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遗产保护 根在教育

遗产保护 根在教育

——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


柯 玲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批或有一代代热爱文化遗产、懂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扬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现代化更具有中国特色,作者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构想。文章对国内民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俗课程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 学校教育;民俗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穴2007?雪02-0097-06  

随着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举国上下对我们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或熟视无睹的文化现象开始密切关注。我们在庆贺首批五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的同时,更应思考怎么去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属于民俗文化范畴,笔者以为,培养具有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具有更为重要、更为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文化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一、我国民俗教育的现状
民俗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而特殊的社会存在,是人类特殊的伴生物。社会中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在他们身上,都烙有这样或那样的民俗印记。一般而言,民俗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流行的不成文的规矩,一种流行的模式化的活世态生活相。民俗与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构制中,民俗处在最底层,如同尚未提炼的矿石,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的意识团。在人类社会结构里,它处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中间环节,以两栖型的形式,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许正因为如此,民俗很少被有意识地纳入学校教育的视野中,而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依靠民间传承(主要是口耳相传)形成的民间传统文化。
但是,传统往往也有“难传”的时候,外族入侵、国内战争以及所谓的“文化革命”就曾使某些传统失传,许多优秀传统今天只能见于典籍、方志等文献了。那些被当做“四旧”破除、砸烂的有不少是平淡的绚烂。改革开放以后,西风再次东吹,人们不得不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又一次深深反思,于是有识之士惊呼:我们的许多优秀传统已经到了濒危的境地!一个民族突然有了找不着根的忧虑,这是一件十分可怖的事情。
与此同时,我们的党和政府也在反思我们民族的文化前途。党的“十六大”发出了“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号召。这一号召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事业的发展。自此,学校教育中也更为关注民族文化教育。这不仅表现在“民族精神教育”主题的不断被强化,也表现在不少省份开始意识到地方文化以及区域民俗风情对于现代教育的特殊意义。一些省市或学校开始编写某一区域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教材;有些学校着手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创编校本教材;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一些民俗文化内容。但如果把这个行动称之为“民俗教育”的话,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地位不明确。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已在关注素质教育,但终因须过升学考试关的压力,课时计划的限制,以及各个学校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素质教育往往停留在应景甚至作秀的层次上。民俗教育无疑应该纳入“素质”的范围,但因为大多是“应景”,因此即使在设有民俗类课程的学校里,民俗课程也往往跟其他次要课程一样被随意取舍、占用,成为应付上级检查或展示学校素质教育实绩的一种形式。能真正认识到民俗教育课程的育人素质地位的很少。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大学的民俗学学科点之外),民俗教育大多呈现杂乱无序状态。几乎没有循序渐进、统筹安排的教学计划。教育部门虽然也意识到学校教育在传承民俗文化上的特定作用,但因为忙于应试,尚无余暇抽调专门力量从事民俗课程建设的研究和设计。
第二,课程内容真伪混杂。因目前尚无一支专业的民俗教育师资队伍,从事民俗教育者自身的民俗理念尚待更新,素养尚待提高,民俗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存在不少问题。如:真伪民俗内容往往鱼龙混杂,容易造成谬种流传、贻误子弟的消极影响。再如,把“民俗”简单归结为旧时代乡下人的土特产,或大讲民俗事象中的无知、愚昧、荒谬等等陋俗成分,这在已具有一定辨析能力的学生当中,很容易造成对民俗的鄙视、误解和拒斥心理。
第三,水平参差不齐。全国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也带来了民俗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学校民俗教育的水平却不一定同步。有些省市喊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启动了不少文化“工程”,却遗忘了学校教育这个重要阵地。高等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也很严重: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民俗文化教育仅限于二十几所高校所设的民俗学学科点,而这些学科点也才刚刚开始尝试开设中国民俗通识课程。原本应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循序渐进、系统开设的民俗教育课程,却在前期缺少基本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先在大学设起学科点。更有一些学校的民俗学学科点属于乘风上马之类,尚无深厚的学科基础。从接受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来看,我国的民俗教育的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民俗教育不平衡,高等教育阶段的民俗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俗教育也不平衡,甚至表现出反常“倒挂”。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也为了我国的民俗学科稳固地发展,我们的民俗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
总之,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民俗教育缺乏调研,缺乏地位,缺乏系统,缺乏学科意识。而为现实也为将来、为今人也为子孙,民俗教育不可或缺,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已是刻不容缓。
二、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
