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第1课堂第1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2017民间文学第1课堂第1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第一次研讨记录:
研讨时间  2017.9.19-2017.9.27
研讨主题  实践报告的主题选择;实践计划安排;
研讨形式  线上讨论;
研讨内容  民间文学相关作品阅读感受分享;观点思路交流;实践计划安排;
本次研讨成果  确定研讨基本方向;
本周任务  阅读中国神话故事,思考新颖可行的突破口,并于下周固定时间第二次讨论并分工;

[ 本帖最后由 汤艺君 于 2017-9-27 07:59 编辑 ]

TOP

2017民间文学第1小组第二次研讨记录

讨论时长:1小时30分~2小时;
讨论形式:线上;
讨论情况:体裁、主题选择分歧较大;讨论氛围热烈,成员总体表现积极;
核心问题:创新性与可行性;
讨论结果:暂无;
下一步计划:任务下发,尽快组织第三次讨论,解决分歧;
小组优势:成员态度端正,积极热情,思维活跃;
存在问题: 分歧处理与意见统一;
第二次任务下发:请各位组员针对本次讨论的分歧,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TOP

第二次研讨结果补充及阶段安排

全组分为实践和研究两部分,实践组以问卷和实际调研形式进行,研究组详查文献配合实践组数据分析,大家的进度都可以发进来哦~撸起袖子加油干

TOP

已拜托母亲将问卷转发到她的朋友圈了,期待回收更多数据
by 实践组的某扬

TOP

第二阶段任务安排

【主题】童谣中的反成长元素对儿童影响
【调研方案】
一、选择体裁:童谣
二、研究形式:问卷调查+采访(可以实地也可以电话)+文献研究
【预期内容】
(一)设置问卷和访谈问题
(二)问卷和访谈的数据整理
A.大家对童谣的偏好及原因,注意在年代、性别上有没有区别(黑色与绿色);
B.大家使用童谣的原因;
C.童谣的来源;
(三)分析报告
A.综合调查和文献,说明童谣在儿童生活中的产生发展使用的基本情况;
B.着重分析儿童的偏好,以及这种偏好产生的原因;
C.探究“黑色元素”存在的原因,是否可以存在,对儿童发展是有害还是有利;
D.提出相关建议
【分工】
实践组四人:
文献组四人:

欢迎大家随时把操作过程中的想法、问题以及好的参考资料上传分享!

TOP

第八-第九周任务安排

1.实践组依据计划进行具体调研实践,实践内容包括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等多种形式,要求体现广泛性、明确性、深入性。具体调研结果与问题 可在论坛直接回复。
2.文献组根据分工完成相应综述与评价。
3.初定上交时间:第九周周六(10.28)

TOP

武汉老童谣

浏览网页时偶然看到了武汉老童谣的内容,直接复制了过来。确实是上了年代的,1950年以前的老童谣,满满的那个时代记忆和当地方言特有的气息。


武汉老童谣

◎翘气古怪
翘气古怪,上街买菜;买的么菜?买的翘气古怪。
▲翘气:因受委屈而生气。这个词看得我特别亲切,因为在我小时候岳阳方言里也有相同的说法。那些为一点点事情喜欢赌气的女孩子会被称作翘气包,疼爱的成分要多过嘲笑。


◎伢伢洗澡
前拍拍,后拍拍,伢伢洗澡不吓吓。
▲拍读音pe,吓读音he,在武汉方言里读出来是押韵的。


◎虫虫飞
虫虫飞,虫虫走,虫虫不咬伢伢的手。


◎六月六
六月六,六月六,姆妈带我拜舅舅;舅妈要我吃臭肉,一吃吃得满嘴油。
▲六月六:天贶(kuang)节,民间认为这一天是晒衣物的日子,汉阳鹦鹉洲一带举行“磨子会”,要吃肉以示庆祝。
▲姆妈:妈妈的意思,读音其实接近恩妈,湖南方言中也是相似的说法。
▲臭肉:矫情的说法,为了表达亲近。

◎丫头
丫头丫,丫黄瓜;黄瓜苦,丫萝卜;萝卜辣,逞倒丫头杀。
▲逞:借字,音cen,意思是按、压。


◎点点窝窝
点点窝窝,牛屎拖拖,猫子吃饭,狗子唱歌,唱的么歌,唱的棉花董大哥。


◎姑娘谣
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
▲瞧瞧时髦的汉口姑娘!


