,背捆柴禾,在江边歇脚。忽然,一缕乐音袅袅入耳,钟子期是个识货的,听着听着,竟听出了高山流水的韵味,不禁失声赞叹。这一叹不打紧,引出了奏琴人俞伯牙。这伯牙本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倾盖一晤,竟视这樵夫为知音。一年之后,伯牙到知音隐居地回访,哪晓得,天不假人寿,钟知音已撒手人寰。当时的情景应该是:悲情催激情,伯牙于知音灵前奏了一曲,下船解缆,橹声矣欠乃,洒泪而去。行至一渡口,伯牙将那须臾不离的梧桐古琴,摩挲良久,想,琴瑟和谐,当有知音,世无知音,要琴作甚!太息一声,将琴摔碎在一嵯峨怪石上!
    与这传说相关的三个地方,都有了相关的地名:钟子期隐居亦即俞伯牙痛失知音的村子,叫作钟家村;两位知音切磋之处,叫作琴台;俞伯牙绝望摔琴的渡口,叫作琴断口……
    传说指引,出北城巷右手,是凤凰山,凤凰山西南,龟山与凤凰山之间,当有一小山丘———钟家山,此即钟子期结庐之处。
    可惜,凤凰山虽然满是建筑,毕竟山形犹在;龟山也是满目苍翠;而钟家山,却早已没有了。据说,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是有座钟家山,山下一弯荷塘,春荷簪夏荷花秋莲藕,景倒是一景,亦是蚊蠓的乐园。建长江第一桥时,铲丘填塘,由此东西向,筑汉阳大道,东达江边,西至十里铺;在大道北侧建起一片楼群;建此大桥时有不少苏联专家,楼群就有红瓦红墙,有几许斯拉夫味道,很领风骚地吸引人的眼球若干年。因这片民居地处古钟家村遗址,亦就沿袭了钟家村的名字。后来,沿汉阳商场十字路口周遭一带,都叫钟家村了。

    (3)共勉街           
共勉街,街小而名气大,的确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共勉街与古汉阳城的兴衰、与古汉阳教育文化的繁盛和变革紧密相关。
隋唐以来,古汉阳城一直是府治、县治两级衙门的所在地,用现在的编制来说,大约就是县政府和市政府两级政府机关所在地吧。既然是府治县治所在地,不能没有学馆———县学,而古汉阳的县学,就隐在衙门的影子与市井红尘的喧腾里———从府治县治门口的显正街朝南进去,一条土路,百十步之后,就是秀才学子们用功的地方了。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条缭绕着书香文气的小街,还不叫共勉街。在很长一段年月里,这条小街,还只叫做贡院街。这是因了贡院设在这里的缘故。
古汉阳城的这条小街,不仅是县学所在地,而且,明清两朝,这里还一直是“贡院”的所在地。一个小小的汉阳城,能够设贡院、办乡试,很是破格。这样一来,贡院街的逼仄与其膨胀的影响就很不相称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表面文章:改造县学门面为4柱3门的规模,门前立起石雕坐狮青石牌坊,名之曰“贡院坊”……
清光绪三十年(1904),岁在甲辰,适逢会试之年,亦为慈禧七十寿辰。随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结束,汉阳城贡院街里的贡院,也就失去了科考的功能。此后,贡院街一度改名“共元街”,共什么元,不得而知,估计也就是谐音而已,没有别的深意。也正因为没多大意思,上世纪40年代,这街才有了沿用至今的一次改名———共勉街。这一改,音是谐得不那么准,但却有韵味得多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当会珍惜,他们就生活在共勉街,定会记得,记得这条小而老的街上生灭的种种故事,记得先人为这街定名的寄托———为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比明天更有质量,我们当勉之与共。