民俗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民俗教育和生活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的民俗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的家庭、族群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实施:长幼一起活动机会较多,口耳相传,耳濡目染之中,孩子学会、领悟到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现在的家庭模式和教育模式早已不同于从前:大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从3岁入幼儿园,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等等,他们失落了众多亲身感受民俗的机会,与民俗生活越来越疏远,以至对重要民俗事象不甚了了或一知半解。从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看来,在文化教育链条上,现行的学校教育中有必要补上缺失了的人生这一课,否则,孩子长大成人后容易因“先天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将文化传承纳入学校教育环节之中,既是适时之需,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理由如下:
首先,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需要。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分的,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形而上层面的精英文化外,很大一部分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它包括了一国或一族民众的生活技艺、口承语言艺术、文化心理模式等在内的庞大内容。它是人类文化的基石,支撑并衍生出人类的整个文化大厦。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将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都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内。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大半都和民俗有关,这些遗产急需保护和传承,完全可以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设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民俗课程进行教学。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接力,学校教育是文化接力的最为有效的形式。确立了民俗文化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就同时肩负着传授民俗文化、民俗知识的重任。
保护民间文化是全民的大事,也是事关千秋万代的事业。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在我国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006年起,每年的6月10日,成为我国法定的“文化遗产日”。在第一个保护日活动中,各地、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各类民间团体纷纷以不同寻常的热情投入其间。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一切似乎与学校发生的联系较少。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文化生态的一再被破坏,无数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正濒于消亡的境地,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危机。保护民间文化传统,让它们成为种子在一代代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它成为人生必修课走进学校,让它成为课程教材走进课堂,走进民俗传承的历史链条之中。
其次,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需要。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性的文化趋同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俗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行动,体现了现代人对曾支撑民族精神家园的精神文明形态及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认知、依恋和追寻。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俗传统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终是各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民俗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显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有标记。我国优秀民俗传统中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可能蕴涵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的文明史。民俗传统也常常是我国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1} 激发新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往往是以特定的无形或有形的民俗为载体的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独特的“我们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集体无意识和有意识构建的人格体现。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既是凸现民族个性的需要,也是塑造学生人格的有效手段。
第三,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接受民俗知识的需要。
从民俗学的定义看,美国当代著名的民俗学家阿伦•邓迪斯指出:“自1846年威廉•汤姆斯最早使用了民俗学(Folklore)这个词语以来,关于民俗学定义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很多定义侧重在‘知识’(lore)方面,也有一些侧重在‘民众’(Folk)方面。显然,和任何学科一样,学科的定义不免有歧义,但是,总的倾向,大多数的意见还是明确的,主要是有关人民知识的学问。”事实上,大多民俗事象确实是民众生存方式、生产、生活知识、智慧、经验的展演以及独特的民俗思考原型的体现。民俗学国际术语Folklore,我国学界也曾译做“民间知识”、“民间智慧”。
从本质上说,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以传授各科知识为主,现行的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中,文理知识分别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为依托。民俗的广延性使它和众多的学科分支有联系,但“世俗性”又常常将它的科学性和知识性遮掩。甚至有人直接将民俗等同于迷信,这是对民俗的曲解。当然,完全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民俗,可能会露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它是一定民众群体在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同感心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共同的选择、凝聚和升华。所以,民俗知识是生活化、技艺化或者仪式化了的知识。民俗教育的短缺,已经使今天的年轻一代常常不能很好地认读自己的胞衣文化,等到发现很多“拿来”的原来竟是“自产”的,才惊叹自己差点丢弃了先辈留给我们的许多极其宝贵的遗产。幸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果马上行动起来,按知识门类来整理我们的民俗传统,再分别纳入相应阶段的教育之中,我们的教育将更完整、更健康。

