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寻访非遗传承人”(20):《金华日报》报道

“寻访非遗传承人”(20):《金华日报》报道

《金华日报》:大学生关注“非遗”项目“粮食砌”




  最近,兰溪女埠街道金家村78岁的童拓基老先生家里来了一群大学生,吸引他们的就是童拓基老人的拿手绝活———“粮食砌”,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一宝贵的“财富”。



  寻访传人感同身受

  这是一群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是浙江师范大学寻访记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暑期社会实践的队员,一行7人来到兰溪希望能完成实践的主题:探寻“非遗”魅力,践行文传使命。队员黄帅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那种属于自然的历史积淀太有魅力了。”

  据悉,兰溪粮食砌艺术是一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以五谷杂粮为材料,通过艺术造型黏合堆砌而成的民间工艺品,其中兰溪金家粮食砌更是声名远播。旧时,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习俗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用粮食砌塑而成的“粮食砌”祭品,表达了人们祈求年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愿望。

  在与童拓基老人的交谈中,队员们得知“粮食砌”盛行于嘉庆年间,从苏州传入兰溪金家村。随着时间的流逝,目前“粮食砌”艺人大多已谢世,健在的只有童拓基一人,是一项急待抢救的优秀民间工艺。他的经历就像是粮食砌发展的当代史一般。

  童拓基的祖父、父亲都是做粮食砌的,家人一直希望能够让他继承手艺,但当时志在他处的童拓基并没有放在心上。最初在十二三岁时在父亲的逼迫下开始学习做粮食砌。他说:“刚开始学的时候十分辛苦,父亲管教也很严格,来不得丝毫偷懒。”学好后此项手艺也成为全家人的收入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童拓基在解放后便一直没有再做粮食砌,而是转以中医维持生计。直到1997年时,粮食砌的重要性得到重视,童拓基也意识到亟待复兴,他才重拾这门手艺,并将它发扬光大。

  实践队的队员在走访童拓基老人的过程中,细心聆听老人的经历,也仿佛与其经历了当时的变化,他们说,一门手艺能经过这么多代的传承,依旧保持其原有的魅力,真的十分难得。

  复杂步骤让人瞠目

  实践队员用笔记本、录音笔、照相机和DV记录下与童拓基老人的对话,最重要的是记录了粮食砌的技艺操作过程,老人精湛的手艺和复杂的过程让队员看得目瞪口呆。

  制作“粮食砌”一开始要确定制作样品,大致有鼎、烛台、花瓶、牌楼、台、亭、阁、塔、屏风、狮、虎、象、羊、麒麟、果盒、如意等吉祥物,大户砌大件,小户砌小件,各自定制。定好样品就要制作一块平整光滑的木板用竹篾围成模框,制成与制作物同样大小的模具。再于模框中涂上一层胶黏物(原用黏性的糯米糊,现也可用万士林),大件内需加细钢丝,再用钳子和竹插将粮食一粒一粒地依次排列,拼成花色图案。在排列成图案的平面上,涂上一层薄薄的黏合剂,传统用蜂蜡与松香,经熔化后制成,拼件完成后,阴凉干燥,干固。按设计好的图样,细心组合,配上丝绸、花草、光片等饰物,外罩以玻璃木框,即成一件美观别致的工艺品。

  粮食砌工艺品规格大小不等,视制作者的设计和工时而定。粮食砌大者一尺左右见方,高约1尺~3尺,动物似普通玩具大小,可置于桌上。大者耗时数百工,小者数十工,形态多姿多彩,可保存数十年。

  童拓基老人家中有不少制作好的作品,塔、兰花、牌楼、鼎、屏风、雷峰塔、六和塔、嘉峪关等都是上品,特别是“嘉峪关”是用68万多粒杂粮堆砌而成的。

  后继缺人老人担忧

  大学生能用镜头记录下“粮食砌”的制作过程让童拓基老人很欣慰,他说:“这是件好事,既能成为一种见证,也代表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件事情。”

  兰溪市女埠文化站站长王秦乔对兰溪“粮食砌”文化做过调查研究,认为兰溪“粮食砌”具有独特性。

  王秦乔说,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统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中,兰溪粮食砌是单一项目,其他地方未发现粮食砌艺术项目。但目前只有童拓基和其徒弟会这门手艺,“粮食砌”的未来在哪?现在老人已经有些吃不消做大件的粮食砌,现在收了一个徒弟,但是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于粮食砌的需求越来越小,加上“粮食砌”的工艺复杂,经济效益差,几乎没人愿意学,面临着失传。

  现在童拓基老人开了中医馆,平时还会唱唱昆曲,但“粮食砌”的传承一直是他的心病,老人也曾想通过各种方法推广,都没有成功,他希望通过这次大学生的采访,让更多的人关注他的这项工艺。     


                                                                                          记者 徐睿 通讯员 奚彩虹

      2010年7月23日《金华日报》第11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