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那些没有走远的乡风民俗

那些没有走远的乡风民俗

来源: 金华日报 打印
    千百年来,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民俗。大到一场祭祀,小到一个动作,一个过场,都源于一个地方的乡俗传统,它像方言一般各有特色。

    金华也有许多乡风民俗,这一点,在家家户户办大事时尤为明显,比如结婚、丧葬、建房。直至现在,这些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少传统的人家仍在遵从。浙江师范大学民俗专家宣炳善一直致力于地方民俗的研究,对金华的民俗做过专门的调查,他向记者介绍了一些金华的乡风民俗。

    婚嫁:结婚不只是领本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观念似乎举世通用。婚礼如何举办?在金华可有讲究了。话说在金华娶个老婆还真不容易,规矩不少。先是提亲,也就是说媒。这趟差事得找个中间人,俗称媒人,在古装戏里,说媒专找那种穿红戴绿嘴角一颗痣的媒婆。不过,在金华,职业媒婆还不太吃香,媒人多是亲友、熟人充当。

    宣炳善说,婚事有戏没戏,媒人尤为关键,本来女方还犹豫,媒人天花乱坠一通吹牛,准丈人头脑一热,没准也就答应了。

    媒人是“急先锋”,男女双方都不得照面。媒人先去女方家探探口风,行与不行,全看对方给你吃什么了。若女方答应了这门亲事,则请媒人吃蛋汤,汤溪一带略有不同,吃汤团。如果不同意这门亲事,媒人只能喝到一杯清茶而已,没有蛋汤。

    若婚事有戏,女方亲戚还得去男方家“看人家”,现在有的女方自己也去。

    接下去仍不能直接结婚,还得定亲,现在说订婚。得挑个日子,定亲时男女方都要送礼,连环糕是必须要有的,意为联姻结亲。

    定亲后逢年过节,男方都要拍丈人丈母娘的“马屁”,比如端午要送粽子、红鸡蛋等。在婺城区雅畈一带,男方还得给姑娘的长辈送礼,俗称“拿口份”。

    接下来,终于可以去迎娶新娘了。距离定亲少则半年,多则三年。迎娶前,男方还得掏腰包送礼,“羹饭礼”和“开面礼”。

    下面就轮到女方出马。陪嫁不能少,以前的嫁妆有梳妆台、马桶等生活用品,富贵人家还能陪嫁一块地。近年来陪嫁变化大了,陪嫁一辆车、全套家电的比比皆是。

    出嫁时,迎亲用的是大花轿(改嫁则用青衣轿),迎亲队伍敲锣打鼓招摇过市直奔女方家接新娘子。

    到了女方家,新娘上轿子前,得吃上轿饭,只能吃半碗,留下给兄弟姐妹吃。女方亲戚们要边哭边说祝福的话,据说哭得越凶,子孙越发达。说是哭,其实像唱:“囡呀囡,花轿两头红,外孙生来望外公啊,囡。”新娘必须换上新鞋才能上轿,脚不着地,穿带土鞋去婆家,有娘家会败落之说。下轿后,从花轿到新房,得用5只布袋铺地,寓意一代接一代。

    婺城区汤溪一带女子出嫁,到了婆家,新娘得由人抱着入新房,不能自己送上门,以此抬高身价。

    新婚夜摆喜酒,这种习俗最为普遍。以前的婚宴上新郎新娘拜堂成亲,三跪九叩,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后夫妻互拜。婚宴完毕,闹洞房至深夜,点上大红蜡烛,送新郎新娘入洞房。成婚数天后,夫妇要去女方家“回门”。

    丧葬:为逝者“送行”

    在金华,丧葬的讲究一点不比婚嫁少。送终,儿孙得守在床前,目睹其去世。死时给死者嘴里塞一口米饭,有的地方是放一块用纸包的银元,穿寿衣,烧草纸“送盘缠”。

    接着要向亲友报丧,报丧人要带一把伞,到亲戚家,伞得放在门口。传说死者的灵魂在伞中,金华南部的报丧人不会多说,只将一包茶叶米丢在桌底,主人便明白了。

    亲戚要将死者生前的棉被、草席拿到村口烧掉,这也是向村民报丧的一种习俗。

    死者要移到堂屋,设灵堂。进棺前,要到溪边、井里扔铜钱“买一碗水”浴尸。之后是穿寿衣,入殓。

    出殡是最隆重的仪式,鼓乐丝弦不断。送殡的行列,一概披麻戴孝,直至将死者送入墓中,名为“入土”。之后,每7天家里都要烧羹饭,共有7次,称为“烧七”。清明、重阳、冬至,要去上坟。

    建房:多与辟邪、祝福有关

    在金华一带的农村,上梁的风俗一直挺盛行。破土动工前,要请“风水先生”看过地脉,选吉日。

    立柱时,在屋顶向屋四周扔馒头、花生,口中念:荣华富贵万万年。栋柱要锯下,祭鲁班。上梁时,梁上缠着红绸或红纸红布,梁两头挂五色布条、一对八角槌和一对长粽,前两个可辟邪,长粽表示代代相传。

    梁中间悬一面米筛,里面有铜镜、剪刀、泥水匠的泥刀、木工的墨斗、角尺。米筛是“千里眼”,铜镜是“照妖镜”,剪刀和尺是轩辕所传宝贝,传说都能辟邪。

    梁栅中间贴红纸,写“紫微拱照”四个大字,照字下面去一点,因四点为“火”,造房子最忌讳。梁栅一头,挂一鸡笼,里面挂一只白公鸡,叫长生鸡,栋梁柱旁各竖一根翠竹,谓之长生竹,寓意万古长青。各屋柱上都要有对联,上面写祝福的话。当然了,少不了大宴宾客。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