◎妖精
妖精妖精得了妖精病,请了妖精医生来看病,妖精医生说冇得病,咕噜咕噜锤,咕噜咕噜叉,咕噜咕噜三娘娘管金叉。
▲这是武汉人玩“划头”游戏时念的一首歌,配合手势念出。


◎好垃坬
一个伢的妈,好垃坬;洗脚的水,调粑粑,身上的圪子搓麻花,围桶盖子敬菩萨。
▲这是一首儿童间互相嬉骂的歌谣,在实际言语中,“一个伢”常被替换成对方的名字。读来不雅,但是保留了很多方言俗语。
▲垃坬:邋遢
▲圪子:身上的污垢
▲围桶:马桶


◎扇子
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


◎肚子饿了
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馍馍,要吃馍馍!哪个叫你不吃,哪个叫你不吃?冇得蛤蛤,冇得蛤蛤!
▲这是一首流行于武汉沦陷(1938年10月)期间的儿歌,根据两只老虎的曲调填词。民国初年全国曾经流行用这首曲子唱出“打倒列强、除军阀”,而后又出现多个填词版本。唔,所以你可以试着唱出来。
▲蛤蛤:铜板,泛指钱,武汉称铜蛤子,蛤蛤,蛤儿,读音go。让我想起在湖南平江方言里,硬币被叫做银蛤子。


◎好吃佬·好哭佬
好吃佬,卖灯草,卖到河边狗子咬。狗子狗子你莫咬,我把钱你去过早。
好哭佬,卖灯草,卖到河边狗子咬。狗子狗子你莫咬,我把钱你去过早。
▲灯草:过去用做油灯的灯芯,轻便价廉,卖灯草比喻人不会有出息。
▲过早:武汉人有在外吃早餐的习惯,叫做“过早”。


◎黄鹤楼
黄鹤楼,层层高,雕龙画凤好花描。年年有个端阳节,王孙公子真逍遥。白纸扇,手里摇,手扶栏杆往下瞧:观音矶,水飘飘;采莲船,碧玉箫,细锣细鼓只管敲。
▲花描:鲜艳悦目。


◎月亮
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笆篓。笆篓破,接菱角;菱角尖,杵上天;天又高,万把刀;刀又快,切芹菜;芹菜青,换口针;针又秃,换块肉;肉又薄,换个锣;锣又响,换个桨;桨来划,换个瓜;瓜又甜,好过年。



◎忙年
二十四,打扬尘;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年办足;二十七,年办毕;二十八,把蜡插;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初一早,年拜了。

▲以上童谣由朱建颂先生收集整理

TOP

童谣与画

因为老童谣,又搜索到了萧继石“武汉老童谣画展”的作品,画风清新可人。顺便看了一些相关文章报道:
      “作为老武汉人,汉味童谣总能让我心头温暖,我非常享受画童谣的乐趣。”今年65岁的萧继石,儿时的童谣依然让他记忆犹新,比如“月亮走,我也走,走到南山卖笆篓……”念着这首童谣,他就想起童年时在黑夜里行走时,父亲教他的这首儿歌让他至今觉得温情浓浓。在题材上,萧继石优先选择最打动他、感受最深的童谣作画,这些童谣涉及面广,有反映育子、哄孩子的,如“背佗佗,换酒喝”、“骑马嘟嘟骑,上街买糖吃……”;有游戏童谣,如“打得(陀)螺打得(陀)螺,一鞭子抽上坡,两鞭子飞过河……”;还有说小吃美食的,如“点点窝窝,油炸面窝……”
  两年作画近40幅,萧继石说,这批作品颇费心力。他不但要查阅大量资料,精准还原老武汉人的服饰、生活道具,最难的是,画中表现出感人的浓情。为此,他每张画画了不下三五次,草图更是不计其数,有时,一张画要反复推敲一两个月才能完稿。最终完成的作品人物传神、让人玩味,体现出他对汉味童谣的文化理解。如画“大头大头,下雨不愁……”时,萧继石认为这首童谣并非取笑、戏弄,而出于父母对孩子的喜爱,他将画面设计为一位父亲肩扛背幼子嬉戏的画面,父亲表情慈爱,突出厚重的父爱。
  萧继石说,大街小巷嬉戏、清脆的童声歌谣曾是武汉一道独特风景,汉味童谣蕴含武汉特有的风土人情,折射出丰厚的文化底蕴,他将继续把汉味童谣画下去,“将民间优秀文化传承下去,还原武汉人的记忆。”

