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陇南市活态传承创新发展乞巧文化述评

陇南市活态传承创新发展乞巧文化述评

来源:陇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14-08-19 15:57:00

  (一)引子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在现代人眼中,七夕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人们表达爱情的重要节日。但有一个地方,人们对于七夕节,却坚持着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传统,能够让当代人从中一窥曾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的七夕乞巧风俗,从而捡拾起中华民族关于七夕共同的历史记忆。这就是甘肃陇南,一方被誉为“陇上江南”的神奇土地。

  在西汉水上游的陇南市西和县、礼县一带,人们尊称善织“云锦天衣”的天上织女为“巧娘娘”。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的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结束,当地女孩子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女儿节”的陇南乞巧节。

  陇南乞巧节以原生态的表现形式,融崇拜信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活动程式完整,韵律纯正,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在全国绝无仅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片热土也被授予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称号。

  (二)陇南乞巧源远流长、久盛不衰,它传承秦人古老遗风,根植于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是从3000年的历史积淀中凝炼而成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陇南便有人类繁衍生息。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山,相传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

  而秦人在陇南的足迹,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秦人崛起于陇右,据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颛顼(黄帝的孙子)有个后裔称之为女修,女修织布时吃了凤凰蛋而生下大业(皋陶)。皋陶之孙名大费,他曾经参与大禹的治水工程。后来大费被赐姓嬴,成为秦人的祖先。

  到商代晚期,秦人先祖就已经“在西戎,保西垂”了。公元前九世纪初(距今约2900年),秦非子居于犬丘(今礼县红河、盐官一带),因为给周孝王养马有功,得为附庸,封邑于秦。秦人自此建国。

  著名学者赵逵夫认为,牵牛、织女两星名最早分别代表着商、秦两族的祖先。牵牛星就是史籍中记载的“服牛”,也就是殷商先公王亥;“织女”则是被人们神化了的颛顼孙女女修,她以善于织布而闻名。这两个人开创了我国最早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后来,就演变成为中国最早的男女农民的象征。

  把善织的先祖“女修”尊为“巧娘娘”,美化成善织“云锦天衣”的织女,西和、礼县的乞巧活动,自然而然地传承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和祭祀女祖的遗风。赵逵夫在《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一文中认为,秦文化发源于天水西南的西汉水上游之地西和礼县一带,而这里传承了数千年的乞巧风俗活动,就是秦人文化的遗留。

  后来,随着秦帝国的不断强盛,乞巧文化及逐渐演变形成的乞巧节,逐步在全中国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区内盛行。

  尽管从清代中期或晚清起,中华大地上的乞巧风俗逐渐开始衰微或没落了,但在陇南西、礼两县,乞巧风俗弦歌不绝、久盛不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文化传承上的一个奇迹。

  (三)陇南乞巧独具魅力、生生不息,它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女儿梦想,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女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以“巧”实现自我价值、改变自身命运的人生追求。

  几千年来,乞巧被陇南的女儿们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而世代相传,衍以为俗。

  “莫谓诗亡无正声,秦风余响正回萦。千年乞巧千年唱,一样求生一样鸣。水旱兵荒多苦难,节候耕播富风情。真诗自古随风没,悠远江河此一罂。”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和当地学者赵子贤先生所作的关于乞巧的一首诗,形象地反映了陇南乞巧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巧妇”是对有为女性的赞赏和评价,“巧娘娘”是所有妇女心中圣洁的神灵和翘首企望的楷模,“巧”和“乞巧”是妇女改变自身卑下地位,从被压榨的处境中突围的一种现实的路径和高尚的追求。一年一度的乞巧活动,是女儿们避开男人而委婉地的表达这种愿望和追求的时机,她们在唱巧的时候,暂时忘掉了她们悲苦的命运和不幸的境遇,歌声成为她们心灵的寄托。

  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下,妇女地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渠道也日趋多元,“巧”的外延和形式更加丰富,但“乞巧”的精神内涵却永驻女儿心。

  一代又一代陇南女儿之所以对乞巧趋之若鹜、乐此不疲,是因为乞巧寄托着她们的人生梦想,叙说着她们的心声与诉求。直到今天,在陇南西、礼两县,如果一个女孩子没有参加过乞巧,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缺少了一些东西。

  宁海峰是土生土长的西和人,她的少女时代正处在乞巧“断档”的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机会参加乞巧。她十八九岁参加工作后,第一次看到农村女孩子乞巧的场面时便被深深地吸引了。

  “那么多女孩子在一起载歌载舞,简直是一场狂欢。其中有许多仪程,比如‘跳麻姐姐’,让人感觉非常神秘。女孩子乞巧的心情是那么虔诚,场面很感人。没有参加过乞巧节,我感到非常遗憾。”宁海峰说。

  2007年,为了申报国家级“非遗”,西和县为有关方面专家组织了乞巧演示活动,在最后一项仪程“送巧”的时候,女孩子们因舍不得“巧娘娘”离去而痛哭失声,专家们也感动得直掉眼泪。据宁海峰介绍,当时的场面十分感人,乞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可见一斑。

