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海归博士,跳楼又跳江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海归博士,跳楼又跳江

海归博士,跳楼又跳江



海归博士,一位是在网络上正被热议的浙江大学博士涂某,一位是刚刚跳下湘江的湖南大学博士南某。同为工学博士,同为海外留学归来,同为70后高级引入人才,他们为什么要奔赴死亡?

国有句老话叫兔死狐悲。意思是境遇相同者的悲哀。看到他们的死亡消息,我内心竟有巨大的悲伤。这些70后的同龄人,孩子正在成长,家庭的担子刚要他承当,事业要到收获的时节。他们为什么要撒手而去。就说死者南某,男,1970年生。今年51日刚结婚。据了解,南系以引进人才的方式进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工程学院的,月薪1万元,工作仅一年。他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工作,并在海外攻读了博士后学位。就说涂某:19778月生于浙江金华,19959——20016月就读于清华大学,20006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9——20076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6月中旬回国到浙大建筑工程学院工作。一个到校一年,一个到校3个月。这块土地接纳了他们,生养他的土地却又轻易地断送了他们。


有网友猜测是:俩人被高价的房价逼的,有人说是评职称带来的心理压力。说白了,国内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找不到活路。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工科。这个学科注定了要用实业救国救家。但国内能够给他们创业的机会吗?国内有他们用武之地吗?有网友提出,问题在两位海归自己:太高看自己,心理优势太大,结果回国后心理难以承受落差。我觉得这话的言外之意圈内人一看就明白:两个书呆子,他们不明白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略现黑暗的学界现状,各种利益分配中的潜规则。


我已经无言了。我该感谢我的教育和我的父母。我在求学中,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而没能远赴重洋到国外去,也没有听从父母的命令上工科,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着选择。我也没有因为几次职称的落选去跳楼,这要感谢我的双腿不够灵活;我还要感谢我生活的城市,它还没有太深的河流可以让我尝试。


可如果有一天一个要看世界的人,终于还是归来,他的安身立命之所该怎么不被高处的坠楼或者跳水事件惊扰,怎么不做兔死狐悲的哀伤,怎样才能躲开同类亡魂的阴影,爱上自己的选择?!一定是那里出了问题,目前不是揪住某一方指责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怎样让更多的海归不再惊心、胆寒,找不到回家的路。


TOP

高校内部的官场化、资历化、资源分配不均等教育问题,与中国的社会传统、社会机制密切相关,作为70这一代人应该是可以想得通的,也可以说早就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的。

TOP

可怜,那些长年在国外的学子,归来后不知晓这些经验

TOP

十年寒窗图破壁。
图的是这个?
内外因皆有。
教育部长换了,不可能重换日月。
改良是当下中国的唯一选择。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要说利益分配的前规则,国外的大学或许更甚。博士们之所以不在国外跳江跳楼,而是回到国内去跳,或许是觉得回到了祖国,就像是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应该受人呵护才是的,却没想到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前途依然严酷......?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海归博士为何回国三月后自杀?

刘洪波

人民网 2009年10月23日13:44  

  (原题:浙大讲师自杀,逼问与逃避均非正解)

  浙江大学讲师涂序新跳楼自杀,报道称“疑因评职称问题”。(10月22日《华商报》)6月初从美国回国,9月17日自行离世,只有3个月时间。新闻报道回溯了这一段时间他工作和生活上的情况,这对于人们了解涂序新事件有所帮助。

  自杀以直接的生命否定形式,令人震骇。这是一个人对自己可能实行的最极端行动,也是一个人可以不受法律追究和道德谴责的最极端行为。它是高度自限性的,并不危及社会,但社会因之而震惊。可以说,每一个自杀事件,都以个人的极端形式,留给社会一个巨大的问号,他/她为什么如此?

  解释模式就此展开。然而,生命与心灵的复杂性、个人与环境组合的复杂性,都很难完全把握,而人们的思考往往只是着重于一端。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原因可以直接地解释自杀。面对同样的问题,人有着选择不同应对的可能性,在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行为的条件下尤其如此。

  就涂序新来说,报道称“疑因评职称问题”,是一种社会归因性的推测,而即使这种社会性的原因存在,自杀行为仍然建立在个人的心理反应之上。大概,自杀总是基于个人生理、心理与环境的复杂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以个人认知体验的形式而表现,其中主导因素何在,或许需要更专业的讨论,而非简单的判断。

  今天,自杀是一个如此不新鲜的现象,应该得到公允的讨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应当得到客观理性的面对。不能不遗憾地说,公允的讨论和理性的面对,还远没有成为现实。人们对自杀现象有逃避主义或逼问主义的态度分野,而这种分野的共同基础在于对自杀现象的放大了的直觉解读。