这些话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许多童瑶里含有政治隐喻,情爱因素,有时甚至传达一些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传播不正确的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反成长元素”。我们应如何看待它们,它们又是否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呢?

TOP

如何看待“灰色童谣”

“灰色童谣”是当前童谣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它也的确代表了童谣的现状。我觉得童谣大部分是经由成人影响才传唱与儿童中间的,其中有的是成人专门编给儿童吟唱的,也有儿童自己编给自己的。像童谣里含有的政治隐喻、情爱因素等不好的成分,可能有一部分是受成人影响,其次有的研究者站在儿童的角度,运用文艺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中关于儿童精神发展和文化需求的理论知识提出“灰色童谣”是人类狂欢精神在儿童那里的体现,也是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在语言交往中的正常表现,更是自身文化的捍卫。所以,我觉得“灰色童谣”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精神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需求。

TOP

童谣的分类

童谣属于一种口传文学。童谣大部分是经由成人影响才传唱与儿童中间的,其中有的是成人专门编给儿童吟唱的,也有儿童自己编给自己的。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著名童谣研究专家金波老先生编著的《中国传统童谣书系》 一书把中国传统童谣细分为 11 种类别,分别为:摇篮歌、游戏歌、童趣歌、故事歌、谜语歌、忆旧歌、自然歌、逗趣歌、绕口令、顶针歌、问答歌。
( 一 ) 童趣歌就是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主要描述了儿童的日常游戏生活、儿童眼中的自然景观、儿童眼中的地域风俗、儿童眼中大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大人眼中关于儿童的生活趣事。这类歌谣往往歌词简单、韵律协调、妙趣横生,孩子们读起来不但朗朗上口充满乐趣而且富有教育意义,重要的是它便于记忆和口口相传、经久不衰。如《小老鼠,上灯台》中描述的儿童眼中的生活场景,作为一首最早流传于乾隆至光绪年间的童趣歌谣,千百年来被世代相承,通篇故事短小精湛,内容诙谐有趣,形象的描述了“小老鼠偷油遇到猫”的生活场景,画面感非常强,很容易引发儿童从语感和故事趣味性上体验到童谣中的乐趣。
( 二 ) 自然类歌谣是通过描述自然景色的四季变化,花卉瓜果蔬菜的生长过程,动物世界的天然特性,民俗和农业劳作的地域独特性等等,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和季候交替的运动规律。如 《一把锄头两面光》通过描写农业劳动来展大自然的魅力,并且让儿童明白每种蔬菜的味道都是有区别的。加深了儿童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认识。起到了增长知识的作用。
( 三 ) 颠倒歌类童谣的特点往往是通过刻意将事物之间的正确属性和正常关系进行颠倒,从而营造出一种诙谐幽默的文学艺术效果。孩子们在笑声中通过反方面认识事物的特质和关系。此类童谣除了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幽默感和想象力外,还可以很好的引导孩子的反向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如《颠倒歌》这首童谣的特点就是故意把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和正确特性颠倒过来说。根据日常所熟知的生活常识和自然知识,儿童一听就知道是谬误了,并很容易被辨认出来,不仅能产生诙谐可笑的艺术效果,而且在笑声中让儿童从反面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正常关系,从而使儿童于欢乐嬉笑中得到愉悦。
( 四 ) 顶真歌类童谣的特点就是在句型上往往以上一句的末尾做下一句的开头,有时在段落章节方面也会用上一节的末尾作为下一节的开头,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儿歌。此类童谣在章节句型组装方面会用到句句连锁,像锁链一样既可以保持链接不断的特性又可以具备延伸无限的美感。所以,这类歌谣很适合培养孩子的语言学习及思维能力。如《懒汉懒》 这首童谣在内容上很连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表现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并且用连锁调的形式刻画了一个懒汉的形象,讽刺了哪些缺乏进取心,得过且过,最后“只好苦一生”的人。
