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民间文艺的现代传承与艺术创新”研讨会实录

       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启动仪式暨汇报展演在上午顺利举行后,2018年9月26日下午,以“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民间文艺的现代传承与艺术创新”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蒲河校区文华楼223会议室举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温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黄涛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白旭旻,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刘蕾,新民文化馆馆长宋长新,沈阳文邦民俗博物馆馆长赵文邦、高淑华,锦州市民协主席张巨涛,辽宁大学文学院江帆教授、周福岩教授、刘巍教授、隋丽副教授、胡哲老师、孙枭婷老师,艺术学院回宝昆教授、刘明月老师、王群一老师、曹佳睿老师,广播影视学院赵春林教授、马岂停副教授,谢明博老师等以及文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学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主任周福岩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老师们围绕民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振兴传统文化与民俗学的社会担当、民间故事剧的创新与坚守、民间艺术传承的创新方法与路径、民间文艺教学改革与方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温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黄涛教授就民俗文化是否应该创新,由政府主导创新是否会影响民众主体性创新以及与精英文化的分界等问题做了发言。

        黄涛教授首先从会议主题“传承”与“创新”出发,以“刘伯温新故事”征集活动为例,谈到如何看待民间文学的认定问题。他指出,新故事是个人创作的,不同于过去的口头的传统模式,和传统民间文学的概念不一样。征集上来的新故事和那些传统的刘伯温传说在风格、形象、内容、趣味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讲述的语言以及美学风格也符合传说的规律。不同的是这些故事更曲折,更生动,更好看,更吸引人。不管是给新故事一个什么样的界定,这些新故事都非常好,为当地进行现代文化建设增加了新的资源。用保守的观点来说,这是民间文学民间推广的一次成功尝试,说它是创造性转化,或者创新型发展都可以。这些东西用那种非常保守的、成型的观念和理论来限制确实是没必要的,不必拘泥于原来的那些概念。传统民间文学的概念和理论,是适合于传统社会讲述的那个时代的。

         黄涛教授指出,在这个时代,如果再用那些旧的方法来限制我们的现代传承,就会使我们失去了研究对象,或者说是失去了研究对象中的一大部分,也使我们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我们应该调整传统的概念和理论,来适应新的时代,适应新的生活,也使我们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能够传下去,而不是使我们民间文艺仅仅成为过去的资料,只能成为一种回忆。在这方面可以做一些文章,包括中央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我们民俗文化也应该适合这两个转化,但是我们这两个转化,有我们自己的特点,规律,跟精英文化的转化发展有很大的不同,也可能会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话语去解释。

        黄涛教授强调,创新应该是民众自然的、自发的创新,而不是外部强加的。是以民众为主的创新,而不是政府或者专家来强调,比如说大学生这个学生群体,也是民众的一部分,如果他们来传承民间文艺的话,应该是符合他们自身的方式和特点,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向。如果是我们专家的看法和风格,让他们去做什么,他可能自己不喜欢,觉得不好玩,这就不是真正的传承,那是一个僵化的东西。这些大学生喜欢什么,有他们的方式,讲述风格,他们觉得好玩就会自发的,有兴趣的去做,以他们的方式来表达,这就是一种自然的传承,一种创新性的传承。创新应该是民众自主、自发、自然的创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白旭旻以数年坚守一线民间文学工作的实践经验谈到对民间文学概念解释、民间文学的时代化、民间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看法。

        白旭旻主任首先分享了在江西淄川县民间故事调研的经历,他在调研中发现当地百姓对源于本地的一个高水平民间文学作品(获十二届民间文学山花奖)完全陌生化,不会读不会讲,这种实际状况与民间文学理论体系完全相悖,即民间文学的本体和民间文学的主体之间发生了分离和分裂。本体指创造、享受、改变民间文学,抛弃一些民间文学的程式,重新创造民间文学形态的那批人、那方土地、那批大众。主体指他们所创造的民间文学的诸形态,比如说在漫长历史过程当中,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

        白旭旻主任结合民间文学的发展史,梳理了民间文学主体的变化过程,指出农耕文明以口头形式为主,工业文明以纸媒介、以文字为主,当代以屏幕为主的传播,应该从中发现不同时代民间文学形态发展的脉络,以及这种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和关联性。白旭旻主任提出,可以将基于农耕文明时代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民间文学体裁,以口头的传播叙述为支撑的,称为民间文学的1.0时代。纸质媒体曾经是大众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实质上和口头传播是一种东西。比如,故事期刊在30年左右的时间段内,有150多家故事期刊,每个月的出版总量在1000万册,传阅率在3000万,持续时间30年,大约差不多产生了162万篇新故事,高达40亿字,这是一种故事文化现象或文化景观。以写作、文字、纸媒体为传播介质的这种形态的新故事,即民间文学的2.0。现在纸媒体衰落,屏幕崛起,尤其小屏幕的崛起之后,下一种民间文学的形态,就是中国人喜欢的、民间喜欢的以屏幕为主要形式传播的民间文学的新的形态,就是民间文学的3.0时代。

        白旭旻主任认为,要抓住民间文学发展的脉络,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当下在民间所传播的具有民间文学形态的文学形式和生活现象。

        白旭旻主任指出,民间文学的主体从口头到文字,到如今小屏幕的高阅读和高点击量,可能意味着已经过渡到以小屏幕为主要形式的民间文学形态,如果一味只注重传统农耕文明下的民间文学,就会与当下新时代传承脱轨。

        谈到此次在辽宁大学举办的“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启动仪式,白旭旻主任说,辽宁大学故事节活动创意既保留了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趣味和基本信息,同时试图用最新的传播形式传播新的民间文化,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动大学生群体参与创作新时代故事类型,以娱乐和表达自我为动机的故事创作,表达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将最优良的民间文学基因库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传承下去,重建和重构新民间文学。

       会上,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江帆教授做了发言。她表示,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在辽宁大学启动并非偶然,而是必然。东北地区在口头艺术方面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民间文学界有名的故事大家许多出自东北,比如新民三老:谭振山、杨久清、王树铮。此外,乌丙安教授扎根多年,奠定了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的根基。因此,隋丽老师利用课堂进行大学生故事展演,整合艺术学院和广播电视学院资源,在说书讲古的东北文化土壤中最终呈现多样态的民间文学有其必然性。

        在谈到当下的民间文学时,江帆教授认为,这是当代民间叙事的新景观,民间叙事在当代不仅通过口头传承,而且手机已成为传播主力。人们在小屏幕中表达着普通人的审美情趣和喜怒哀乐,这种大量的日常空间中的叙事活动长期存在,在真实的生活中每天都上演着,都在发生着变化。民俗学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己任的,如果我们仍然对当下视而不见,刻舟求剑,暴露我们自己的所缺,岂不知轻舟已过万重山。民俗学者应该保持开疆拓土的情怀,为民间文学的传承、发展与坚守不断努力。新故事的创作沿用了传统的叙事风格和模式,换一个角度看,难道不是民间故事在生长吗?如果只允许民间故事在传统社会里面疯长,怎么长都行,现在不让它长,现在长的一概不承认,民间故事的生命在当代就彻底终结了。江帆教授认为,这种新的变化和生长就是民间叙事的新景观,即进入全媒体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自由和条件来创作,来传承民间的一些生活和行动,还有充满了故事性的这种生活的演绎,这是民俗学需要应对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农耕群体在当代几乎已经都解体了,现在叫农民工,要注意到现代社会的这种分化和重构,这种新的变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应对,否则就是自断生路。

       江帆教授还就上午的演出,谈了自己的感想。教育应该让学生建立起民间的情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把一粒美好的种子,一个民间情怀的种子种到学生的心里。这粒种子在日后遇到适合的时机就会生根发芽,成为新时代民间文化的积极传承者。这次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她认为,情怀培养比简单的知识传授还重要。把情怀树立起来,大家才知道路怎么走,才知道眼光向下,要永远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在谈到民间文艺的创新时,江帆教授指出,传承是现代的传承,创新是历史的创新。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边界问题。中国民间文学是来自民间的东西,要传承的是民间的叙事,应该抓住民间故事最精髓的一些东西,包括属性、模式、叙事套路,守住它的边界。去年隋老师组织的十个故事剧,其中有七个是谭振山的故事,表演都很简单,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但是那种质朴同样也很有力量,很有感染力。这也可能是我们的方向。

       随后,参与指导的各位老师,从创作的角度也发表了看法。辽宁大学广播电视学院赵春林教授表示,正因为与文学院有此次合作,广播剧的题材内容才涉及到民间文学方面。在创作过程中,创新性地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女娲补天》用现代化视觉形式“木偶”和音频声音呈现故事。《路遥知马力》将传统故事几千字的内容变成两万七千字,利用目前“标题党”受众的喜好分为借种、洞房等几幕。在这基础上也融入了新的讲法,“还情”中除了原有故事中给予房子等物质财富之外,还增添了知识的“还情”情节,融入现代“知识改变命运”的新元素。这就将原有故事中的糟粕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利于让年轻人接受故事观念。《秃尾巴老李》加入闯关东元素后使整个故事更加厚重感人。最后,他强调,老故事新讲法,最重要的是故事内容年轻人是否爱听,形式是其次。

        辽宁大学艺术学院回宝昆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故事节活动成功举办正是横向联合了各院所长,合作过程中充实愉悦。在创作《秃尾巴老李》这一过程中,发现两点问题:一是文本跳跃性大,因果关系不明显的问题,二是如何连接两个时空的问题。戏剧通过对话、行动来叙事,要具备真实性、合理性,更要感人。限于时间长度,原故事中小白龙横霸一方的动机和背景表现得不是很明确。解决连接两个时空问题,主要是通过设定讲故事的人这一中介来连接两个时空。他表示,民间叙事传承和表达一种是将故事精品化,一种是大众化,可以效仿波兰戏剧理论家格洛托夫斯基导演所说的,即不要导演,不要编辑,只是观众和演员的关系,做极大的减法,它的场地都不受限制,教室或者走廊都可以演,充分发挥东北地区草根大众文化的优势。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马岂停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民间故事是每一个中国人潜藏的文化认同,相较于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不是那么完美,但它是鲜活的、有民间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腾讯为快手注资也印证了民众的需求。此外,移动互联时代用何种方式传承迫在眉睫,这一次展演实践忽视了短视频领域,四五分钟内如何达到既讲到故事又能击中现代人的“痛点”的双重效果,其中整体的文化认同、道德理念必不可少。最后,她结合指导学生做广播剧《孙太生感化山神》的剧本感受指出,应年轻人的道德预设和审美情趣,故事结局是否可以突破原故事,故事主题是否可以加入人性探讨,这是创作中很困惑的问题。

        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隋丽副教授在发言中就民间文学的创新边界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她表示,在创新过程中,应该坚守边界,探讨故事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在创作中应保留故事中的核心符号、基本母题和主题。如果这些要素改变了,那么故事可能就失去了本来的样子和韵味了。一些标志性的名字符号,如果改变了,有时也会使故事的韵味发生改变。比如《路遥知马力》中人物名字从路遥、马力变为张德贤和胡应栓感觉值得商榷。友情的主题以及核心母题“洞房误会”“借种生子”保留了,使这个故事尽管在篇幅上扩充了数倍,内容更加丰富,但是依然维持了故事原有的质地。《秃尾巴老李》舞台剧中对闯关东文化主题的强化也非常符合故事原来的精神内核。故事传承和创新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越过故事的“边界”。

        江帆教授补充道,有些俗语故事的基本模式是依托于传统,既节约文化成本,在传播过程中也富有感染力,改编过程中要遵从这种规律。故事改编成戏剧,一定要将最闪光和精髓的点抓住,比如《孙太生感化山神》,它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故事,它实际上是说人被逼到绝境的时候,才能与自己高贵的人性相遇。

        赵春林教授做了回应,改名字是出于听众在第一时间可以突破故事常规,使情节具备悬念,只要是故事的核心、主题没变,其他改动会更利于人物鲜活。此外,故事改编成戏剧或广播剧时,人物对话和动作的因果关系必须确立。

       黄涛教授补充道,故事的核心是否有变是我们判断它合理传承的标准。但是,大学生故事会创作主体应该是大学生,而非囿于我们。大学生有自己的传承方式、趣味、想象和表达方式。

        隋丽副教授回应表示,此次启动展演过程中的确指导老师参与成分比较大,主要是想做成示范性的精品,是特定的需要,今后的活动中会注意学生主体参与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希望后续可以摸索出一套模式。

         白旭旻主任最后表示,中国人要有自我的文化感知,文化内核的传承比故事的传承更为重要。

         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关于民间文学、民间文艺现代传承与艺术创新的理论话题却刚刚开始,随着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探索,这些理论的思考也必将更加深入。

撰       稿:隋丽  闫晓娇
图文编辑:闫晓娇
摄       影:金丹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6z-oJjqBrTZlhidRTS66g

TOP

【人生仪礼】浅析婚礼拜堂仪式的起源和流变(10.15)

       如今在翻拍的各种宫斗大戏里必然有关于“选秀成婚”的桥段,就是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也不例外,况且是在那样讲究礼仪的时代,成婚必定要讲究必要的礼数,“结发之妻”的礼数更是少不得。古往今来人们对婚礼尤其重视,并视为“人生大事”之一。那么,古代人是怎样看待婚礼的呢?婚礼拜堂仪式起源于何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出现了哪些流变呢?