    (4)十里铺
汉阳十里铺,位于汉阳区闹市及区政府所在地钟家村东约5公里,汉阳大道与十升路交汇处,雄据汉阳区永丰乡、汉阳区江汉二桥街、汉阳区琴断口街结合部,南连汉沙公路,北据江汉二桥,东越3公里与蔡甸接壤,西行经钟家村可达汉口与武昌。这里讲“十里铺”是广而言之。据《汉阳区地名录》记载,古十里铺的范围要小一些。100多年前,十里铺由驿站逐步形成初具雏形的集镇格局,面积8.5万平方米,两条街道呈“十”字形,正街在现在的汉阳大道,横街斜交于正街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说到“十里铺”的由来,恐怕与旧时的交通、通讯息息相关。因为“十里铺”作为地名,在中国彼彼皆是。十里铺的“铺”,据《辞海》解释,为“古时供传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明末清初的政治家、学者顾炎武在其名著《日知录·驿站》中,更有“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的说法。至于汉阳十里铺,据汉阳区地名录记载,即是距旧汉阳府十里之遥的一个驿站,并因袭而成为地名。
解放前,十里铺便有“小汉口”的称号。当时的普济善堂与罗家埠码头之间,有一条用麻石铺设成的近5里古道,这里一度是众多商贩出入汉阳、汉口的必经之路。日军占领时期,商贩们为了躲避汉口每日几炸的危险局面,以及异常严厉的日军检查,纷纷将盐、烟等货物通过此古道,偷偷运到十里铺进行贩卖,给这里带来了一时的繁荣。
然而,寻找这条古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数小时的打听询问,我们终于在76岁的黄庭建爹爹的指引下,在汉阳大道十里铺车站附近找到了古道的一侧入口——普济善堂。
据了解,普济善堂是解放前名为“普济帮”的江浙帮派所修建的,曾有专门的医生坐诊善堂,免费给穷苦大众看病。一位姓朱的先生也曾在此教过私学,来听课的多为附近上不起学的穷孩子,识字不多的黄爹爹也曾经在善堂中学习过一段时间,年过七旬的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教学内容:论语、三字经、孟子…… 由于当时古道上过路商贩众多,善堂还专门请来一位姓杨的老师傅,每日在善堂内烧茶,免费提供给过路商贩。“天变、地变、普济善堂门口的两大缸凉茶铁打不变。”受此恩惠的商贩们对善堂的感激之情由此可见。
解放后,国家将其收为公房。70年代末,汉阳大道扩宽,普济善堂被拆除,随后这里成过餐馆,变过。现在,普济善堂的旧址已被一家名为“武汉江南复印服务部”的商店所取代,就连该店的女店主都不知道此处竟然就是当初名噪一时的普济善堂,只有在该商店两层楼的外墙根脚处,才可以依稀寻找到些许旧时的辉煌。
2010年10月,《十里铺村城中村综合改造开发(A、B地块)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调整批前公示》出炉,为了改善经济,促进崛起,十里铺全面拆迁改造,旧貌已去,新颜未改,只能盼望着被分解成“一砖一瓦”的十里铺可以重建昔日的辉煌。

    (5)堤街
月湖堤街原址位于月湖北岸,东起今江汉桥,西至现月湖桥,它夹在汉江和月湖之间。在防水墙没有修筑之前,这里的堤就曾经是街,街也就曾经是堤。月湖堤以南分布着东菜园、西菜园居民区,其间小巷里弄纵横交错,鸡犬之声相与闻;再往南,菜畦青翠欲滴,湖上荷花数里,小船点点,互答渔歌,曾构成一派极好的田园风光。而月湖堤街以北,依次坐落着武汉油脂化学厂、武汉米厂等企业,工人们曾经以自己创建的品牌打响武汉乃至全国市场。
如今月湖堤街已经从武汉地图上抹去,但它的西头与其垂直的那道龙灯堤还存在。龙灯堤正继续注视着武汉的变迁,叙说着老汉阳新武汉的故事。
龙灯堤同样经历了由堤变作街道马路的过程。不过,当年的龙灯堤横亘在古月湖的中间,把月湖分做两半。这儿的老人把龙灯堤东边的一半叫“下月湖”,西边的一半叫“上月湖”。在龙灯堤上看东边的“下月湖”,湖水波光粼粼,沿湖杨柳依依,梅子山一片葱绿;极目远处,是青翠的龟山和高高的电视塔,风光如画。龙灯堤以西的“上月湖”,则经过多年的填湖建设,曾经是作为武汉地方冶金工业龙头的汉阳钢厂、冶金研究所等企业所在地。
龙灯堤西侧的汉阳轧钢厂1953年破土动工(当年叫五金轧铁厂),1954年五一劳动节投产。没想到当年的洪水把工厂变作泽国水乡。洪水还没退尽,工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投入恢复生产的战斗。他们当时的理念是,“共和国需要钢材,我们一天也不能耽搁”。凭着不到300工人的努力,在大灾的1954年,试生产阶段就轧制了65吨钢材。今天看来这一数据的确微不足道甚至难以挂齿,但在建国之初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这是新中国武汉地区地方冶金工业的萌芽。此后该厂钢材产量一路飙升,即使是处在在三年自然灾害的1960年,钢材产量也创造了7万吨的新水平。