( 五 ) 游戏类歌谣自然是用来伴随儿童在游戏玩耍时伴唱的童谣了,正如我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曾在《中国歌谣》中这样描述过的:“歌唱而伴以动作则为游戏歌”。这类童谣内容与动作往往具有协调一致性,并具有一定的情节韵律,孩子们可以在对唱或者集体合唱中通过美妙的律动进行游戏配合,活泼有趣。这类童谣如《点哪点》这首童谣表达的是集体游戏,大家围坐在一起,采用合唱的形式,由领头的孩子对所有孩子的脑门逐个点一下,点到最后,歌谣唱完,被点中者可以请人出圈或表演节目。这首童谣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游戏动作十分协调。儿童在玩的过程中不但获得了某些成就感,而且也有了与同伴交往的兴趣和快乐。
( 六 ) 问答歌也称“盘歌”,就是采用盘问回答的形式引导儿童主动思考。这一诗歌形式通常在句型上将陈述语句变为问答语句,一问一答,好似波浪一层推着一层。例如《什么尖尖尖上天》 这是一首较长的童谣,但在结构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在整首童谣中用了反复的表现手法,即某些相同或相近的词和短句反复出现。这首童谣不仅对事物的形状特征通过问答作了介绍,还把这些物品所处的方位作了简明的介绍。可以帮助儿童从十六次的问答中,通过形状和方位的联系去寻求答案,让儿童对这些事物的特征有一个简单概括的认识,增加了儿童的生活常识,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同时也进一步启发了他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兴趣,为儿童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
( 七 ) 绕口令这类童谣是将一些平常容易读错混同的文字,通过语言编辑押韵等手法组成一首欢快的童谣。儿童在朗诵这类童谣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听觉能力,辨别声调,正音正字,联系发音,从而达到口齿清楚的练习目的,也进一步培养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板凳绑扁担》整首童谣比较短,在结构上具有规律可循,读起来自然朗朗上口,句型修辞手法上采用了反复强调,用最少的文字将这些物品的形体及方位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还对这些事物的独有特征通过问答形式作了进行了的阐述。儿童在欢乐的问答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事物之间简单的特性与关联,从而去主动搜索答案。不但启发了孩子们观察事物兴趣,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且进一步提升了孩子们的生活常识。
( 八 ) 谜语歌类童谣就是用猜谜语的方法,隐去事物的名称,通过歌谣的艺术形式,陈述出事物的巧妙性质,独特功能,唯妙形态,影相色调等特质作为谜面,供儿童思考猜测。此类歌谣对儿童思维训练是非常有好处的,它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猜到谜底了,孩子还会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不同于其他听赏朗诵的乐趣。如《手指》 这首谜语童谣将手指的外形和功能刻画的异常生动有趣,让儿童在猜谜语的同时懂得劳动的快乐和团结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寓教于乐的教育作用。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早也最容易熟悉就是自己的手指,因此儿童也不难猜到就是自己的一双小手了。
( 九 ) 摇篮歌类童谣是儿童出生后最早听到的歌曲,它是以母亲口吻唱给幼儿听的歌谣。这类童谣可以使孩子在妈妈的吟诵中感受到温柔的母爱,所以它在内容上显得格外的亲切,节奏上安静徐缓,声调上优美动听等特点。如《杨树叶儿哗啦啦》 这首短短的童谣只有四句,但在内容的安排上,在技巧上,都有些讲究,它从起兴开始,就有引人入胜的效果,继而让孩子体会到妈妈在爱抚他,保护他。这首儿歌在语言上朗朗上口,而且音韵柔和,便于哼唱。
( 十 ) 故事歌类童谣通常都是借助幻想的故事情节,通过比喻、拟人讽刺、夸张等艺术手法,或表明一个道理,或表现一个主题。此类歌谣作为童谣的一种特殊形式,常常具有一定的寓意。例如:《一园青菜成了精》作为一首最为生动而且充满想象力的童谣作品,给菜园里默默生存的青菜们。刻画出了属于它们自身独有的鲜明趣味形象。把绿头萝卜拟人化为威风凛凛的大王,将红头萝卜拟人化为婀娜多姿的娘娘……,整篇童谣读起来诙谐有趣,很容易引发儿童联想进入故事意境与故事中的主角们产生共鸣。
( 十一 ) 忆旧歌类的童谣 ,是描述旧时代人民生活苦难,风土人情及地里建筑的童谣。如《弹棉花》 这首童谣通过描写弹棉花的事情,反映出穷苦大众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穷人连一件新衣服都做不起,而富人衣服多的装满箱。读此童谣,让儿童对旧时代的苦难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让儿童明白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参考尚华,张鲜光的《社会功能视域下中国传统童谣的分类》)
  我觉得这种分类基本上把生活中所传唱的童谣都包括进去了,我们小组在研究的时候可以在这种分类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究。

