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心有多远,母语就走多远

心有多远,母语就走多远

心有多远,母语就走多远


□ 曹晶晶


《中国民族报》2007-11/23

  右边的3个女孩就是“阿莫妞妞”
  走的时候
  有一些抱歉
  走的日子
  有一些挂牵
  走的心情
  难免有一些孤单
  总有一天
  我会回到家
  回到
  我心爱的大凉山

  ——山鹰组合《走出大凉山》




  夜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到成都的列车上,我卧着看一本闲书,列车单调的轰隆声让人昏昏欲睡。这个时候,从隔壁隐隐传来歌声和掌声。我放下书走过去,原来是“阿莫妞妞”在唱歌!
  “阿莫妞妞”是3个彝族女孩子的演唱组合,这是国内少有的只唱民族母语歌曲的组合。在彝语中,“阿莫妞妞”是“妈妈的幺女儿”的意思,彝族歌手尔古阿呷有一首很动听的歌就叫《阿莫妞妞》,这3个女孩子都是来自大凉山的“幺女儿”。她们是阿芝、阿咪和依格。

  火焰的柔情
  我站在那里听“阿莫妞妞”唱歌,她们的表情忧郁忧伤,声音互相呼应,哀婉悠长。我听不懂彝语,然而还是被打动了。在一个缓慢的拖音之后,喧嚣的车厢忽然静了下来,围坐的朋友们忘记了鼓掌。依格伸手抹了一下眼角,我看到那里有悄然滑落的泪水。
  她们唱的是《哭嫁歌》。同行的朋友请她们用汉语将歌曲的意思解释一遍。她们说歌词大意是,女儿要出嫁了,迎亲的队伍也来了。女儿跟着迎亲的队伍走,走过曾经熟稔无比的道路,历历是女儿时节朝夕相处的风景。女儿知道自己就要离开熟悉的风景了,触景生情,感发于心,每走上一段都会有一段情景交融的心理活动。整个歌词就是一段叙事,有一种跃动的情感隐约起伏其间。感伤,惆怅,让人想起了张承志写的蒙古族题材小说《黑骏马》,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寻找他的情人妹妹,每到一个地方都听说她刚离去,也是在一种动态的情境中呈现人物的感情。
  彝族是个崇拜虎的民族,自认是鹰的后裔。彝族的神话与传说都表现了彝族和虎、鹰以及火的密切关系。如我这般对于彝族文化毫无积累的外来人也知道彝族火把节的名声,可见彝族如火的热情与虎鹰般的英勇。恰是在“阿莫妞妞”的歌声中,我听到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刚韧与柔情。阿芝和阿咪都是活泼的女孩子,叽叽喳喳的,但是唱起《哭嫁歌》的时候却是肃穆凄然,令人无法不动容。然而稍后,她们应大家的邀请再唱起欢快的《大表哥》的时候,一反刚才凝重感伤的风格,转而一派天真烂漫,幽默中带有诙谐,甚而有点儿戏谑。全然不同的对比中,似乎透露出这个民族性格中不同的两个侧面。