  在这种直觉解读中,自杀被归结为社会问题的直接后果,自杀行为被理解为一种控诉或者反抗。而自杀者在选择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可能被忽略不计,或者被工具性地使用。在这样的解读之下,人们或者逼问社会的不公,或者害怕这种逼问而对自杀现象作为社会论题不予以正视。无论哪一种态度,都既不足以为客观认识自杀现象并给予可能的干预提供帮助,也不足以解决这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对自杀行为进行直觉的社会解读可能还形成了对死者的不尊重,因为它可能是语言的“抬棺游行”,实现的不是死者的意志,而是抬棺游行者的意志。回避自杀现象的一方也参与了这种直觉解读模式的建构,使得问题无法得到真实的讨论,而是寄希望于人们不注意到自杀现象作为社会问题的存在。

  尊重生命,包括尊重死者的意志,尊重他作为个体所经历的一切悲苦、孤寂与哀伤。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独立的意义,意味着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世界,把自杀认知停留在直觉水平,并且由此而径奔控诉解释或者选择回避态度,并不是好的做法,因为它只会带来一种奇怪的“敏感”态度:不是逃避主义的敏感,就是跳脚而起的敏感。

  自杀现象应进行理性认知,走出直觉解读的模式,使问题得以成为一个公开的议题,脱敏化是必要的。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来源:凤凰网)

TOP

回复 3# 的帖子

制度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原因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霄冰 于 2009-10-31 17:47 发表
要说利益分配的前规则,国外的大学或许更甚。博士们之所以不在国外跳江跳楼,而是回到国内去跳,或许是觉得回到了祖国,就像是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应该受人呵护才是的,却没想到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前途依然严酷...... ...
也许海归们真的还需要适应国内的情况,在心态上有一个健康的调整,同时国内的教育科研体制也需要针对人才建设和培养有一个更为合理的调整

TOP

引用:
原帖由 Robot 于 2009-10-31 19:15 发表
海归博士为何回国三月后自杀?

刘洪波

人民网 2009年10月23日13:44  

  (原题:浙大讲师自杀,逼问与逃避均非正解)

  浙江大学讲师涂序新跳楼自杀,报道称“疑因评职称问题”。(10月22日《华商报 ...
让问题公众化,给公众一个更为健康的渠道去理解和沟通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09-10-31 17:28 发表
十年寒窗图破壁。
图的是这个?
内外因皆有。
教育部长换了,不可能重换日月。
改良是当下中国的唯一选择。
改良势在必行!!!

TOP

跳楼跳江的“海归”成了上个世纪20、30年代郁达夫小说主人公的现实翻版,引发了有识之士对中国高等教育界“潜规则”的反思,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到底在搞学术还是在“钻人术”。堂而皇之的“人才引进”背后,遭遇的却是歧视、排挤和打击,因为“海归”本身具有“另类”的意味。国外和国内学术环境的反差,使他们面临尴尬的境遇,随波逐流还是守望自己,当两者都无法实现时便是离开这个世界的选择。教育部下一步可能要么是沉默,要么质疑这些海归的“能力”。

[ 本帖最后由 twlijz 于 2009-11-1 15:31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自杀正常”和“脱敏”是最好的借口和托词

TOP

引用:
原帖由 twlijz 于 2009-11-1 15:30 发表
“自杀正常”和“脱敏”是最好的借口和托词
是的,很多人把责任归之于海归的能力问题以及心理素质脆弱等等,实在有些令人心寒。

在我眼中,他们是义士,是勇士,终于也成为了中国学术的烈士

TOP

引用:
原帖由 twlijz 于 2009-11-1 15:28 发表
跳楼跳江的“海归”成了上个世纪20、30年代郁达夫小说主人公的现实翻版,引发了有识之士对中国高等教育界“潜规则”的反思,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到底在搞学术还是在“钻人术”。堂而皇之的“人才引进”背后,遭遇的却是 ...
窝里斗,文人相轻,以及论资排辈的事情,在高校尤其明显,年轻的海归们回国就要面对这样残酷的积重已久的现实。。。。。。。。。。。。

TOP

关键是做出成果。
条件是入乡随俗,适应当下这个弊端重重的体制,但这个代价太沉重了。
其次是返回国外,做出成绩再衣锦还乡可能好些,但这又谈何容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体制只能改良,个人则需要心理上的革命!
钱学森时代已经过去,五个师之说已成往事。
海归也好,精英也罢,定位好自己尤为关键。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