[ 本帖最后由 李肖萌 于 2017-10-15 23:14 编辑 ]

TOP

“中国童谣对儿童影响的影响”的问卷调查设计

该部分内容由我和刘中扬同学共同完成。大致内容如下: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A.6~10岁  B.10~15岁  C.15~25岁 D.25岁及以上
3.您的民族:______________
4.您的籍贯:______________
二、相关问题
1.请勾选出您记忆中听过、传唱过的童谣:
A.《世上只有妈妈好》
B.《小毛驴》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C.《泥娃娃》
“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嘴巴不说话。”
D.《虫儿飞》
E.《小老鼠》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F.《丢手绢》
G.“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他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买了一包烟,我对叔叔说了声,叔叔不要脸”
H.《找朋友》(改编版)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女朋友,亲个嘴啊,握握手,马上生个小朋友”
I.《种太阳》
J.《两只老虎》
K.《找朋友》
L.《数鸭子》
M.《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N.《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
O.《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
P.《小小子》
“小小子,坐门墩儿,哭哭啼啼要媳妇儿。”
Q.《粉刷匠》
R.《丢手绢》(改编版)
“丢手雷,丢手雷,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千万不要告诉他,快跑快跑远离他啊!快跑快跑远离他啊!轰隆隆隆隆——小明,卒”
S.全选

2.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晓(学会)这些童谣的?
A.长辈  B.老师  C.朋友(同学、兄弟姐妹)
D.书籍  E.网络  F.其他_____________

3.在第1题的童谣中,您比较喜欢哪几首?(请写下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觉得童谣中的哪些的因素使您对勾选的童谣印象深刻?(多选)
A.内容(积极健康)  B.内容(戏谑搞笑)  C.音韵(朗朗上口)
D.实际功能(辅助娱乐,如跳皮筋) E.实际功能(记忆知识)F.其他__________

5.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儿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坚决打倒蒋介石” (《拍手歌》)您如何看待童谣中的政治隐喻?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6.“要媳妇儿干什么呀?做鞋做袜,点灯说话。” (《小小子》),您如何看待童谣中的情爱色彩?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7.“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 (《虫儿飞》)

(1)您认为此童谣的感情色彩如何?
A.温暖  B.悲伤  C.平静  D.其他________

(2)您觉得这首童谣适合儿童传唱吗?
A.适合  B.不适合  C.无所谓

8.请阅读下面两首童谣:“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月亮当空照/尸体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弹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线/赶快跑/‘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上学歌》)

(1)您更喜欢上面哪首童谣?
A.  B.
(2)您如何看待童谣b的传唱?
A.有助于宣泄儿童的学习压力,利于身心健康,值得提倡。
B.负面厌学情绪太明显,不利于儿童好好学习,应当制止。
C.无所谓,任其自由发展。
(3)对于这类有改编版的童谣,你更喜欢原版还是改编版?
A.原版B.改编版C.视具体情况而定

9.“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两只老虎》)您认为逻辑上的无法解释会影响童谣的传唱吗?
A.影响  B.不影响  
该问卷的主要研究问题在于儿童对含有反成长元素的童谣的情感倾向,以及这类童谣对他们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问卷发放后,我们共搜集了一百份样本,后期分析还在继续,此外,相应的调研或访谈将继续展开。

