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大师吴通英:我有一个“世博结”
[ 来源:贵阳日报 | 更新日期:2010-06-04]
彭雅
耗时三年打造苗绣精品《龙银项圈》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园前夕,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前往世博园区内中国国家馆,了解贵州场馆的建设情况。在贵州馆半环形的风雨桥回廊,当看到苗绣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通英正在二楼现场刺绣时,石宗源被这位台江苗族老人精湛的苗绣技艺所深深吸引。当他接过吴通英递过来的《龙银项圈》苗绣作品,并得知这幅作品是老人花费三年心血一针一线创作而成时,石宗源十分感动,握着老人的手向她表示感谢。吴通英老人激动不已,即兴演唱了一首苗族古歌。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用手中的丝线,将贵州民族元素和世博精神融汇在一起!”日前,记者赴上海世博会采访之际,年逾六旬的苗绣大师吴通英在上海向记者详细讲述了苗绣精品《龙银项圈》鲜为人知的创作历程——
记者在世博会贵州馆看到,这幅被广大鉴赏家、艺术研究专家誉为“旷世之作”的全手工苗绣作品《龙银项圈》,长55厘米,宽45厘米。刺绣中间是一条苗家风格的龙形图案,龙飞舞旋转之时,身后牵挂着十余线条,线条由56只各色可爱小动物组成,其中还有及贵州的濒危动物黔金丝猴。细细一看,原是一个苗族银项圈。而绣布的在四个角上,则分别绣有中国馆、贵州馆、世博会LOGO及贵州馆LOGO,这些图案的周围还萦绕着翩翩起舞的苗族吉祥物蝴蝶。而图案最醒目的中央还有吉祥物海宝。
“56个小动物代表中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迎接上海世博会这一全球盛会。”吴通英告诉记者,自己没什么文化,在奥运会期间,自己未能参与进入祥云小屋,向世人展示苗族刺绣技艺而感到遗憾。当得知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的消息后,自己立即投入了创作。
在吴通英的老伴杨再贵随身的包里,有四幅珍贵的照片,照片上是不同的绣品。那是吴通英在创作《龙银项圈》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四幅作品,再现她四次设计修改经历。“她知道茅台,知道奥运会,我跟她说茅台和世博会的渊源,说世博会和奥运会都是齐名的国际盛会,她才明白。”杨再贵告诉记者,三年前,老伴吴通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世博。曾在世博会上获奖的箫笛、大方漆器等等,她也不知道。
为世博绣什么?当明白世博会的重大意义后,吴通英开始构思。
一开始,吴通英打算绣56个民族的人像,但因为苗绣里面最难的就是人物刺绣,耗时长,工作量大,而且主要担心绣出来的不同民族特征不符,所以放弃了。以十二生肖为题创作是吴通英的第二个设计想法,但老人觉得生肖不是自己民族文化里特有的元素,依然不满意。
后来,吴通英想到把苗绣和银饰结合,在绣片上打制有蝴蝶图腾和龙纹的苗族银项圈,并在项圈里绣上代表上海世博会的LOGO。根据这个设计思路吴通英尝试创作了四幅,但老人认为构图没有动感,所以还是没有把它们作为最后的选择。
“老是不满意,不满意就改。都是她亲手画,亲手改。经常刺绣,年纪又大了,眼睛看不清楚。都是晚上改,白天绣。就这样反反复复,无数的日日夜夜,才有了现在的《龙银项圈》。”杨再贵说。
通过近一年时间构思出的奇妙图案,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幅图案的刺绣方法,是苗家的濒临失传的“破线绣”。吴通英指着绣品中盘旋的卧龙龙体纹路告诉记者,破线绣的基本方法是将一根标准的丝线破为8至16股细线后,然后再分绺进行刺绣,绣出的图案十分平整细腻。特别之处还有,在运作过程中穿过一种特殊的植物浆可绣出渐变的过渡色和复色的效果。“这类绣花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冬、夏和阴雨天皆不宜制作。”这是一种极具美学价值的绣品。
在记者采访时,一些参观者一边惊叹《龙银项圈》的精美绝伦,一边向吴通英询问这样一幅苗绣精品要卖多少钱?吴通英总微笑着回答:“绣了三年,没有想过钱,更不是为了钱,参加世博会的纪念意义不一般,这个肯定不会卖的。这幅珍贵的绣品终于问世,并在世博会开园当天,在贵州馆内得到展出,终于圆了我的世博‘心结’。”
吴通英、杨再贵也透露了参与上海世博会更深层次的想法。“2005年,当我从文化部领导手中接过‘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的聘书时,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苗绣艺术传承下去,放出异彩。”吴通英说,她常常把苗族古歌中的历史传说作题材,使得她的图案有别于一般苗绣主要表现几何图形,显得构思奇异,美丽灵动,但当年口头给她传唱的3位老人如今都已去世,“这些苗族歌谣的失传,会使苗绣更多地吸纳城市文化痕迹,失去它原有的韵味。”
两位老人表示,能通过世博会这样的国家大舞台来展现贵州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真的千载难逢。但他们更期望的是,人们通过世博会了解和感知苗绣艺术后,能有更多来自官方或民间力量,加入对这一非物质遗产的关注和保护当中。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