一、古人对婚礼的认知及践行


      《礼记》中有关于古代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记载,婚礼即古代“六礼”中的“亲迎”。在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中已有对婚礼的描写,《世本》言:“太昊制以俪皮为嫁娶之礼”。《礼记·郊特牲》曰:“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乐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即从周代时候起人们就开始将人类的起源首先归结于男女二人缔结婚姻的结果,且在这一时期已有明确的婚礼制度,规定人们的言行。婚姻对于人类的繁衍极为重要,如果没有男女的结合,人类就无从而来。《礼记·昏议》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即是说婚礼,是将结合两姓间的欢好,上祭祀宗庙,而下继续后嗣的事,因此君子重视婚礼;又言曰:“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故曰‘婚礼者礼之本也’。”婚礼之所以受到重视的原因,对建立和端正夫妇、父子和君臣关系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拜堂仪式的起源和流变


(一)先秦时期“亲迎”重在“礼”

       先秦文献中关于拜堂仪式的记述还不像后世那样详尽。《礼记·昏议》中在亲迎的仪式中,也有类似于后世拜堂仪式的描写,书中这样记载:“妇至,婿揖妇以入。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古代因为婚礼举行的时间是在黄昏或者夜里,所以称为“昏礼”,从这段记载来看,“合卺”在春秋时代是作为男女结合的一种仪式存在,从此合为一体之意,后世美称“交杯酒”或“合欢酒”。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然后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唐宋以后直到现代,交杯酒还是婚礼上的重要项目。由此看来,婚礼行“交杯酒”是拜堂仪式的最初表现。 虽然这一时期还没有具体的像后世那样完备的一拜三叩,三拜九叩的拜堂仪式,但从礼制方面可谓是后来拜堂仪式的源起。此外,《仪礼·士昏礼》中也有婚礼礼拜仪式的记载,“妇至,主人揖妇以入。……坐祭,卒爵,拜。皆答拜。”亲迎之后,新娘来到新郎家里的礼拜仪式,讲的更多的是“食礼”,三次送酒漱口的规矩以及赞者的酌酒自酢之礼,这应是后世的“夫妻对拜”以及“拜族人”的最初形式。《仪礼》中也有讲到在亲迎时,婿至女家接走新娘时的“拜庙堂之礼”以及婚礼第二天的拜舅姑之礼,这应是后世的婚礼当天“拜宗庙”、“拜高堂”的源起。

(二)秦汉至元代拜堂仪式的形成及流变

       汉魏和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无论是国家的“礼制下行”,还是下层民众自发形成的民间规约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且经过前代的孕育,拜堂仪式中的“三拜”(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至唐代已经合成。这一时期,新郎新娘是在新婚后的第二天拜见舅姑,俗名叫作“拜堂”,这与后世的拜天地有所不同,与上述《仪礼》的新婚第二天拜见舅姑之礼相同。在唐代以前北方地区称之为“交拜礼”,唐时“拜堂”一词正式出现。“夫妻对拜”早在晋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夫妻对拜固定为一项婚姻礼仪。汉族婚姻习俗中,婚礼的一系列拜堂仪式得以执行约起源于北宋时期,后在全国各地流传,北宋时期一般是婚礼当天先拜家庙,次日五更再夫妻展拜。在南宋时期,这一系列程序则改在了当天,在举办婚礼的时候,新婚夫妇要参拜天地,再拜夫婿的父母和尊长以及祖先,也有的将拜天地、拜祖先和父母以及夫妻对拜合称为“拜堂”,当然这也存在不同地域差异的情况。至辽代、金代和元代时期除一些少数民族外,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大多承袭唐宋时期的婚礼拜堂仪式制度。

(1)“拜天地”

       亲迎之日,新郎和新娘举行隆重的拜堂仪式。“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专门搭设的喜堂中进行,设有一张天地桌,上面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在这里行三拜九叩礼。参拜的时辰以及方位等,要由算命先生根据喜神的方位等占卜吉时举行。

       关于“拜天地”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开始只造了一个俊俏的后生,这后生虽说有吃有穿,逍遥自在,但孤孤单单一人,总觉得很闷。所以常唉声叹气。一天晚上,月亮圆了,明光光地挂在天上,小伙子触景生情,更感寂寞,就对月亮说:“月老月老你细听,给我找个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领你的情!”刚说完,月亮一忽闪,一个白眉长须的老人拄着一根龙头拐棍来到小伙子的面前,说:“后生不要愁,我给你找个小帮手”。说完后,一阵清风,长须老人不见了。小伙子感到很纳闷。过了一个时辰,就见长须老人领着一个姑娘飘悠悠地落到小伙子面前,对小伙子说:“我到女娲那里,让她又造了一个女人,给你领来了。 你们先认识一下,一会儿我给你们办喜事。”一忽闪,老人不见了。小伙子见姑娘脸腮绯红,像月季花一般,于是喜上眉梢;姑娘见小伙子眼睛明亮,诚实坦白,也觉得情投意合。两人四目一对,一见钟情。小伙子结巴着说 : “你愿意和我一块生活吗?” 姑娘听了,脸上飞起两朵红云,说:“ 愿意。”正在这时,传来一阵笑声,长须老人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站在小伙子和姑娘面前,指着两个老人说:“这是天公和土地,你们以后的生活全都离不开他俩。现在我们给你们办喜事,首先,给养育你们的天公、土地拜三拜。”随着月下老人的喊话声,小伙子和姑娘对天、地拜了三拜。随后,月下老人笑着说:“我给你们牵红线,你们还得给我拜拜。”小伙子和姑娘又对着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刚拜完,三位老人全不见了。从这以后,两人过起了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幸福生活。为了感激天地的养育之恩,为了感激月下老人牵线搭桥的恩惠,从此以后在结婚时必须:一拜天地;二拜月下老人;三拜父母。便形成了结婚“拜天地”的习俗 。

(2)“拜高堂”

       婚礼拜父母称之为“拜高堂”,为什么叫作“高堂”呢?《说文解字》里讲“堂,殿也。”而唐代把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殿”,为了与其区分,便将百姓居住之地称为“堂”。关于“高堂”有不同的解释,一说古代每天都要到父母的内堂行礼,所以称为“高堂”;二说“高”字体现出对父母的敬重之意。不管怎样理解表达的都是对父母的尊重之情。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篇记载:“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近代婚礼,当迎妇……妇入门,舅姑以下悉从便门出,更从门入……娶妇。夫妇并拜,或共结镜纽。又娶妇之家,弄新妇,腊月娶妇,不见姑。”说明在唐代已有拜见男方父母的习俗,只是存在在腊月时候结婚不拜见的习俗;在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娶妇》篇的记载,“散后。次日五更,用一卓,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拜堂’。次拜尊长亲戚……谓之‘答贺’。”也可得出北宋“拜高堂”虽在婚礼次日,但这一风俗已经十分盛行,并发展完备;在南宋吴自牧《梦华录》二十卷《嫁娶》中“女挂于手,面相向而行,谓之‘牵巾’,并利于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华容,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及参谒外舅姑已毕……以终其仪。”也提到了参拜家长宗庙的礼仪。

(3)“夫妻对拜”

       从现有史料的记载,未见汉代之前有夫妻拜堂的记载,但是在《世说新语》中有个故事,可证明拜堂风俗始于晋代的徐州。当时有个叫王浑的徐州刺史,元配老婆死了,又娶了一个。续娶之妻为颜氏,是个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他们拜堂时,颜氏先拜王浑,然后王浑准备答拜。这时,有人对王浑说:“你是一个州级高官,怎么可以拜她?”王浑就没有答拜。为此颜氏非常恼怒。尽管这对夫妻的对拜没有最后完成,但说明当时的徐州的确存在夫妻对拜的风俗。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齐皇帝举行婚姻大典时,夫妻也要互拜的。从唐代开始,上至皇家下至平民百姓,婚礼时全部要行夫妻对拜之礼。宋代以后,全国普遍流行起来,要拜天地、祖宗、舅姑(公婆),并夫妻对拜,这对于外姓女子从此成为男方中的一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夫妻对拜”成为婚礼交拜仪式中最重要的大礼。

(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拜堂仪式


       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依然沿袭古代“六礼”之制,并将交拜于庭,称之为“周堂”。《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中《叙州府志》四十三卷清光绪二十二年记载:“至,则婿家妇一人扶新妇升堂,婿左妇右,拜天地、祖宗。交拜毕,入室行合卺礼。逾时,遂遍拜舅姑及诸尊长,受拜者皆有拜礼,亦有次日始拜舅姑及尊长者。完婚后一二日,婿偕新妇往拜外舅姑,女士先以柬邀之,谓之‘接回门’。”由于地区的差异,在拜见舅姑和尊长上有婚礼当日和次日的差别,清代时舅姑还依然指的是新郎新娘的父母,只不过在婚礼当日新娘的父母也是不必拜见的,完婚后一两日,新郎领着新娘回门时再拜见,将新娘的父母称为“外舅姑”;《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中《同官县志》三十卷民国三十三年记载:“又一人向新妇撒以谷草节、黄表纸(谓如有祟拦路,贪拾钱不顾也),于是夫妇并立,跪拜天地、五祀、月老,曰‘拜天地’(礼为四兴四拜)。拜毕,入洞房。”可看出民国时期,在拜堂仪式上地区的差异,在仪式上有防鬼祟图吉利的习俗,像是向新妇撒谷草节、黄表纸,出现了“四兴四拜”的仪式。此外,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变化除了上述所举事例由“一拜三叩”、“三拜九叩”到“四兴四拜”等多种参拜对象以及婚礼当日和次日参拜的不同外,在不同地区还出现了新郎新娘并拜、一人拜的现象。

       婚礼仪式象征着男女二人的真正结合,拜过堂之后,两人就开始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因此拜堂仪式象征着遵照天地的指示而结合,并担负起孝顺父母、长辈和繁衍后代的职责,因此人们历来重视婚礼,并将此仪式代代传沿下来。

参考文献: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M].中华书局,1982.
(宋)吴自牧.《梦粱录》[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
(宋)李昉著.《太平广记》[M].中华书局,1961 .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何跃青主编.《中国婚俗文化》[M].外文出版社,2013.
张亮采著.《中国风俗史》[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秦    雪
图文编辑:秦    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HAoPyholVbOP-8eRN4VE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0-20 11:39 编辑 ]

TOP

金庸小说的对照模式与蒙古想像 ——以《射雕英雄传》郭靖英雄形象的塑造为例

      【内容提要】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一书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蒙古人生性质朴,敬重英雄好汉”的理想品质,但是,这些蒙古想像并不出自金庸对于蒙古文化以及蒙古生活的现实了解。金庸的蒙古想像更多地是出于郭靖的英雄形象塑造之需要。因为需要塑造英雄形象,所以需要有各种陪衬形象来完成这一塑造,于是,有了各种对照人物的出现。同样,因为需要塑造英雄,所以需要有适合英雄品质生长的土壤。金庸选择了蒙古作为英雄生成的土壤,自然也就只能按照英雄的生长条件对于这一土壤的要求来对蒙古进行艺术想像。可见,《射雕英雄传》中的蒙古想像,主要是出于结构的需要,而不是对于现实的临摹。

      【关键词】小说创作;英雄形象;民间文学;对照模式

     【作者简介】施爱东,1968年生,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金庸小说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以小说中的人物配置而言,金庸往往使用对照(对立)模式,成对成双地构建人物谱系,然后再把对立双方从不同的方向调往同一活动场面,使他们相遇并展开矛盾冲突。这种对照模式下的人物形象,往往个性鲜明,相映成趣。

       在《射雕英雄传》中,围绕小说的英雄主人公郭靖,金庸配置了一系列对照(对立)的人物形象。这种人物设置的对照模式,可能体现在人物的内在品性方面,也可能体现在人物的外部体貌方面,或者体现在其它许多方面,其鲜明的对照(对立)特征总是会在读者的阅读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郭靖/杨康(憨厚的少年/奸诈的少年)、郭靖/黄蓉(傻女婿/巧媳妇)、黄蓉/华筝(机敏的南方姑娘/淳朴的北方姑娘)、黄蓉/穆念慈(受追捧的女孩/受侮辱的女孩)、铁木真/完颜洪烈(智勇双全的蒙古首领/工于谋略的金国王爷)、北丐/西毒(玩世不恭的正派武林高手/雄心勃勃的邪派武林高手)等等。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为了突出英雄形象的典型色彩,同时赋予其“合理”的可能性,金庸对典型人物成长环境与成长过程中的诸多要素进行了艺术调配,或者说虚拟设置。本文着重谈论的是,为了塑造郭靖/杨康这对矛盾人物,金庸对他们的成长环境进行了怎样的想像加工?并借此探讨金庸小说对照模式的结构法则。


       少年郭靖与少年杨康,两人的先天条件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1. 同是将门之后。杨康是杨家将的传人,郭靖是水浒英雄赛仁贵郭盛的后代。
2. 家庭出身几无差别。两家比邻而居,家境相似,其父辈武艺相近、品性相合。
3. 有指腹为亲的兄弟关系。两人差不多同时出生,同是全真道长丘处机给取的名字,两人名字合在一起,意思是“不忘靖康之耻”。

       但是,两人的后天成长环境却因战乱而错开,且形成鲜明对照。

       金庸选择了把少年郭靖培养成为正面形象。于是,为了让郭靖成长为一个正直、淳朴、诚实、守信、坚毅、不畏强权的英雄,金庸首先必须为他选择一个适于此一品性生长的社会环境。金庸选择了蒙古。小说中写到李萍从战乱中存活下来,野地产子,漫无目的地走入了大漠草原。茫茫大漠,风沙如刀,母子俩死生未卜,幸而遇到两位不知名姓的蒙古牧民,从此,金庸把郭靖这颗英雄种子撒在了这样一片土壤之中:

       蒙古人生性好客,怜贫恤孤,见她母子可怜,就邀她到蒙古包去饱餐了一顿,好好睡了一觉。蒙古人以游牧为生,赶了牲口东迁西徙,追逐水草,并无定居,用毛毡搭成帐篷以蔽风雪,就叫做蒙古包。这群牧民离开时留下了四头小羊给她。(金庸,P99)当时的蒙古人尚无文字,风俗粗犷,却是最重信义礼节,尤其尊敬客人。蒙古人自来不说污言秽语,即是对于深仇大寇,或在游戏笑谑之际,也从不咒诅谩骂。客人来到蒙古包里,不论识与不识,必定罄其所有的招待,而做客人的也决不可对主人有丝毫侮慢,如不遵主客之礼,皆以为莫大罪恶。(金庸,P115-116)