   (6)高公街
    缘起:东月湖畔的免溺堤
    明成化(1465-1487)年初,因自然原因,汉江改道从龟山以北入江后,龟山北坡之下,是一片片断断续续的水域,名曰“东月湖”,该湖一直东延入江。那年月,湖的“东西为城镇往来必经之道,一水盈盈,行人苦之”;每逢洪汛,滔滔江流倒溢,湖畔百姓苦不堪言。
    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汉阳知府蔡钦,是一位十分明智的地方官,他非常重视治理汉阳堤防,以御水患。正德元年(1506),蔡钦在主持修筑拦江堤的同时,也把晴川一带的水患治理列入日程,亲自督修自铁门关以北至汉水的一道南北走向的数百米大堤,将原与长江连为一体的东月湖隔断,形成江湖分离,阻拦了江水的内侵。
该堤时称免溺堤,意即免遭洪溺之灾。堤上有亭,亦随之称免溺亭;堤中有“义民周南佐以石桥”。周南的生平未见于史料,但其“佐以石桥”之举却被当时汉阳府的史官朱衣记了下来。

    复修:免溺堤变成杨柳堤
    继蔡钦之后,汉阳数任地方官相继主持复修该堤。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汉阳郡守王宗本组织复修该堤。人们在堤上遍植杨柳,顿改旧观,该堤由此改称杨柳堤和王公堤,成为汉阳的一处名胜之地。
    此间,汉阳府别驾(官名)林梦鼎在《汉阳又十景·杨柳石堤》诗中咏道:
    横舟古渡问慈航,一带长堤映绿杨。
    祠下桂椒庙貌古,行人犹自说甘棠。
    清顺治十二年至十四年(1675-1677),在郡守邱俊孙组织下,该堤复修。《大别山志》载:是时,“汉郡治东北隅有杨柳堤者,据龟山之左偏,傍月湖之右臂,东滨长江,北通冀阙,西达景沔,南极潇湘,为士民九达之通途、舟车四集之胜地也”。“往时垂柳夹岸,高柳覆堤,暑月游人憩息其下,观风帆之来往,闻菱芡之芳香。顿忘烦热,毂击摩肩,水环山映,诚此堤之胜概也哉”。“是堤也,绵亘则二百丈有奇,高则一丈三尺,阔则一丈八尺”。清嘉庆《汉阳县志》载:“杨柳堤上有凉亭”。细读之,可以想见当时杨柳堤之状。
康熙七年(1668),汉阳郡守陈国儒主持复修该堤。

    派生:堤上建起高公桥
    清雍正十年(1732),汉阳郡守高纲更加重视主持治理地方水患,再度维修杨柳堤。在主持修缮堤防的同时,高纲与绅士甘昌祺等人一并捐建了堤上的一座石桥,桥上有亭,名曰“汉水亭”。古志书插图中绘有此桥,系单孔拱桥,位于古杨柳堤中段。
    世人感念高纲,原免溺堤、杨柳堤被人们改称高公堤,堤中拱桥亦被称作高公桥。此次复修该堤后,铁门关外堤顶上的一条石板小径通北,东边大江浩瀚奔腾,堤下是烟波浩渺的东月湖,堤身掩映在垂柳绿苇里,直抵汉江岸边。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修筑堤防时,在高公闸口施工现场附近,早已被淤没的高公桥被挖了出来,但旋即又被埋,成为永久的“地下物”。

    改建:古堤古桥变街衢
    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建位于龟山北麓的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亦称汉阳兵工厂),东月湖被淤塞充填,南岸嘴一带的湖面也日渐干涸,始建为民宅地,高公堤沿途自此变成街衢。此时人们依旧没有忘记雍正年间汉阳郡守高纲的修堤治水之功,把由高公堤演变而来的街衢称高公街,而东侧平行于高公街的小巷也随之得名高公后街。高公街两侧多为1~2层的木制房,商铺毗连。新中国成立之初,街北端有码头,是汉阳城区去往汉口的另一条重要通道。上世纪90年代,日均乘客数千的高公轮渡码头仍存。2000年,晴川桥通车前夕,高公轮渡才成为历史。
世纪之交,因南岸嘴堤防及景区建设,高公街和高公后街拆迁,居民大部分迁往桃花岛。随后,削坡扩宽河道,街的北段成为河床,高公堤、高公街和高公后街在新版武汉地图上消失并成为“老汉阳”们的陈年趣话。





