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不得不说的话——关于抄袭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真心希望每個民俗人都能自重!搞學術的前輩和年輕人都能自重!
學問是腳踏實地的走出來的,不是COPY 來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y322 于 2009-11-25 17:15 发表

陈文第一章第二节10个注释有8个与我文完全相同。
陈文33页注释与我文完全相同,但是她那注释所引用文字并不出自注释当地资料,而是我论文的分析。
22页也是同一问题。
……关于调查地、调查现象(尤其是仪式四天的描述)、调查结构与结论等均直接用我文论述,此部分不属于学术史,占2/3,亦属主要抄袭内容。
抄袭是错,认了就好。
既然,陈晶同学离学术不端、撤销硕士学位只有281.4个字之遥。望今后自重。...
很震惊,不得不说两句:

楼主第一帖说:“开篇、结尾、结构、论述、甚至连注释都没有改,只是补充了访谈的对话。开篇抄我的绪论,结尾抄我的结语,中间抄我的第五章第三节。这也太明显了吧!但是论述是我从我当年调查中总结出来的,你的访谈应该有新的总结才是啊!”

绪论和结语都是关键部分。学术史也不能抄,因为问题意识往往从学术史的梳理中得出。

田野部分就更不该了。诚如陈建宪教授所说,既然做了四次田野,结果还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在太可惜了!!!

Jchen同学的检讨很及时,但应该更深刻。“找工作”等解释不能成为开脱的理由。请问哪位研究生不是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在找工作?

如果论文真地已经被评为“优秀”,是否应主动“请辞”?

TOP

文献:宋颖论文的中英文摘要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silver 发表于: 2008-10-17 21:36 来源: 民俗学论坛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Study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radition, Nation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作者】宋颖 【导师】邢莉
【作者基本信息】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2007年,博士


【摘要 (中文/英文)】 中国的端午节是驱疫避恶的节日,相关研究有久远的学术流脉。本文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法,从民俗学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专题研究。文中参考和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与以往受图腾主义、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理论影响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本文立足于象征符号论、民俗主义等理论,从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变迁、民间与官方等颇具张力的关系中探讨端午节的源流和发展,分析端午节这一符号系统的文化建构过程及其特点。 传统的节日,因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态万千而格外繁杂多端。本文前三章分别从时间、空间、族群的角度来研究端午事象,努力提供特定的文化时空中较完整的节日形态。在分析过程中使用了“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的概念,指出核心元素的功能在于传承节日的历史记忆,使得端午节在流传过程中,保持着其基本的文化意义和节日内涵;而变动元素的功能在于维系群体的文化认同,加强特定地方的人群在小范围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起群体内部共享的文化符号,维持着一方社区的稳定发展。 第一章依时间顺序进行历史陈述,勾勒比较清晰的节日历时演变形态,传说的变化和元素的增减过程,以及端午成为官方节...更多日的定型过程。第二章主要利用地方志的民俗资料,研究端午习俗共时变化的多样性和变异性,试图从地理条件的差异上,对节日活动内容进行基本分类。第三章从族群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五月节日活动及文化认同心理。一些少数民族受到汉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过端午节;还有一些吸收了端午部分元素,与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涵化”;另有一些,虽然五月也有重大的节日,但却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内涵并不是端午节,存在着文化“误读”。 在对节日本体的分析基础上,后两章主要关照现代国家的意识形态、大众传媒和学术研究对端午节的文化表述。第四章讨论了中国从民族意识觉醒到逐渐步入现代社会,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节日有所冲击和影响。近百年的发展给端午节增添了更为独特的政治色彩,与其它传统节日有着显著的区别。特别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受国际趋势和国家权力的影响,中国国内的文化政策、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民俗文化的表述和展示方式也有所转变和调整。 第五章主要通过我的三地田野调查,对有代表性的端午风俗进行个案分析,来探讨端午节的当前形态和可能的发展方向。2006年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屈原故里”秭归端午习俗、“屈原自沉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以及纪念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等并列成为中国人端午习俗的重要“代表作”。端午节在商业化社会中发生着剧烈地变化,在传统民间活动基础上,秭归、汨罗兴起了政府组织和参与的文人诗会或龙舟竞赛;西塞神舟会的仪式与表现也在政府关注中悄然地变化着。承载信仰的民俗不得不突破当地共享的圈子,走向了国家甚至国际的舞台,因此当地人和各级政府都在文化表述和展示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问题。这前所未有的契机也给民俗研究者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结语归纳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端午节,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在民间话动所体现出的宗教性观念和信仰的基础上,还体现出了颇具特色的政治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公共性。无论是古代文献记载,还是近现代的田野调查报告,或是当代政府宣传性质的材料,都将端午节置于动态的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强大的民间传统和文化现实。学术的反思和自省,促使本论文对端午节的研究从早期的事象辑录、起源追溯、功能认定、结构分析等逐渐走向了纳入国家权力、大众传媒、文化表述等概念的文化研究。

