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经亨颐与浙江一师的教育改革

经亨颐与浙江一师的教育改革

经亨颐与浙江一师的教育改革
作者:高宁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2月14日 14:46 来源:学习时报




  经亨颐与浙江一师的教育改革

    20世纪初叶,时称“浙省教育界之巨子,革新运动之领袖”,“浙江文化运动的先觉者”的经亨颐,在主持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浙江一师)期间,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己任,以深化管理体制和课程标准改革作为突破口,实行改授国语、教师专任、学生自治、学科制四项改革。管理上变专制为民主,制度上变机械为灵活,内容上变陈腐为清新,一洗封建教育之旧习,使学校充满自由民主气氛,出现生动活泼新局面,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推动社会进步等诸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浙江一师被誉为“浙江最负盛名的学校”(蔡元培,1923)。

  经亨颐借鉴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经验,弘扬教师主体精神,实行民主治校。从“升学谋职”教育价值观向人格教育价值观转变,从仅重知识授予的主知主义向知、情、意、行全面发展转变,从平凡划一教育向重视个性、以儿童为中心发展转变,从“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设立师生评议会到学生自治等方面改革,力度之大、程度之深,其意义绝不限于一时一地。

  其一,选聘良师。经亨颐主张教育者要有高尚之品性,要以改造文化、增进文化为己任,反对那些“因循敷衍,全无理想,以教育为生计之方便,以学校为栖身之传舍”的庸碌之辈。他主张任免教师的标准,更应看有无实际研究能力,“其资格,其经验,一概不计”。他认为“良师不堪留用,校长之失职也”。1919年6月初,陈望道自日本回国,8月,陈与刘大白、李次九等新派人物均为经亨颐聘请入校出任国文教员。由是,经亨颐周围集中了一批有革新思想、有真才实学并热心教育的学者。

  其二,实行职员专任制。当时的教师往往一身并兼数校之课,这样他们“至多对于教课负责,不是对于学校负责。经亨颐早在1917年2月就两度召集省城中等学校各校长,研究过教员专任的问题,并拟有专任教员试行法草案17条。1919年秋季,教员专任制正式在浙江一师实行,首批聘请的专任教员有16位。其中陈望道、刘大白、李次九、夏丏尊四人提倡新文学,为改革骨干,号称“四大金刚”。

  其三,建立评议制。经亨颐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最高议事机构,用来审核各种制度、规程,决定各行政委员会名单,提出学校预、决算费用,讨论校内重大事件。评议会由校长担任议长,评议员按一定比例从教职员和学生中民主选举产生,每年改选2/3,连选得连任,但以两次为限。自此,校内重要的事情,能够共同议决实行,这种精神是从前所没有的。

  其四,实行学生自治。经亨颐在训练方法上,主张尊重学生人格,提倡“自动、自由、自治、自律”,即要使学生有自发之活动、自由之服从、自治之能力、自律之行为,反对强迫命令和他律束缚。他把学校训育区分为教师本位之训育即以教师意志强迫学生服从,以及学生本位之训育即要使学生自觉自愿服从。他主张“今后训育之第一要义,须将教师本位之原状,改为学生本位”,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养成自律,还有一句话,叫做一定要经过相当的他律。但在校期内,完全是他律,自律叫他从那里来呢……要待学生有自治能力才能自治,试问一天不使他自治,待到几时才有自治的能力?”1919年11月16日,浙江一师学生自治会正式宣告成立,宣布其宗旨为“尊重个人的人格,发展互助的能力,养成自治的习惯,练习共同的生活,建设模范的社会”。此事开全省风气之先,以后各地学校相继起而仿效。学生自治会成立后,许多行政命令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如禁烟、管理食堂等,均在学生自行监督下得以解决。自治会还设立学生法庭,制止违法乱纪现象。其间,杭州学联稽查日货,浙江一师学生数十人参与,将查得货物分给贫民而不予焚烧。经亨颐赞其“办法颇有进步”。

  在经亨颐刚正豁朗特性感召下,浙江一师形成了一种意志坚强、勇往直前、拥护正义、不畏强御的独特学风。师生关系由等级到校友,教学模式由单向传输到共同研讨,学校管理由校长威权到师生共治,浙江第一师范由此得以站在时代与教育改革大潮的前列而名扬全国。正如陈望道所言,五四时期“高等学校以北大最活跃,在中等学校,则要算是湖南第一师范和杭州第一师范了”。

  先进的教育理念、浓郁的人文气息使浙江一师发展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为处于大变局中的近现代中国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活跃于近现代中国舞台的志士英才,为整个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举世公认的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从浙江一师大门迈出的莘莘学子中,有以中国共青团最早的两位中央书记俞秀松、施存统以及华林、王贯三、谢文锦、宣中华、叶天底、唐公宪、梁柏台、寿松涛、汪寿华、庄文恭、胡成才、李宪仲、蒋友谅、瞿景白等中共早期骨干为代表的先驱志士;有以沈肃文、邵瑞彭、蒋伯诚、张衡、马文车、龙恭、许静芝、赵并欢、孔雪雄、严慎予等为代表的社会活动家与政界人物;有以何绍韩、金古霞等为代表的实业家;有以教育家杨贤江、李宗武、傅彬然、朱文叔、叶作舟,科普作家贾祖璋,艺术家吴梦非、刘质平、金咨甫、金玉相、潘天寿、丰子恺,文学家王平陵、曹聚仁、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魏金枝、柔石以及经济学家周伯棣等为代表的文化名流;有以数学家陈建功、鱼类学家陈兼善、中医学家陈无咎等为代表的科技精英。

  经亨颐的教改理念和诸多实践使浙江一师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自然经济土壤培植的是专制与奴才意识,导致中国现代化进程充满了艰难曲折。经亨颐所处时代观念形态变革的要求远远超越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经亨颐等先行者往往壮志难酬。教育民主化的努力在20世纪上半叶阻力重重,步履维艰,至20世纪中期特别是“文革”使专制与奴才意识披着极左的外衣肆行泛滥,教育受到致命摧残。当浩劫结束,改革开放使教育的春天重新来临时,教育民主化进程却已倒退至20世纪初叶经亨颐教改努力的起点。丧失了科学精神的内核,萎缩为他物之附庸和工具的教育绝非真正的教育;没有大胆质疑,没有理性批判,探索性、前瞻性、创新性无从谈起;放弃了对个人、集体、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追问,便远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教育在服务民众服务经济社会的同时,应当且必须拥有先进文化引领的理想追求,因为教育培养的是未来。学校不是学店,不只等同于考试培训机构。从今天新的社会转型时代特点来说,学校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成长的家园,成为先进文明培育的摇篮。

  今天的中国真正进入了迈向现代社会的时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要求建立民主、科学、人权、法治等一整套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环境,要求人们具备自由、平等、独立、诚信等观念形态,由此发出了对教育变革的大声呼喊。经亨颐在浙江一师的教育改革在培育英才、启迪民智、推动社会进步等诸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当时中国教育所能达到的高度,为如今中国又一次社会转型时期教育改革树立了参照蓝本。现代学校教育应当构建基于共同愿景的学习共同体,在尊重、信任与平等的前提下,在民主、宽容与和谐的氛围中,致力于校园生活的认知、交往、审美的统一,着眼于人的精神、情怀和智慧、潜能的深远培育与开发,让校园沐浴科学精神与人性光辉,让师生在对话交往中共同进步与成长,秉有普适的学识、新颖的技能、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在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最优发展,进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