       有了好的土壤,还要有好的浇灌者。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作者在《射雕英雄传》中着力塑造的真正英雄是铁木真,而不是郭靖,正如《鹿鼎记》中的真正英雄是康熙而不是韦小宝一样。但由于铁木真是个不可再生、无法模仿的天才人物,他不是郭靖所能学习仿效的人物类型,因而也不是郭靖这颗英雄种子的浇灌者。小说中对郭靖英雄品格影响最大的蒙古英雄,一是哲别,一是拖雷。

       哲别是郭靖的箭术老师。郭靖第一次见到箭无虚发的黑袍将军哲别,就有惺惺相惜的崇敬,后来更是舍命帮助哲别躲避铁木真部众的追捕。哲别为了回报这个一面之交的小朋友,居然在与博尔术的生死决斗中,以饶博尔术一箭为条件,请求“一命换一命”,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存希望来保全郭靖的生命。

       这种舍己为人的气概后来也出现在了郭靖的行为中。当成吉思汗攻破撒麻尔罕城,下令屠城之际,郭靖放弃了自己为之努力很久的和黄蓉的爱情与婚姻,请求以自己的破城之功,换取成吉思汗“饶了这数十万百姓的性命”(金庸,P1352)。郭靖身上所表现出的许多阳刚、豪迈气质,都可以从哲别的身上找到其原始影像。

       拖雷是与郭靖共同成长的少年伙伴。英雄的阳刚精神和男性自我意识、英雄气概的培养,往往需要置身于一个同龄的男性团体之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肯定。在金庸笔下,拖雷充当了这一同龄团体的突出代表。拖雷在小说中的初次出场是与郭靖“结安答”,郭靖给他一块母亲自制的红色汗巾,他回赠了一个黄金项圈。接着,在与都史等人的群殴中,两人从最初的恼怒、害怕,到奋起反击,不屈不挠,再到拖雷单挑群少等等,无疑对郭靖的性格成长形成巨大影响。这一出小儿群殴中拖雷的出色表现,甚至可以视作郭靖与杨康“比武招亲之战”的一次预演。

       小说中哲别和拖雷形象塑造,显然都是为郭靖而设置的。一个是“英雄老师”,一个是“英雄同学”。金庸有意把郭靖种植在这样一块崇尚英雄、盛产英雄的土壤之中,无非是为了把郭靖培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作为郭靖的对照形象杨康,其生长条件却与郭靖的条件截然相反。为了把杨康培养成为一个奸诈的机敏少年,金庸选择了大金王子完颜洪烈的王府作为他的苗圃所在,让他以完颜洪烈养子的身份出场。
杨康的养父完颜洪烈在金庸笔下是一个阴险狡猾、虚伪奸诈的典型。此人每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口,无不透露着阴谋与险恶。他甫一出场就阴谋制造了一桩牛家村血案;一到蒙古就开始挑拨桑昆与铁木真的关系。他处处离间朋友,设局害人。

       完颜洪烈的种种卑劣行径,堪为杨康榜样。小说中写到,完颜洪烈兄弟初入蒙古,就以其轻浮的人品,与铁木真等蒙古英雄形成鲜明的对照。完颜洪烈的哥哥完颜洪熙,在金庸笔下更是轻浮得拙劣:

       完颜洪熙见郭靖等许多蒙古小孩站在远处,睁大了小眼,目不转瞬的瞧着,便哈哈大笑,探手入怀,抓了一把金钱,用力往小孩群中掷去,笑道:“赏给你们!”他把金钱撒得远远地,满拟众小孩定会群起欢呼抢夺,那时既显得自己气派豪阔,且可引为笑乐。(金庸,P115)

       相比之下,淳朴自尊的蒙古儿童,却并未如其所料,“欢呼抢夺”金人抛出的钱币:
这群小孩都是蒙古兵将的儿女,年纪虽小,却是个个自尊,对掷来的金币没人加以理睬。完颜洪熙讨了个老大没趣。(金庸,P115)

        完颜兄弟骄奢淫逸的大金兵将,也与铁木真战无不胜的蒙古军队形成鲜明的对照:

        这时太阳刚从草原远处天地交界线升起,铁木真上了马,五千人队早已整整齐齐排列在草原之上。金国兵将却兀自在帐幕中酣睡未醒。(金庸,P118)

       在金庸的想像中,蒙古人有崇高的荣誉感和极为坚定的处世原则,而与之相对的金人和汉人却总是不择手段。在一次围剿铁木真的战斗中,完颜洪烈麾下的四名汉族武士先后围攻郭靖,却被完颜洪烈的蒙古盟友所耻笑:

       山下蒙古众军突然大声鼓噪,呼喊怒骂。须知蒙古人生性质朴,敬重英雄好汉,眼见这四人用车轮战法斗郭靖已自气愤,再见二人夹击一个空手之人,实非大丈夫的行径,都高声吆喝,要那两人住手。郭靖虽是他们敌人,大家反而为他呐喊助威。(金庸,P230)


      金庸对蒙古形象的描写,寄托着他对质朴人性的呼唤。他笔下的蒙古人是理想化了的英雄群体。尽管金庸也谴责铁木真铁蹄所到之处的血腥与残暴,但这种谴责更多的是道德概念、精英意识的形象化表现,是小说中的插曲,而不是金庸小说的本意和主旋律。洋溢在小说中的更生动、更明快、更拨人心弦的,是金庸对蒙古式淳朴民风和蒙古式豪迈英雄的想像和向往。同时,他把这种想像当成了小说英雄生长的坚实土壤。

       与这种讴歌、向往的态度相对照的,是金庸对“南人”(包括金人)气质的失望与无奈。在《射雕英雄传》中,蒙古人与非蒙古人的品性有着天然的差别:出于对比的需要,非蒙古人被金庸描绘成了说话不算数、人性险恶、机巧难测的“南人”。

       根据小说的安排,郭靖十八岁成年之后,就得离开蒙古,到另一个舞台上去成就他的英雄事业。拖雷在礼送郭靖南归时,金庸让拖雷说出这样的话来:
安答,南人说了话常常不算的,你可得小心,别上了当。(金庸,P238)

        郭靖与杨康比武招亲一战,金庸更是直接以叙事者身份插入议论:

       他(郭靖)天性质朴,自幼又与粗犷诚实之人相处,是以对人性之险恶竟自全然不知。……这时愤怒之下,又是茫然不解,真不相信世间竟有这等事情。(金庸,P268)

        而与华筝的久别重逢,却让郭靖充满着喜悦:

        蒙古人性子直率,心中想到甚么,口里就说了出来。郭靖与南人相处年余,多历机巧,此时重回旧地,听到华筝这般说话口气,不禁深有亲切之感。(金庸,P1304)

        在金庸虚构的宝应之战中,当哲别、拖雷、博尔忽处于弱势的时候,面对强敌围攻,三位蒙古英雄争相要求断后,保护同伴,体现了死生与共的团结精神;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旦强弱形势逆转,本来如狼似虎的金兵与汉族武士却立即表现得“魂飞魄散,四下里乱逃”,三个首领中,“两人竟然背道而驰”,剩下一个“奔的却又是另一个方向”。(金庸,P590)蒙古英雄的牺牲精神与“南人”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对照。

        在拖雷出使临安的故事中,金庸更把自己对“南人”品性的失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拖雷奉父王之命出使临安,约宋朝夹击金国。但宋朝君臣苟安东南,畏惧金兵,金兵不来攻打,已是谢天谢地,哪敢去轻捋虎须?因之对拖雷十分冷淡,将他安置在宾馆之中,迁延不理。……及后消息传来,蒙古出兵连捷,连金国的中都燕京也已攻下,宋朝大臣立即转过脸色,对拖雷四王子长、四王子短,奉承个不亦乐乎。至于同盟攻金,变成毫不费力的打落水狗,尚能乘机坐收厚利,又何乐而不为?……拖雷心中鄙夷,但还是与南宋订了同盟攻金之约。(金庸,P932)

       但是,当时的蒙古人与大宋王朝毕竟还是对立的军事集团,当蒙古与大宋兵戎相见的时候,郭靖何去何从?其生命意义就成为“一个问题”。金庸在小说中借郭靖之去留选择,表达了这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拖雷劝道:“安答,你自小生长蒙古,就与蒙古人一般无异。赵宋贪官勾结金人,害死你父亲,逼得你母亲无家可归。若非父王收留,你焉有今日?你我兄弟情深义重,我不能累你做个不孝之人,盼你回心转意,遵奉大汗令旨。”

       郭靖望着母亲,就欲出口答应,但想起母亲平日的教诲,又想起西域各国为蒙古征服后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状,实是左右为难。(金庸,P1138-1139)


       金庸在写作《射雕英雄传》之前,从未去过蒙古,他的蒙古想像是为了给武林英雄郭靖的品格形成营造一个合乎情理的成长环境。并以此与杨康的成长环境形成鲜明对照。也就是说,即使金庸不选择蒙古来作为郭靖英雄品格的生成土壤,而是选择了别的族群,出于结构的需要,金庸一样会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英雄人物的塑造要求,将这一族群想像并描绘成另一个“蒙古”。

       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蒙古想像,是在有关蒙古历史传说的基础上,根据金庸自己的审美理想加工改造过的虚拟世界。如果金庸为郭靖选择的生成土壤是另一族群,那么,小说所要更换的只是与这一族群的历史传说相关的具体情节与事例,而金庸自己的审美理想则是不变的。换一种方式来说:具体情节和事例是可更换的,而这些情节和事例所要指向的目标是不变的。

       具体到《射雕英雄传》的情节选择,金庸在该书《后记》中说到,他对于成吉思汗及其身边英雄事迹的想像主要源自于一本叫做《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的奇书。该书翻译成现代汉语,即《蒙古秘史》,这是一本“蒙古皇室的秘密典籍,绝不外传,保存在元朝皇宫之中。”(金庸,P1493)《蒙古秘史》是一本采自古代蒙古族口头传说的历史记忆,这是一部充满着蒙古人自豪与骄傲的、对于自己民族英雄的历史记忆。它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时期的许多历史与传说。书中突出了成吉思汗的家族历史、成长经历、征战立国等各种传说,记载了蒙古汗国南征并进兵中亚、远征欧洲的部分英雄历史。

      但是,汉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却是基于受压迫民族的痛苦经历。在东南沿海各地以及内陆部分地区,盛传这样一类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蒙古人与汉族人的两种不同的历史记忆是一组矛盾的对照(对立)文本。这种矛盾同样反映在了《射雕英雄传》一书中。

        我们透过金庸的蒙古想像所看到的,正是蒙古族的民间记忆与汉民族的民间记忆之间的矛盾统一。一方面,是成吉思汗气呑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慨;一方面,是成吉思铁蹄之下“成千成万座房屋兀自焚烧,遍地都是尸骇,雪满平野,尽染赤血”(金庸,P1353)的残酷。对前者,金庸表达了他由衷的敬仰与向往;对后者,金庸不能不借着郭靖或丘处机之口,予以谴责和劝谏。


       对照模式是民间文学中最常见的结构模式,但是,作为精英文化的作家文学,如果一味照搬民间文学模式,把一种简单的结构形式拿来反复使用,也一定会变得面目可憎。

       为了避免特定模式的简单重复,金庸小说始终在寻求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刘再复所谓的“性格的二重组合”——呈现为一种渐变的、“复杂”的、或者是模糊的状态。金庸小说的人物配置始终个性鲜明,体现着浓烈的民间色彩。在对照模式的应用上,他采用了“有限变异”的方式,通过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上的内外对照,不断变换对照技巧。

       如果我们把整个的金庸武侠小说当作一个整体来看,那么,这种人物设置的对照(对立)模式在金庸的小说中,并不局限于一个层次或角度,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以“两兄弟型故事”(民间文学中的两兄弟型故事,一般都将哥哥设为反面角色,将弟弟设为正面角色)的对照模式而言,在郭靖/杨康这一对矛盾之外,还有陈家洛/乾隆皇帝、张无忌/宋青书、石破天/石中玉等许多相似的矛盾关系。

       在这些“两兄弟型”的矛盾体中,作为人物品性的对照(对立)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即“正直善良/邪恶奸诈”;而且,在金庸小说中,这一组矛盾显然可以明确地对应于另一组对照(对立)的成长模式:即“历经磨难的少年/纨绔少年”。

        如果写成公式,可以这样来表达:

       历经磨难的少年:正直善良 / 纨绔少年:邪恶奸诈

      一公式在金庸小说中基本上是稳定的、不变的。它与金庸的主观意志,比如,固有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等文化积淀有必然联系。

       在这一公式的前提之下,若只以反面人物的成长环境而言,杨康的成长环境与宋青书的成长环境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宋青书的成长环境又与石中玉的成长环境大不相同。杨康生长于污浊的帝王之家,是邪恶之家开出的邪恶之花;而宋青书却是成长于光明正大的武当世家,是名门正派培养出来的遗传变体;石中玉则是游走于玄素庄、雪山派、长乐帮等或正或邪的武林派别之间的天然恶少,看不出其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英雄少年/邪恶之家开出的邪恶之花 // 英雄少年/名门正派培养出来的遗传变体// 英雄少年/游走于正邪武林派别之间的天然恶少
金庸只是改变了其中的一个因子,比如反面形象及其生长环境之间的联系方式,就能生出许多的新的变化。

       当然,这一公式还可以根据变化因子的不同,生成其它更多的组合方式,因而这一公式是不稳定的、可变的。

       由此可见,金庸小说人物配置的这种对照(对立)关系体现为一种既稳定,又可变异的“有限变异”模式。也就是说:
作为人物配置的对照关系是不变的,但其具体的对照方式却是可变的。

       当然,在金庸小说中,除去这种兄弟品性的对立关系之外,更多的是兄弟品性的统一关系,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黑白无常、《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之类,但即使是这种统一关系,也可能在另一层面上构成另一种对照(对立),如黑白无常一黑一白的相貌就是一组鲜明的视觉对照。金庸小说人物配置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层次的模型,我们很难在这篇文章中一网打尽,因为它与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研讨会无关,本文也就不再深入讨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郭晓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oCuprvbZBZmS9JD4X8Zs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1-9 12:48 编辑 ]