三、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可行性
20世纪初日本民俗学的建设和拓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日本民俗学鼻祖柳田国男先生因而称民俗学为“济世之学”、“国学”,因此,和民俗密切相关的文化学科几乎遍及日本所有的学校。日本的民俗研究和保护成为当今举世公认的完备发达的学科。欧美的民俗学研究也异彩纷呈,并越来越朝着应用的方向发展,和现实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民俗本身是包罗万象的,它的版图与生活一样广博,因而民俗给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也给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诸多便利。具体地说有如下几条:
1.与素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教育受众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是进入新时期以后,教育部门针对弊病百端的“应试教育”而采取的举措。
“素质”一词有几层涵义,它可以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也可以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先天的特点,当然也指人品、素养等等。而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目前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诸方面的教育。柳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学生健体。而民俗文化或民俗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它既有文化素质,也有技能素质,还有思想素质等等。民俗与生活的水乳交融,使得民俗具有了显著的“素质”特征。从育人这一点看,民俗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不谋而合。
2.与校本课程相连的多样性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三级课程之一,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比如学校组织结构优化、教师在岗培训、教育资源选用和社区参与等多种相关措施。与一般的校本课程相比,民俗校本课程有着其他课程难以企及的优势。民俗的多样性使它获得了多向延展的空间,而民俗的渗透性又使它可以衍生出主题不同、内容各异、多姿多彩的校本课程。
3.与基础课程相通的知识性
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的便利还因为民俗具有与众多学科知识的相通性,它本身既可以作为传统知识传授,同时也不乏“现代”因子。
民俗内容极为丰富驳杂,包括了有形的物质民俗、伴随人生成长的人生社会民俗、人们的心意信仰民俗以及游艺竞技民俗等。仅物质民俗就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如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品等等。各类民俗之和就更是天文地理无不涉及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貌不惊人的民俗中包含了各科知识,且不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今天,民俗同样可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柱。我们可以对民俗披沙拣金,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去条分缕析,将民俗知识渗透到教学之中。
4.与区域文化结合的生动性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俗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区域性,民俗文化从属于一定的区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和凸现地方特色并不矛盾。中华文化正是千姿百态的地方文化互相辉映的结果。正因为如此,针对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国情,教育部门很难制定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标准,从而不得不一再放宽要求,允许地方教材的差异性的并存。这给各地根据区域文化特色编写教材提供了方便,一些乡土教材应运而生。生动有趣的地域风情不应停留在一般介绍的层面,而应深入到民俗层面进行分析,结合学校教育知识的系统性,将地域民俗有机地纳入到日常的基本素质教育之中。比如说,体育就是一门受时空条件限制规约较多的课程。各地各族可在《课标》的指导下融入民俗体育内容,让民俗体育更便捷地走进学校课堂。这样做,既弘扬了地方特色文化,又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能赢得当地学生的喜爱。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做又使得我们的体育教学体现出更为浓重的地方文化色彩,也使得我国的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四、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构想
民俗知识作为人生必修课进入学校教育体系,成为整个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应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它既可以以基础文化课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作为研究性拓展课程开设,还可以以实践课程或生活课程的形式实施。民俗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从实施过程到评价体系都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
首先,关于民俗课程目标
教育目标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它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上。现有学校教育课程或以认知目标为取向,或以行为目标为取向,还有的以人格目标为取向。民俗课程因民俗的综合性、混合性,其课程目标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学校教育中的民俗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是让受教育者通过对民俗课程的学习,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认识自己在民俗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热爱和保护我们的民俗资源。
其次,关于民俗课程内容
由于民俗知识的丰富驳杂,在不同程度的受教育者中,民俗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以及留学生,对象不同,要因人而异。但从教材角度看,应该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使不同层次的教材、教学呈现出系统性、系列化。
如:幼儿阶段的民俗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编排中。教师可以选择各地生动活泼而又悦耳动听的童谣配以声像或者图画,让孩子们在琅琅上口的歌谣吟颂中想象、感受、体验歌谣所述说的故事或情境。许多看似简单浅显的童谣,不仅具有歌谣的诗情画意,而且还暗含了锻炼儿童认知能力的特殊功能。
再如:小学阶段,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民俗课程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互动色彩的主题,让孩子在活动中习得,在参与中接受并思考。我们来看一个某小学的民俗采风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配套十分完整,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某种启发。