四、调研成果分析
(一)【简述】地名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斯特罗德贝克的理论,我们把调查到的地名相关成果分为四类:包括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对自我性质的看法、人性本身以及人对待时间的看法。
1、关于人与自然及超自然的关系故事有:堤街、龙王庙。
堤街与龙王庙中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中都涉及到洪水等灾害,人们为了抵御这些自然灾害,或采用修建堤坝这一类的措施,或是一般迷信的方法,拜神拜佛。这些都是人与自然相关的内容。
    2、关于人与人关系的故事有:姑嫂树、高公街、得胜桥、粮道街、户部巷、司门口、钟家村、江汉路。其中在人与人关系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的就是姑嫂树,它所体现出的小姑子与嫂子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高公街高公的故事,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江汉路是交通要道,而户部巷和司门口也是人口聚居之处,其中涉及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
3、关于人类生命价值取向的故事有:升官渡、共勉街、楚材街
这三个地名都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入仕升官。这当中体现出了在科举制盛行的年代里,人们用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途径就是接受教育升入仕途。
4、关于人对自我性质的看法的故事有:六渡桥、昙华林。
有关六渡桥的传说中有涉及到宗教观点的,还有昙华林是根据一间寺庙而得名都是与宗教相关的。宗教所探讨的一部分就是人对自我性质的看法,探究人类从哪里来,死后又该去向何处,相信前世来生。
(二)【民间传说角度】
    民间传说以其独特的价值受到民众的广泛重视,美国民族志学家费特曼曾指出:“传说对于有文字和没文字的社会同样重要。它呈现出一个社会的精神特质或存在方式。”概括来讲,民间传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次,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再次,民间传说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
    联系到上面所提供的有关江汉路的故事,其中有关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价值;钟家村中的有关琴台的传说也被当做是琴台的一个旅游资源核心来宣传,体现了民间故事的实用作用;共勉街的一些传说体现了武汉人民热爱学习,肯上进的精神,而高公馆中包含的民间故事则体现出了高公以及武汉人民甘于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三)【民间故事角度】
    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理性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的生活面貌及心路历程。民间故事独特地伴随着历史,越是古老的故事,越具有历史的黏着和多层的积累,经过不同时代的传承,往往打上了不同历史时代的印记,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化史价值。
这主要就体现在高公街的故事上,由于高公街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不同的年间就会有不同的修葺堤坝的措施,从而就产生了不同的民间故事,而这些民间故事都伴随着真实历史而保存下来,并且具有了某个时代的特殊性,从而具有了其特殊的文化史价值。其实不光光是高公街有这样的情况,武汉的其他地名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的故事。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人们口中所传说的故事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带有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烙印。


五、预期目的与现实差距
在进行实地调查之前,我们根据从网络和书籍上搜集到的资料,详细地制定了调查计划和大纲,拟定了我们要访谈的问题,对走访有很大的心理期待。但是在进行实地调查时,我们发现问题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走访的结果也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明朗。
实际状况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起初我们设想的访谈对象是在当地居住多年的老年人,但我们要调查的这些老街巷都颇具知名度,因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开发,许多原先住在这里的居民住户已经搬迁,现今住在调查地点的有大部分是近些年迁至该地,因此许多人对当地的传说并不了解。
2、选取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会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缺憾,即许多年迈的爷爷奶奶已经忘记了自己小时候听过的传说故事和民谣。
3、经过多次的城市改造,很多地名都有了相应的变化,有些与传说故事有关的地名现在都不再是当时的模样。
4、在询问一些当地居民的时候,在与他们交流时,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他们回答的内容往往与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相距甚远,在后来我们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也做出了改善,一方面对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改变了问问题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他们的引导。



六、未来展望与总结
通过对武汉地名的调查研究,不仅很好的完成了这次的调查任务,也再次加深了全组人员对武汉的了解。
在调查中我们也有了诸多发现,比如一些地名正随着城市变迁而逐渐消逝,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有很多相关的传说故事也在不断地被人遗忘,而这些地名以及深藏在这地名之中的各式各样的故事都是一种遗产,是属于整个武汉人民的文化财富以及精神寄托,所以我们应当呼吁起来,让大家多多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所留给我们的城市记忆。再比如,联系到民间文学这门课程,虽说这次是因为这门课程我们才开展了这次活动,但是通过这将进一个学期的准备与调查,我们全组人员也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之前我们对于武汉的印象,可能只是停留在那几个较为出名的地方,可是这次调查活动让我们深入到了许多我们之前都不曾知晓的小街老巷中,而正是这些不起眼不知名的街道才带给我们更多关于武汉的真实状态,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开展这次调查活动真正的意义所在。
对于未来,我们都无从定论,更何况是一座城市。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平地会长出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立交桥,时尚街道,但无论它如何变化,属于这个地方特有的民间故事都不会改变,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城市风貌。

   
七、参考文献
    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杨红,吴振国,《地名文化的多维度解析》,《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1期
    汪瑞宁《武汉地名与荆楚文化》,《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09期
董玉梅《武汉地名文化纵谈》,《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
    杜端三《湖北地名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邵英霞《武汉地名文化内涵》,《长江论坛》。1991年第一期
    董玉梅《武汉老地名》,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
    彭建新《武汉老街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
    程干庭等《武汉地名志》,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
    郭清霞,陈文《武汉地名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利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9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