TOP

重庆童谣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老汉没得钱。”
  “排排坐,吃果果。果果香,接幺孃;果果甜,过新年”
  “天府之国在四川,哪里物产样样全:麻糖饼、芝麻杆,合川桃片真香甜;米花糖、香榨菜,内江白糖红灰毛;保宁醋,松花蛋,临江寺出好豆瓣;龙抄手、钟水饺,夫妻肺片赖汤圆;大曲酒,担担面,味道嘛硬是鲜”
  “推磨,摇磨,推个粑粑吃不够,吃不完,请舅母,舅母屁股大,三间瓦房坐不下”
  “推磨,摇磨,推豆花,接幺孃;推豆腐,接舅母”
  “推磨摇磨,推粑粑,请嘎嘎;推豆腐,请舅母,舅母不来,拿个轿子抬,轿子一断,舅母哒个稀巴烂”
  “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听我老板办交涉:要屙屎,有草纸,莫蔑老汉的篾席子;要屙尿,有夜壶,摸要在床上画地图”
  “耗子药,耗儿药,耗子吃了不得活,楼上闹了闹楼脚,哪个喊你啃我的布壳壳”(早期重庆市井民谣)
  “大姐粉粉白,二姐桃花色,三姐逗人爱,四姐去打扮,五姐五枝花,六姐抱娃娃,七姐凄怜怜,八姐害死人,九姐来吃酒,十姐来讨口,讨个光骨头,一路啃起走”
  “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
  “眼睛落了抠,全靠米汤抽(帮助的意思)”
  “端阳端阳,龙船咚当,车幺妹哪个划着”
  “烧饼、油条,糍粑块,炒米糖”(早期重庆市井吆喝调)
  ““冰糕凉快哎--冰糕!香蕉冰糕噢、牛奶冰糕--豆沙冰糕!”(早期重庆市井吆喝调)
  “冰--糕五分六分的七分”(早期重庆市井吆喝调)
  “炒米糖开水,盐茶煮鸡蛋”(早期重庆市井吆喝调)
  “月亮光光,婆婆烧香”
  “小小子儿,坐门槛儿,哭着闹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做啥子,洗衣做饭悃觉觉儿”
  “有钱的人,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没钱的人,硬是穷,晚上睡的是草登绒”
“八月十五月光亮,强盗起来偷尿缸,瞎子看到在翻墙,聋子听到门在响,抓抓急忙去拿枪,拜子下床去追他”
  “说唱歌,就唱歌,满山的石头滚上坡,我从隔壁门前过,看见外孙打外婆。”
  “猪打柴,狗烧火,猫儿煮饭笑死我”
  “六月天气下大雪,麻雀冷死好几百,阴沟涨水,轮船开得,铁链子套起一板,板成两半节,灯草套起扭都扭不得”
  “张先生,李先生,打开后门放学生,学生跑,遭狗咬,老师追,追不倒,一脚踢到癞蛤宝”
  “老师教我人之初,我教老师喂母猪,老师教我性本善,我教老师划黄鳝”
  “剃头匠,刮刮匠,不卖沟子吃哪样”,
  “老太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嘣咙嘣咙跳下河,河里有个鬼老壳”,
  “那个娃儿,不要吆言儿,你的妈妈,在辍汤圆,你的爸爸,在划龙船”
  “背一个,抱一个,屋里还有十二个”
  “手拿文章,脚踏两方,眼睛一鼓,当当当当”
  “拜子拜,拜上街,捡百钱,买米筛,米筛漏,拜子的屄脸厚”

TOP

看来大家已经搜集了不少童谣呢~不过要注意地域问题哦~
两支小分队已经有所行动啦~提醒大家注意明确各自的创新点~
实践队注意把地域集中化,调查对象分散开来,最好再来点深度访谈;文献组记得把参考资料原文附后呀~

TOP

本周计划

【任务安排】
实践组宝宝们要准备深度访谈部分啦!本周最好能把深度访谈的计划提纲上传至论坛,下周六前做成报告并提交。
文献组本周上传已阅读的文献资料,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另外提醒大家,咱们的原计划还包括了调研与反思部分,所以大家在实践或文献查找过程记得随时记录个人感受,在论坛内分享哦~

[ 本帖最后由 汤艺君 于 2017-10-19 19:36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