TOP

【田野实践】2018年静安村颁金节田野调查札记(11.7)

       2018年11月4日清晨,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邵凤丽副教授带领民俗学研究生王舒、郭晓宇驱车前往目的地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街道静安村,参加静安村满族同胞欢庆颁金节383周年活动。

       颁金节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人的族庆,也是纪念清太宗皇太极正式确定“女真”为“manz**”的日子。“颁金”为满语音译,有“生”、“生成”、“生机勃勃”之意。因为颁金节不是法定节假日,为了让大家共同参与,所以全国各地的满族同胞会在颁金节正日子前后举办庆祝活动,农历十月也被称为颁金月。

静安神堂

一、村落概况

       静安村是沈阳市的一个满族聚居村落,坐落在于洪区马三家子街道,为“沈阳国际满语文传承保护实验区”。这里还是“沈阳满族联谊会于洪区静安堡分会”,并被沈阳市于洪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为少数民族村。

       一下车,最先入眼的便是古朴简单的静安神堂,这是举行祭祀的场所。清代,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在祭祀神灵或祖先时都要举行隆重的典礼,而杀猪、吃肉则是典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祭祀流程

1、震米

      这次祭祀主要由喜登萨满孙铁峰主持。喜登萨满在神像面前磕三个头,然后跪着将萨满铃系在身上,将神帽戴在头上,开始震米。经过震米之后的小米会被做成打米糕,供奉给祖先。

2、领牲

       村民们将事先选好的猪置于供奉的神位前,猪头的方向需要正对着神位的方向。猪的毛色必须纯黑,无一杂色。

      领牲需要将热酒灌入猪耳。若猪耳动,则视为吉祥;不动,则要重新祷告。待猪耳动过之后,便将猪于神位前宰杀。

3、打米糕

       这时候,小米蒸熟了。把蒸熟的小米放在神位前进行敲打。敲打成粘稠状之后,在小米的表面涂抹一层东北特产油茶面,由未出阁的格格将小米捏成长五厘米宽三厘米左右的长方形米糕。

4、上香

       摆供品之前,总负责人那阳老师在祭台前点燃九根香,分别供奉灶神,天地神等各路神明。

5、上供

      供桌上除了苹果、香瓜、橘子、香蕉、红枣等供品,还有刚刚捏好的米糕和米酒。米糕有八碟,每碟有八个,碟上放着一双红筷子。盛放米酒的酒杯也有八杯。

6、摆件子

      献牲之后的猪被宰杀成八块,包括猪头,脖圈,前后腿等等,按顺序摆放在桌子上。

7、跳肉神

     摆件子完成之后,开始跳肉神。这个也是最隆重的一个环节。萨满除了使用萨满鼓,还使用了法铃。

     跳肉神结束,喜登萨满跪在神像面前,将萨满铃,神帽等一一卸下,再次磕三个头起身。

8、磕头

      跳肉神结束,要撤件子,之后满族族胞磕头,喜登萨满在旁边用满语和普通话进行主持。

9、集体用餐

      最后,参加活动的人一起其乐融融的用餐,在吃饭的时候,他们还跳了满族舞蹈,唱了满族歌曲,在欢声笑语中大家共同回忆民族历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图片来源:郭晓宇、王舒)

撰       稿:王    舒  郭晓宇
图文编辑:王    舒  郭晓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pJOqG3J7RJml0LYCP2oHw

TOP

【非遗之窗】手中木偶演绎世间情(11.11)

       年幼时,每次跟着大人赶庙会,总能看到一个两三平米的简易台子,一群孩童将简陋的小戏台围得严严实实,叽叽喳喳地翘首以盼。表演开始了,对于戏台上铿锵悦耳的唱腔,即使听不大懂,也不在意,艺人手中的木偶才是我们的最爱,一举一动,惟妙惟肖。

源远流长的木偶戏


       木偶戏是由幕后的演员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古代称之为傀儡戏,集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于一体,将天下奇事呈现在一方小小的舞台上。关于中国木偶戏的起源,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定论,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源于汉,兴于唐”。

    《后汉书》中记录:“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儡,酒酣之后,续以挽歌。”这是对木偶戏最早的文献记载。汉代,木偶戏在婚礼节庆场合中,作为娱乐消遣的表演形式而存在。晋朝王嘉所著的《拾遗记》中:“于掌中备百戏之乐,宛转屈曲于指掌间,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倏忽,玄丽于时。乐府皆传此技,至末代犹学焉。”描绘了木偶戏的表演特色与木偶的形体,同时反映出木偶戏在当时深受乐府追捧。唐朝是古代文学艺术空前发展的时期,木偶戏逐渐成为全国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北梦琐言》记载:“……频于使宅堂前弄傀儡子,军人百姓,穿宅观看,一无禁止。”到了宋朝,木偶戏的表演类型趋向多元化,达到木偶艺术的兴盛时期。耐得翁的《都城记胜》:“弄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肉傀儡。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其话本或如杂剧,或如崖词。”可见,宋朝的木偶戏内容十分丰富。此外,当时的演出团体经常出没于各个街市小巷,有时应召到宫廷中演出,上至贵族大臣,下至寻常百姓都为之称赞。明清时,木偶戏同戏曲并驱发展,艺术形式带有地域性,在与当地的戏曲结合中博采众长,木偶的制作工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哇,原来木偶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不仅如此,在2006年,木偶戏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呢。


我对木偶戏真是越来越好奇了,再给我讲讲。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木偶戏有哪几种吗?


异彩纷呈的艺术类别


提线木偶

       古代称为“悬丝傀儡”,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提线木偶由偶头、笼腹(躯干)、四肢、提线和勾牌(提线板)组成。这种木偶高约两尺,偶头用樟木或柳木雕刻成形,内设机关,以便提线操纵。为了与笼腹结合,木偶的脖子上粗下窄,可以随意扭动头部;笼腹用竹制成,以麻绳与手相连;木偶的手有文、武之分,武手舞刀弄枪,文手挥扇撑伞;脚又可分赤脚、靴脚和旦脚。提线可达6尺,一般为16条,由艺人根据具体动作来取舍。

布袋木偶

       又称“掌中木偶”,这种木偶戏的特点是艺人直接用手指操纵表演。木偶由偶头、中肢和服装构成。表演时,完全依靠艺人灵活的手指,食指掌握头颈,中指和拇指伸到左右衣袖中操纵双手。为了丰富木偶的动作,有时需要借助一根拐杖形竹签辅助表演。这种木偶体积小,操作方便,多是用于上演武戏,凭借艺人精湛的技艺来表演腾空跳窗等高难度动作。布袋木偶动作活泼,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

杖头木偶

      杖头木偶是由艺人同时操作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的表演形式。命杆,也就是主杆,支撑着木偶的肢架,与偶头相连接。根据手杆放在木偶衣服的内外,可以分为“内操纵杖头木偶”和“外操纵杖头木偶”,中国传统形式是内操纵完成木偶的手部动作。杖头木偶主要表演传统戏剧曲目,木杆在宽大的古代服饰中自由活动,既能够展现甩须抖髯的粗犷动作,也能将女性的婀娜体态表演得栩栩如生。

铁枝木偶

       据说铁枝木偶源自皮影戏,艺人们用绣帘当作幕布,摆上小桌子和道具用于表演,潮汕人称之为“纸戏”。在表演时艺人操纵木偶身上的铁丝完成动作。铁枝木偶身高一尺到一尺五,由彩塑泥头,桐木躯干,纸手木足组成。一场演出,往往需要多个艺人的相互配合,或盘膝而坐,或站于台正中,在木偶背后操纵,形象规整、结构别致。

     “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舞台上,艺人们用手中的木偶诉说着世间情,演绎着人生百态。你方唱罢我登场,欣赏一场木偶戏,就会被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吸引,同悲同喜。这份传承千年的手艺,值得我们每个人守护和延续,让指尖呈现大千世界的艺术,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魏爱棠.木偶戏[J].艺术遗产纲目.2018.
[2]骆燕.木偶戏前世今生初探[J].艺术百家.2014.
[3]段杨波.中国木偶戏源流[J].中华文化论坛.20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 :闫    妍
图文编辑 :闫    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TagCcDpTa5osDmKDbq_n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1-22 21:13 编辑 ]

TOP

【田野随笔】充满诗意的“辽中满族祭祀”(11.18)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民俗学者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2017年农历五月十三,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蒲河村举行祭祀关帝仪式,祭拜关帝已经成为蒲河村一年一度的重要民俗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就是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并梳理蒲河村村落记忆与祭礼的发展历程。

       祭祀活动举行时间为2017年6月7日凌晨三点,我们一行五人于7日凌晨十二点从沈阳出发,驱车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前一天的斜风细雨,给初夏的夜晚带来一丝凉意。

听取蛙声一片


       蒲河村凌晨的景象使我对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了切身的感悟。家庙祠堂在蒲河村西侧水田里,距村子有一公里左右,我们没有地方落脚又不能打扰村民休息,所以选择在家庙前等候。

       凌晨两点的农村水田边,空气中还夹杂着白天雨后的凉意,乌云密布的天低沉的压着,四周空无一人,甚至看不到一点亮光,满眼是空洞的黑。只有青蛙的叫声清脆入耳,寂静的水田让连阵的蛙声显得格外惹人注意。直到三点多,才有窸窸窣窣的村民出现,我们一行人收拾起行囊投身到这次家庙祭祀中。


庭院深深深几许


      家庙建于水田之中,经过两百米左右的“曲径”,红砖青瓦的小庭院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小型套院,小院东南角立着汉字与拼音双重标识的“蒲河满族村”红旗,过了小庭院后,再进一个挂有“祭祀祠堂”牌匾的门楼才能看到祭祀关帝的祠堂,门楼两侧贴的对联内容为:“汉室亭候忠义扬善留千古,除邪显正圣贤关羽传万家”。

       据主持祭祀的老人说整座建筑是由关公祠堂始建,起初就仅此一座独祠,后来村民捐款,资金逐步到位,才增添了后来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大师祠堂、祖宗祠堂与同时供奉送子娘娘、十不全、胡三太爷的祠堂,最后建成的才是外面的这个小院。由于得不到其他资金支持,蒲河村村民只能自己捐款自己建,所以即使这个一百平左右的小祠堂,也是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老人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充满了无奈与无助,但我们作为民俗学专业的学生进入田野只是调查,并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更不能品评对错,只能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和观察者,把一件事尽可能客观的描述清楚。
宇内乾坤自逍遥

       一个偏僻的小村子,一个水田里的小祠堂,其实暗藏乾坤。光看横幅“辽中蒲河爱新觉罗家庙落成241年庆典”,一个家庙有241年的历史也算罕见。从1776年即清乾隆四十一年,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受过破坏,但是能重新生发起来,十分不易。从门口两幅对联我们知道,这应该是关于祭祀关羽的祠堂,但为什么横幅写的是“家庙”呢?

      “家庙”在我们第一印象里会祭祀祖先的地方,或者是家族祠堂,怎么也不会与关羽有何联系,他们是清朝爱新觉罗家族,关羽是东汉末年人,两者少说也差了1400多年,所以不可能是以后裔的身份祭拜。后来听老人说,出于先祖对关帝的崇敬,在这里建了关帝庙,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就给毁坏了。文革后,由于这是满族村,所以政府给了优先权,至此,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祭祀着关帝的新觉罗家庙。

       辽中满族祭祀别具一格的祭祀对象,祭祀演变过程,和村民对祭祀的态度,是由于先祖对关帝的崇敬,而今村民对关帝的祭祀,也是为情感寻一种寄托,希望保佑家族的幸福平安。五月十三是关帝的生日,是整个中华民族最怀念关公的日子,中华民族以汉族为核心,各个民族把关帝的仁、忠、义传承。


“黑猪”:献给关帝的祭品


        整个祭祀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无杂毛黑猪”,东北人对黑毛猪可能没有什么兴趣,但对于我这个只见过白猪的人,真是有点少见多怪了。

        领牲的无杂毛黑猪重285斤,是献牲者为这次祭祀特意养了一年之久的。这头猪既不能卖也不能死,因为它是给关圣帝的祭品。凌晨三点十五分,四五个青壮年一起抓黑猪,准备领牲。领牲时,猪头朝东,肚子朝北,背朝南,左前腿系红绳,据村民介绍,左前腿系红绳是祖先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寓意喜庆吉祥。

        整个祭祀过程,最重要的要属往猪耳朵里灌酒,酒灌入后,猪摇头就代表关帝已经享用过,整个祭祀就算圆满。但也有例外,如果生病的猪作为领牲,灌多少酒它也不摇头,意味着关帝不接受。祭祀中,猪摆头为领,不摆头不算领。当遇到猪“不摇头”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在地上先画一个圆圈,里面再画一个十字,画完十字就表示关帝爷已领过牲,因为这是在人为操作下完成的领牲仪式,为的是祭祀顺利完成,而非神圣性的领牲,所以这家村民就必须要“还”,若不“还”,据村民说关帝就会“找你病”。但关键的是,由于村民都会争取每年的献牲资格,这家如果想再次成为献牲者,恐怕要排到几年以后了。领完牲的黑猪完成了它神圣的使命,接下来,就是被参加祭祀的人抬出门外,现场宰杀以供人分食,村民们说这是关帝给我们的恩惠。

       当我问祭祀活动为什么要从三点开始的时候,主持蒲河村祭祀的两位负责人告诉我,这是为了让前来参加祭祀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早早地吃上正宗的满族八大碗。另外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与时俱进”。总结过程,我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现象:第一是开始的时间改变了;第二是负责人和萨满对先跳神还是先领牲的讨论;第三是八大碗规格变了,由八碗八盘改为八碗六盘。作出变动的原因都可归为负责人想让参加祭祀的人早点吃上祭祀猪肉,享受关帝的恩泽。

