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百家姓 记录人口变迁的“微史书”

百家姓 记录人口变迁的“微史书”

2013年04月25日 08:45   来源:新华日报   
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新“百家姓”,使姓氏又成为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从北宋“百家姓”的赵钱孙李,到2006年“百家姓”的李王张刘,再到今年最新版的王李张刘,“百家姓”的排序不断发生着变化。变化看似简单,背后却是鲜活而深远的家族故事。小小“百家姓”,堪称一部记录中国人迁徙、发展的“微史书”。

    王氏巨族,起源悠远源头繁杂

    新百家姓排名中,王姓人口因总量达9500多万人,超越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引起了人们对“王”的关注。在我省,百家姓的首把交椅,也非王姓莫属。据省公安厅统计,江苏王姓人口约有564.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7%。

    明朝户部尚书王鏊的第15世孙,苏州人王守鑫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对他们家族《莫釐王氏家谱》的重修。

    “我们这支王家是在南宋初自汴梁迁居到苏州洞庭东山的,裔孙王鏊为明代户部尚书。近代知名者有王季烈、王季同、王季点等科技专家、教育家,下一辈中更涌现出王守竞、王守武、王守觉、王淑贞等一批我国科技界顶尖人物。”王老言语间透露出自豪。他找出了亲手绘制的族谱图摊开,5米长卷上,2000多位族人的名字按辈分井然有序地排列下来,“这就是我们莫釐王家的族谱,不过,这还不全呢!”

    据苏州地方志《苏州名门望族》记载:王氏巨族起源悠远,其源头十分繁杂,不同于出自某一方国、某一地域或某一人群的其他一些姓氏。从唐宋始,根据不同的氏族始祖和人口来源,将其分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夷姓之王等;又根据主要居住地区和郡望的不同,分为太原之王、琅琊之王等21个。宋人郑樵所著《通志》说:“王氏,天子之裔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繁盛云。”

    而常州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认为,王姓人口众多,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据史料,秦始皇之前,所有的统治者都姓王。姓氏还没有兴起之前,百姓和官员称呼国家的统治者为“王”,王的子孙则成为王子或者王孙。后来,朝代更替,但根据这一习惯,历朝历代流落民间的皇族后人大多数都改姓王,不少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多支改入王姓。

    不仅在全国、全省,在我省的一些市、县,王姓也是第一大姓。在苏州,649万在籍人口中,有39万多王姓人口,最多。在南京,整个六朝时期王姓是绝对的名门望族,最著名的就是江左王氏和山阴王氏。在常州,从古至今,王都是大姓。

    朱炳国说,我省的王姓,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在史料中,第一个出现的姓王的人叫王禅,也就是王禅老祖。”王禅老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非常有名。但王禅已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有专家曾撰文指出,实际上,第一个姓王的人叫王燧,这是该专家从商丘燧皇陵里发现的。从王燧开始一路绵延,王姓至今已有250代。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百家姓”

    在三国和魏晋时,苏州氏族以朱、张、顾、陆为多。到了明清以后彭、宋、潘、韩是排名前四的大族,其他如王、曹、吴,也属苏州名门。而如今陆姓、顾姓在苏州分别排在第8、第11位。可以看出,姓氏排序在不断发生着微变化,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参与过《苏州名门望族》编写、对苏州姓氏有很深研究的苏州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其弟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姓氏排序都有不同的标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百家姓排序作为衡量姓氏数量变化的标尺。”

    陈其弟介绍,先秦时期,一共只有22个姓。当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都有女字旁,例如姜、姚,这与母系氏族的社会性质有关,也即女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汉以后,不再严格区分姓与氏。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分封时代,天子将土地、人口分封给诸侯,这一时期的姓多为邑姓和国姓,比如分封建立吴国,则这块封地上的子民就多数姓吴。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为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关系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和官员,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在科举时代,一个家族出了多少状元、探花、举人这类名人及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声望、影响力,就成为评价姓氏大族的标准。

    第一部《百家姓》出现在北宋时期,排名前四的是“赵、钱、孙、李”。陈其弟说,因为北宋是赵家王朝,赵姓就排在第一位,而钱姓在北宋之前的南北朝也是皇家贵族,北宋建立后,其势力、声望仍在,所以排在第二位。

