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俗学的那一张张脸(6)(7)(8)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祝各位老师在学术上大有成就。一直在看马老师的介绍,挺佩服各位老师。

TOP

ID是英古阿格 ~~~

TOP

回复 1# 的帖子

哎,好多老师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要是马老师能配上照片,就好了。

TOP

啊这么热闹,我也来凑凑。

TOP

引用:
原帖由 柱子 于 2009-12-26 12:33 发表
哎,好多老师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要是马老师能配上照片,就好了。
害怕侵犯肖像权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耿羽 于 2009-12-26 12:28 发表
ID是英古阿格 ~~~
改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09-12-26 09:53 发表
祝各位老师在学术上大有成就。一直在看马老师的介绍,挺佩服各位老师。
这又岂止是介绍啊?

描摹、、、、赤果果的描摹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09-12-26 09:53 发表
祝各位老师在学术上大有成就。一直在看马老师的介绍,挺佩服各位老师。

TOP

引用:
原帖由 柱子 于 2009-12-26 12:33 发表
哎,好多老师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要是马老师能配上照片,就好了。
这都啥年代了,这点八卦的精神都么得。
参见: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page%3D1&page=2

TOP

引用:
原帖由 习习凉风 于 2009-12-25 23:14 发表
马老师的笔啊!好像带着思念又惊险地爬了一次庐山。
我这里有很多马老师的搞怪照片,脸部特写!
刁师姐,传几张特写,分享分享,呵呵。

TOP

马兄抬举,受之有愧!
愚本浅陋,何以僭而为之传也?
一个人的出生地及民族身份是无法自己选择的,丽江,纳西这两个标签也是如此,但不能不为之承担,也为之牵累,无奈……尤其是丽江被神话、被放大的当下,更多的是灼痛与误解。“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马兄也。
有一二小疵在此唠叨一下:“英古阿格”一词也源于纳西族东巴经,系神谱中的大神;纳西系藏族一支之说源于藏族学者,本民族学者不大接受;甚至把彝语支民族说成藏族后裔。
据家谱记载,我祖先系湖南汉族移民,康熙时移至丽江,几代后融入纳西,但汉族俗制也并存不悖。从现在统计看,纳西族中移民是占了大头。
那件桔子是叶涛老师所买,只是委托我晚上开会时分发一下,我不能占这贪天之功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哈哈,原来如此,可见对兄的了解还是太少,更有买橘子一事,更衬托出另一个大写的人字。原来叶兄如此细腻,更让人佩服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09-12-26 17:30 发表
马兄抬举,受之有愧!
愚本浅陋,何以僭而为之传也?
一个人的出生地及民族身份是无法自己选择的,丽江,纳西这两个标签也是如此,但不能不为之承担,也为之牵累,无奈……尤其是丽江被神话、被放大的当下,更多的 ...
我把老弟的回复做为附件发在文后,做为一种补充甚至互文的阅读,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你看如何

TOP

八、李建宗

这是我甘肃老家的乡亲,而且离我老家非常近。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都在河西走廊地带,他属于金地,我属于银地。从民俗学网上就学术问题曾多次交流。终于在到南昌的那天见到了他。

而且他是兰州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毕业的,这一点又和我的本专业相同,更有了共同语言。在河西那有些偏僻的地方,建宗的学术多少有点寂寞。地方的寂寞成就了他默默向学的心境。立足当地,他着眼于对少数民族裕固族的研究,而且已经出了很多精彩的成果。《读书》《民族文学研究》等屡见其大作发表的消息。

我最亲切的是他有些浓重的地方口音,那口音于我如此亲切,因为我家中的老父亲尽管离开故乡近40年,至今仍旧保持着这样的乡音。建宗的困惑主要在于:周围人对学术的轻视,甚至冷水不断的对他个人的攻击。这需要一个稳定的心态和坚硬的心灵。
我们交流更多的也就落到了这个话题。如何在一个浮躁年代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保持对学术足够的敬畏和对内心需要的呼应。他勤奋认真,而且谦虚低调,在民俗的研究中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方法,这多好,给我这个老乡是激励也是鞭策。

虽然只是短暂的几天,我们几乎无话不谈,我们最多的话题落实到最后就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TOP

这是我最近写的《学术行业生态志》中的一段话,看了知遥兄的《李建宗》,贴出来与建宗兄共勉:

创造性思维的学者都是钻牛角尖的,曲高和寡是多数杰出成果的必然命运,学者们常常感叹“我们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因为工作到了一定程度,就没有人来处处对话了。这是一种穷途末路的境界,意义、前程等等都只能从自己的心中生出来” 。这时,可以支撑学者继续其工作的,只有内心的信念,他必须有强大的内驱力,去从事寂寞的思考。所以说,一个真正的学术大师,并不首先来自于外界的承认,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信念。自许为学术大师未必是成为学术大师的充分条件,但肯定是其必要条件。一个连自己都不敢承认自己价值的学者,不可能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力量来支撑他长年累月枯坐在冷板凳上。最优秀的学者都是寂寞的,而且很可能终身寂寞,这是从事学术工作的最大风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