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铭铭]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王铭铭]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

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

学术研讨会暨实地考察活动纪要



王铭铭




2008年7月12~23日,“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学术研讨会(Symposium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u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Anthropological Regions in China”)在福建泉州举行。该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之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由泉州中国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北京大学蒙养山人类学学社协办,由北京大学教授兼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王铭铭与泉州海外交通史名誉馆长王连茂教授共同召集,由会议助理梁中桂、杨清媚、伍婷婷、罗杨、郑少雄、罗攀、刘雪婷、何贝莉等同学协助组织。

来自中国北京、西南、东南及海外24位人类学与民族学家的参与。除召集人外,来自北京的学者,有汪晖(清华大学)、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潘蛟(中央民族大学)、赵旭东(中国农业大学)、赵丙祥(中国政法大学)、梁永佳(中国政法大学);有来自西南地区的著名民族学/人类学家、民族史李绍明(四川民族研究所)及和少英(云南民族大学)、霍巍(四川大学)、石硕(四川大学)、杨正文(西南民族大学)等教授,青年学者张原(西南民大)、汤芸(西南民族大学)等;来自东南地区的学者有李明欢(厦门大学)、宋平(厦门大学)、刘永华(厦门大学)、蓝达居(厦门大学)、吴科萍(香港中文大学)、丁毓玲(中国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来自海外的有Stephan Feuchtwang(伦敦大学)、Michael Rowlands(伦敦大学)、Frederick Damon(弗吉尼亚大学)、Alan Macfarlane(剑桥大学)等教授。与会人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15人,分别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

会议期间,师生下榻于泉州刺桐饭店(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北路),会场先后设在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二层会议室与刺桐饭店一层会议室。

会议主题定为“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在中国人类学的百年史里,东南与西南两个地区,积淀了丰厚的学术成就,形成了可谓“学术区”的地区学术传统;但中国人类学研究,却有缺乏对这些传统的反思性继承之嫌。我们尚未深入思考地区研究成果与“地方性”思想方式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问题。此外,过去30年来,海内外中国人类学研究成就斐然,但因研究者或过于注重“国际化”,或过于“特色化”,故多缺乏对“地方性研究”与更大体系之间关系,缺乏对所研究地区之间差异、共性、关联的深入思考,缺乏对地区研究中产生的观点之间相互照应关系的深入探讨。本次会议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召集的。

研讨会于7月13日上午9:00开幕,在简短的开幕式上,与会学者作了自我介绍,此后,王铭铭作为会议主持人对会议主题作了简要说明。在他看来,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东南“学术区”的人类学是双轨的,学者不仅着重于汉人研究,也同时重视民族史的研究。在西南,情况大致相同。但20世纪50~7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出于复杂原因,东南与西南同时放弃了汉人与中国主体文明研究,转向民族研究。而与此同时,海外汉学人类学却继承了此前存在的汉人研究传统。状况到20世纪年代后产生了一定变化。一些海外汉学人类学家走向了西南族群研究的道路,而在国内,民族研究,则深受本为汉人研究所强调的社区研究方法的影响。在中国人类学中,东南的形象以汉族为主,西南则以少数民族为主;这一截然二分的“东西分立形象”日益严重地制约着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要进一步深化中国人类学研究,有必要看到东南与西南本有的共性。他认为,从帝制时代的世界图式看,二者均属“中间圈”,即介于华夏核心圈与作为外圈的异邦之间的地带,我们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这个中间地带。

李绍明、Stephan Feuchtwang、王连茂、Michael Rowlands、和少英、霍巍、Frederick Damon、杨正文、赵旭东等教授就相关问题,畅谈了各自的看法。

10:00-12:00点,讨论导引人李绍明、王建民分别围绕古代百越民族的西迁及中国人类学史上的东南与西南研究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强调了人类学的东南研究与西南研究相互参照、配合的必要性。