      中午吃饭的时候,由领牲的那头黑猪做的“满族八大碗”被摆上餐桌。东北人为什么喜欢吃猪肉呢?这可能是因为东北冬天寒冷,只有大块吃肉才能有力气干活;另外养猪是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东北没有白猪,养的都是黑猪,黑猪肉格外香,尤其是用苞米、糠这些纯粮喂大的黑猪,味道就更香了。

       和一群不相识的人分享这顿“圣餐”,让我体味到了东北农村人的朴实与善良。饭桌上,有一个人自称是孔子的后裔,他是村里主持红事的司仪,他赶了二十多里路来这里,不去捐钱,不去祭拜,只是为了吃饭。主家知道了这个情况,没有半点排斥,而是热情相邀入席。其间还有三五个路过的骑行者过来看热闹,主家也为他们戴上红花,邀请他们前来吃饭。

      在蒲河人眼中,“吃黑猪”蕴含着“功德稀济落难人”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情怀,关圣帝将领牲后的食物分食给大众,不分你我,不分亲疏。

(图片来源:李泽鑫)

撰       稿:李泽鑫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iJQvSUMtOkJ97YYjyO5ZQ

TOP

中国民俗学年会开幕式设置特别环节纪念乌丙安先生(11.24)

       中国民俗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2018年年会于11月23日至2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为纪念乌丙安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在年会上推出了特别环节——播放乌丙安先生纪念短片。

       我一直有一个动力,我这一生将永远划正号,无论做人做学问,必须这样。在人生道路上确实有正反两方面的选择,但是只要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坎坷不平,也要坚持走自己的正路,那才有资格做个有脊梁的中国人。我们对国家、对民族要负责。


——乌丙安


       有人说,他化作了一片云,在他热爱的辽阔大地上,依然深情凝望。

       有人说,他变成了一束光,透着慈爱散发着温暖,照耀着我们的征途。

       有人说,他从未离去,他以另一种方式,在影像上,在文字里,与我们朝夕相伴。

       在我们心里,先生从未远去。

回忆之一  : 可爱的老顽童


       先生之风,如清澈甘泉,纯净炽热,他永葆一颗童心,追寻这个世界最有趣最好玩的未知领域,他与时尚同步,他活跃在微信朋友圈和网络世界里,是可爱的乌爷爷,是笑称自己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可爱的老顽童。

回忆之二:可敬的师长


       先生之风,殷切教诲、勉励后辈,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却沁人心肺,久难忘怀。“从人生到专业,是交叉的,彼此要互补、互吸收。你要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回头你的学问才能在社会上发挥它本身的能量,这个学科才能立住,恰恰是从‘根’上来的。”

回忆之三:用“双脚”走出来的民俗学家


        先生之风,植根田野,他把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投入于祖国大地,用脚步丈量着中华人文的根脉,山川湖海,古村乡镇,处处都有他跋涉的身影。

       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800多个村子,他说:“做民俗研究,必须到第一线去,整天在老百姓当中,不能当‘大楼学者’。” “我是田野派,第一线的,我肯定是到第一线去考察民俗的。我的民俗事业、民俗学事业是并举的,扭秧歌、耍龙灯,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到百姓中间,我能大声和他们唱、和他们交流。我到一个地方就尽可能说一个地方的方言。我除了通过资料学,就是到现场考察第一手材料中去学。”“我的民俗学研究是靠双脚走出来的;我这一辈子都把心思放在传统文化上。这是责任和义务,更是本分,我自得其乐,非常开心。

回忆之四:非遗大厦的守门人


      先生之风,高山仰止,胸怀壮志,为非遗呕心尽力。“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词:一生坚守老而弥坚,在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他是一名老兵;严把质量不辞劳苦,在守护非遗的大厦口他是一名守门人,他用时光诠释了对祖国文化的爱,用热血抒写了对民族遗产的情。

      乌丙安老师获奖感言:“荣誉应该属于大家,特别是传承人和传承人群,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希望国家十几亿人都自觉地保护非遗,这是我一生的想法。”“非遗不是表演,也不能游离于生活外,非遗就是生活,应该回到民间、社区与普通的老百姓息息相关。”

     “我们的历史曲曲折折,总是有一条正确的路在那里往前走。我觉得自己每逢这种情况,选择都是正确的。哪怕选择正确的时候,被逼得几乎到了濒临死亡,我也要坚持。我觉得活路就是这么闯出来的。”  


  ——乌丙安


      是的,先生从未离去。在他挥洒过汗水倾注了热爱的田野上,在他奔走疾呼过的非遗保护路上,他的脚印依然那么清晰。

      是的,他从未离去。在他耕耘一生的校园里,依然回响着他谆谆的教诲,那些声音刻印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里。

      是的,他从未离去。那些他关心过的普通的传承人、那些他鼓励过的后辈,依然记得他亲切的目光和话语。

      是的,他从未离去,为保护传统文化他振臂高呼、躬尽心力,那些振聋发聩的话语,依然言犹在耳。

      可是,我们再也无法握住他温暖的手掌,无法拥抱他瘦弱的肩膀,无法当面向他说一声:我们想念您!

       图片和视频片段来自网络以及师生们的提供,无法一一注明摄影师,感谢所有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乌丙安先生的珍贵影像,特此致谢!视频短片由隋丽文字撰稿,谢明博编辑。

       辽大民俗学公众号也继续向各界朋友征集乌丙安先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欢迎与我们联络,可在后台留言,或者发送至邮箱suili2052@qq.com

撰       稿:隋丽
图文编辑:王鹤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Futp0eA1-Q7A7wv8KF4L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1-24 15:04 编辑 ]

TOP

【田野随笔】我的木匠父亲(11.25)

      沈从文说“所有的偶然都是发展的必然”。在本科时偶然去蹭吴效群老师的民俗学课,瞬间被老师幽默的谈吐以及多姿多彩的田野经历所吸引。当踏上考研这条路时,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民俗学。在无数个备考的日子里,在无数个迷茫的日子里,我常常想,如果我去田野,会遇到怎样的人,会遇见怎样的故事,去体会怎样的情怀。

       第一次田野调查对象是我的父亲,我的木匠父亲。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坐在大门口,看着夕阳西下,我对父亲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访谈。那是我第一次站在他者的立场去理解自己的父亲。 在此之前我从未完完整整的了解过自己的父亲,除了父亲的身份,他还有木匠的身份,一个在黄土高原,黄河中下游兢兢业业大半辈子的木匠。

       说起我的木匠父亲,要从70年代末的择业讲起。在70年代黄河中下游的农村,温饱是最大的困难。村里世世代代靠着从河里挖沙卖沙赚钱养家,16岁的父亲正是能干的小伙子,一天能送两趟沙子,晚上回家天就黑洞洞了,喝上两碗面条汤,躺在床上就呼呼的睡去了。身为没落地主家女儿的奶奶毕竟是有远见的,她想如果这样下去,父亲这一辈子算是毁了。所以在父亲18岁的时候,在奶奶的坚持下,父亲义无反顾的去他乡拜师学艺,别人是三年学成出师,脑瓜子活络的父亲只学了一年就出师了,并且琢磨到了精湛的手工木艺。

       从此,不到20岁的父亲在帮家里侍弄好庄稼后的农闲时节, 就孤单地挑着沉甸甸的木匠挑子走村串户,徒步踏遍山山岭岭村村寨寨, 揽木匠活开始挣钱养家糊口。 多少浓荫蔽日、寂寥无人的时光下,烙下了担着沉重的木匠挑子而坚定前行的父亲的身影。

       80年代初期,在黄河中下游的农村,会一样木工手艺,那是会实打实的被人们尊称一声师傅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像我们的黄河母亲一样,父亲有着吃苦耐劳的品质。走街串巷,给人做桌子,订椅子,打箱子。处处受到人们的好评。也是靠着这样一份手艺,父亲给叔叔娶了媳妇儿,给老家盖了房子。父亲骄傲地说道:“那些年除了正月里在家歇着,一年360天我要出工330天呐,忙的很,到哪家都是让喝茶水,还管饭哩。”那是一个传统技艺备受推崇的年代,父亲很是为自己木工师傅的身份感到自豪。

       90年代是中国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交通逐渐便利,南北方交流加强,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特征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木工活儿的技艺上也天差地别。南方精细的木工活大量涌入北方市场,使得传统的北方粗狂的木工受到冲击。父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变通。跟着一个“南蛮子”学了一年,把大料变成小料,咱的活儿也精细咯。父亲总是带着一脸自豪说道。活儿做得精细了,自然就有上门来找的客户,十里八村的谁家办个喜事,打个三大件必然会第一个想到父亲。父亲骄傲的说道“那些年,在一个村子里我做了两年的活儿,东家做完西家做,整个村子的木匠活儿都是我做的,那还不是因为咱踏实,活儿做的好。” 那一刻落日的余辉打在父亲泛着油光的脸上,有些耀眼。

       千禧年之后,家家户户娶妻生子不单单再是传统的三大件了,装修行业蓄势待发,家家户户盖了新房都要装修一下,机械化大量生产满足了人们生活快节奏的发展需求。作为以传统木工活为手艺的父亲一度面临没有活儿做的窘境。父亲常说:“那机器做出来的物件儿是快,但那是冷冰冰的啊。”过了五六年之后,市场上类似于快餐式的机械化生产处于饱和的状态,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丰盈的同时,开始更多的关注精神追求。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人们有开始稀罕原汁原味的物件儿了”。这是在传统手工业中兴起的复古潮流,讲究手工打造的痕迹,保持木材的本真性,诸如清晰可见的纹路,一圈一圈的年轮。父亲常常说,他高兴人们喜欢这原汁原味的东西,那他这门手艺还能传下去。

       如果说是因为生计,父亲选择了木匠这份职业,那毋庸是因为精神的追求使得父亲大半辈子坚守了这份职业。每每打造一件木工活儿,仿佛是在打造自己的一生,是技艺与情感的打磨。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了“工匠精神”-------勤劳,踏实,坚守。

       家里有一件小屋子,父亲用来放自己的木匠工具:斧子、锯子、锤子。这些在现在的木匠活儿中几乎是用不到了,可父亲总是舍不得把它们丢下,他在墙上定了许多钉子,将那些工具井然有序的挂好,有事没事的时候总是去收拾收拾,每一件工具仿佛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父亲眼里都是一件珍贵的工艺品,父亲总是说:“等你有孩子了,我还有教小孙子认识这些物件儿呢!”我总是默默地想:我的孩子真是个幸运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静文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x4zdvra7rn7dwY_47JqAQ

TOP

【人生仪礼】围坐炕头听婚俗(11.30)

满族婚俗


      满族的婚俗,丰富多彩,颇具情趣。自清朝以来,满族就是一夫一妻制,不准早婚,并用宗教法制做约束。满族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但他们的成婚习俗,却有着自己的渊源和道德规范,形成了一套颇具满族特色的婚俗。

听新宾满族婚俗


       从新芽到落叶,距离上次拜访查树元老人已经数月,校园中遍地金黄的银杏,这一场景和去查老家路边小径厚厚的松针是何等相似,眼前不禁浮起我们一行人围坐热炕头听查树元老人说满俗、讲故事,甚至踏雪而行走访赫图阿拉城的的欢愉景象。


       如果你有幸来到赫图阿拉城,要是再能赶上一场满族婚礼,那可真是幸运之极了。部分满族新人会选择赫图阿拉城作为婚礼仪式的现场,这与我们常见的以现代化酒店为背景的婚礼相比,甚是新奇。整个老城区的古建筑上都挂满了喜气洋洋的红灯笼及红绸布,新娘身着满族服饰,在两位”丫鬟“的扶持下缓缓走着,从红色的面纱下都能看到楚楚动人的妆容。郎新娘开心的耳磨私语,应该击碎了不少单身狗的心!还是让小编带你走近查树元老人的炕头,听他给我们讲讲他所知道的新宾满族的婚俗吧!

       查树元老人说:“新宾满族婚俗那可要从媒人、娃娃亲说起了。娃娃亲属于婚姻类型中的特殊现象,是在娃娃们还小,两三岁,刚会爬不会走的时候,若两家大人处的好,瞅着小孩年貌相当,就商量给孩子们定下的亲事;还有一种叫指腹为婚,即娃娃还没生,双方的父母处的好,而且妻子都怀孕了,那孩子生下来,若同是男孩儿就拜个干兄弟,同是女孩儿呢就拜个干姊妹,一男一女那就正好配成对儿。

       不过满族定娃娃亲的不多,查树元老人回忆到,小时侯,听老人们讲过这么个事儿,就是说满族婚俗一开始呢,主要是”议亲”。当年就有一家姓涂(老涂家),上辈姓哈,下辈姓张(满族人的姓氏经历了很多年了,一辈一辈地在演变,他们头一辈姓哈,然后涂、张,直到中国解放才停止变动)。姓哈的这家呢,他们家老三姓涂,非常有钱,人称涂三爷,涂三爷家的儿子,姓张,叫张歧善,个挺高,瘦瘦挑挑的,但长相一般。

      还有一家是老郎家,家里很穷,愿意跟涂家结亲。涂家看老郎家太穷了,非常门不当户不对。但是这个姑娘长得非常好看,老郎家就合计说,我们家什么都不要,就要你这个闺女,两家就商量将婚事定下来,即议亲。

       议亲之后呢,要通过介绍人(媒人)去女方家去说合(当时老涂家找的介绍人姓郝,死好面子,大家都管他叫郝脸子):

       老郎家:我觉得这两个孩子年貌相当,是挺好的,但是俺们家太穷了,人家太富,穷富有点不均啊,门不当户不对,这可如何是好?

       老涂家:哎,没事,我们不在乎那事,而且你们家姑娘长得这么漂亮,我们家小伙儿就有点一般了,互相将就一下吧。

       谈妥以后,两家和亲戚朋友一说这个事,就说互相了解了解吧(也叫打听事儿)。即男方家的人假装不认识,到女方的左右邻舍去打听女方的情况,女方亦然,互相打听。打听完了之后反馈回来如果双方都觉得满意,即可定亲、拉单儿。

       拉单儿那不能空口无凭啊,得立词为据,男方就得问女方要什么,有什么要求之类的。

      老郎家:俺们小门小户人家,也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就双铺双盖,双猪双酒,过门前的小四礼吧,等到定了以后呢,再来个四彩礼就可以了!