  “从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看,乞巧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敬畏自然、尊重劳动、展示慧巧、感恩拥有的精神内涵;从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看,乞巧文化体现了中国现代女性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生活理念。”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的一席话,道出了乞巧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四)陇南乞巧程式完整,规模宏大,是中华民族七夕乞巧风俗在当代的活态传承,不但具有极高的学术和历史价值,而且能让广大群众共享精神文化大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一首古人描写乞巧的诗,诗中描写的这一古老的节日习俗至今仍在陇南西、礼两县年年上演。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很多民俗习惯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然而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陇南乞巧仍然光彩照人、活力迸发,吸引许多民俗专家学者实地研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

  陇南乞巧活动的内容包括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等固有程式,每个环节均有歌舞相伴,歌词清纯单一、曲调如诉如求,手舞足蹈,都与农耕生活及其拜祭仪式相关。

  在参观完乞巧活动整个过程后,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说:“西和乞巧文化和南方的完全不同,它原汁原味地呈现出了乞巧民俗的整个过程,并融入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放更是对陇南乞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是“礼俗(中华)瑰宝”。它给人的不仅是一种文化震撼,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宏大的民俗仪式。

  1930年赵子贤先生曾说“西和如此普遍、隆重、持久的乞巧活动其他地方没有,这给女孩子一个走出闺门、接触社会的机会,在古代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表现,在今天是一种对社会一些问题发表看法的方式,既反映老百姓之心声,也是存史,同《诗经》中的诗有同样的价值。”

  在当地,每年夏天,家长们都会把女孩子送去参加乞巧活动。过去参加乞巧唱巧的,一般是未婚的青年女子,而如今,已婚妇女也参加进来了。

  40岁的西和县长道镇西团村村民李瑞莲,今年和两个女儿谢雨蕾和谢雨欣一起参加了乞巧活动,而两个女儿的歌舞都是由她们的奶奶———70岁的谢呼灵所教。谢呼灵的母亲、今年已90岁高龄的王菊香老人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很喜欢乞巧节,也多次参加过乞巧。带着对“巧娘娘”的敬爱和仰慕,老人希望自己的后辈长大以后能够做一个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女子。

  像李瑞莲这样的“乞巧之家”,在当地还有很多。正是一代代女儿们的口口相传、代代相承,才使乞巧这一中华民族唯一的专属于女性的节日民俗在陇南这块多情的土地上完整的保存下来。

  (五)陇南乞巧作为中国传统的女儿文化,如今正在注入全球女性全面发展的现代元素,增添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血液,翻开了“走出陇南、走进全国、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传承保护乞巧文化,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指示要求,保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添彩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主题号召,落实中国政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更是展示责任担当,共圆“女儿梦·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在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进程中,陇南市委、市政府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不断丰富和完善,积极打造“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开发,让更多的人可以切身体验到乞巧文化的真正魅力。

  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去年8月,以在北京举办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为重点,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今年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以“女儿梦·中国梦”为主题,期间又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陇南乞巧这一千年民俗如今正在积极寻求现代表达。

  “乞巧文化敬畏自然、尊重劳动、展示慧巧、感恩拥有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乞巧女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学态度。乞巧文化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生活理念,与世界妇女组织提倡的平等、发展与和平的主题十分吻合。”当传统的乞巧女儿节“遇上”世界妇女发展事业,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便有效对接,完美融合,女性赋权的进步意义进一步凸显。

  连续两年在北京举办以乞巧女儿节为主题的高端国际论坛,让全世界更多关注女性、关爱女性、关心女性发展的组织、团体和有志之士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了陇南乞巧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指出,乞巧文化与妇女事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时期丰富和发展乞巧文化,对促进妇女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首席代表汤竹丽认为,陇南乞巧“使得女孩子们对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每年用七天八夜的时间赋予女性权利,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

  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大会主席阿科巴格舍娃认为,“乞巧女儿节反映了女性在社会当中的地位以及角色,同时乞巧文化代表了所有女性向往取得独立地位、拥有勇敢和聪明等智慧,妇女现在能够起到半边天的作用。”

  匈牙利驻华特命全权大使齐丽则希望:“通过‘2014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的举办,能更加注重发挥妇女潜能,呼应女性关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女性以更加自信和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发展进程。”

  在陇南,发展乞巧文化与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积极地实施妇女发展项目带动工程,有效维护了农村广大妇女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通过深化落实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陇南市评选出了一批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巧婆婆、巧媳妇,既培育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又为广大女性提供了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平台。

  目前,陇南乞巧已经踏上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程。乞巧文化这朵奇葩正在闪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六)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乞巧文化,应该是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承载着陇南千年民俗文化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引领着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培育养成,编织着广大女性自觉奋争的多彩画卷,展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担当,乞巧女儿梦,不仅仅是只属于陇南女儿的梦,理应成为全世界女儿共同的梦。

  我们坚信,陇南乞巧女儿节必将走出陇南,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记者 张凤麟 竹翠 石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