当日下午2:00-5:00,会议安排了以“混沌与文明”为主题的讲演活动,主持人为和少英、杨正文教授。这些讲演虽非直接关系到本会主题,但对于解决有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在5个主题讲演中,前两个属于人类学一般分析方法的探讨;其中,Frederick Damon在“混沌与大体系”(Chaos and Larger Systems)讲演中,阐述了混沌理论的一般原理及其人类学研究中的运用方式,指出人类学家应在物的复杂关系内涵中寻找理论解释模式;Michael Rowlands在“长时段视野中的文明与和谐:东西亚吸收方式与烹调传统”(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in the long term: ingestion and culinary traditions in East and West Asia)为题的讲演中,运用丰富的考古学资料,进行超国家的地区文明体系比较,指出,自古以来,欧亚大陆东西两部以印度阿萨姆为界形成东方烹煮、西方烧烤两大传统;文明的研究,应考虑人们日常的食品吸收方式的比较。在两位人类学家讲演之后,Stephan Feuchtwang、我、汪晖等三人,则阐述了各自从中国文明研究中得到的启发;其中,Stephan Feuchtwang教授在以“文明与混沌作为显的境界”(Civilization and chaos as regimes of visibility)的讲演中,以古代中国帝王的“中心化”行动为例,论述了文明与礼仪中构建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阐述了其对中国式的“乱”的概念的理解;王铭铭在以“文明人类学中历史与传记方法的结合”(Notes on the fusion of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lin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civilization)为题的讲演中,简短说明了自己对于人物研究的重要性的看法;汪晖教授在以“东亚现代文明的观念”(The idea of “civilization” in modern East Asia)为题的讲演中,呈现了现代东亚文明论的缘起过程及其与东西方世界格局的关系。霍巍、吴科萍等教授,对几个讲演作了评议。

7月14~17日,会议安排在下午时段举行,上午主要由与会者自由组合,考察泉州古城及郊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与田野工作地点。泉州是著名文化古城,城乡地区存在丰厚的海外交通史遗迹与文物,保护完善的老式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数百座寺庙香火旺盛,民俗风情依旧古朴,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会者利用这些上午的时间,各有侧重,深入大街小巷,开展调研。

7月14、15、17日三个下午,与会者围绕着会议主题,分西南、东南两个专题展开讨论。7月14日下午2点~5点,为西南学者主题研讨活动,由李绍明、潘蛟教授主持,讨论专题为“藏彝走廊考古、民族史、文化研究”。主题发言人霍巍教授评述了“藏彝走廊”考古学发现与研究的状况,石硕教授阐述了其从民族史与人类学角度对“藏彝走廊”概念与研究方法的理解,杨正文教授从西南市镇研究角度,论述了东西部结合研究的一种可能,我则试图从历史人类学角度,定义“中间圈”概念。Michael Rowlands,、和少英、王建民等教授,对发言作了评议。“流动性”为提交论文的考古学、民族史、人类学研究者所共同强调。

近年来,东南沿海与西南山区在不同环境下共同存在的流动性已为学界所重视。不过,在理论解释中,如何给予流动性更为中心的地位?问题却尚未得到解决。在本次研讨中,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7月15日下午2:00~5:00,接着前一天的研讨,会议集中讨论东南地区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与问题,研讨由Stephan Feuchtwang、王建民教授主持,与会东南研究专家提交了论文。王连茂教授评介了泉州历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几部著作,借此论述了东南海外交通史研究的领域与意义;宋平教授侧重从移民研究,呈现东南沿海地区的流动性;刘永华教授以田野工作中“礼生”的角色为中心,说明中国社会的上下关系;丁毓玲教授以自己的田野调查地点的仪式为例,说明东南地区族群性与性别问题;博士研究生罗攀据其泉州城市规划研究,分析了东南地区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复杂关系;李明欢教授在其发言中,论述了其对“学术区”概念之意义的理解与设想。Frederick Damon、石硕、赵旭东等教授对发言作了评议。

7月16日,与会教授自由活动,参与本次学术活动的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校的青年学者与研究生,在赵丙祥、梁永佳教授的主持下,继续在海交馆二层会议室举行“第六届中国人类学研习营”的活动。参与活动的青年才俊围绕“清末民国中国社会科学思想”展开讨论,他们通过有选择地研读清末民国学术论著,从这个重要侧面回应了本次会议的关怀。所选择的旧著,都关涉到帝制之后中国文明“核心”与“边缘”的关系,体现出中国的前辈学者,对于乡土、民族、世界的独到思考。严格说来,这些旧著与本会讨论的“学术区”关系并不密切,但它们却为我们重新构思“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作为“过去的学术”,映照出“当前的学术”的缺憾(详情见“第六届中国人类学研习营”纪要)。

7月17日上午9:00~11:00,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应邀在海交馆一层接待室举办座谈会。在本会主题讲演部分,汪晖教授主要谈了其关于东亚“文明”观念的复杂历史情景;在座谈会上,他的讲话则焦聚于本次学术研讨活动所集中关注的“华夏周边”。他认为,有必要从“中间圈”复杂的内外上下关系入手,重新思考地区、民族、国家、文明、世界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这些社会科学“关键实体”的边界。与会教授与研究生参与了座谈会,就汪晖教授所提观点展开了讨论。