什么是四小礼呢?和四彩礼又什么不同呢?


       四小礼呢,就是胭粉、雪花膏、口红、油四件。

       四彩礼就相对大一点:两瓶酒或者两篓酒——双盅双酒;粉条子两把细水长流,亲情永在;两碗蛋糕(就是咱们吃的那个糟子糕,那时候要是买了蛋糕就相当了不起了,最低级也买小饼干、光头饼、唐河面,这是咱们满族地区新宾县的特点)。再就是买二斤猪肉,也有买两把韭菜的,或者买两条鲤鱼之类的也行,代表富贵有余。

        姑爷将四彩礼送至老丈人家后,老丈人有“姑爷进门杀小鸡”的习俗:即起码杀个自家养的小鸡来招呼姑爷,这才能说明亲事定下来了。


红花小轿迎亲喽


       定下日子之后,就等迎接新娘子回家了!接亲就更有讲究了,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有不同的排场,最低规格也得来个“花红小轿”、红毡铺地。

       满族人办婚礼称“代东的”为“大拿”、“张罗”等。一切婚事的操办程序及婚礼的进行全由“大拿”来安排。还要请位能说会道、随机应变的人来唱喜歌,增加婚礼的欢乐气氛。当娶亲的轿车来到大门外时,鞭炮齐鸣,歌手便唱道:“鞭炮响,锣鼓喧,娶来的喜轿到门前。新人下轿贵人搀,满院的贵客仔细观。新娘长得似天仙,郎才女貌拔了尖。”

1、踏红毡:两名男童各拿一块毛毡,铺在轿前,两块来回倒替,由两名年轻女了搀扶新娘下轿,俗称“踏红毡”。喜歌唱道:“铺红毡,倒红毡,新娘花鞋尘不沾。”
2、跨火盆:代表红红火火。“新人来到火盆前,火神保佑过百年。新人一步跨过去,日子红火坐大官。”
3、跨马鞍子:代表平平安安。“洞房门前紫金鞍,紫金鞍上驼金钱。新人一步迈过去,富贵荣华万万年。”
4、射三箭,古时候是真射箭,现在是虚晃三下或者射到树上,即射三箭。

      随后进入厅堂,厅堂的八仙桌上那摆设可谓是琳琅满目啊!一碟栗子一碟枣,桂圆花生全都有,取谐音,希望新娘“早生贵子”。还有一说,花生还代表着“生”,但可别生一样,男女“花着生”。


拜天地入洞房


阿察布密歌

       满族婚礼由萨满主持,供桌上摆猪肘子和方子各块,碟三个酒盅,萨满手握神力,用满语诵唱“阿察布密歌”,全歌共分三段,译成汉语的歌词大意是:“选好良辰吉日,安排好结婚的席面,家里杀掉了肥猪,奉献给天上的神仙,请天神保佑你们夫妻生活美满,祝福你们无灾无难。年过七十也不老,八十儿孙绕膝前,九十岁童颜鹤发,一百岁仍健康如前。你们的儿女都很孝顺,弟兄妯娌亲密无间。为父者宽厚仁慈,儿孙们忠孝为先,子孙们日后升官,发财,你们夫妻荣华富贵,颐养天年。”

      萨满每唱完一段,便用刀切一块肉抛向天空祭神,大呼满语:“巴尼哈!阿布卡!”同时将碟内一盅酒泼在地上,再呼满语:“巴尼哈!纳"谓之“谢天谢地”之意。

      喜歌曰:“新人杨柳细腰条,脚踩高粱步步高,金盆玉水把脸洗,梳洗打扮细细描。”梳洗完毕开始拜天地,仍由两名女子搀扶下地来到院中天地桌前拜天地。主持人唱喜歌:

一拜天地多吉利;

二拜高堂幸福绵长;

夫妻对拜永远恩爱。


        拜完天地后,将新娘新郎引入洞房,上炕“坐福”,满族一般都是用高粱口袋搭成上炕的台阶,踩着高粱口袋上炕,代表步步登高。有喜歌唱道:

新媳妇炕头坐,又有银子又有锞。

金子堆成山,银子摞成摞。

不但今年好,年年都不错!


       又唱道:

今日今时喜气升,门前高挂龙凤灯。

大门挂彩红似玉,二门挂彩满堂红。

门前摆好号子队,花房小轿落门庭。

四喜进屋挽二美,银河天中渡双星。

八宝金鞍门枕放,上搭两串长寿铜。

新贵夫人踩过去,男中状元女授皇封。


何谓“坐福”?

       新人入洞房后,床四角都放了栗子、枣、硬币,他们在床上并肩而坐被称为“坐福”,随后,婆家人会端着半生饺子走进来,把里面最大的饺子送给新娘吃,并询问:“生不生?”新娘回答“生”!寓意早生子女。另外,新娘不能冲正南方坐,因为南边有太岁碰不得(古语有云:“碰着大太岁十二年不生长,小太岁六年不生长不能开花结果”)。

       坐完福下地立规矩,装烟袋:满族八大怪之一——十八的姑娘叼烟袋,所以这姑娘必须学会装烟,装上之后自己先抽一下,而后双手递给七大姑八大姨,长辈们把烟接过来要给新娘回礼(红包)。

闹洞房听声儿


        接下来可就是最热闹的环节,闹洞房了!

        满族闹洞房是由小孩子藏在柜子或者桌子底下,叽叽喳喳地闹一场。

       热闹过后,就由全科人给新婚夫妇铺被、放幔子(全科人就是上有父母、丈夫、下有孙男弟女,属相又不能与新人相克的人。其中,全科人的“科”字,来自满语 ngge,意思是“的”,没有适合的汉字可写,只好用同音字,整体意思就是全的人)。边铺被子边说:“褥子一抡,孩子成群;被头搭背头,养活姑娘住高楼,幔子一放孩子一炕;枕头一抡,孩子成群。“

       新婚夫妇开始睡觉时候,就需要有人在门口”听声“。有男有女、有老也有少,无论辈分,都扒在窗户外边听他们谁先说话、说些什么。但要赶上兵荒马乱时期,没人来听那也是使不得的(俗话说,人不来听鬼来听)于是插一荷花于后窗的窗台上——摘花来听。小鬼来了看到这儿有花,代表有人在听,就会躲得远远的。

拜公婆、回门

        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

       一般新婚夫妇于婚后第三天或第七天携四色礼回娘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

       这时候的四色礼又是什么呢?即酒、粉条子、猪肉(猪肉得带着点腰梁骨,还得在带骨头带肉硬肋的地方割一刀)、四色片糕(像舌头饼似的茯苓糕,像爆米花那样细软的蒸蛋糕,像小盒状的糟子糕,还有一卷一卷的黄千糕)。

      回门当天,新婚夫妇须在娘家包饺子,饺子煮好了需捞一勺,将其装入杏条小篮子带回婆家。这饺子的数量则代表着将来新媳妇头胎生孩儿的性别(单数生小子,双数生丫头)。

       满族的婚姻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满族几百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特点。

本文根据查树元访谈录音整理而成
访谈对象:查树元
访谈时间:2018年4月5日
访谈地点:辽宁新宾查树元家
访谈人:隋丽老师及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共7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乐乐
图文编辑:杨乐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YRI3DkBvbb2PaqvepgFb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2-7 19:45 编辑 ]

TOP

【学生课堂】走进环县婚礼习俗(12.2)

选题依据


       随着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一步步的深入,我们了解到很多新名词,对这门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环县农村的婚礼习俗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这其中融合了很多新的东西,但也保存着很多传统的礼仪习俗。虽然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但是对于的很多文化,我都了解的不够深入。如果没有上大学,那么我永远都不知道它属于文化学的范畴。所以把它作为一个选题,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礼仪习俗是环县人应该做的。

环县


       环县地处甘肃省东部,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气候复杂,地理条件恶劣,能耕种多种农作物,中国小杂粮之乡。环县小吃:环县羊羔肉、燕面柔柔、洋芋卜拉、羊肉饸饹面……旅游景点: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圣地,道教名山东老爷山。戏曲:小戏(环县皮影戏)、大戏(陇剧)。下面进行课题内容。

      首先,简单介绍课题。婚礼礼仪习俗,分三个部分——“挂锁”、“嫁”(现在大部分人说法都是出嫁女儿,有些老人仍然说“挤发女子”,这几个字的意思有贬义,意为打发,送出家门,更有甚者,赶出家门之说。从中可以看出女性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过程。)、“娶”。 娘家“嫁”女儿,婆家“娶”媳妇。
时间安排,一般在男女双方确定好要结婚时由男方家长出面找媒人谈彩礼钱,确定好彩礼后确定“挂锁”,“挂锁”是一项比较有传统元素的礼仪形式。“挂锁”之后确定婚期,一般“娶”日为良辰吉日,“嫁”则在“娶”的前一天在娘家操办。

一、挂锁


1.“挂锁”通俗的理解就是两家达成婚姻协议,签订“协议”的一个过程。在这一天由男方家长带着男子和彩礼到女方家中。女方则邀请“家门”(同宗族亲近的一些人)到家作为见证。
2.大部分彩礼是“挂锁”当日付清,剩余部分则在娶人当日“了(liao)礼”。
3.男方给女方“家门”每家带来礼品,给女方本家家人每人礼品,不成文的规定。
4.“锁”上栓钱,先女后男,挂完以后吃饭。

二、嫁


      男方“娶人的”于“嫁”日当日早上到女方,响炮接(送女的接),吹手开始吹。

      新媳妇头上别一根花(送女的提前别好),娶人的进门以后上炕把花拔下来插在蒸馍上,“娶人的”给“伴(pan)女的”双数钱(对新人有祝福之意“双”),随后自己吃饭。

      “送女的”端盘子请“娶人的”包陪方,盘子中一般端“两瓶酒、两盒烟、钱”,每人(“娶人的”和“送女的”)一份。

包陪方




       随着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一步步的深入,我们了解到很多新名词,对这门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环县农村的婚礼习俗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这其中融合了很多新的东西,但也保存着很多传统的礼仪习俗。



       包之前首先一样一样散开,让来客观看,录像。包陪方的时候放一个案子,“娶人的”站于上方,“送女的”站于下方,“掠客的”撑袋子装进所有陪方,包完以后由男方来人保管。包完以后“娶人的”放钱在包袱(原装陪方的包袱)中,娘家妈抱回家取出钱,称之为“包袱不空回”。



1. 上马衣服准备在筛子中,在陪方中挑选出来。
压箱子:女方压一份,男方必须用二倍来开。由“掠客的”负责看管。
坐夜:晚间小酒席,由本家人陪着“娶人的”“掠客的”吃吃喝喝,谈谈笑笑。
上马:
1. 半夜起来新娘子盘头,昨天取下的花仍盘在新娘子头上。
2. 新娘子上马的时候不能碰娘家的土,所以一般由本家兄长抱上马。
3. 新娘的衣服是包赔方时的“上马衣服”。
4. 新车里提前上去一个男孩子,作为“押马娃娃”
5. 婚车一路边走边停,押时间赶中午到新郎家

三、娶


       婚车到时新郎接亲,长期以来形成一个习惯,新车不开到家门口,而是在距离家几百米的地方停下车,由新郎背回新娘子。路上会有很多玩的项目,不过这个过程可有可无,纯粹是为了热闹红火。

      新娘进门一般有的直接拜堂成亲,有的则先闹洞房。下面以先闹洞房为例简述。

      铺床(闹洞房):

闹洞房


1.辈份上一般是新郎的同辈人或者爷爷辈及以上,(环县当地孙子辈与爷爷辈之间可以嬉闹玩耍,诨言相戏。)
2.洞房的项目有铺床、抢(方言中发diao,即争抢之意)核桃等
3.铺床:把炕底的毡重新翻一遍,擀面杖翻床单被罩枕套被子枕头毯子等。
4.抢核桃,是把核桃和红枣(象征一家团圆,日子和和美美,早生贵子)盘在一起放在床单下面,新娘坐着,新郎用脚推着绕新娘左三圈右三圈,然后闹洞房的人一起开抢。
5.一般核桃和枣都是双数,有双宿双飞之意。核桃多,枣少,因为核桃硬好赶一点,枣软且表面不光滑,因此少一些。
6.抢核桃一般两轮,抢到核桃的人则可以随意驱使新郎新娘帮他做一件事,或者出个难题让新郎新娘一起做。所以两轮下来差不多用一个多小时。

1.外家给新郎披红,新郎的妈妈和奶奶的娘家人被称为外家,新郎结婚外家带被面披红。(如左图)
2.两个人走上婚礼的殿堂,佩戴红花,男左女右。戴在左边来年生儿子,戴在右边来年生女儿,戴在中间来年生双胞胎。

3. 主持人首先要求新人介绍甜蜜的恋爱过程,众皆倾听,羡慕不已,最后新郎单膝跪地给新娘带上戒指。
4. 喝交杯酒。

1. 新郎新娘拜天地。现在不拜天地,一拜毛主席、二拜爷爷奶奶、三拜父亲母亲。以前跪地磕头现在鞠躬代替。最后夫妻对拜,旁人起哄着碰出响。
2. 拜高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时,平时差着辈份不敢玩的晚辈后生在这个时候也敢稍稍的放肆,拉着他们的大大(指与自己父亲同辈的同宗族长辈,平日里与大大们玩闹是不行的,玩笑都很少开,但这天可以放肆一小下)化妆戴帽,弄得热热闹闹的,长辈们乐呵呵的笑着而不恼。


