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古尔邦节: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尔邦节:一个美丽的传说

2012年10月26日是穆斯林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译音,也有被译为“古尔巴尼”的,是伊斯兰教法术语。本意为“临近”、“靠近”,特指以献牲为阶梯而临近真主、顺从真主而言。传说伊布拉欣圣人为遵奉安拉晓谕,以宰自己的爱子表示顺命敬主的壮举。据载,伊圣晚年得子易司玛仪。当其子13岁时,安拉连续昭示伊圣宰子作“献牲”。伊圣将视为安拉对他忠诚程度的考验而遵奉不违,其子也欣然从命,故此节日亦称“忠孝节”。

     伊历12月10日那天,当父子在米那山谷正要执行启示时,只见天使哲伯拉依莱奉主命降下一只绵羊,作为易司玛仪的替身。此事传至穆圣时代,就定为一种穆斯林当然的功课,不论你是否朝觐,凡经济条件宽裕者就得宰牲。限期3天,逾期无效。宰牲既是一件顺命敬主的壮举,也有分牲肉以济贫的意义。穆圣规定牲肉必分作3份:一份散给终年吃不上肉的贫穷教胞,一份送给亲友,一份留作自食。如果能把多数送给贫穷者则更好。

     宰牲只用山羊、绵羊、牛、骆驼4种,其中山羊必足1岁,绵羊半岁,牛必足2岁、骆驼必足5岁。凡所宰之牲,以肥壮、全美为贵。独眼的、有病的、跛的、缺耳的、瘦弱的等均不可用。规定羊须1人独宰,牛与骆驼至多7人可合宰1头。此后又几经演绎,为其平添了一些美好的期待。说到了来世如遇艰险,所宰之牲可驼着你绝路逢生,但你必须记着它的样子。

   究其意义,可概之为敬真主、济贫苦、去私欲、近亲友。这在客观上起到了扶贫帮困的作用,给社会增加了和谐的元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