当日下午,会议进入结尾阶段。下午2:00~4:00,Michael Rowlands、Frederick Damon两位教授共同主持了以“区域与人类学”为题的圆桌会议。在其引言中,Rowlands和Damon分别从超“社会”的地区与“世界体系”出发,阐述了其关于“文明”与“关系体”的看法。他们指出,无论是在法国社会学年鉴派意义上的“社会”之上,还是在美国人类学意义上“文化”之上,都存在地区性世界体系,这些体系是实在的,我们不能简单用后现代的“表征理论”来解释,而应通过更为经验的历史与人类学研究,来加以把握。将“区域”视如超“社会”、“国家”的文化地理单位,是两位学者的共同看法,这一看法,不同于国内学术界。在中文世界,我们更习惯于将“区域”放在“国家”、“民族”、“社会”之下来思考。两种“区域”观念差异如何形成?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探讨。

  下午4点,召开“结束会”,由王连茂教授主持,王先生首先邀请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Alan Macfarlane先生作了以“说茶”(Speaking of tea)为题的讲演。Macfarlane教授近作涉及到茶的历史人类学,在简短的讲演中,他概述了其对茶在中国史与世界史中的重要影响的看法。Macfarlane教授的观点,刺激了不少与会学者的思考,“结束会”在相关争论中完成。

“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学术研讨会结束后,我们安排了两个阶段的实地考察工作。前一个阶段,由与会者组成考察队,其活动范围在闽南城乡地区。7月18~19日,考察队下榻于泉州安溪广三和酒店,先后考察了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美法村及金榜村的村庙、仪式与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也重点参观了县城文庙、城隍庙等重要文化遗产。7月20日,考察队前往泉州惠安县考察大岞村民间造船业、石雕业。7月23日,除了海外学者以外的与会者前往厦门,访问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及厦门近代港市。后一段,由王铭铭带领Stephan Feuchtwang、Michael Rowlands、Frederick Damon三位教授,于7月23~28日继续在泉州城乡地区考察。23~25日,我们一行考察了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及多处瓷窑,也考察了著名的石牛山道教庙宇石壶殿。此后,又考察了永春五里街。25~28日,考察队回到泉州进行民间宗教考察。

此外,在田野工作地点考察活动期间,与会者对所见所闻深有感触,强烈建议于晚间就相关主题与海外教授举行研讨交流活动。7月20日,参观完惠安造船、石雕工艺之后,当晚8:00~10:00即在刺桐饭店一层会议室召开一次特别讨论。鉴于前段考察多集中于庙宇,Frederick Damon在讨论的引言中提出,人类学家若是只关心庙宇与仪式的研究,那便可能丧失对于通过各种工艺的关注。在他看来,如造船、石雕这样的工艺,恰好可以体现出闽南地区文化的特征,如果不加关注,将眼光局限于宗教,那么,就可能产生问题。专门研究民间宗教的Stephan Feuchtwang教授,随即给予回应。他认为,民间宗教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意义重大。Alan Macfarlane教授则谈到仪式研究,说在中国学界,因意识形态原因,仪式研究一向不被重视,在中国进行人类学研究,还是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另外,他谈到“宗教”概念,认为,只有西方有完整的“宗教”体系,中国“宗教”并非一神教,仪式与生活结合得较为紧密。研究这样一个非一神教的“宗教”,西方学者能得到不少思想启发。但是,对于中国学者而言,有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即,中国“宗教”的这种内在复合性,是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Macfarlane教授的提法引起了激烈争论。

7月21日晚上8:00-10:00,不赞同Macfarlane教授观点的Frederick Damon教授,作了研讨会的引言,他以西太平洋的具体事例,说明在非西方民族中,宗教内在的理论与技术内在的理论之间的和谐对应关系。所举的事例为库拉圈地区船舶的制造,这种造船工艺强调局部与整体的紧密关系,注意到混沌理论所关注的微小因素的变化所可能导致的巨变(包括灾难)。Michael Rowlands教授则特别关注身体习惯。他在发言中指出,作为一个技术体系的船自身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驾驶船只者能否形成适应于船的形态的身体技术。

Damon与Rowlands教授,都是别有风格的人类学家,一个重视物内在的宇宙论体系之研究,另一个重视物的操作技术之研究;二者从各自的角度回应了关于非西方宗教不利于科学的观点。