1.原来讲究八大碗,流水席,来了就吃,吃了就走。因为之前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流水席省物省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婚礼礼仪上面。
2.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席真正讲究了起来。从早上到开始,羊肉饸饹面,炒猪血,
烩豆腐,炸油饼子等各种吃食,皆是环县本地名吃。
3.席面的讲究大,一般上双数菜,一汤一馍,还是双数。菜有热的凉的,搭配得当,从全
鸡全鱼全肘子到现在味好适量,一直变化发展着。人们素养的提升融合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独具特色。
4.坐席的时候新郎端着盘子,盘子里放着酒瓶和酒杯,兜里揣着烟,带着新娘,新娘手里拿个打火机,从首席开始给来客们逐个介绍、发烟敬酒,棚棚如此。结婚当天大客中新郎不认识的新娘介绍,新郎这边的亲戚朋友中不认识的介绍给新娘。然后新娘叫一声,那人应一声,点上烟喝完酒到下一桌。如此循环,一般新人敬的酒很多人都喝掉了,福酒,发的烟也是,都当场点上。

其他礼节


1.接送外家:专门安排接客人(断句为:接客 人;意为接客的人),外家客来时响炮,吹喇叭,上首席,接进窑里面歇着。送:本家人准备好酒席上剩余的菜品,客客气气的送走,外家客一再推辞之后只得接住,告辞而去,众人方返。
2.大客:新媳妇的娘家人称为大客,大客到的时候受到的待遇比外家客还要高。除了接客人专门接,吹喇叭响炮之外,不仅上首席,更多吃一席饭。安排专门的人陪伴大客,照顾着吃吃喝喝。女性大客会在中午时被安排吃一桌饭,名为“梳头线脸饭”。女方家属在当日会受到特别的尊敬,女性客人更甚,这其中蕴含着对娘家人的感谢以及对女性的尊重。
3.送大客:送大客不像送外家客一样包包行囊的客气,因为刚结识的亲戚,所以一定得稳重,双方都客客气气的。大客临走的时候,一对新人送出大门外,对着娘家人磕头相送。女儿女婿磕头谢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视频来源:郭涛)

小编介绍:辽宁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文三班本科生郭涛。大学里形成的四大爱好:打球、读书、写作、旅行。性格开朗,外焦里嫩(长得老而人傻)。

撰       稿 :郭    涛
图文编辑 :赵志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68Z5Vc78-NZui-EcDo3i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2-7 19:55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本溪社火,守望依旧(12.9)

      从中原大地到白山黑水,从古老的西周到清明盛世,有一朵古老的民族文化奇葩穿越了渺渺空间、漫漫岁月仍璀璨夺目,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溪社火。

一、本溪社火的起源


       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舞蹈。据传起源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溪社火”,也称武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它主要流传在本溪市明山区和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一带。过去交通闭塞,汤河和太子河在这里汇流,形成了水上运输主要通道的河运码头。那些被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所吸引的中原商贾纷至沓来,沿太子河而上冶铁、采煤,云集从业,使这里成为与中原经济、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地域。本溪县同江峪社火源自中原地区社火,古老的中原文化在这里得到融合和传承,因太子河道是其交通要道,故而流传地域大都沿太子河上游自下而上分布,形成了这里民间文化生长的特殊地理环境。因表演者手中以十八般兵器捉对厮杀来展现故事情节,也被称之“武社火”。队员们头戴红樱帽,身穿盔甲战袍,手持刀叉剑戟,背插令旗,在铿锵有力的古乐声中,两兵对阵,摇旗呐喊,奋力厮杀......使原本祭祀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份。

       由于社火源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远古的先民们在对土地与火的祭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人们又赋予了它祛瘟压邪、纳福求祥的含义。本溪社火的拜庙仪式,意在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二、本溪社火的特点


       本溪社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因表演者手中以十八般兵器捉对厮杀来展现故事情节,也被称之“武社火”,当地俗称"武秧歌"。队员们头戴红樱帽,身穿盔甲战袍,手持刀叉剑戟,背插令旗,在铿锵有力的古乐声中,两兵对阵,摇旗呐喊,奋力厮杀......使原本祭祀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份。社火的演出,主要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本溪社火类似于京剧中的武打戏,社火在出场时通常先排兵布阵,前面有将,后面有兵卒,呈现出古老战场的气势。表演中使用兵器种类较多,如:刀、棍、枪、剑、锤、鞭等。动作套路也较多,如:"刀对枪"、"枪对棍"、"枪对三节鞭"、"枪对斧"、"枪对双刀"、"枪对枪"等。使用不同的兵器,有着不同的"定式儿",因而"定式儿"也就很多,如:"弓步举枪"、"虚步持刀"、"正步背棍"、"弓步持斧"等。根据兵器的不同性能和特点,把这些动作融合在不同的动作套路之中。本溪社火表演的一招一式,套路清晰,节奏急促,动作准确,使观众目不暇接。另外,本溪社火通过动作来展示故事情节,故事中的人物身份、性格用脸谱来体现。如黑脸的张飞、红脸的关羽等。服饰上,主要有战裙、快靴、花盔、靠旗等。

       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社火脸谱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传统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
社火常被人们叫着"看戏",即"哑剧"。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社火脸谱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用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辩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色为正,黄为残暴,兰为草莽,绿为仪侠、恶野,金银为神妖。

三、本溪社火的表演程序


       本溪社火的表演程序比较复杂,它的表演区域,有正场和反场之分。以鼓为中心,演员背向鼓时为正场,面向鼓时为反场。每出戏的主要角色,称为"架梁的"(即武打艺人)。以两伙艺人做完一套动作的"亮相"为一个单元,叫做"定式儿"。每个角色的出场动作,统称为"拉架"。每出戏开场即出的,便是"架梁的",他的出场动作多以"飞脚"为主。在煞鼓点(打鼓时的停顿)的同时"定式儿",这时他必须站在正场的位置上。然后,再接做一套"拉架"动作,在煞鼓点的同时,又在反场做"定式儿"。其他的角色,则站在反场的位置上,与"架梁的"对峙。开打前,先由鼓师煞住鼓点,然后以"架梁的"顿抢为号,鼓师大喝一声"嗨!"鼓点骤起,意味着开打。开打,是戏曲中的术语,就是战斗,武秧歌的开打,分为五个回合。第一回合叫"原位",也就是说。对打的双方,做完套路动作之后,又各自回到原来的位置。第二回合叫"单划合"。"划合"很像戏曲中的"过合",也是一种调度手段,你来我往,互易其位。往来一次称"单划合";两次则为"双划合"。第三回合叫"横场",即对打双方分别从正场和反场的位置调度到鼓的左右两侧。第四回合叫"双划合"。第五回合叫"败场",即战败之后的退场。无论哪个角色,手中拿什么样的兵器,无论是几个人的开打,都要做这五个回合的动作。每个回合所做的套路动作,几乎是一样的。例如:刀对枪的第一回合,从"转身枪花"开始,接"凤凰三点头"、"划合"、"回马枪"和"转身挡枪",再接"凤凰三点头"、"搅枪"、"定式儿",直到第四回合结束,动作没有变化。第五回合在此基础上,又增加"连三枪"、"泰山压顶"等动作。虽然动作略有增加,但大同小异。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武打阵势,或称做套路。本溪社火的每出戏,均以"架梁的"被驯服或被抓获而告终,例如:《百草山》的白大娘,《三英战吕布》的吕布,《对松关》的罗章,《九龙山》的杨再兴。

四、本溪社火的文化价值


        本溪县社火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价值,在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本溪县社火以其神奇的魅力、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观众的喜爱,已成为本溪县正月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社火表演在传承古老民间艺术的同时,也活跃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本溪社火是老艺人对传统文化执着的坚守,正是这些平凡的坚守者,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才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慰藉着我们的心灵,明媚着我们的天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体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如今,社火已不单单是一项民俗活动,也是一种召唤。守着一方水土,扎根民间。虽然面孔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守望依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李婷婷
图文编辑:李婷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MfsBKMH8OMq6dWYlpdqF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2-15 21:21 编辑 ]

TOP

【田野随笔】初入田野的甜蜜与忧伤(12.15)

       对于学民俗的人而言,田野充满了诱惑,我也不落俗套,知道自己可以下田野的时候,内心的喜悦不亚于在寒冷的冬日被承包了一周的火锅。我们的调查地点是山西省运城市裴柏村,因为历史上出了很多宰相、将军,所以又叫宰相村。

       那时候是八月份,正逢雨季。我们一行人到达裴柏村,刚进村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裴柏村的家庙就在村口处,在雨中显得更加古朴。

DAY1山西,运城


       我们好奇又欣喜的环顾四周,第一次下田野明显处于小白状态,我笨拙又兴奋的跟在老师和学姐的后面,对村庄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调查计划为期四天,考虑到第一次下田野可能有些不适应,老师特意给了我们一天跟访学习时间,第二天我们就要分开去访谈了,时隔一年,尤记当时的紧张与兴奋!

DAY2闻喜,裴柏村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了裴氏的家庙,通过村民的指引,打听到了我们需要的访谈对象的住址,下午前往裴国臣家。听说我们是暑期做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裴大爷很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身为学生的极大便利。只见裴大爷拿出他的会客记录本,让我们一一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访谈进行的非常顺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爷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内容繁杂,有心情感悟,有村内事记,有美文摘抄,真让人心生敬意。临走时,知道我们在做关于家风、家训的内容,慷慨的拿出了他的所有相关资料供我们参考,心存感激!

       经过两天的摸索,第三天在村内的访谈就显得得心应手。在裴柏村的三天调查令我筋疲力竭,白天在村里访谈,晚上要整理录音,不禁感慨想下田野一定要有副好身体啊!


DAY4历史古镇


       第四天经过裴国臣的指引,我们有幸去阜底村拜访董召英老先生,他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礼仪先生。这天天气阴沉,去的路上下起了小雨。顺着村民指的方向,我们很快找到了董老家。董大爷70多岁,身体硬朗,平日里喜欢捏泥人,还自发整理出版了一本阜底村志,热衷于保护家乡文化。据奶奶讲,爷爷平时寡言少语,但谈及自己当账房先生的经历时,眼睛闪着亮光。那眼神中写满了激动和热爱。董大爷给我们展示捏好的泥人和各色书籍,我们征得同意后不停的拍照,生怕它忽然不翼而飞。董大爷听力不大好,要很大声才能听清楚,所以小小书房里的访谈都像在喊山。
不忍心打扰太久,雨停了,我们也该走了。临走的时候依依不舍的道别,他们将我们送到屋外,那时候运城正逢雨季,天气微凉,看他们站在风中目送我们远去,心里说不出的黯淡。对于再次相见的期许我们可能要食言了。我打小没有与老人相处的经验,印象中,只有严厉的姥姥总在质问我学习成绩的事情,所以对于老人,我是畏惧的。可首次田野接触的这几位老人让我感觉如沐春风。走出村庄的时候,我的情绪依然没有缓过来。

       我们作为调查者拿到了有利于我们做学问的资料,感到收获满满,可当看到他们满含期待的眼神,又无法给出具体的回应。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掠夺者,夺走他们心爱的珍藏之物。当时的这种心情一直无法释怀,每每想起田野总是这种心态。老师催的田野报告也一直没有勇气下笔,后来偶然间读到了高丙中先生的《民俗学的日常生活——通往民俗学的路径》中得到了答案,他说民俗学者作为知识分子,对特定对象的关心是通过他的调查对象而思考,他的对象不可避免的沦为他达到研究目的的工具。具有情怀的民俗学者,除了关心他自己的问题,也会关心对象的问题。他多半不是来解决问题的,但在追求自己目的的时候,不回避、不反对当地民众追求自己的目的,他有时还会让自己成为对象所利用的工具。

       这么看来,我是个有情怀的人呢,我们无力改变他们的现状,但殷切希望我能成为他们的工具,让他们能够更近一步的完成自己的心愿。

撰       稿:张丽丽
图文编辑:张丽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pll-GxpX_ro-ojJqScsVw

TOP

【物质生活】东北冻梨,冻住别离(12.21)

       寒冬腊月,冰雪皑皑,一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白,东北的寒冬总是如此直接。东北人的饮食,也和冬天一样充满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将粗犷与寒冷紧紧相伴。天气越是寒冷,东北人民越是喜欢吃一种神奇的冰冻水果——冻梨。

       冻梨是典型的冬天里的特色食物,由于以前受运输、保存条件的限制,东北的冬天几乎没有新鲜水果,只能将水果冻起来,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用水化开。人们常常开玩笑说:“梨子不能分开吃,因为它代表着分离。”可冻梨便把“离”冻住了,就意味着永不分离……

       在东北吃冻梨的习俗追溯起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辽代的契丹人就有食冻梨的习惯。据庞文英《文昌杂录》记载,契丹人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这是说契丹人将秋季野生梨树的果实采集后,用冰雪覆盖将其冻实,冷藏起来作为冬季的食品。《黑龙江述略》也曾载道:“奉天产梨,经冬则冻如枯木,以盆贮冷水浸之,历日乃转润可食。”

冻住一只梨,岁岁不分离


     冻梨的品种有很多,花盖梨、白梨等等,几乎所有的品种的梨,经过冷冻都可以成为冻梨,不过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冻秋梨模样长得丑:黑不溜秋的,身上凸凹不平,有的还带有麻点。人们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浇上凉水,盖上一层树叶,让它跟随低温自然冰冻。刚入冻时,梨表面黑的颜色较浅,越是寒冷,冻秋梨黑的程度就越深,糖分也从梨子里溢出来,光鲜地附着于冻梨的表面,等到快过年时,冻秋梨的表面颜色就和墨汁的颜色相差无几了。据说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可是经过这一番寒冷的洗礼,秋梨变得酸甜可口,果汁充足。这不禁使人们对“梅花香自苦寒来”,又有了另一番的感触和诠释。



       对秋梨的这种冰冻“折磨”绝不是一种摧残,恰恰反映出了东北人民的智慧。新鲜水果在常温下存放,维生素很容易流失,低温保存不仅可以减缓微生物繁殖,也能抑制一些酶的分解,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因此,冷冻水果不仅不会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因其组织成分发生了变化,营养成分得以完全释放,味道反而更加独特,还有清热、润燥、养身祛痰、减肥等功效,实为食疗佳品。黑褐色的皮,白白的肉,用手拿着,轻轻咬上一口,甜中略带着一点酸,特有的绵软之中又带着一点脆,味道好极了。