    Study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radition, Nation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is a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 celebrated on the 5th of the 5th lunar month by the Hans and other 26 of 56 ethnic groups in China. Differ from former studies, the emph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xplore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in the festival, to analyze it as a symbolized system with the concept of folklorism, instead of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otemism, evolutionism and British structural-funcationism.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five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The introduction retrospects history of the festival studies and expounds paradigms of this research, which is on the view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symbolic anthropology and public folklore.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elements form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y time orders. Many historical literatures show that folktales, rituals and lots of activities, which be held in daily life, were not appeared together or keep no change. On the contrary, they were continually invented by people in every dynast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functions of cultural items,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wo concepts:Core Factor and Dynamic Factor.Long history and different spaces make folklore elements in the festival appear to be a thing of shreds and patches. However, core factors preserve memory of its cultural meaning, which drive away pestilence and disease and keep people safe and health. On the other side, dynamic factors creat symbols to share among local groups, to construct cultural identity to shape centripetal force and organize them to be a whole. Besides diachronic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 on synchonic diversity and variability of the festival by chorographic archives since the Qing dynasty and intends to classfy folk activities into two main types by geographic situation, that is having water area or not. The third chapter illustrates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China which have festivals hold in the 5th lunar month. Some are same to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ose festivals are influenced by the Han, and others absorb many elements and are similar to it, which are kinds of aculturation.Still others keep their own cultural meanings and characters, which are regarded a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y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On the base of these three chapters, the later part turns to significant impact of ideology of nations, mass media and academic practice that represent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modern styles.In fact, the modernization in recent one hundred years put political feature into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akes it some special tha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Thus, the fourth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governmental attitude,cultural policy and representation of folklore has been adjusted in China to adapt new term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after 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UNESCO on October 17,2003. The fifth chapter gives three case studies of my fieldwork in Zigui,Miluo River and Xisai to present modern status of the festival. In 2006, UNESCO ratified a "Conven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imed precisely at maintaining cultural diversity against the homogenizing forces of globalization. Four types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Zigui,Miluo River, Xisai and Suzhou are included in the First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May 20,2006. Howeve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licies are also a source of new problems and new politics. Although they are a powerful means of develop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of revitalizing communities, they can also contribute to destabilizing them if not managed properly with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local populations involved. Actually, new rituals are invented for commercial advantage in these places,such as poet gathering in Zigui and dragon boat race in Miluo River,even the traditional ritual in Xisai is changing quietly and inconspicuously.In this situation, folklore break local shared groups to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rena.Not only local groups and institutions but also folklorists meet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the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claims th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n invention of tradition, so folklore and folklorism in i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ts folk character has been preserved and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meanwhile, its public character has been noticed and prominent particularly in the modernizing nation, China. Therefore, it is not only a cultural given, but also a cultural construc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ecome a life style in publica.Academic reflectivity in folklorist promotes my study towards to new perspectives such as power, media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to analyze cultural construct and practice in the festival.

【关键词 (中文/英文)】 端午; 传统; 民族; 表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 Dragon Boat Festival; Tradition; N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发表年期】2007年02期 【网络出版投稿人】中央民族大学 【DOI】CNKI:CDMD:1.2007.071488
论坛早有链接: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773

TOP

CNKI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一个古代“送瘟神”习俗的现代境遇


【英文题名】 A Modern Condition of an Ancient Custom Sending-Off Devil Brings Plague
【副题名】 湖北黄石市西塞神舟会调查
Investigation of Xisai Sacred Boat Rally, Huangshi City, Hubei Province

【作者中文名】 陈晶;
【导师】 陈建宪;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民间文学
【学位年度】 2009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华中师范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9-09-10
【关键词】 端午;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塞神舟会; 田野调查; 送瘟神;
【英文关键词】 Dragon Boat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Xisai Sacred Boart Rally; Field Investigation; Sending-off Devil brings Plague;