    7月22日,白天小组考察之后,与会者又于晚上8:00~10:00举行了第三次特别讨论。这次讨论安排与会青年学者与研究生解说自己的研究课题,并由在场教授加以点评。

    有必要说明的是,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之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原计划打算邀请特聘教授StephanFeuchtwang、Mike Rowlands、Fred Damon三位,于2008年6月底~7月间在四川展开“文明、民族、山水——藏彝走廊穿行印象与理论对话”,因5·12汶川地震,计划被迫取消。鉴于三位教授行程既定,且本欲参加因故推迟的2008年世界民族学与人类学大会(昆明)的Alan Macfarlane教授已决定用所订机票飞来中国展开学术活动,而此前,我们已邀请西南学者参会,于是临时急改,转而召集本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虽系经一定阶段的酝酿而提出的[1],但会议却是在匆忙中安排的。然而与会及参加考察的教授与研究生,一致认为,这次学术活动意义重大,获得了较大成功。在本会上,国内东南研究者与西南研究者进行了初步接触,对各方的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不同方面之间展开了初步对话。几位海外教授从一般人类学角度,进一步阐释了较大区域研究与文明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倾听了国内学者的讲座。会后特别安排的夜间研讨会,广泛涉及到人类学研究中宗教研究、物之理及思想史等方面的重要性,师生同堂,讨论热烈,达到了相当高水平。与会者得以在会间及会后在闽南地区展开实地考察,获得了不少收获,而其在考察过后召开的特别讨论会,则又生动活泼,无论是对于在场青年学者和研究生,还是对于主讲教授,都有裨益。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之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理论的探讨与对话提供平台,追求思想空间的拓展,探索理论与方法创新的可能。“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学术研讨会暨实地考察活动,充分表现了本中心的学术追求,在深化学术探讨和对话方面,获得了良好收效。





附: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学术研讨会暨实地考察活动日程



7月12日



报 到



7月13日

   

上 午



9:00-10:00   

参与人相见会、主题介绍:王铭铭

开场评论:李绍明,Stephan Feuchtwang, 王连茂,Michael Rowlands, 和少英,霍巍,Frederick Damon, 杨正文,赵旭东等



10:00-12:00   

主题圆桌会议: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

王铭铭主持



讨论导引

李绍明:百越民族与东西关系

王建民:中国人类学史上的东南与西南



下 午



2:00-5:00   主题讲演:Chaos and Civilization(和少英,杨正文主持)



         Frederick Damon: Chaos and Larger Systems

Michael Rowlands: 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in the long term: ingestion and culinary traditions in East and West Asia

Stephan Feuchtwang: Civilization and chaos as regimes of visibility

        Wang Mingming:Notes on the Fusion of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Lin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Civilization

        Wang Hui: The Idea of “Civilization” in Modern East Asia



  评论人:霍 巍,李明欢,吴科萍

  

7月14日



上 午:考 察



下 午



2:00-5:00    主题研讨:东南与西南(2):藏彝走廊考古、民族史、文化研究(李绍明,潘 蛟主持)



            霍 巍(四川大学):藏彝走廊地区的主要考古学发现

            石 硕(四川大学):论民族走廊

            杨正文(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地区的市镇研究

            王铭铭(北京大学):再论“中间圈”



  评论人: Mike Rowlands, 和少英,王建民



7月15日



上 午:考 察



下 午



2:00-5:00    主题研讨: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Stephan Feuchtwang, 王建民主持)



王连茂:泉州与海交史研究著作述略

宋 平:海外移民与东南研究

刘永华:东南地区的绅士与民间宗教

丁毓玲:泉州乡村的族群性、性别与仪式

            罗 攀:泉州城市规划与地方传统



  评论人:Frederick Damon,石 硕,赵旭东



7月16日



上 午:考 察



下 午



2:00-5:00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科学思想读书报告会(赵丙祥、梁永佳主持)

  

7月17日



上 午:座谈会(王铭铭主持,汪晖主讲)



下 午:



2:00-4:00:  东南与西南(5):区域与人类学圆桌会议(Michael Rowlands and Frederick Damon主持)

           所有与会者参与



4:00-5:00    结束会(王连茂主持)



1.  Alan Macfarlane:Speaking of Tea

2.  讨 论



考察与研讨



7月18~19日



安溪县城、美法村、金榜村考察



7月20日



惠安造船、石雕工艺考察

   

晚上8:00-10:00:特别讨论——物还是庙?(Frederick Damon、Stephan Feuchtwang导引)



7月21日



白天:小组考察

晚上8:00-10:00:特别讨论——宗教与技术(Frederick Damon、Michael Rowlands、Alan Macfarlane导引)



7月22日



白天:小组考察

晚上8:00-10:00:特别讨论——与会研究生课题报告、教授评论



7月23~25日

   

小组厦门考察



7月23~28日

  

王铭铭、Stephan Feuchtwang、Michael Rowlands、Frederick Damon:德化、永春、泉州考察



--------------------------------------------------------------------------------

[1] 我已在同题论文中加以说明。见王铭铭:“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载其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7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Link UR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e490680100beoz.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