       吃冻梨是很有讲究的,冻梨可以慢慢地啃,也可以用水把冰“拔”出来,而后大口大口地吃。等待冻梨解冻的时间是最难熬的,但是等待却也是一种乐趣。首先把几个冻梨放在水盆里化冻,东北人把“化冻”叫成“缓”或"消",并因此形成一句歇后语:年三十晚上的冻秋梨----你找消呀(消同削,意思是你找打呀)。冻梨“缓”的时候,常常是周围结出了一圈儿冰包围着梨,然后几个梨周围的冰冻到了一起,成了个整体。要缓就得等到缓透了才好吃,捏碎包围着的冰,拿起软软的梨咬上一口,冰凉清甜的汁顺着口腔流入,然后顺着第一口的痕迹,吸里面的汁,每一口都那么甜丝丝,冰冰凉的。吸干了冻梨的精华,再把干瘪的梨肉一口吃掉,那种满足感实在无法形容。也有心急并想练牙口的,抓过冻得梆硬的冻梨,上去便啃,伴着牙啃在冻梨上的咯吱声,那黑褐色的冻梨上便清晰地留下许多牙痕。但无论哪种吃法,坐在炉火热乎的屋里,吃着酸甜可口的冻梨,望着飘起鹅毛大雪的窗外,无论多冷多干燥的天,吃一口冻梨肉,就能滋润心田……

冬季吃冻梨,人间少别离


       东北人在这么冷的天吃冻梨,不仅仅是因为好吃、解渴,他们还会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尤其是守岁的时候,夜不能寐昏昏欲睡,吃颗冻梨更精神,欢聚的时光也又多了一分。

       每逢岁末,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炕桌上摆满热气腾腾的热菜,瓜子糖果小零食也肯定是少不了的,与此同时,一盆缓好的冻梨也会摆到桌上。冻梨不仅可以解热去燥,还可解油腻解酒,吃上一个冻梨,立马觉得凉爽了不少,肚子也舒服了许多。每人吃上一个冻梨,还寓意着团团圆圆,岁岁不相离。

       每年的除夕夜晚,前半夜为了“守岁”是不能睡觉的。因为老人们说,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身体不得毛病。可小孩子总是会熬不住,没多久就昏昏欲睡起来,这时候冻梨就派上用场了。拿一个冰凉的冻梨在孩子脸蛋儿上碰一下,一个激灵就清醒了一点儿;再吃上个几口,那精神头儿马上就给提起来了,冰火两重天的绝佳体验,着实令人难忘。在不知不觉间,每一个除夕守岁的夜,亲人每一张红彤彤的笑脸,都清晰地印在了脑海中。

人间小别离,终将再相逢


       冻梨再甜再好吃,美味时刻也总是短暂的,它最好的赏味期限只有一个冬天,错过了这场寒冷,就要等下一年;与家人每年的相聚也和品尝冻梨一样,所有的欢声笑语都集中在这一场短暂的团聚里,年年岁岁,都为了等这一场相聚。

       每个冻梨,似乎都代表着一个小小的“永恒”。将一颗颗秋梨在最新鲜的时刻将它们精心冻住,就像把它们最甜美的状态永远留存住;团聚的时间再短暂,但是吃上一个冻梨,仿佛时间定格,可以细心感受与铭记每一个温馨的时刻。因为有了冻梨,每一场小别离,都变得不再感伤,每一场小团圆,都仿若永驻。

      岁岁年年,人生悄然发生着变化,唯有冻梨,冻住过往,冻住此刻,冻住人生中每一个美妙的时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金丹妮
图文编辑:金丹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tfXfsjo9gAVQYizsicu7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8-12-29 19:04 编辑 ]

TOP

【物质生活】为“山西面食”千千万万遍(1.2)

“面食之乡”


      我的家乡在山西,不同于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每个山西人自小都被五花八门的面食环绕,刀削面、猫耳朵、莜面栲栳栳、河捞、拔鱼儿、柳叶面等等,经常也有去山西游玩的朋友和我说:“山西面食也太多了,这么多天竟然没有吃到重样的!”的确,山西人在做面这件事上,从古至今已经开了上千个脑洞。他们围绕面食的原料和制法,如此排列组合品种那可谓相当多,就连一个普通人家至少也会做十几种面食。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做各式各样且好吃到爆的面食,这使我逐渐养成吃面的习惯,以致于后来离乡求学都很怀念家乡的味道。不管走到哪里先得侦探侦探哪里有面馆,再添点醋,从格局上来说满足程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在外多年的生活经验也使我感觉到山西面食的与众不同,它经过历史的传承演变,在取材、做法、口味、品类、成因、食俗、营养价值等方面体现出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面食文化”。

       可能大多数人最大的疑问是,山西人为何酷爱面食?这得从它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渊源讲起。大家都知道山西的地理位置是黄河中游地区,居住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别明显。在这样的条件下,取材于当地所产小麦、玉米、高粱、谷等杂粮,这就一定程度影响了这片地域的饮食文化。但是,山西人民在有限的原材料上不断努力探索。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学研究,在汉代人们已经广泛使用石磨等工具,在宋代加以各种类似于炒、焖、煎的方式,再加以不同的荤或素的浇头,使面食花样百出。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特殊的面食文化。


那一千多种面食的品种究竟怎么做出来的呢?


       首先从历史上山西便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因此整个山西地域面食的原材料也不尽相同。山西南部以小麦为主、中部和东南部以谷子、玉米、高粱等杂粮为主、北部以莜麦、荞麦、大豆为主。我家住在山西中部,如果你以为面食只有一种原料那可能错了,以前我经常看到妈妈在和面前,会在盆里撒两种或多种配制的面粉,小时候不懂为什么这么做?好奇地疑问才得知,多种配置可以达到粗粮细做的效果,更增添面的口感。此外,粗粮一定程度也具备药用养生价值。

      其次山西人在面食的具体制作上,手段与方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和面上,水的温度可以直接导致不同软硬程度的面团。“做烙饼要用开水烫面、做拉面要用温水、做饺子要用凉水”等等都是妈妈教我如何和面时,反复嘱咐的话语;在塑型上,不同的面食工具顷刻间可以变换出各种形状的面食。比如用筷子拌成絮状,用手拉成细条状、纠成片状,用擀面杖擀,用刀削,用机器压等等,待火候一到扔进锅里,色香味倶全的面食就成熟了。很多人来山西分分钟被“削面机器人”吸引了,其实如果你找一个地道的小店,你更会被当地人削面的技术折服,面的棱角、粗细程度技艺程度非常高。正如明代程敏政所云:“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

       最后,到了吃这一步。山西人对搭配也是非常讲究的,不同的浇头、菜码、小料,可以帮助提味增色,这是它的一个点睛之笔。酸甜苦辣咸五味,山西人最热衷于其中三样:酸、咸、辣。“只有加了陈醋的面,才真正称得上山西的面。”

      看了以上,大家是不是可以初步了解山西的面食为何这么丰富了。其实,面食对于山西人来说,更有乡的记忆和家邻的温暖。记得小时候,寒冷的冬季人们也有端上热乎乎的饭走街窜巷到别家交谈聊天,正所谓“山西村民,一碗在擎,檐前树下,出户入门,问看秋,饭场谈心,面尽事定,话毕箸停。”生病的时候,最想吃鸡蛋挂面、平时吃面必须得喝汤,所谓“原汤化原食”、面里加各式样的菜叶,所谓“菜饭合一”。这些细小的饮食习惯里蕴含着整个山西面食文化养生方式的积淀,这也与“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养生理念契合。

      每个山西人都为家乡的一碗面千千万万遍!那么,你心动了吗?

参考文献:
[1]刘佳佳.历史视角下的山西面食文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论文.2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闫晓娇
图文编辑:闫晓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lEsnZr_B6z9zNdHxPE3BA

TOP

【岁时民俗】时光里的一份温暖——年节琐记(1.7)

       我平时不怎么吃糖,却格外期待着过年时掺在花生瓜子里的糖。每年的糖果都是我和妈妈挑选,要挑那种送松松软软的和香脆酥酥的糖才好,当然了,酸到倒牙的山楂糖也必定会受到妈妈的喜爱。于是,过年期间家中的糖几乎都是我和我妈吃掉的。小时候特别喜欢收集糖纸,过年,就是我积攒一大批糖纸的好时候。我会小心翼翼的撕开包装,生怕弄坏糖纸,因为被撕坏的糖纸可不在我的收集行列。我特别喜欢漂亮的糖纸,花花绿绿的糖纸被我叠的整整齐齐用线捆着放在铁盒子里。可是想着,这么收集下去迟早有一天糖纸会多的无处安放。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略带微风的日子里,我把所有的糖纸拿在手中,一把一把的撒向空中,我看着它们随风飘舞,被风带出去好远随后又落在地上,散落一片战线被拉得好长……我长时间的收集就这么去了。从此,我再也没收集过糖纸。可每当我过年吃糖,看到好看的包装我都会想起那一大摞被我整整齐齐珍藏起来的糖纸。年,藏在缤纷绚烂的糖纸里。

        我从小就害怕鞭炮。害怕它震耳欲聋的威力,害怕它在我身旁突然的响起。却唯独对那烟花有种莫名的喜爱。或许这种喜爱要归功于小时候的手持式烟花。它细细长长的,没有鞭炮那种刺耳的响声,也没有声音炸裂开后满地红纸的单调,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拿在手上摇来摇去慢慢欣赏。每年除夕夜晚放鞭炮我爸都会喊我出去看。小时候不敢放鞭炮,他就将鞭炮系在细细长长的杆子上面,让我拿着长长的杆子往火堆旁靠近,噼里啪啦的响声让我不太敢睁开眼,他就在背后抱着我,一手捂着我的耳朵,一手帮我撑住杆子直到最后一个声音响完。今年也不例外,我虽早已不再像小时候参与到放鞭炮的队伍中,但是他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叫我看烟花。烟花那么美,我甚至觉得这么美的东西不会有人不喜欢。烟花在头顶绽放的那一刻内心是出奇的平静的,不是激动,也不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就好像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并且暗自期待着时间就这样永远静止。不知为什么,越是热闹喧嚣的年夜心却越是平静,这或许就是心安吧。我们家住的地方很少有人会通宵守岁,吃饭也很早,大概十点多,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已经放完鞭炮吃过饺子了。饭后,顶着严寒站在院子里眺望,说来真是奇怪,在鞭炮噼啪作响的时候不以为意却又在寂寥的时刻期待着夜的喧嚣再次点燃。年,藏在一闪而过的烟花里。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每当正月十五我们全家都会从里到外换好一身漂亮的衣裳去照相馆照一张全家福。那时候照相设备很简陋,常常是选好布景然后一家人站在背景前,摄影师拿着老旧的相机咔咔的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甚至,有时候冲洗出来的照片哥哥在闭着眼。可我们还是会好好的把它夹在影集里。后来,因为一些事,我们家照全家福的事就不再进行了。可我的记忆还是会时常的飘到小时候,飘到全家照相的那天。我们会赶着黑天呵着冷气走很远的路,去村上唯一一家照相馆,排着长长的队等待着拍新一年的全家福。相片冲洗出来是要很久以后的事了,甚至要等上大半个月。可我依然会眼巴巴的数日子,盼望着相片拿在我手里的那一刻。年,藏在每一张全家福里。

      妈妈总是在过年前就把猪肉连同骨头煮在锅里。在大锅里添好水,放好煮肉用的香叶、花椒、盐等就将锅子盖好,不断地往灶坑里添柴。我总是忍不住馋,在肉还没完全烂的时候就嚷着要吃,妈妈就会拿着筷子从骨头上撕下一小块算是比较熟的肉塞到我的嘴里。当然了,我们家的年夜饭离不开这一锅肉。焖肉,是我们家每年饭桌上必备的一道菜,将烀好的猪腿肉切成薄薄的片状,再将葱、姜、蒜、酱油等调料撒好放在锅里一蒸。蒸好以后还可以再抹上一层蒜酱,搭配着桌上的海鲜、汤、凉菜等别提有多香。年,藏在飘香四溢的饭菜里。

      年,总是不缺少那突破重重障碍赶回家中的人。他们在外奔波,忙于工作、忙于读书、忙于各自的生活。我们家也不例外,不约而同的,在外面的人都赶着年三十之前回到了家中。正印证了那句老话:“一年不赶,赶三十晚”。即使一票难求,也要想方设法回到家中过年。或许他们赶的不只是年,而是家的温暖。我们家一直有个习惯。从三十晚上或者初一那天起就要定日子一家一家的走亲戚,一家一家的吃饭,先是奶奶家,再是老叔家、三叔家以及我家等等。菜无非就是些常见的肉类等,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夹着。每当过年,肉总是让我吃的腻烦,于是就靠着桌上的凉菜一边下饭一边听着大人们的嘘寒问暖。正赶上亲戚家的姑父回家过年,酒杯碰酒杯传来叮当声时,醉眼朦胧间他说着:“今年带自己的女儿回来过年就是要让她认认自己的根、认认自家的坟地、认认自家的亲戚……”他不想在他去世后让这一份联系就此疏远甚至断掉。于是我深深地体会到:长大后,年更是那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它牵扯着我们每一个人。就这么一直轮下去,轮过一圈之后差不多也就到了正月十五,到了大家该离开家中各自忙自己生活的时刻了。可人们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再一次的等候着、期盼着年的光临。年,是团圆亦是陪伴。

      小时候,年还是那一身新衣服、是那红红的对联、是那五颜六色的挂钱;长大后,年还是亲戚间的礼尚往来、是欢声笑语、是觥筹交错。于我,年更是一张小小的车票。纵然翻山越岭,不远万里也要回到家人的身边。或许,有家人的地方才有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鹤铮
图文编辑:王鹤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zbn8WnpVBJlUkpBr-Gzw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