【中文摘要】 “送瘟神”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它起源于瘟疫发生的原因无法用医学来解释的年代,人们把瘟神的横行看作是精灵、鬼怪、瘟神等的作为,于是就产生了通过巫术把视为病因的鬼怪和瘟神等送走来消灭瘟疫的习俗。由于“送瘟神”关系到共同体的生存,所以大多作为村落共同体的仪式而举行。 湖北省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是以祈福求祥祭祀屈原为主题的端午民俗活动,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设计造神舟,至农历五月十八日送神舟下水,历时40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现在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西塞神舟会”相关仪式、历史沿革的研究,以及相关情况的田野考察,试图从民俗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把握其仪式内涵和文化价值,进而探讨借助纸船“送瘟神”这一特殊习俗反映出的当地民众的民俗心理。 第一章“神舟会研究之缘起”,介绍笔者选题缘由、端午节的研究现状以及田野工作所在地湖北黄石市西塞山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渊源。第二章“神舟会现场之观察”,对神舟会从前期筹备到举行过程中每个仪式以及活动的细节、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三章“神舟会相关问题之阐释”,通过对神舟会的起源与功能、组织与传承的阐释,以及对其现代传承的分析,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英文摘要】 Sending-off Devil Brings Devil is a ancient custom.It originated in the age that the cause plague can t be explained by physic,in which peoples consider Plague Devil s rude action as wizard,ghosts behavior.And then this custom come out through witchcraft which can send away ghost and Plague Devil who bring disease,it can help get rid of plague.Due to the action of sending-off Plague devil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community,so most of them have been held as ceremony of village community. "Xisai Sacred...

【DOI】 CNKI:CDMD:2.2009.158423



来源链接: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 ... amp;dbname=CMFD2009

TOP

回复 19# 的帖子

论文目录


一个古代“送瘟神”习俗的现代境遇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
第一章 研究之缘起 7-13
    第一节 本选题的缘起 7-8
    第二节 中国端午节研究状况 8-11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历史渊源 11-13
第二章 现场之观察 13-28
    第一节 "神舟"的制作工艺 13-18
    第二节 西塞神舟会的活动内容 18-23
    第三节 西塞神舟会的组织与传承 23-28
第三章 相关问题之阐释 28-38
    第一节 西塞神舟会的起源与功能 28-33
        一、西塞神舟会的起源 28-30
        二、西塞神舟会的社会功能 30-33
    第二节 西塞神舟会的民俗宗教心理 33-35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西塞神舟会的未来 35-38
结语 38-41
参考文献 41-43
附录 43-52
    附录一:历代"神舟会"成员 43-45
    附录二:龙型舟船扎制艺人传承谱 45-46
    附录三:《清净斗科》和《神舟玄科》 46-47
    附录四:神舟图纸 47-51
    附录五:黄石西塞山地图 51-52
后记

TOP

应该将这篇文章也拿来做比较用,就能发现不仅抄袭,有时还剽窃。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4806

[宋颖]民俗宗教的复合形态
——“西塞神舟会”调查报告  
  作者:宋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5 | 点击数:1700

[摘要]神舟会,狭义上指湖北黄石西塞山区道士洑村的一个民间组织,广义上指由该组织牵头在每年阴历四月初八到五月十八所进行的为期长达40天的民间祭祀活动。“西塞神舟会”是其申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政府定名。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市“西塞神舟会”的相关仪式、历史沿革及相关情况的田野考察,试图从民俗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把握其仪式内涵、文化价值和社会功用,进而探讨其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以及它所面临的现实危机。
[关键词] 西塞神舟会;民俗宗教;端午;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7)02-0071-08