课程主题:民俗采风
一、课程架构
二、课程目标
(一)能了解家乡的来历,并能说出有关的传说。
(二)能指出与传说相关的历史遗迹。
(三)培养欣赏古迹之美,并知道爱护、维护古迹的原貌。
(四)能主动收集并研读家乡的传说故事。
(五)能说出家乡有哪些小吃。
(六)能说出家乡小吃名称的由来及特色。
(七)能介绍并与人分享家乡的小吃。
(八)认识谚语的由来,并了解其代表的意义。
(九)认识过年的风俗,并了解春联的由来及代表的意义。
(十)能掌握春联正确的贴法。
(十一)能欣赏并体会谚语和春联之美。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上学期。
活动节数:共十五节(每节40分钟)。

再如:在留学生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这是新形势下全球汉语热潮掀起之后,汉语作为文化推广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留学生开设的中国民俗课程与对中国学生的有所不同。因为留学生了解中国民俗主要是出于兴趣或实用的需要,“入乡问俗”、“入境而禁”是每一个身处异域的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因此,为留学生设置的中国民俗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主要介绍我国的一些特色民俗,并可以配以适当的图片或利用光盘,以增强生动性和现场感。
总之,民俗课程的内容会呈现出显著的区域特征和生活色彩,将相关知识巧妙融合于特定的民俗事象、民俗场景或民俗活动之中,真正实现寓教于俗,寓教于乐。
再次,关于民俗课程的实施过程
笔者构想要使民俗教育真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关键还在于如何实施以及以怎样的过程实施。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早已被国内外课程研究专家们意识到。在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探讨中,也许我们更能了解课程变革的实际,解释学习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结果的可能决定因素{1}。比之于其他教育课程的改革,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实施过程显现出更强的可操作性。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每一次民俗课程的开设,从课程计划到课程采用再到课程实施都可以有异彩纷呈的主题设计,有比较明确的考评目标。具体到不同层级的学生,可采用的教学手段更是千变万化。
对学龄前儿童可以采用教唱民俗歌谣、学讲民间故事、临摹民俗图画、排练民俗游戏等手段,让孩子在活动中理解、感受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
对小学生可以组织其搜集整理民俗歌谣,演练民俗游戏,观看民俗音像资料等,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接受。
对中学生可以指导其完成民俗田野作业,让学生在研究中理解、发现、领悟、评析民俗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对于大学生、研究生则可以结合其专业方向,引导其梳理、挖掘、研究民俗和相关专业的深层关系。将民俗中可贵的专业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考察,把握民俗中那些亘古不变的民族情结。
当然,在其他科目中设计渗透于基础课程的民俗主题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比如文史类课程如何吸纳民俗文化,利用好民俗文化,不仅是关系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也直接影响着有中国特色的文科课程建设,影响着文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一旦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树立了民俗教育理念,或者在各科的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民俗因素,那么,在各类课程的学习中,知识间融合将在学生的接受过程中自行发生,如果再有全局性的民俗渗透教材的辅助,自然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
最后,关于民俗课程评价体系
因为民俗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独特性。
一是民俗课程的评价对象具有多样性。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构成了课程评价的对象。民俗课程的方式既可以像一般理论课程那样一章一节地表述,也可以是一项具体的民俗保护行动,还可以是一次走访或调研等等。因此,民俗课程的教学活动和结果也就会呈现出多种形式,既可以是一次书面形式的答卷或小型论文,也可以是一次民俗调查报告,还可以是亲自采集的民俗声像资料……
二是民俗课程的评价标准具有差异性。由于民俗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性,因此,对于民俗课程价值的认定或特色的肯定,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因为民俗课程的地区差异,评价民俗课程的尺度也可以因地制宜;另外,因为民俗课程进入专业视野以后,还会受到专业的制约,因而对民俗课程的评价又可能因为学科视角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结论。虽然,从大的学科分类来衡量,民俗学被归入法学界域,但事实上,民俗的触须几乎触及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三是民俗课程的评价途径和方法具有灵活性。紧承上文,评价标准的随机性导致了评价途径和方法的灵活性。我们既可以用理性的分析,也可以用感性的领悟,既可以用审美的眼光来赏析某一民俗课程的美学意义,也可以以应用的尺度来评价某一民俗课程的实用效果和社会效应。
五、结 语
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是笔者结合我国当下民俗学学科发展态势和我国教育改革及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而产生的一点思考。民俗课程本身的广涉性决定了它和许多学科的亲和性和交融性,并且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民俗学不仅仅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它和理工学科的结合也十分紧密。民俗中所包孕的科学价值的研究和开发还是一块处女地。按照课程教学理论,一门课程的诞生至少应具备社会需要、学科需要和学生需要三个条件。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除却笔者所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外,民俗课程也是应这三个“需要”而产生的。当然,要落实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的构想,需要民俗学专家、民俗工作者和课程研究者们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设置民俗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一整套民俗课程模式,有计划地编写各类民俗教育教材等等,这将是一项巨大的教育工程。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又是一件教育后代、传承文化、光大民族本色的大事,所以,笔者深信它必将得到民众们的大力支持!


《民间文化论坛》07年第四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