    朱炳国也表示,在封建时代,一个姓氏能否排名靠前,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姓氏是不是名门望族。“而名门望族的考量标准之一,就是这个家族要三代出进士。”他介绍,庄姓是常州最大的名门望族,主要原因就是庄姓家族在明清时期连续几代中状元、摘榜眼;很罕见的熊猫姓氏“恽”,全国总人数不过万人,而常州占据大半,人数虽少,但却是常州的绝对望族,因为该家族在明清出了20个进士,更培养了百余位县官。

    据《恽氏家乘》记载,恽氏始祖恽子冬为汉梁王左相,汉司空伏恭为其撰写的墓志铭称子冬为司马迁外甥平通侯杨恽之子。明代学士吴沈纂集天下姓氏,说杨恽因故被汉宣帝降旨腰斩,其子远迁毗陵黄山(今属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隐居避难,以父名“恽”作为姓。恽子冬为恽氏第一世(代)。自汉至今,2000多年,恽氏已传77世。在毗陵(今称常州),恽氏子孙以耕读传家,不为朝官,直至宋朝宝庆丙戌恽文(第46世)考中进士做官。明清二朝,恽氏名人辈出,成为常州的名门望族。

    在朱炳国看来,百家姓排序的微变化,不仅与人口的迁徙、出生与死亡息息相关,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因素。他说,在封建时期,如果一个人犯了重罪,就可能株连九族,满门抄斩,这会对其姓氏的人口产生一定影响。在明朝,朱姓人氏就不用服兵役,据史料,当时很多百姓因此私下改姓朱。而在更早的时期,姓氏的随意性很大,很多人原本没有姓,被皇上赐姓或从军时长官赐姓。史料记载,有个当兵的,没有姓氏,长官见他骁勇善战,直接取了个“勇”字为其姓氏……这种随意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百家姓排序的更迭。

    姓氏变迁,背后是一部迁徙史

    姓氏变迁的背后是一部人口迁徙、发展的大史书。换句话说,在我国历史的一些重大节点,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带来了不同姓氏或者同一姓氏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变动。

    朱炳国说,人口的迁徙及随之而来的姓氏流变有个规律,即由北往南迁,由东向西迁,我省王姓的形成、繁衍、壮大过程,就印证了这个规律。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比干后裔形成的王姓一支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出现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始祖的琅琊王姓,太原王姓则分为晋阳支和祁县支。

    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前,王姓人口基本居住在长江以北地区,而在此后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随人口迁徙向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迁移。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这几个历史阶段,是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重要阶段。陈其弟告诉记者,“在苏州有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三沙王氏、仁孝支王氏、洞庭东山王氏等多支王姓大族,这些大族几乎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的”。“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朝灭亡,中原士族有一百家左右南渡,其中最著名的是琅琊王导一族。王导和堂兄王敦将司马睿扶上皇帝宝座,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琅琊王氏因此迁移到苏州地区。洞庭东山王氏家族是明清以来苏州著名的世家大族之一,也是在北宋灭亡时,从北方南迁而来的。《苏州名门望族》记载:“宋靖康年间有百三、百八(人名——记者注)者,生千七(人名——记者注)将军,从汴梁扈驾南渡,始家洞庭东山。”

    随着北方人口和姓氏的南迁,一些南方姓氏所占的人口比重发生了变化。陈其弟的研究就表明,苏州大姓顾姓,最早于越王勾践时期在苏州出现,到三国和魏晋时期仍然是大姓,但因北人南迁而排序后移了。

    苏州地区不仅仅是重要姓氏的流入地。明朝洪武年间是苏州地区人口外迁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一些姓氏随着人口外迁转移到南京、苏北、安徽凤阳等地。陈其弟说,朱元璋打败以苏州为根据地的张士诚后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拥戴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全家迁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迁徙”。

    陈其弟对“洪武迁徙”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涟水、淮阴望族朱姓,涟水孙姓、张姓,灌南汤姓,以及金湖等地约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多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入。泗阳县的席、唐、吴、朱四姓,是在明初由苏州的东洞庭山、昆山、吴县等地迁入。民国《泗阳县志》记载,元末明初,由苏南迁来的有翁、朱、卢、吴等25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有21族。

    漫长的迁徙与繁衍,量变累积成质变,才会将姓氏的变化投射到排序上。而今天,社会的流动性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大,带来的姓氏变化,今人还难以预料,只有将这部“微史书”留给后人继续解读。

    本报记者苏文龙王晓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