--------------------------------------------------------------------------------

“西塞神舟会”作为鲜活的“大端午”形态,在2005年中国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与国家级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曾被申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对其祭祀成分的争议,它并未出现在2005年12月31日由文化部公示的501项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中。然而,它却于2006年6月2日通过评审,与“屈原故里”的秭归端午习俗、“屈原自沉处”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纪念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等,并列成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人端午习俗的重要“代表作”。在此次名录增补中,原来单独立项的端午节与秭归、汨罗、苏州的端午习俗,也同时被合并在“端午节”一项内。我们有理由认为,西塞神舟会之所以能够以“端午节”之一地方类型的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当与近年来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向及其在国内引起的强烈刺激与社会反响有一定的关联。{1}
对于西塞神舟会的认识变化以及对中国端午节“代表作”的调整,引起了我的关注。为此,我于2006年6月9日至13日(阴历五月十四至十八日)前往湖北省黄石市,对西塞神舟会的仪式、历史沿革及其相关情况做了一次初步的调查,本文以此次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试图从民俗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把握西塞神舟会的仪式内涵、文化价值和社会功用,进而探讨其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今后的保护及其可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商山四皓 于 2009-11-28 02:21 编辑 ]

TOP

抄袭剽窃之见屡禁不止,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社会大背景,但绝不可成为想当然的理由。成人自已,自已成人。既然抄袭已成事实,态度成了唯一的道德试金石。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局其实只会助长这种污浊世风。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警世醒言!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不要心存侥幸

身败名裂不是目的,主要是警示,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抄袭早晚会被发现的,只能自食其果。

TOP

听说此事,只有一个字“怒”!!!

为此而注册、而登录。

学位论文的抄袭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为人师者的回复以及做学生的“蒙混过关”,让人更加失望和悲哀。

难道就这样让“优秀”继续成为“优秀”,继续在网上流传?没有进一步的处理方案了吗?!!!

一句不痛不痒的“道歉”外加一个“找工作”的借口就可以成为“抄袭”的“情有可原”吗?

换成是我,我有这样的弟子,我一定拿掉他或她的学位。

中国文人不是相轻就是相互护短,那中国学术的前途何在?

请事主及其导师认真对待,好自为之。




江南一过客

TOP

回复 24# 的帖子

敝人无意指摘民俗学界,但有这样一个案例不了了之,所以更应该引起大家──民俗学人的关注:



  故作高人一筹的妙抄

  作者:扬州

  文汇读书周报 2007-11-09

  我是扬州人,一贯对家乡的文史研究论著钟情,特别是外地人研究扬州的著作,我是必购。近年来上海、北京出了不少国内外学人研究扬州的著作。我在书店碰到一本《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毫不犹豫地买回来。啊,是一本博士论文。作者是华师大毕业的女博士。

  仔细读后,发现此书框架略新,资料重复严重。据天涯社区介绍,书中抄袭扬州学者韦明铧著作的地方触目惊心。韦先生说“如果去掉抄袭的成分,这位博士的大作不知道还能剩下些什么?”

  书第一章就不下20处抄袭。其中大多数是连篇累牍的抄袭,一抄就是成段成节,甚至连续几页。有趣的是,作者的抄书,样式颇多,有明抄,有暗抄,也有故作高人一筹的抄,非业内人物很难看出文抄公的痕迹:

  第36页:“韦先生的观点,学界有人认为其有夸大之嫌。但鉴于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比韦先生疏理得更清楚的材料,笔者还是引用韦先生的列表来说明扬州清曲的影响。即使难免有乡土情结的倾向,相信基本事实大多数应该是存在的。”

  第324页:“扬州清曲研究专家韦明铧先生认为这种中兴是特殊的社会条件造成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繁荣。笔者不以为然。由于篇幅关系,本书无法对扬州清曲作细致具体的分析”。这种故作高深的废话写入博士论文真是匪夷所思。

  笔者查阅柯著几则注释,发现问题有趣:如134页说苏东坡任过扬州太守。按:元祐七年(1092)正月,苏轼由知扬州军州事,八月召还。不是当太守。

  联想到70年前一位中学教师利用暑假写成《淮阴风土记》,至今台湾还在重印。写得细腻耐读,资料丰富,引人入胜。要知道,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年代,交通不便,写作也有诸多困难,进行调查走访,掌握众多的第一手资料,并编印出这么一部高质量的淮阴风土人情“资料全书”,实属不易。

  ■扬州

  转自:

  http://dszb.whdszb.com/whsw/200711/t20071109_1643616.htm

TOP

有更多的证据:



『天涯杂谈』 “文化名片”遭遇学术李鬼


作者:三过平山堂下 提交日期:2006-6-9 13:48:00 访问:148 回复:3  

数日前,学者韦明铧先生收到一册新书,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博士生,现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教师柯玲。书名《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今年6月刚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为柯玲的博士毕业论文。
   韦明铧刚收到这本书时,还为扬州文化成为博士论文题目感到高兴。可是他略略一翻后,不禁大吃一惊,书中抄袭他文章的地方触目惊心,数量之多,令人发指。韦先生是一个温和的人,但此刻也忍不住“出离愤怒”了。他说:“如果去掉抄袭的成分,这位博士的大作不知道还能剩下些什么?”
   韦先生说,他花费半日工夫,仅仅将该书第一章细读一遍,就发现不下20处抄袭。其中大多数是连篇累牍的抄袭,一抄就是成段成节,甚至连续几页。
   笔者在韦先生处看见了该书。书中密密麻麻大段画了道道的地方,是经他对照后加上的标记和批语。笔者简单摘录了一些明显抄袭的地方:
   19页“清代扬州俗文学界名家辈出”一段,抄自《广陵绝唱》一书119页;
   21-25页“笔者用下表来描述清代扬州评话”,下列《表2》,抄自韦明铧和其父、扬州清曲研究专家韦人先生的合著《扬州曲艺史话》15-24页;
   26-27页“扬州评话书目”一页半的篇幅,抄自《扬州曲艺史话》37-38页;
   29页“徽班”一段,抄自《广陵绝唱》90页;
   29-30页“清代在京扬州优伶”一节及表格,抄自《广陵绝唱》98页;
   32页“大套曲”一段,抄自《扬州曲艺史话》173页;
   32-34页“扬州清曲人才”一节及表格,抄自《扬州曲艺史话》154-157页;
   34-35页“扬州清曲影响之大”一段,抄自《扬州曲艺史话》158-159页;
   35页“扬州道情”一节,抄自《扬州曲艺论文集》134页;
   36页“扬州清曲影响”一段及表格,抄自《扬州曲艺史话》245-247页;
   42页“竹枝词”一节,抄自《扬州文化谈片》252-253页,;
   49-52页“清代扬州竹枝词”,抄自《扬州文化谈片》255-270页;
   53页“清代著名小说家”一段,抄自《广陵绝唱》126页;
   54-55页“扬州世俗小说”三段,抄自《广陵绝唱》127-130页;
   57-58页“石成金笑话”一段,抄自《扬州曲艺论文集》6-7页。
   该书的第一章起自17页,止于70页,短短篇幅竟有这么多的内容抄自韦先生的文章,实在匪夷所思。
   韦先生说,作者的抄书,有的是明抄,有的是暗抄,有的略加注明,有的不加任何说明。韦先生感到最气愤的,是作者把他的精心结构的文章不露声色地分割化解,然后据为己有。
   除上述第一章之外,第二章卢见曾与李绅之轶事、扬州盐商之习气;第三章扬州歌吹之历史、曲坛状元之评点;第四章“扬盘”与“洋盘”之辨析、“春台”与“春台班”之考证、扬州庙会之种类、扬州书场之历史;第五章盐商昼眠之习惯、销金锅子之演变、高丽安岐之事迹;第六章扬州盛衰之描绘、清代小说之查禁、清曲选材之特点、扬州鸳蝴派之概况、扬州城地位之变迁、江南文化圈之总结、朱自清俗曲之研究、陈汝衡学术之生涯等等,无不大肆摘抄韦先生的文章。
   韦明铧先生说:“最可笑的是,她大抄特抄我的文章,还要装作比我高明。比如她在第36页说:‘韦先生的观点,学界有人认为其有夸大之嫌。但鉴于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比韦先生疏理得更清楚的材料,笔者还是引用韦先生的列表来说明扬州清曲的影响。即使难免有乡土情结的倾向,相信基本事实大多数应该是存在的。’既然写博士论文,理应有自己的立论,怎能如此含混为文,拿不出半点自己的见解?324页说:‘扬州清曲研究专家韦明铧先生认为这种中兴是特殊的社会条件造成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繁荣。笔者不以为然。由于篇幅关系,本书无法对扬州清曲作细致具体的分析。’她不同意我的观点自然可以,但既作博士论文,观点与他人不同,怎能不加以论列?以篇幅关系为理由不加论述也罢,而在这段文字后面又继续大段抄录我的文章,充当她的著作。既大肆抄袭别人的东西,又要装得比别人高明,真是太‘聪明’了一点!”
   目前学术腐败屡见不鲜,浮躁风气弥漫学界。韦先生表示,他不愿为此耗费太多精力,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韦明铧先生是扬州著名的文史研究学者,国家一级作家。著有《扬州文化谈片》《扬州瘦马》《扬州盐商》《维扬优伶》《风雨豪门——扬州盐商大宅院》《二十四桥明月夜》《广陵绝唱》《把栏杆拍遍》《扬州曲艺史话》《扬州曲艺论文集》等。因其在扬州文化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被人们誉为扬州的“文化名片”。韦先生的研究范围十分宽泛,此外,他还著有《动物表演史》《浊世苍生》《UFO与古代中国》《玉璞风华》《江南戏台》《说台》等多种学术专著。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722910.shtml

