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年俗,可以“喜新”,却不必“厌旧”

年俗,可以“喜新”,却不必“厌旧”

中国民族报 2012年1月31日

□ 逸华


  春节过后,微博上又开始议年俗。根据某微博网站发起的过年习俗投票数据显示:近24%的网友知道初一拜年习俗,20%的网友了解守岁习惯,而其他年俗习惯则知者甚少。近年来,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一些旧年俗式微甚至消失。不少民众认为,传统年俗正在被遗忘,与此同时,新的年俗正在产生和发展,并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今年春节,笔者也体验了不少新年俗:碍于票难买、车难坐、假期短暂等现实困难,笔者把家乡的父母接到北京来过年。当下,越来越多善解人意的父母们也开始选择到外地工作的儿女家过年,这种“反向探亲”的方式正逐渐为外地工作者所接受。

  因为在外地过年,大年初一,笔者和父母选择了网络视频的方式给远在家乡的亲戚朋友们拜年,并将平常录下的一些视频发送给他们观看,还将过年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贴在自己的微博上,和朋友们互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到燃放鞭炮的危害,过年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而用电子鞭炮代替鞭炮,让污染少一点,天空蓝一点,过一个绿色的春节,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据悉,今年春节,北京五成市民没放鞭炮。

  而出门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过节方式。今年,周围不少朋友放弃了传统的过年方式,去民族地区旅游,体验不一样的民族风俗,有的去贵州黔东南,走访侗族、苗族的村寨,闲坐岩洞鼓楼,静听侗族大歌;有的飞到海南,在蓝天碧海中感受热带阳光的妩媚,在黎族村寨里品尝山栏糕、香草糕等飘香的黎族特色点心;有的去新疆欣赏北国风情,坐雪橇,打雪仗,玩转冰雪世界。

  文化是民族之根,而年俗正是一个民族集中展现文化的时刻。然而,文化是鲜活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年习俗不必拒绝推陈出新,更不必永远抱着那些老习俗不放,对于从民间草根生长出来的新的过年习俗与新的年味,不妨多些欣然接纳。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旧年俗的抛弃。年俗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即便外力的影响可能让过去长期形成的习俗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只要给其留有一席之地,这些习俗便又会蓬勃地生长。比如,北京春节举办的许多各具特色的庙会上,有古香古色的仿清祭祀表演,有京剧脸谱、陕西皮影等民俗味儿浓郁的各式展览,还有冰糖葫芦、蒙古烤肉等各地丰富多彩的小吃。而现在,不少大城市逢年过节还邀请乡村艺术团等表演一些民俗节目,舞狮、踩高跷等传统民俗节日都受到市民们的欢迎……

  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希尔斯所言:“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对于年俗,我们不必墨守成规,而应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喜新”,但却不必“厌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