  雪山下的夜莺
  《乐记》曰:“凡音者,生人之心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音乐是最具有形而上色彩的艺术,发自于人的内心,心中有所感动,形表于外,故而是最高尚最脱离红尘渣滓的。
  从小生活在大凉山的“阿莫妞妞”本身就是超脱于市井污浊的啊,然而纯真是否只是一种不可避免要幻灭的童话?闲暇的时候,我躺在西昌安宁河畔的温泉中,遥望着远处覆盖白雪的山岭,雾气蒸腾,宛如仙境,那里大约就是大相岭与小相岭了。我没有亲去,只是和同伴一起走访了喜德乡下的农庄——“阿莫妞妞”的家乡。
  冕山镇洛发村是建立没几年的生态移民村,村里的居民大部分是从小山村迁移过来的,原先那里的50户农民都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上,低温、霜冻、冰雹、泥石流、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喜德县政府2001年开始进行迁徙工作,2002年6月完成。
  4年多过去了,走在洛发村的小路上,不少门户前都用巨大的木架晾晒着紫红色的芜菁圆根。阳光从村后的山间射过来,光洁耀眼,村庄显得安详静谧。不过,进入到彝族同胞家中聊天,发现移民之后的情况也并非一劳永逸。统一规格的房屋里大多家徒四壁,农民在院子中给荞麦脱粒,牛和猪从肮脏的侧房中探出头来。有一户人家只剩下3个垂髫小孩和一个卧床不起的老妪,原来这些彝族同胞一时不太适应低地的生活。一方面,从广阔的高山上下来后,土地少了,每户人家只有两亩多一点,年轻人很多都被迫出门打工;另一方面,土壤和空气充满了洁净的高山上所没有的各种细菌,饮食和卫生很成问题。2006年11月的一项调查表明,洛发村共有各处迁来的农户428户、1808人,其中就有40户患病,患病率占9.35%,因为经济原因,就医率也很低。
  这些情形让人感到无能为力的心酸。“阿莫妞妞”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中走出母亲大凉山,到都市里寻求生存的机会的。她们的经历让我想起大学时代很喜欢的一首也是彝族歌手山鹰组合的歌《走出大凉山》:“走的时候有一些抱歉/走的日子有一些挂牵/走的心情难免有一些孤单/总有一天我会回到家/回到我心爱的大凉山……”在异乡繁华满眼的夜晚,当她们用母语唱起在故土流传千载的民歌的时候,她们的内心是否也充满了无奈和感伤呢?她们是否也想象过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故园,带着光辉与荣耀?她们是否就是那月光下的夜莺,在为日益凋零的家乡唱着最后的挽歌?

  歌声从大凉山走来
  “我是家里的老幺,上面有1个哥哥和3个姐姐。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放牛放羊煮饭。有时候和姐姐上山挖土豆背下来到镇上去卖,换回一些日用品。山路很长,往往要走上一天。”她用充满甜蜜又辛酸的口吻说起这些。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背着高大背篓的小女孩,在山路间踽踽行走,嘴里哼着从姐姐那里学来的歌谣——最初的音乐启蒙也许就是源自那懵懂天真的内心和年深日久的传统。
  在北上的列车上,我和“阿莫妞妞”有过很长的谈话。阿芝这个15岁就从喜德只身去到成都的女孩子很开朗,说到在城市的成长甚至有些兴高采烈。最初,她是一个连汉语都听不懂的彝族小姑娘,渐渐学会了电脑,而且在电脑方面成了她最初的老师的老师。如今,她和姐妹们在一步步地向实现自己让彝族母语歌唱为世界所接受的梦想走去。
  3个姐妹其实最初并不认识,那时候她们都在饭店里打工,只是都喜欢唱歌。2005年火把节的时候,因为都被选到民族饭店艺术团演唱的机缘让她们走到了一起。最初的梦想也很简单,就像所有充满旖旎向往的少女一样,想成为明星。那时唱的是流行歌曲,直到遇到她们彝族的兄长和老师——诗人阿库乌雾。
  阿库乌雾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西南民族大学的教授。这是个有着民族文化自觉的学者,一直从事彝语和汉语双语写作和研究,对母语有浓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2006年冬天,过彝族年的时候,阿库乌雾建议3个女孩不施铅华,用原生态的唱法唱彝族原生态的歌曲,并为她们的小组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阿莫妞妞”。他们还一起到彝族山寨采集了不少彝族民间的歌曲,完全用彝族的唱法演唱。
  阿库乌雾经常为她们寻找一些演出的机会,有时也带她们到彝族山寨表演。据他说,“阿莫妞妞”的歌在彝族山寨和精英文化人那里都很受欢迎,赚取了不少眼泪,但在大众市场还没有找到观众。这也许是少数族裔的母语文化在这样一个强势语言霸权时代,难以逃避的命运。“阿莫妞妞”的奋斗之路也许充满焦灼与痛苦。但是,谁又能轻视这种坚持背后的尊严?
  如今,“阿莫妞妞”依然各自在酒店或者饭馆里上班,一天的劳累过后,晚上聚到一起还是会排演她们的母语歌曲。在她们卑微的肩上,我看到一种真正对于民族艺术和文化的热爱与高贵。
  回北京后的一个夜里,阿芝在电话中告诉我,过两天她们就要来北京做一次小型的演出。她的语气很兴奋也很迷惘:“北京那么大,我都怕下了火车找不到地方呢!”我能说什么呢?她们已经走出了大凉山,我不知道她们能不能走得更远。
  我能做的就是在心里默默地为她们祝福:心有多远,歌声就有多远,母语就能走多远……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