TOP

还有韦老师自己的博文



立此存照:抄书真的太容易(二)



韦明铧



有一个名叫fracken的朋友,在2006-7-17 19:56:00发了一篇帖子,叫做《读书其实不容易》。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有话要说。他的帖子是这样的: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我去先锋书店看书,恰巧,我们所尊敬的韦明铧先生也在那里,相互寒暄以后,他见我在翻看柯玲女士的新书《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突然大发雷霆,高声说柯玲女士抄袭他的著作,并举例说:柯玲在这本书的21页上抄袭了他在《扬州曲艺史话》上编辑的表格。我只喜欢安静,听到有人大声喧哗,第一感觉就是要赶快离开。于是,我和张武打了个招呼以后,迅即离开了先锋书店,回家把柯玲的书翻开一看,书上赫然:“笔者用下表描述清代扬州评话的代表性艺人和书目”。这“描述”一词该指的就是孔夫子所言的“述而不作”吧?这句话的后面还有注释:“参见韦人、韦明铧《扬州曲艺史话》……”,这该是注明了出处,尊重了别人的知识产权了吧?



读书的确不容易。

我自然感谢fracke对我的尊敬,但也记得并没有像fracke所说的“突然大发雷霆”。这位喜欢安静的fracke并不知道,柯玲博士在她的书里还抄了许许多多别的东西,是不加任何注明的。在fracken之前,已有一位名叫“三过平山堂下”的朋友于2006-6-9 13:48:00在“天涯杂谈”发表过一个帖子,题目叫做《“文化名片”遭遇学术李鬼》,想必fracke没有看见。现转引如下,说明我即使“大发雷霆”,也不是没有理由:



数日前,学者韦明铧先生收到一册新书,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博士生,现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教师柯玲。书名《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今年6月刚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为柯玲的博士毕业论文。
   韦明铧刚收到这本书时,还为扬州文化成为博士论文题目感到高兴。可是他略略一翻后,不禁大吃一惊,书中抄袭他文章的地方触目惊心,数量之多,令人发指。韦先生是一个温和的人,但此刻也忍不住“出离愤怒”了。他说:“如果去掉抄袭的成分,这位博士的大作不知道还能剩下些什么?”
   韦先生说,他花费半日工夫,仅仅将该书第一章细读一遍,就发现不下20处抄袭。其中大多数是连篇累牍的抄袭,一抄就是成段成节,甚至连续几页。
   笔者在韦先生处看见了该书。书中密密麻麻大段画了道道的地方,是经他对照后加上的标记和批语。笔者简单摘录了一些明显抄袭的地方:
   19页“清代扬州俗文学界名家辈出”一段,抄自《广陵绝唱》一书119页;
   21-25页“笔者用下表来描述清代扬州评话”,下列《表2》,抄自韦明铧和其父、扬州清曲研究专家韦人先生的合著《扬州曲艺史话》15-24页;
   26-27页“扬州评话书目”一页半的篇幅,抄自《扬州曲艺史话》37-38页;
   29页“徽班”一段,抄自《广陵绝唱》90页;
   29-30页“清代在京扬州优伶”一节及表格,抄自《广陵绝唱》98页;
   32页“大套曲”一段,抄自《扬州曲艺史话》173页;
   32-34页“扬州清曲人才”一节及表格,抄自《扬州曲艺史话》154-157页;
   34-35页“扬州清曲影响之大”一段,抄自《扬州曲艺史话》158-159页;
   35页“扬州道情”一节,抄自《扬州曲艺论文集》134页;
   36页“扬州清曲影响”一段及表格,抄自《扬州曲艺史话》245-247页;
   42页“竹枝词”一节,抄自《扬州文化谈片》252-253页,;
   49-52页“清代扬州竹枝词”,抄自《扬州文化谈片》255-270页;
   53页“清代著名小说家”一段,抄自《广陵绝唱》126页;
   54-55页“扬州世俗小说”三段,抄自《广陵绝唱》127-130页;
   57-58页“石成金笑话”一段,抄自《扬州曲艺论文集》6-7页。
   该书的第一章起自17页,止于70页,短短篇幅竟有这么多的内容抄自韦先生的文章,实在匪夷所思。
   韦先生说,作者的抄书,有的是明抄,有的是暗抄,有的略加注明,有的不加任何说明。韦先生感到最气愤的,是作者把他的精心结构的文章不露声色地分割化解,然后据为己有。
   除上述第一章之外,第二章卢见曾与李绅之轶事、扬州盐商之习气;第三章扬州歌吹之历史、曲坛状元之评点;第四章“扬盘”与“洋盘”之辨析、“春台”与“春台班”之考证、扬州庙会之种类、扬州书场之历史;第五章盐商昼眠之习惯、销金锅子之演变、高丽安岐之事迹;第六章扬州盛衰之描绘、清代小说之查禁、清曲选材之特点、扬州鸳蝴派之概况、扬州城地位之变迁、江南文化圈之总结、朱自清俗曲之研究、陈汝衡学术之生涯等等,无不大肆摘抄韦先生的文章。
   韦明铧先生说:“最可笑的是,她大抄特抄我的文章,还要装作比我高明。比如她在第36页说:‘韦先生的观点,学界有人认为其有夸大之嫌。但鉴于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比韦先生疏理得更清楚的材料,笔者还是引用韦先生的列表来说明扬州清曲的影响。即使难免有乡土情结的倾向,相信基本事实大多数应该是存在的。’既然写博士论文,理应有自己的立论,怎能如此含混为文,拿不出半点自己的见解?324页说:‘扬州清曲研究专家韦明铧先生认为这种中兴是特殊的社会条件造成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繁荣。笔者不以为然。由于篇幅关系,本书无法对扬州清曲作细致具体的分析。’她不同意我的观点自然可以,但既作博士论文,观点与他人不同,怎能不加以论列?以篇幅关系为理由不加论述也罢,而在这段文字后面又继续大段抄录我的文章,充当她的著作。既大肆抄袭别人的东西,又要装得比别人高明,真是太‘聪明’了一点!”
   目前学术腐败屡见不鲜,浮躁风气弥漫学界。韦先生表示,他不愿为此耗费太多精力,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关于博士抄书一事,她本人已经写信给我,并专程来扬州向我反省和道歉。我暂时不发表她的信。我只是希望fracken以后读书要认真些,切莫自以为是。我还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读书真的不容易!



[ 阅读全文(184) | 回复(3)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
  Post  by  韦明铧 发表于 2007-1-29 19:29:11


来源:
http://www.yznews.com.cn/blog/us ... ves/2007/30649.html

TOP

引用:
原帖由 扬州清曲 于 2009-11-28 20:26 发表
读书真的不容易!
...
请师生都好自为之,不要认为这种行为有什么大不了的。

抄袭者日后还成为人师,“无伤大雅”吗?

想想后果吧!

此案必须严惩,给大家一个认真的交待!

作者本人和导师都应该避开,成立独立的核查小组,给出独立的评判报告。

多少学学上海“钓鱼”案,这样才还事情一个本来面目。

TOP

引用:
原帖由 Jchen 于 2009-11-25 19:09 发表
我便直接引用您的表述到我文章之中,并且没有做好准确的注释,此举非常不妥, ...
如此轻描淡写?
让我认为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抄袭就是偷盗!
偷了别人的东西,只一句“我便直接放到了我的口袋之中,并且没有做好跟你打个招呼,此举非常不妥”就可以了?
首先,“不妥”这个词就很难让人接受。

TOP

引用:
原帖由 扬州清曲 于 2009-11-28 20:32 发表


请师生都好自为之,不要认为这种行为有什么大不了的。

抄袭者日后还成为人师,“无伤大雅”吗?

想想后果吧!

此案必须严惩,给大家一个认真的交待!

作者本人和导师都应该避开,成立独立的核查小组, ...
中国学术界对于抄袭现象实在是太麻木了。
只要存在恶意抄袭,就应该永远逐出学术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