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马佾

2011-4-16 09:42
竹溪寻觅系列

竹溪寻觅之一
                千年长城土关垭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中峰镇中心学校 442312 马佾

  2007年正月初三,午,携子同上关垭子。

  走上关垭子,想起很多事件。在这儿,有一站四代辉煌而后湮灭无闻的欢乐宫,有解放竹溪血泪成流的旧战场,有改道成新的人造景观,更有历时千年的楚长城。
  先说说竹溪县的来历:明成化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76年,流民涌进湖北襄阳府辖地,为安抚流民,原杰都御史上秦,申请设置州县,从而加强地方的管理安置。上谁所秦,以竹溪河为竹山县西南名河,于是割竹山县尹店社成竹溪县。1477年2月,竹溪县第一任知县曾熙到任。1949年5月30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三,解放竹溪。5月31日,新中国首任县长杨绍轩,那是竹溪县人民政府秘字第一号布告。
  解放竹溪,不得不提到关垭子。
  1949年5月。; 国民党军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在关垭子等地摆下“一”字长蛇阵。关垭子横亘鄂陕交界处,海拨850米,坡席30左右,形如马鞍,扼守要道,易守难攻。自明嘉庆初年,即设置边卡,时任总兵路超吉带兵驻防。为竹溪西咱要道。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9军发出“打出汉中草药去,锦旗全陕南”口号,5月30日,国民党军117师158师弃城奔溃。竹溪锦旗。
  
  竹溪县位于湖北省西北边缘,地处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西与陕西省平利县,即为关垭子。1939年,开通汉白公路,从关垭子脚下通过,真通陕西与湖北。1983年定为国道“316”。当然,现在已不是。此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说成语有“朝秦墓楚”之语,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时人称“朝秦暮楚”来源为: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处: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例子: 叹~,三载依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其实不然,在我县却有另一种说法,那就,由于竹溪地处秦楚交界处,战略位置重要,于是在两交锋中,常常形成早晨被秦国抢去,晚上又为楚国收回之故。是为“朝秦暮楚”。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楚国的国君被周朝封为子爵(後自称王爵),说明在周朝的诸侯体制中属於比较低级的。通常子国与男国都是一些地域很小的国家,但是楚国的幅员却很辽阔。全盛时期,楚国的辖地涵盖了现在的湖北、湖南、江西全部、四川、安徽、江苏、浙江一部,在战国时期是地域最广大的国家。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 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竹溪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  
  在这儿,关垭子,“朝秦暮楚”的故事发生了。
  自然,楚长城也在其中的。

  
  据说,此墙为粘土混合糯米汁夯成,为公无前600年至今,高5米许,宽2米许,左右土墙间隔50余米。

  据《左传》记载,中国最早的长城筑于战国时期。公元前656年,齐攻楚,见楚有方城作城防,工事坚固,齐不战而罢兵。这里的方城,就是楚长城。此长城,南北绵延数百里。当时许多诸候国,都修有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把攻伐扩张北顾中原继而称霸中原作为立国之本,以实现先王“观中国之政”的理想,楚长城便由此应运而生。在楚长城中作为防御体系的关隘城堡多得不胜枚举,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居庸。庸,即竹溪古地名。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中记载:“山有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方城”。据史料推测,其位置当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竹溪县境内。地处楚国都城的西北和东北面,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
  关垭正处于此处。
  楚国依托伏牛山、桐柏山及方城(楚长城)的屏障,构筑起楚国北部的坚固门户,从春秋早期直至公元前312年的三百七十余年间,虽纷争互有胜负,但中原诸侯国始终未能攻入方城;而楚国自公元前684年首次出方城塞伐蔡灭息,多次征伐诸侯都是出方城塞。齐桓公以“八国联军”伐楚,楚屈原“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阻止齐人南下,齐只能在方城外虚张声势。方城塞对于楚国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 公元前312年,趁秦、楚大战之机韩、魏得以攻入南阳盆地,但这一次还是绕道陕南而非强攻方城才得手的;公元前301年,秦、齐、韩、魏联合击楚,终于攻陷方城塞。楚国失去了北部的大片领土和方城屏障,自此一蹶不振,终被秦所灭。
  在保存较好的地段,城墙旧貌依然:墙体底宽3米,顶宽2米,高4~6米,上部外护墙还残存垛口(雉堞),城墙全为干垒构造,石块大小搭配,根据地形变化,采用平垒、斜垒或斜立垒,把未经或只简单打制过的石块整合成坚固的一体。
  
  这是古长城横断面情况,白黄间隔,各2寸许。不知何故?
  长城是中国古代诸侯国之间、封建王朝与民族统治集团之间军事斗争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彼此为防御计,先后各在封土边疆筑起数百至数千里的长城。公元前7世纪,楚国在缯关(今河南方城)东北率先兴修方城(即楚长城),随之,齐、魏、韩、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此后,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辽、金及明等朝代,均兴筑长城,规模最大的当推秦、汉、明三代。由绵亘的城墙和关隘、敌台、烽火台、城堡等组合而成的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从春秋战国到明代的2000多年间,有 8个诸侯国、10多个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横贯中国北部的秦、汉、明长城,均超过50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   
  长城,一般指现存中国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7,300多公里(另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为6,700公里),合14,600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在西方也常被称为中国长城。长城平均高6-7米、宽4-5米,是建于中国古代的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至于欢乐宫,不说也罢。那是竹溪解放前位处于关垭子的一处道观,在关垭子北方山尖,可见其旧址,只是,十年前,可见一门四代旧气象,只是,今日只见一堆乱土。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20 英古阿格 2011-4-22 11:04 原创内容