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庄孔韶教授与《端午节》

庄孔韶教授与《端午节》

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讨会的主题发言中,庄孔韶教授谈了关于人类学电影与照片在非遗保护中的特定地位,并播放了25年前在林耀华教授写出《金翼》的地点拍摄的纪录片——《端午节》,经过再次高清处理的短片,再次清晰的展示了已被淹没的谷口镇和水口镇过端午节的场景,影片中多视角的拍摄和喻指则揭示了乡俗社会中的许多文化特征现场,包括为什么划龙舟的时候要扔旗等细节,引申的问题也是文字工作无法达到的。直观的感受引起人们在非遗保护中对纪实电影的思考和重视。

    《端午节》是由人类学博士庄孔韶教授根据他25年前拍摄的原始母带重新编辑的作品,拍摄地点是在他的老师林耀华写出《金翼》的地点——中国东南部闽江边农村。据庄孔韶教授在会议上介绍,1986年,他进入林耀华先生1930年就已进入的田野调查点福建古田,完成了进一步修订林先生《金翼》的学术续本《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在1989年完成调查的前一年,他得知当地华东水口电站建设水淹线将会高过两个著名的古老小镇的消息。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照应人员搬迁的问题外,当地的村民却还在关心如何过好水淹前的最后一个端午节。《端午节》即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影视人类学作品。后来,因为《端午节》以影视的语言介绍了闽江乡镇社会端午节的家庭生活、龙舟竞渡和游神活动,而成为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录像,此片还成为了1992年玛格瑞特·米德电影节入围作品。
    庄孔韶教授本人多次强调了影视作品与论文互补的重要性,他认为《端午节》和《金翼》、《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图像文本与文字文本互补的实践类型。他在这次在电影展映的学术场景中,再次解释了电影形式在他的“不浪费的人类学”学理中的位置。看待一个地方社区或是呈现一个区域人群的生活状态,可以有多种的视角和展示手段,常见的论文、影视、散文等手段均属于延展“综观”的多样性手法,显然有益于对区域文化特征进行更加全面与立体的呈现。
    庄孔韶教授在从事拍摄人类学电影之前,是搞摄影工作的,他后来觉得摄影已经无法完整地进行“田野”呈现,便扛起摄像机进行纪录片拍摄,他认为连续的、整体性的记录,才能真正做到对社会生活的“深描”。在他看来,影视作品不需要像面对文字和静态画面那样,必须去“想象”。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他觉得影视人类学作品与文字人类学著作最大的区别是,对影视人类学做界定时,不宜于再用“想象”这样的字眼了,而应该是思考,面对连续音画时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端午节》链接:http://video.sina.com.cn/v/b/88325586-1734090061.html

庄孔韶教授简介:
庄孔韶  1946年12月生于北京,是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庄孔韶教授曾师从中国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88)。1990-1994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和访问学者。1994-1998年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兼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03-201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10年起并任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发展咨询与研究中心主任。庄教授现在还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

[ 本帖最后由 微蓝 于 2012-12-6 09:15 编辑 ]

TOP

这部片子本身对小镇的人们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TOP

昨天在人类学课上给同学们放映了这部片子,学生们都挺感动的呢!

TOP

小镇的人们在过端午节的事情上,那份投入,那种对于搬迁若无其事的态度,都让我为之动容。他们心里的那份宁静和淡定非常难得。所以所记录下来的这一次端午节更是显得有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